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中丞宋望之先生仪望
宋仪望字望之,吉之永豊人。
由进士知吴县。
入为御史。
劾仇鸾拥兵居肘掖,无人臣礼。
复劾分宜之党胡宗宪、阮鹗。
迁大理丞。
分宜中之,出备兵霸州,移福建。
大计归,以荐补四川佥事。
迁副使,视福建学政。
陞参政。
入为太仆大理卿。
巡抚南直隶佥都御史。
建表忠祠,祀逊国忠臣。
表宋忠臣杨邦义墓。
卒年六十五。
先生从学於聂贞襄,闻良知之旨。
时方议从祀阳明,而论不归一,因着《或问》,以解时人之惑。
其论河东、白沙,亦未有如先生之亲切者也。
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或有问於予曰:"古今学问,自尧、舜至於孔、孟,原是一箇,后之谈学者,何其纷纷也?"予答之曰:"自古及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谓理者,非自外至也。 《易系》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为生理也。 此谓生理,即谓之性,故性字从心从生。 程子曰:‘心如谷种。 ’又曰:“心生道也。 ’人之心,只有此箇生理,故其真诚恻怛之意流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以至万事万物之间,亲亲疏疏,厚厚薄薄,自然各有条理,不俟安排,非由外铄,是所谓天命之性,真实无妄者也。 自尧、舜以来,其圣君贤相,名儒哲士,相与讲求而力行者,亦只完得此心生理而已。 此学术之原也。"
或曰:"人之心只有此箇生理,则学术亦无多说,乃至纷纷籍籍,各立异论,何也?"予曰:"子何以为异也?"曰:"‘精一执中’说者以为三圣人相与授受,万世心学之原至矣。 成、汤、文、武、周公以后,又曰‘以礼制心,以义制事’,曰‘缉熙敬止’,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孔门之学,专务求仁,孟子又专言集义,曾子、子思述孔子之意,作《大学》、《中庸》,圣门体用一原之学,发明殆尽。 至宋儒朱子,乃本程子而疑《大学》古本缺释格物致知,於是发明其说,不遗余力。 说者谓孔子集群圣之大成,而朱子则集诸儒之大成。 其说已三百余年,至阳明先生始反其说。 初则言‘知行合一’,既则专言‘致良知’,以为朱子格物之说,不免求理於物,梏心於外。 此其说然欤?否欤?"予答之曰:"上古之时,人含淳朴,上下涵浸於斯道而不自知。 伏羲氏仰观俯察,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然当时未有文字,学者无从论说。 至尧、舜、禹三大圣人,更相授受,学始大明。 其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盖此心本体纯一不杂,是谓道心,即所谓中也;若动之以人,则为人心矣,非中也。 微者言乎心之微妙也,危则殆矣。 精者,察乎此心之不一,而一於道心也。 一者一乎此心之精,而勿夺於人心也。 如此则能‘允执厥中’,天命可保矣。 此传心之祖也。 以礼制心者,言‘此心只有此箇天理,礼即天理之谓也’,故制心者惟不欺此心之天理,则心之体全矣。 以义制事者,言‘天下之事,莫非吾心流行之用’,制事者惟顺吾心之条理裁制,而不以己私与焉,则心之用行矣。 此体用合一之说也。 若谓礼属心,义属事,是心与事二矣。 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说者谓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审如此说,是理与义果为二物乎?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物,自吾心之条理精察而言,则谓之理,自吾心之泛应曲当而言,则谓之义,其实一也。 缉熙者,言心体本自光明,缉熙则常存此光明也;敬止者,言此心无动无静、无内无外,常一於天理而能止也。 文王缉熙光明,使此心之本体常敬,而得所止,故曰‘纯亦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此之谓也。 敬以直内者,言心之体本直,但能常主於敬,则内常直矣;义以方外者,言心之神明,自能裁制万物万事,但能常依於义,则外常方矣。 敬者义之主宰,在内而言谓之敬,义者敬之裁制,在外而言谓之义,惟其敬义一致,内外无间,则德日大,而不习无不利矣。 故曰‘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嗟乎!尧、舜、禹、汤圣君也,文王周公圣臣也,古之君臣,相与讲究此学,先后一揆,其力量所到,特有性反之不同耳。 若相传学脉,则千古一理,万圣一心,不可得而异也。 