明儒学案 卷四十三 诸儒学案上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明儒学案
《明儒学案》 卷四十三 诸儒学案上一 黄宗羲

前言

诸儒学案者,或无所师承,得之於遗经者;或朋友夹持之力,不令放倒,而又不可系之朋友之下者;或当时有所兴起,而后之学者无传者,俱列於此。

上卷则国初为多,宋人规范犹在。

中卷则皆骤闻阳明之学而骇之,有此辨难,愈足以发明阳明之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下卷多同时之人,半归忠义,所以证明此学也,否则为伪而已。

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方孝孺字希直,台之宁海人。

自幼精敏绝伦,八岁而读书,十五而学文,辄为父友所称。

二十游京师,学於太史宋濂。

濂以为游吾门者多矣,未有若方生者也。

濂返金华,先生复从之,先后凡六岁,尽传其学。

两应召命,授汉中教授。

蜀献王聘为世子师。

献王甚贤之,名其读书之堂曰正学。

建文帝召为翰林博士,进侍读学士。

帝有疑问,不时宣召,君臣之间,同於师友。

金川失守,先生斩衰,哭不绝声。

文皇召之不至,使其门人廖镛往,先生曰:"汝读几年书,还不识箇是字。"

於是系狱。

时当世文章共推先生为第一,故姚广孝尝嘱文皇曰:"孝孺必不降,不可杀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文皇既惭德此举,欲令先生草诏,以塞天下之人心。

先生以周公之说穷之。

文皇亦降志乞草,先生怒骂不已,磔之聚宝门外。

年四十六。

坐死者凡八百四十七人。

崇祯末,谥文正。

先生直以圣贤自任,一切世俗之事,皆不关怀。

朋友以文辞相问者,必告之以道,谓文不足为也。

入道之路,莫切於公私义利之辨,念虑之兴,当静以察之。

舍此不治,是犹纵盗於家,其余无可为力矣。

其言周子之主静,主於仁义、中正,则未有不静,非强制其本心如木石然,而不能应物也,故圣人未尝不动。

谓圣功始于小学,作《幼仪》二十首。

谓化民必自正家始,作《宗仪》九篇。

谓王治尚德而缓刑,作《深虑论》十篇。

谓道体事而无不在,列《杂诫》以自警。

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与紫阳真相伯仲,固为有明之学祖也。

先生之学,虽出自景濂氏,然得之家庭者居多。

其父克勤,尝寻讨乡先达授受原委,寝食为之几废者也。

故景濂氏出入於二氏,先生以叛道者莫过於二氏,而释氏尤甚,不惮放言驱斥,一时僧徒俱恨之。

庸人论先生者有二:以先生得君而无救於其亡。

夫分封太过,七国之反,汉高祖酿之,成祖之天下,高皇帝授之,一成一败。

成祖之智勇十倍吴王濞,此不可以成败而誉咎王室也。

况先生未尝当国,惠宗徒以经史见契耳。

又以先生激烈已甚,致十族之酷。

夫成祖天性刻薄,先生为天下属望,不得其草,则怨毒倒行,无所不至,不关先生之甚不甚也。

不观先生而外,其受祸如先生者,宁皆已甚之所至乎?此但可委之无妄之运数耳。

蔡虚斋曰:"如逊志者,盖千载一人也。 天地幸生斯人,而乃不终祐之,使斯人得竟为人世用,天地果有知乎哉?痛言及此,使人直有追憾天地之心也"。

乃知先正固自有定论也。

侯城杂诫人孰为重?身为重。

身孰为大?学为大。

天命之全,天爵之贵,备乎心身,不亦重乎?不学则沦乎物,学则可以守身,可以治民,可以立教。

学不亦大乎?学者圣人所以助乎天也,天设其伦,非学莫能敦。

人有?纪,非学莫能序。

故贤者由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以昏。

大匠成室,材木盈前,程度去取,沛然不乱者,绳墨素定也。

君子临事而不眩,制变而不扰者,非学安能定其心哉?学者君子之绳墨也,治天下如一室,发心见於事,出而不匮,繁而不紊。

不学者其犹盲乎?手揣足行,物至而莫之应。

治人之身,不若治其心;使人畏威,不若使人畏义。

治身则畏威,治心则畏义。

畏义者於不善不禁而不能为,畏威者禁之而不敢为,不敢与不能,何啻陵谷。

养身莫先於饮食,养心莫要於礼乐,人未尝一日舍饮食,何独礼乐而弃之?尊所贱,卑所贵,失莫甚焉!