时至春秋,圣君贤相不作,人心陷溺,功利横流,孔子以匹夫生於其时,力欲挽回之,故与群弟子相与讲明正学,惓惓焉惟以求仁为至。 夫仁,人心也,即心之生理也。 其言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之者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手足痿痹即为不仁。 ’此仁体之说也。 当时在门之徒,如予、赐、由、求最称高等,然或胶扰於事功,出入於闻见,孔子皆不许其为仁。 惟颜子请事竭才,直悟本体,故孔子赞《易》之后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颜氏之子,殆遮几焉!’此知行合一之功,孔门求仁宗旨也。 孟子集义之说,因告子以仁为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以义为外,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故孟子专言集义。 义者,心之宜,天理之公也。 言集义,则此心天理充满,而仁体全矣。 大抵古人立言,莫非因病立方,随机生悟,如言敬义,或止言敬,言忠恕,或止言恕。 孔子答颜子问仁,专在复礼,至答仲弓,又言敬恕,要之莫非所以求仁也。 至於《大学》之书,乃孔门传授心法,析之则条目有八,合之则功夫一敬。 盖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箇生理,自其主宰而言谓之心,自其发动而言谓之意,自其灵觉而言谓之知,自其着见而言谓之物,故心主於身,发於意,统於知,察於物,即是一时原无等待,即是一事原无彼此,此《大学》本旨也。 家国天下莫非格物也,格致诚正莫非修身也,其实一也。 朱子既以致知格物专为穷理,而正心诚意功夫又条分缕析,且谓穷理功夫与诚正功夫各有次第,又为之说以补其《传》。 其言曰:‘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 ’又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吾之一心。 ’说者谓其一分一合之间,不免析心与理而二之。 当时象山陆氏,尝与反覆辨论,谓其求理於物,梏心於外,非知行合一之旨。 两家门人,各持胜心,遂以陆学主於尊德性,而疑其近於禅寂,朱学专於道问学,而疑其涉於支离。 三百年间,未有定论。 至我朝敬斋薛氏白沙陈氏起,而知行合一之说,稍稍复明。 世宗始以陆氏从祀孔庭,甚大惠也。 正德、嘉靖间,阳明先生起,而与海内大夫学士讲寻知行合一之旨。 其后因悟《大学》、《中庸》二书,乃孔门传心要法。 故论《大学》谓其‘本末兼该,体用一致,格物非先,致知非后,格致诚正,非有两功,修齐治平,非有两事’。 论《中庸》则谓‘中和原是一箇,不睹不闻,即是本体,戒慎恐惧,即是功夫。 慎独云者,即所谓独知也。 慎吾独知,则天德王道,一以贯之,固不可分养静慎独为两事也。 ’学者初闻其说,莫不诧异,既而反之吾心,验之躬行,考之孔、孟,既又参之濂溪、明道之说,无不吻合。 盖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心外无理,理即是心,理外无事,事即是理。 若谓致知格物为穷理功夫,诚意正心又有一段功夫,则是心体有许多等级,日用功夫有许多次第,尧、舜、孔、孟先后相传之学,果如是乎?至於致良知一语,又是先生平日苦心恳到,恍然特悟,自谓得千古圣人不传之祕。 然参互考订,又却是《学》、《庸》中相传紧语,非是悬空杜撰,自开一门户,自生一意见,而欲为是以立异也。 后来儒者不知精思反求,徒取必在物为理之一语,至析心与理而二之。 又谓‘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知,如此则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与此心义理为两物矣’。 此阳明先生所以力为之辨,而其学脉宗旨,与时之论者,委若冰炭黑白,此又不可强为之说也。"
或曰:"阳明先生言知行合一,其说详矣。 其在《六经》,亦有不甚同处,不可不辨。 傅说之告高宗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是知在先,行在后。 《易系》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 ’是知属干,行坤属。 《中庸》言‘未发’‘已发’,亦属先后,‘生知’‘学知’,‘安行’‘利行’,亦有等级。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凡如此说,皆可例推。 今阳明先生却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察明觉处,即是知。 ’如此是知行滚作一箇,便无已发未发,先后次第,与古先哲贤亦是有间。 又如程子以格物为穷理,《易系》亦言‘穷理尽性以至於命’,今阳明言格致诚正原是一事,而极言格物穷理之说,似为支离。 其说可得闻欤?"予曰:"自天地生物以来,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所谓灵者,即吾心之昭明灵觉,炯然不昧者也。 人自孩提以来,即能知爱知敬。 夫知爱知敬,即良知也。 知爱而爱,知敬而敬,即良能也。 此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也。 极而至於参天贰地,经世宰物,以至通古今,达事变,亦莫不是循吾良知,充吾良能,非外此知能,而别有一路径也。 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此知行合一之原也。 傅说所谓‘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者,言人主一日之间,万几丛集,多少纷夺,多少索引,非真能以天地万物为心,以敬天勤民为事,则怠乐易生,生机易丧,非不知贤士大夫之当亲,邪佞宠幸之当远,而有不能亲不能远者,欲夺之也。 故为人主者,惟在亲贤讲学,养成此心,知而必行,不为邪佞摇惑,不为宠倖牵引,乃为知而能行,故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此傅说所以惓惓於高宗也。 ‘干以易知,坤以简能’者,天地之气,原是一箇,干以一气而知大始,有始则终可知,故曰易;坤以一气而作成物,能成则始可见,故曰简。 若天地之气,各自为用,则感应不通,二气错杂,造化或几乎息矣。 人心之生理,即干坤之生理也,率吾良知,则无所不知,故曰‘易则易知’;率吾良能,则无所不能,故曰‘简则易从’。 知者,知乎此也;能者,能乎此也,实一理也,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此又知行合一之旨也。 《中庸》‘未发’‘已发’云者,言人心本体,常虚常寂,常感常应,未应不是先,故体即是用,已应不是后,故用即是体。 后来儒者,正於此处看得不透,却去未发上做守寂功夫,到应事时,又去做慎动功夫,却是自入支离窠臼。 块块块块块块块块》明道云:“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 ’周子恐人误认中和作先后看,故曰:‘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指亲亲敬长为达之天下,即达道之说也。 亲亲敬长,良知也,达之天下,良能也,又何尝有先后?李延平今学者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夫未发气象,即孟子夜气之说。 若未发之中,原无气象可言。 譬之镜然,置之广室大众之中,无所不照,未尝有动也;收之一匣之内,照固自在,未尝有寂也。 阳明先生正恐人於此处未透,故其答门人曰:‘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 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於有事无事也。 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於寂然感通也。 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於动静也。 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 ’其言发明殆尽矣。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等语,乃就人品学问力量上看,譬之行路者,或一日能百里,能六七十里,能三四十里,其力量所到,虽有不同,然同此一路,非外此路而别有所知也,同此一行,非外此行而别有所行也。 但就知而言,则有生知、学知、困知不同,就行而言,则有安行、利行、勉行不同,故曰‘及其知之与其成功一也’,又何尝截然谓知与行为两事哉!《大学》‘本末’‘终始’‘先后’等语,极为分晓。 盖此心本体,即至善之谓。 至善者,心之止处。 《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学问功夫,必先知吾至善所在,看得分晓,则生意流动,曲畅旁通,安静安虑,自然全备,《易》所谓‘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亦是此意。 先儒所谓‘知止为始,能得为终’,言一致也。 从生天生地生人以来,只是一箇生理,由本达末,由根达枝,亦只是此箇生理。 先儒谓‘明德为本,亲民为末’,本即体也,末即用也,民者对己而言。 此身无无对之时,亦无无用之体。 体常用也,民常亲也。 