古之仕者及物,今之仕者适己。

及物而仕,乐也;适已而弃民,耻也。

与其贵而耻,孰若贱而乐?故君子难仕。

古之治具五:政也,教也,礼也,乐也,刑罚也。

今亡其四,而存其末,欲治功之逮古,其能乎哉?不复古之道,而望古之治,犹陶瓦而望其成鼎也。

三代之化民也,周而神,后世之禁民也,严而拙,不知其拙也,而以古为迂,孰迂也哉?

化於未萌之谓神,止於未为之谓明,禁於已着之谓察,乱而后制之谓瞽。

秦、汉之治,其瞽也。

与不师古而瞽之师,孰谓之非瞽?

古礼之亡也,人不知事亲之道。

今丧礼朝夕奠之仪,其事生之常礼乎?孔子曰:"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噫!行者鲜矣。

为子孙者,欲其悫不欲其浮,欲其循循然,不欲其然。

循循者善之徒,者恶之符。

一年之劳,为数十年之利,十年之劳,为数百年之利者,君子为之。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

待人而知者,非自得也;待物而贵者,非至贵也。

不怍於心,合乎天,足乎己,及乎人,而无容心焉,惟君子哉。

君子有四贵:学贵要,虑贵远,信贵笃,行贵果。

好义如饮食,畏利如蛇虺,居官如居家,爱民如爱身者,其惟贞惠公乎?释书而为治,而政无不习也,去位而野处,而色未尝异也。

是以不以才自名,而才者莫能及;不以道自任,而君子推焉。

世俗之学,岂足以窥之乎?

学术之微,四蠹害之也。

文奸言,摭近事,窥伺时势,趋便投隙,以贵富为志,此谓利禄之蠹。

耳剽口衒,诡色淫辞,非圣贤而自立,果敢大言以高人,而不顾理之是非,是谓务名之蠹。

钩摭成说,务合上古,毁訾先儒,以为莫我及也,更为异义,以惑学者,是谓训诂之蠹。

不知道德之旨,雕饰缀缉,以为新奇,钳齿刺舌,以为简古,於世无所加益,是谓文辞之蠹。

四者交作,而圣人之学亡矣。

必也本诸身,见诸政教,可以成物者,其惟圣人之学乎?去圣道而不循,而惟蠹之归,甚哉其惑也。

为政有三:曰知体,稽古,审时。

缺一焉非政也。

何谓知体,自大臣至胥吏,皆有体,违之则为罔,先王之治法详矣。

不稽其得失,而肆行之,则为野。

时相远也,事相悬也。

不审其当,而惟古之拘,则为固。

惟豪杰之士,智周乎人情,才达乎事为,故行而不罔,不野,不固。

定天下之争者,其惟井田乎?弭天下之暴者,其惟比闾族党之法乎?有?分而知?道,奚由乱?