明德者,心之体也,亲民者,明德之用也,如明明德以事父,则孝之德明,明明德以事君,则忠之德明。 此本末之说,一以贯之。 阳明先生辨之已详,若夫‘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二句,其义最精。 夫率性之道,彻天彻地,彻古彻今,原无先后,圣人全体,此心通乎昼夜,察乎天地,亦无先后可言。 吾人心体与圣人何常有异,惟落气质以后,则清浊厚薄迥然不同。 气禀既殊,意见自分,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则贸贸焉日用不知,而君子之道鲜矣。 《大学》一书,发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 所谓至善者,即本然之良知,而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是良知也,至虚至灵,无古今,无圣愚,一也。 故意念所动,有善有不善,有过有不及,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 吾人但当循吾本然之良知,而察乎天理人欲之际,使吾明德亲民之学,皆从真性流出,真妄错杂,不至混淆,如此而后,可以近道。 道即率性之道也。 苟或不知真性一脉,而或入於空虚,或流於支离,如二氏五霸,其失於道也远矣。 《中庸》所谓‘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 意正如此。 孔门作《大学》而归结在於‘知所先后’一语,虽为学者入手而言,然知之一字,则千古以来学脉,惟在於此。 此致良知之传,阳明先生所以喫紧言之。 故曰:‘乃若致知,则存於心悟,致知焉尽矣。 ’若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非所谓穷至事物之理之谓也。 理也、性也、命也,一也。 明道云‘只穷理便尽性至命’,穷字非言考索,即穷尽吾心天理之穷。 故穷仁之理,则仁之性尽矣。 穷义之理,则义之性尽矣。 性,天之命也,穷理尽性,则至命也,所谓知天地之化育也。 且格物穷理之说,自程、朱以至今日,学者孰不尊而信之?今朱子《或问》具在,试取其说而论之。 如云:‘《大学》之道,先致知而后诚意。 ’夫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今曰‘先致知而后诚意’,则所知者果何物耶?物果在於意之外耶?又曰:‘惟其烛理之明,乃能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 ’夫不待勉强而自乐循理,圣人之事也,岂诚意功夫又在循理之后耶?又云:‘学莫先於正心诚意,欲正心诚意,必先致知格物。 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至之。 所谓格也。 格物亦非一端,如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穷理也。 ’又曰:‘穷理者,非必尽穷天下之理,又非止穷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脱然有悟处。 如穷孝之理,当求所以为孝者如何。 若一事上穷不得,且别穷一事,或先其易者,或先其难者,但得一道而入,则可以推类而通。 ’又谓:‘今日格一物,穷一理,久则自然浃洽贯通,此伊川先生穷理格物之说也。 ’今试反之吾心,考之尧、舜精一之旨,与此同乎?异乎?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即天理也。 学者所以学乎此,心也。 如读书穷理,讲论古今,岂是不由意念所发,辄去读书讲明古今之理?如事亲从兄,岂是不由意念所发,辄去穷究事亲从兄之理?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不知舍意念,则何从应接?何从处得当否?又谓‘今日格一物,明日穷一理’,则孔子所学功夫,自志学至於不踰矩,原是一箇,若必待尽穷事物之理,而后加诚正功夫,恐古人未有此一路学脉。 且人每日之间,自鸡鸣起来,便将何理去穷?何物去格?又如一日事变万状,今日从二十以后,能取科第,入仕途,便要接应上下,躬理民社,一日之间,岂暇去格物穷理,方纔加诚正一段功夫?又岂是二十年以前,便将理穷得尽,物格得到,便能做得好官,干得好事?一如此想,便觉有未通处。 若阳明先生论《大学》古本,则谓‘身心意知物,一事也,格物诚正修,一功夫也。 ’何也?身之主宰为心,故修身在於正心;心之发动为意,故正心在於诚意;意之所发有善有不善,而此心灵明,是是非非,昭然不昧,故诚意在於致知;知之所在则谓之物,物者其事也,格,正也,至也,格其不正,以归於正,则知致矣,故致知在於格物。 《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孟子》云:‘万物皆备於我。 ’夫大人之学,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故言物则知有所察,意有所用,心有所主,是不可以先后彼此分也。 《大学》一书,直将本体功夫,一下说尽,一失俱失,一得俱得。 先生《大学或问》一篇,发明殆尽,而世之论者,犹或疑信相半,未肯一洗旧闻,力求本心,以至今议论纷然不一。 以愚测之,彼但谓致良知功夫,未免专求於内,将古人读书穷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都不讲求,此全非先生本旨,《大学》有体有要,不先於体要,而欲从事於学,谬矣。 譬之读书穷理,何尝不是。 如我意在於读书,则讲习讨论,莫非致知,莫非格物;我意在於事亲,则温凊定省,服劳奉养,莫非致知,莫非格物。 故物格则知至,知至则意诚,意诚则心正,心正则身修,此孔门一以贯之之学也。 晦翁晚年定论,亦悔其向来所着亦有未到,且深以误己误人为罪,其答门人诸书可考也。 至於伊川门人,亦疑格物之说非,程子定论,具载《大学或问》中,是其说在当时已未免异同之议,非至今日始相牴牾也。"
或曰:"知行合一之说,则既闻教矣,先生又专提出致良知三字,以为千古不传之祕,何也?"予答之曰:"此先生悟后语也。 大学既言格致诚正,《中庸》又专言慎独。 独即所谓独知也,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 ’意盖如此。 孔门之学,专论求仁,然当时学者各有从人,惟颜子在孔门力求本心,直悟全体,故《易》之《复》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频氏之子,殆庶几焉。 ’此致良知一语,盖孔门传心要诀也。 何也?良知者,吾人是非之本心也,致其是非之心,则善之真妄,如辨黑白,希望希天,别无路径。 孔子云:‘道二,仁与不仁而已。 ’出乎此则入乎彼。 《大学》所谓诚意,《中庸》所谓慎独,皆不外此。 此致良知之学,先生所以喫紧语人,自以为入圣要诀,意固如此。 吾辈当深思之。"
或曰:"阳明之学既自圣门正脉,不知即可称圣人否?"予答之曰:"昔人有问程子云:‘孟子是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 ’先生早岁以诗文气节自负,既有志此学,乃尽弃前业,确然以圣人为必可至,然犹未免沿袭於宋儒之理语,浸淫於二氏之虚寂。 龙场之谪,困心衡虑,力求本心,然后真见千古以来人心,只有此箇灵灵明明,圆圆满满,彻古今,通昼夜,无内外,兼动静,常虚常寂,常感常应之独知真体。 故后来提出致良知三字,开悟学者,窃谓先生所论学脉,直与程子所谓‘已到至处’,非过也。"
或曰:"子谓我朝理学,薛、陈、王三公开之,然其学脉果皆同欤?"予答之曰:"三子者,皆有志於圣人者也。 然薛学虽祖宋儒居敬穷理之说,而躬行实践,动准古人,故其居身立朝,皆有法度,但真性一脉,尚涉测度。 若论其人品,盖司马君实之流也。 白沙之学,得於自悟,日用功夫,已见性体,但其力量气魄,尚欠开拓。 盖其学祖於濂溪,而所造近於康节也。 若夫阳明之学,从仁体处开发生机,而良知一语,直造无前,其气魄力量似孟子,其斩截似陆象山,其学问脉络盖直接濂溪、明道也。 虽然今之论者,语薛氏则合口同词,语陈王则议论未一,信乎学术之难明也已。"
或曰:"阳明之学,吾子以为得孔子正脉,是矣。 然在当时,其訾而议者不少,至於勦擒逆濠,其功诚大矣。 然至今尚憎多口,此何故也?"予答之曰:"从古以来,忌功妒成,岂止今日?江西之功,先生不顾覆宗灭族,为国家当此大事,而论者犹不能无忌心。 奉天之变,德宗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义应者。 当时非颜鲁公兄弟起,则唐社稷危矣。 宸濠蓄谋积虑,藉口内诏,左右亲信,皆其心腹。 其后乘舆亲征,江彬诸人,欲挟为变。 先生深机曲算,内戢凶倖,外防贼党,日夜如对劲敌。 盖先生苦心费力,不难於逆濠之擒,而难於调护乘舆之轻出也。 其后逆濠伏诛,乘舆还京,此其功劳,谁则知之?当其时,内阁衔先生归功本兵,遂扼其赏,一时同事诸臣,多加黜削,即桂公生长江西,犹横异议。 近来好事之徒,又生一种异论,至以金帛子女议公,此又不足置辨。 先生平日轻富贵,一死生。 方其疏劾逆瑾,备受箠楚,问关流离,几陷不测。 彼其死生之不足动,又何金帛子女之云乎哉!甚矣!人之好为异论,而不反观於事理之有无也。 善乎司寇郑公之言曰:‘王公才高学邃,兼资文武,近时名卿,鲜能及之,特以讲学,故众口交訾。 盖公功名昭揭,不可盖覆,惟学术邪正,未易诠测,以是指斥则谗说易行,媚心称快耳。 今人咸谓公异端,如陆子静之流。 嗟乎!以异端视子静,则游、夏纯於颜、曾,思、孟劣於雄、况矣。 今公所论,叙古本《大学》、《传习录》诸书具在,学者虚心平气,反覆融玩,久当见之。 ’嗟乎!使郑公而愚人也则可,郑公而非愚人也则是,岂非后世之定论哉!"