贫国有四,而凶荒不与焉。

聚歛之臣贵则国贫,勋戚任子则国贫,上好征伐则国贫,贿赂行於下则国贫。

富国有四,而理财不与焉。

政平刑简也,民乐地辟也,上下相亲也,昭俭而尚德也,此富国之本也。

国不患乎无积,而患无政;家不患乎不富,而患无礼。

政以节民,民和则亲上,而国用足矣;礼以正伦,伦序得则众志一,家合为一,而不富者未之有也。

学古而不达当世之事,鄙木之士也;通乎事变而不本於道术,权诈之士也。

鄙木者不足用,权诈者不可用。

而善悦人,及其失也,木愈於诈。

闻以权诈亡国矣,未闻鄙木者之偾事也,故君子尚朴而不尚华,与其诈也宁木。

仕之道三:诚以相君,正以持身,仁以恤民,而不以利禄挠乎中。

一存乎利禄,则凡所为者皆乎人。

人者失其天,失天而得人,愈贵而犹贱也。

柔仁者有后,刚暴者难继。

仁者阳之属,天之道也,生之类也;暴者阴之属,地之道也,杀之类也。

好生者祥,好杀者殃,天行也。

为家以正伦理别内外为本,以尊祖睦族为先,以勉学修身为教,以树艺畜牧为常。

守以节俭,行以慈让,足己而济人,习礼而畏法,亦可以寡过矣。

礼本於人情,以制人情,泥则拘,越则肆,折衷焉斯可已。

古之庶人祭不及祖,汉以下及三世,非越也,人情所不能己也。

古过於薄,今过於厚。

则从於厚。

今过於薄,不若古之美,则惟古是从。

礼近於厚,虽非古犹古也。

三年之丧,自中出者也,非强乎人也。

因其心之不安莞簟也,故枕由寝苫;因其心之不甘于肥厚也,故啜粟饮水;因其心之不忍於佚乐也,故居外,次不闻乐。

岂制於礼而不为哉?情之不能止也。

今世之能丧者寡矣。

饮食居处如平时,谈笑容服无所更变。

古之戮民,与欲正天下之俗,非始诸此,夫安始?

君子事亲以诚,缘情以礼,知其无益而伪为之,非诚也。

惑异教而冀冥福者,非伪乎?圣贤所不言,而不合乎道者,非礼也。

化乎异端,而奉其教者,岂礼也哉?事不由礼者夷也。

夷者□之死不祔乎祖。

孝子之爱亲,无所不至也。

生欲其寿,凡可以养生者皆尽心焉;死欲其传,凡可以昭扬后世者复不敢忽焉。

养有不及,谓之死其亲;没而不传道,谓之物其亲。

斯二者,罪也,物之尤罪也。

是以孝子修德修行,以令闻加乎祖考,守职立功,以显号遗乎祖考,称其善,属诸人而荐誉之,俾久而不忘,远而有光。

今之人不然,丰於无用之费,而啬於显亲之礼,以妄自诳,而不以学自勉,不孝莫大焉。

国之本,臣是也,家之本,子孙是也。

忠信礼让根於性,化於习,欲其子孙之善,而不知教,自弃其家也。

士不可以不知命。

人之所志无穷,而所得有涯者,命也。

使智而可得富贵,则孔、孟南面矣;使德而可以致福远祸,则羑里、匡人之厄,无从至矣;使君子必为人所尊,则贤者无不遇矣。

命不与人谋也久矣,安之故常有余,违之故常不足。

处俗而不忤者其和乎?其弊也流而无立,持身而不挠者其介乎?其弊也厉而多过。

介以植其内,和以应乎外,斯庶矣乎!

非义之利腊毒,可喜之事藏悔,易悦之人难近,万全之举多怨。

君子知其然,功苟可成不沮於怨也。

人果不可近,不受其悦也。

事之适意,必思其艰。

利之可取,先虑其患。

故名立而身完也。

儒者之学,其至圣人也,其用王道也。

周公没而其用不行,世主视儒也,艺之而已矣。

呜呼!孰谓文、武、周公而不若商君乎?

人或可以不食也,而不可以不学也。

不食则死,死则已。

不学而生,则入於禽兽而不知也。

与其禽兽也宁死。

尚鬼之国多病,好利之国多贫。

祸不可避也,利不可求也。

有心於避祸者,祸之所趋,嗜利无厌者,害必从之。

故君子信道而安命。

人之不幸,莫过於自足。

?若不足,故足;自以为足,故不足。

瓮盎易盈,以其狭而拒也;江海之深,以其虚而受也。

虚己者进德之基。

政之弊也,使天下尚法;学之弊也,使学者尚文。

国无善政,世无圣贤,二者害之也,何尤乎人?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有善言而不能行,虽善无益也。

故语人以善者,非难;闻善而不懈者,为难。

金玉犀贝,非产於一国,而聚於一家者,以好而集也。

人诚好善,善出於天下,皆将为吾用,奚必尽出於己哉?智而自用,不若闻善而服之懿也;才而自为,不若任贤之速也。

琼山赵考古先生谦赵谦字撝谦,初名古则,余姚人也。

秦王廷美之后,降为农家。

就外傅於崇山寺,达旦忘寐。

年十七八,东游。

受业天台郑四表之门。

四表学於张以忠,以忠学於王伯武。

伯武,胡云峰之高第弟子也。

洪武十二年,征修《正韵》。

已别用为中都国子典簿。

然以其说授之门人宋燧者,多採入於《正韵》。

在中都,又以同官不合而罢归。

筑考古台,读书其上。

谓《六经》子史,历代阐发有人,惟音韵之学,世久不明,乃着《声音文字通》一百卷,《六书本义》十二卷。

二十二年,召为琼山教谕,琼海之人,皆知向化,称为海南夫子。

二十八年十一月一日卒於广城,年四十五。

先生清苦自立,虽盛暑祁寒,蹑蹻走百余里,往来问学。

尝雪夜与门人柴广敬剧谈,既乏酒饮,又无火灸,映雪危坐,以为清供。

其着述甚多,而为学之要,则在《造化经纶》一图。

谓其门人王仲迪曰:"寡欲以养其心,观止以明其理,调息以养其气,读书以验其诚,圣贤之域不难到。"

又读武王《戒书》而惕然有感,以往古之圣,犹儆戒若是之至,后世眇末小子,其敢事事不求之心哉。

既以古篆随物而书,又铭其所用器物之未有铭者,以见道之无乎不在也。

其时方希直氏亦补註《戒书》,以为其言之善者,与《诗》、《书》要义无以异焉。

盖从来学圣之的,以主敬为第一义,先生固与希直善,其讲之必有素矣。

庐陵解缙尝铭先生之墓,谓其力学主敬,信不诬也。

今《大绅文集》既失此文,而先着述亦多散逸。

万历间集弱侯所表章者,仅先生字学之书,某幸得此於其后人,故载之於右。

造化经纶图

周子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干道成矣。 静而生阴,坤道成矣。 阳变阴合,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一皆自然之天也。

邵子"心为太极",盖造化之一气,即圣人之一心。

造化之气,本於发生,而圣人之心,亦将以济世矣。

故不免由静以之动,自无而入有,使万物得以遂其身,安其业。

然人不见其者,以造化之气,与圣人之心,虽动而不离静,虽有而不舍无,彼万物与万民,齐见役说战劳於其间,而不自觉。

故曰:"帝出乎《震》,成乎《艮》。"

帝者岂非造化之气与圣人之心乎?夫三圣巍巍,继天立极,相与传授,独辨此心。

欲学圣贤者,舍此心,将何所用力哉?盖人有情有性,而心则统性情者也。

性者仁义礼智是也,情者喜怒哀乐是也。

心得其养,则以性御情,而五常百行由此而正;心失其养,则以情荡性,而五常百行由此而隳。

此心之所主,顾不重乎?学者诚能时时省察,念念不忘,而使道心常为之主,人心每听命焉,则寂然不动之时,当与造化同其体,及感而遂通,自然与造化同其用,斯其所以为三极之道。

三极者,三才各一太极也。

洪武甲戌秋七月既望,余姚赵谦谨识。

仁爱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元。

孝存则承颜养志,爱敬不忘;没则慎终追远,继志述事。

慎行其身,不敢以遗体行殆。

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

公老老幼幼,举斯加彼,物我不分,穷达一视,克伐怨欲不行,意必固我不立。

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以所长者病人,不以所能者愧人,不念旧恶。

慈少者怀之,不独子其子。

爱矜孤恤贫,随力济物。

宽纳污藏疾,犯而不校。

厚德必报,怨不雠。

故旧不遗,笃序姻亲。

成人美,掩人过。

不仁险设机阱,包祸心,陷人不义,中人凶祸。

忍害物伤人,幸灾乐祸。

忌闻人才美而媢疾,见人富贵而热中。

凡以胜己为不满者,皆忌也。

刻督责太苛,"自忍中来。 "掊克无艾,"自贪中来。 "念怨不忘,败人之善,成人之恶。

薄喜闻人过,好言人短,忘恩负德,得新弃旧,轻訾毁,好攻讦。

克多尚人不逊善,事功欲自己出,议论专好己胜。

躁不耐激触,不能容忍。

"自褊中来。 "私立物我,分町畦,凡事只求自利。

褊气宇狭隘,不能容物。

暴任情恣横,挟势凭陵。

义宜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利。

直志义不屈不挠,词色不佞不谀。

弟敬兄友弟,恭老尚年。

正任理而行,不为阿比,安命守分,不肯苟求。

凡出处语默,进退屈伸,刚柔宽严,好恶取舍,从违避就,贵审其宜而不失。

自反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刚干健笃实,不为物挠,富贵贫贱,不淫不移,威武不能屈。