或曰:"近闻祠部止拟薛文清公从祀,王、陈二公姑俟论定,何也?"予答之曰:"当时任部事者,不能素知此学,又安能知先生?孔子,大圣也,其在当时,群而议者,奚啻叔孙武叔辈。 孟子英气下视千古,当时犹不免传食之疑。 有明理学,尚多有人,如三公者,则固杰然者也。 乃欲进薛而迟於王、陈,其於二公又何损益?陆象山在当时皆议其为禅,而世宗朝又从而表章之。 愚谓二公之祀与否,不足论,所可惜者,好议者之不乐国家有此盛举也。"
征君邓潜谷先生元锡
邓云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
年十三,从黄在川学,喜观经史,人以为不利举业,在川曰:"譬之豢龙,随其所嗜,岂必膏粱耶?"年十七,即能行社仓法,以惠其乡人。
闻罗近溪讲学,从之游。
继往吉州,谒诸老先生,求明此学,遂欲弃举子业。
大母不许。
举嘉靖乙卯乡试。
志在养母,不赴计偕。
就学於邹东廓、刘三五,得其旨要。
居家着述,成《五经绎函史》。
数为当路荐举,万历壬辰,授翰林待诏,府县敦趣就道。
明年,辞墓将行,以七月十四日卒於墓所,年六十六。
时心宗盛行,谓"学惟无觉,一觉无余蕴,九思、九容、四教、六艺,桎梏也。"
先生谓:"九容不修,是无身也;九思不慎,是无心也。"
每日晨起,令学者静坐收摄放心,至食时,次第问当下心体,语毕,各因所至为觉悟之。
先生之辨儒释,自以为发先儒之所未发,然不过谓本同而末异。
先儒谓:"释氏之学,於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
又曰:"禅学只到止处,无用处。"
又曰:"释氏谈道,非不上下一贯,观其用处,便作两截。"
先生之意,不能出此,但先儒言简,先生言洁耳。
论学书
近世心宗盛行,说者无虑归於禅乘。
公独揭天命本然纯粹至善为宗,异於诸法空相;以格物日可见之行,以有物有则为不过物之旨,异於空诸所有。
此公深造独得之旨,而元锡窃自附於见知者也。
今改而曰:"荡清物欲。"
窃以为,物不可须臾离。
诚者,物之终始,内而身心意知,外而家国天下,无非物者,各有其则。
九容、九思、三省、四勿皆日用格物之实功,诚致行之,物欲自不得行乎其中,此四科、六艺、五礼、六乐之所以教也。
《曲礼》称:"敖不可长,欲不可纵。"
敖欲即物,不可长不可纵,即物之则,不长敖纵欲,即不过乎物则。
去欲固格物中之一事。
"以上《复许敬菴》"心之着於物也,神为之也。
心之神,上炎而外明,犹火然,得膏而明,得薰而香,得臭腐而羶,故火无体,着物以为体。
心无形,着物以为形,而其端莫大於好恶。
物感於外,好恶形於内,不能内反,则其为好恶也作,而平康之体微。
故圣门之学,止於存诚,精於研几。
几者,神之精而明,微而幽者也,非逆以知来,退以藏往,未之或知也。
孔门之论性曰"至善",论几曰"动之微",言好恶不作,则无不康也,无不平也。
神疑而定,知止而藏,又何感应之为累矣。
夫浮由气作,妄缘见生者也。
气之善者十之五,见之善者十之三,神为气扬,知随见流,譬诸观火乎,目荧荧而心化矣。
故神不浮则气归其宅,见不执则知反其虚。
古人所以日兢兢於克己、舍己、择中、用中,而不能自已也。
"《报万思默》"
古学平易简实,不离日用,"诚明"二字,实其枢纽。
近?着己,时时从独觉处着察,俾与古人洞无间隔。
承谕"学不分内外寂感,浑然天则",此极则语。
第云"默自检点,内多迁移,虽吾丈检身若不及之诚,而以真性未悟,真功未精为疑,定犹惑於近学。 谓‘一悟皆真’,亦纽於故学,为功深始得耶?"又云:"过此一关,想有平康之路,似犹悬臆。"
窃意平康之体,即所谓无内外寂感,浑然无间,近在目前,不可得离者。
而人心之危,无时无乡,即在上圣,犹之人也,则心犹之人,何能无迁移过则矣乎?惟在上圣,精一之功,一息匪懈,而所为学者,又精之一之,无一息离乎平康正直之体,故内外寂感,浑然一天,纔有流转,自知自克。