介确然有守,不为俗变。

廉见得思义,分无多求。

勇见善必为,知过必改。

不义贪货殖玩物,贪名逐禄,不务自守,动辄有求。

吝不济人之财,当予者不予,但有刓\忍恋惜之意。

不教人以善,所有则隐蔽,惟恐他人知之。

忧患贫畏祸。

昔人谓祸患之来,只有一个处置。

若过於忧,是无义无命也。

佞胁肩谄笑,巧言饰语,擎跪曲拳。

凡冀以逄迎投合人意向者皆是。

欲耳於声,目於色,口於味,鼻於臭,四肢於安佚。

懦柔而无立,随俗浮沉,自守不坚,屈於威势。

偏不求中正,好恶任情。

鄙计琐屑,甘猥贱。

"自吝中来。 "悖执己自是,违众从欲。

比不顾是非,情党物。

怨不安义命,不务反躬,一切归咎於天人。

礼恭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亨。

敬正名辨分,敬老崇贤,居处恭,执事敬。

内则摄思虑去知,故凝然主一而无适;外则正衣冠尊瞻视,俨然庄重而不慢。

谨不侈然自放,不轩然自得,言不轻发,事不轻举,不出位而思,不怨天,不尤人,不居下讪上,务隐恶扬善,避嫌疑,审去就,不讦以为直,不徼以为知。

让辞尊居卑,推多取少,虑以下人,善则称人。

谦有若无,实若虚,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

无礼骄挟富贵以自恣,恃才美以为高,常有欲自表见意,"便有伐在其中。 "常有陵压人意。

"便有傲在其中。 "侈大室庐,华衣服,盛车马,美饮食,丽器用,越制度,不安分。

诞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粗厉气象兀突难亲。

简接物不委曲,与人无恩义。

敖简贤德,侮老成,自处放肆,待物轻率。

智别理。

"得之於天,具之於心。 "贞。

穷理博览以致广大,穷究以尽精微,凡大而天地之理,微而事物之故,明而礼乐之文,幽而鬼神之情状,近而人物贤否邪正之分,远而古今兴哀治乱之,无一不当致知。

疑事每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待人不逆诈,不亿不信,又当先觉,不可受人之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亲贤人,远小人。

知人识别邪正,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处事别是非,辨可否,审利害,计始终。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知言真伪忠佞,贵於辨察。

知命贫富贵贱,付於自然。

明不读非僻之书,不为非礼之视。

聪不受浸润之谮,乐闻谠直之言。

无智昏於事不审是非可否,於人不识诚伪善恶,远贤人,交小人。

浅以小小得丧为利害,以小小毁誉为荣辱,以小小逆顺为恩怨。

固拘方泥曲,执滞不通。

陋安於卑陋,不务广览博取以长见识。

满器识褊狭,不能自屈,矜骄傲世,侮慢才德。

巧好穿凿徼以为智。

不明溺於乱色,观非僻之书,视非礼之物。

不聪讳闻过,喜谀佞,恶正直。

轻事不详审而妄为,言不详审而妄发。

浮不敦笃。

信存心真实无妄。

尽己言顾行,行顾言。

尽人循物无违。

极诚为人谋而忠,与人有终始,体道无虚伪。

不信诈虚言罔人,匿行炫耀。

欺食言、伪言、大言、行事不确实,为人不亲切,有失自盖藏。

矫心不相副,沽徼以求名。

谲多机关,挟术数,务诡随,易反覆。

以上原在图内,今书於外,以便观者。

考古续戒书

有攸为,罔稽乎得失,有攸行,罔觉乎凶吉,惟尔德之至神,惟尔道之至一,凡民有疑,惟尔质。

"《着》"