此古人所以死而后已者也。
一息懈者肆矣,安肆日偷,於平康之则远矣。
则平康实际,固非可一悟皆真,平康本体,又岂缘功深而得耶?"以上《寄王秦关书》"
昔东廓先生以先公墓表诣阳明公,而虔州夜雪,涣然仁体,以为世儒宗。
今我公以先公墓石诣敬菴公,而苕溪暑雨,沦浃深至,当必有相观一笑者。
"《答张亲屏书》"
辱谕又复於儒释异同之辨,开示觉悟,厚幸,厚幸!自释氏之说兴,而辨之者严,且千数百年於此矣,则圣学不明之过也。
圣学之不明者,由於不择而不精。
彼其为道,宏阔胜大,其为言,深精敏妙;其为实,日用平等;其为虚,交融彻;其为心,十方三界,;其为教,宏济普度。
汉拾其苴,晋扬其澜,入唐来,遂大发其窔奥。
世之为儒学者,高未尝扣其阃奥,卑未尝涉其藩篱。
其甚者,又阳攻其名,而阴攘其实。
宜拒之者坚,而其为惑,滋不可解也。
是故昌黎韩子推吾道於仁义,而斥其教以为不耕不蚕,不父不君,有卫道功矣。
"《论儒释书》"
考亭朱子则谓"以粗而角精,以外而角内,固无以大厌其心也。"
至其卓然自信於精一不惑者,代不数人,而约之数端。
有以为主於经世,主於出世,而判之以公私者矣。
有以为吾儒万理皆实,释氏万理皆虚,而判之以虚实者矣。
有以为释氏本心,吾儒本天,而判之以本天本心者矣。
有以为妄意天性,不知范围天用,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而诬之以妄幻者矣。
有以为厌生死,恶轮回,而求所谓脱离,弃人伦,遗事物,而求明其所谓心者矣。
是举其精者内者,以剖析摘示,俾人不迷於所向,而深於道者,亦卒未能以终厌其心也。
"《论儒释书》"
夫圣人之学,惟至於尽性至命,天下国家者,皆吾性命之物,修齐治平者,皆吾尽性至命中之事也。
不求以经世,而经世之业成焉,以为主於经世,则有意矣。
佛氏之学,惟主於了性明心,十方三世者,皆其妙觉性中之物,慈悲普度者,皆其了性命中之事也。
无三界可出,而出世之教行焉,以为主於出世,则诬矣。
"《论儒释书》"
吾儒理无不实,而"无方无体",《易》实言之;"无声无臭",《诗》实言之。
则实者,曷尝不虚?释氏理无不虚,而搬柴运水,皆见真如,坐卧行住,悉为平等,则虚者,曷尝不实?释氏之所谓心,指夫性命之理,妙明真常,生化自然,圆融遍体者言之,即所谓天之命也,直异名耳,而直斥以本心,不无辞矣。
夫其为妙明真常之心也,则天地之阖辟,古今之往来,皆变化出入於其间,故以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而其真而常者,固其常住而不灭者也。
岂其执幻有之心,以起灭天地,执幻有之相,以尘芥六合也乎?"《论儒释书》"
其生死轮回之说,则为世人执着於情识,沈迷於嗜欲,顷刻之中,生东灭西,变现出没,大可怜悯,欲使其悟夫性命之本,无生死无轮回者,而拔济之,为迷人设也。
其弃人伦、遗事物之,则为世人执着於情识,沈迷於嗜欲,相攻相取,胶不可解,故群其徒而聚之,令其出家,以深明夫无生之本,而上报四恩,下济三涂,如儒者之聚徒入山耳,为未悟人设也。
"《论儒释书》"
至於枯寂守空,排物逆机,彼教中以为支辟;见玄见妙,灵怪恍忽,彼教中以为邪魔,而儒者一举而委之於佛。
彼方慈悯悲仰,弘济普度,而吾徒斥之以自私自利;彼方心佛中间,泯然不立,而吾徒斥之以是内非外。
即其一不究其二,得其言不得其所以言,彼有哑然笑耳,又何能大厌其心乎?乃其毫釐千里之辨,则有端矣。
"《论儒释书》"
盖道合三才而一之者也,其体尽於阴阳而无体,故谓之易;其用尽於阴阳而无方,故谓之神。
其灿然有理,谓之理;其粹然至善,谓之性;其沛然流行,谓之命。
无声无臭矣,而体物不遗;不见不闻矣,而莫见莫显。