德惟一,动则吉;行靡中,动乃凶。

神之敬之,伊、泰筮之庸。

"《着格》"馨尔德容,以塞薉斯革。

"《香鼎》"

山尔立,匪岌岌,迩余习。

"《笔架》"

昏明之异,尔用尔弃,永昭尔之德,予夜无寐。

"《书灯》"

窅而深,藏乃密,廓有容,随所出。

"《书院》"

正其心,艮其背,畏无闻,慎无视,允守兹,哲可企。

"《室》"

大哉圣谟於尔储,奠之甹之匪他图。

"《书厨》"

抒厥衷善则纪,秉有?敬视此。

"《笏》"

安毋忘危,乐毋忘悲,毋曰无知,天监於兹,毋自欺。

"《榻》"

斋尔宿,慎尔独,毋安尔寝,纵尔欲。

"《枕》"

锦烂如灾厥躯,绨疏温安以存。

"《衾》"

箪食豆羹,莫之与争,羞珍食玉,其或颠覆。

"《鼎》"

戒尔盈盈易倾,守尔中中有容。

"《水注》"

尔之则,符心德,长短不齐惟所适。

"《度》"毋苟入,毋苟出,括汝口,时无失。

"《囊》"

待时而动,随时而静,动静惟其时,孰执其柄?"《扇》"

利若钝,刚而巽,惟所致,曷有困?"《锥》"

上无谄,下无渎,慎所与,乃无辱。

"《名刺》"

谐尔鸣,宣乃情,永协《韶》之成,毋为郑之声。

"《琴》"温而润,惟尔德之蕴,端而方,惟尔德之臧,虚而质,是以容斯实。

"《砚匣》"

黑所致,白亦缁,欲有所染其慎之。

"《墨》"

而敦,质而文,纪厥善,余所遵。

"《图书》"

方而式,廉而直,履渠循常,契余德。

"《戒方》"

藏厥机,勿妄开,彼其不齐尔乃裁。

"《书剪》"

不偏倚,惟尔德之宜,正直如矢随所之。

"《笔式》"

仰彼则重,俯此则轻,俯仰咸匪经,惟执厥中乃尔程。

"《权》"

或欹或盈罔攸式,掊多益寡尔作极。

"《量》"

安尔,蓄尔质,的然於外,宁藏於密。

"《笥》"

坦而夷,无欹无危,习於兹,敬而勿驰。

"《简板》"疑所决,庸而瀎,永丹厥心,毋为紫夺。

"《硃盒》"

晨而兴,谨斯栉,毋以养望为尔逸。

"《栉》"勿为所染而自缁,日新又新当自治。

"《墨池》"

毋苟污,难复去。

"《点子》"

匪欲其华,匪逞其奢,欲观古像致厥家。

"《画乂》"彼有所染庸尔革,陂而不莹庸尔泽,革如泽,如尔之德。

"《砑蠃》"

夫惟静动罔不正,夫惟重无怠无纵,静兮重兮,敬德日跻。

"《压石》"

悬尔形,着厥名,永纲纪,吾圣经。

"《书签》"执斯匕,毋忘秉耒饘粥,於是以宁余馁。

"《匕》"

操斯柄,乱斯正。

"《》"

纍寸成尺,如彼积德。

"《巾》"

观尔和豫,范我规矩,趋行揖扬於是度。

"《佩》"

山削尔形,惟乱风是屏,毋蔽厥明。

"《屏风》"

视彼壶,庶乎屡空,视兹矢,庶乎直躬,心易体正遐不中。

"《壶矢》"

用则张,舍则藏,用张舍藏,谅比阴阳。

"《盖》"

毋曰内可闚乎外,毋曰外不见其内,繄内外无二,惟明德之大。

"《帘》"

柔而平,方而正,是藉是凭,以彰我名。

"《印蓐》"孑尔形,烛圣经,学欲缉熙,遵尔高明。

"《烛檠》"

去兹尘,如垢去身,如恶去心,其日新。

"《尾拂》"折旋中矩,处彼得所。

"《印范》"

齿易刷,心难洁,痛刮厉工毋歇。

"《牙刷》"

太刚则缺,太锐则折,和尔刚锐,以解余结。

"《镌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