是中庸之所以为体,异教者欲以自异焉而不可得也。
圣人者知是道人之尽於心,是心若是其微也。
知此而精之之谓精,守此而固之之谓一,达此於五品、五常、百官、万务之交也,之谓明伦,之谓察物。
变动不拘,周流六虚矣,而未始无典常之可揆;成文定象,精义利用矣,而未始有方体之可执。
故无声无臭,无方无体者,道之体也。
"《论儒释书》"
圣人於此体未尝一毫有所增,是以能立天下之大本。
有物有则,有典有礼,道之用也。
圣人於此体未尝一毫有所减,是以能行天下之达道。
立大本,行达道,是以能尽天地人物之性,而与之参。
《易》象其理,《诗》、《书》、《礼》、《乐》、《春秋》致其用,犹之天然,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四时百物,自行自生也。
故穷神知化,而适足以开物成务,广大悉备,而不遗於周旋曲折,几微神明,而不出於彝常物则,三至三无而不外於声诗礼乐。
上智者克复於一日,夕死於朝闻,而未始无密修之功。
中下者终始於典学,?修於困勉,而未始无贯通之渐。
同仁一视,而笃近以举远,汎爱兼容,而尊贤以尚功。
夫是以范围不过,曲成不遗,以故能建三极之大中。
"《论儒释书》"
释氏之於此体,其见甚亲,其悟甚超脱敏妙矣。
然见其无声臭矣,而举其体物不遗者,一之於无物;见其无睹闻矣,而举其生化自然者,一之於无生。
既无物矣,而物之终不可得无者,以非有非无,而一之於幻妄;既无生矣,而生之终不可得尽者,以为不尽而尽,而一之於灭度。
明幻之为幻,而十方三界,亿由旬劫者,此无生之法界也。
明生之无生,而胎卵湿化,十二种生者,此无生之心量也。
弘济普度者,此之谓济也;平等日用者,此之谓平也;圆觉昭融者,此之谓觉也。
"《论儒释书》"
虽其极则至於粟粒之藏真界,干屎橛之为真人,嘘气举手,瞬目扬眉,近於吾道之中庸,而吾学之道中庸者,终未尝以庸其虑。
虽其授受至於拈花一笑,棒喝交驰,拟议俱泯,心行路绝,近於圣门之一唯,而吾学之尽精微者,终未尝以撄其心。
虽其行愿至於信住回向,层次阶级,近於圣门之积累,而圣门之《诗》、《书》、《礼》、《乐》经纬万古者,终未尝一或循其方。
虽其功德至於六度万行,普济万灵,近於圣门之博爱,而圣门之《九经》三重范围曲成者,终未尝一以研诸虑。
"《论儒释书》"盖悟其无矣,而欲以无者空诸所有;悟其虚矣,而欲以虚者空诸所实。
欲空诸所有,而有物有则,有典有礼者,不能不归诸幻也。
欲空诸所实,而明物察伦,惇典庸礼者,不能不归诸虚也。
故其道虚阔胜大,而不能不外於伦理;其言精深敏妙,而不能开物以成务。
"《论儒释书》"
文中子曰:"其人圣人也,其教西方之教也,行於中国则泥。"
诚使地殷中土,人集灵圣,神怪异,理绝人区,威证明显,事出天表,信如其书之言,然后其教可得而行也。
"《论儒释书》"
今居中国之地,而欲行西方之教,以之行己,则髡发缁衣,斥妻屏子,苦节而不堪,矫异而难行也。
然且行之,斯泥矣。
以之处物,则久习同於初学,毁禁等於持戒,众生齐於一子,普济极於含灵,必外於斯世而生,而后其说可通也。
处斯世斯生,而欲以其说通之,斯泥也。
"《论儒释书》"
以之理财,则施舍盛而耕桑本业之教荒。
以之用人,则贤否混而举错命讨之防失。
以之垂训,则好大不经,语怪语神,荒忽罔象之教作。
乌往而不泥哉?今所居者中国,尧、舜、禹、汤、文、武之所立也;所业者《六经》,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作,周公、仲尼之所述也。
所与处者人伦庶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修而明也。
乃欲信从其教而扬诩之,亦为诞且惑矣。
"《论儒释书》"
况吾之修身格致,以研精而不离明体诚正,以守一而不违行愿。
惩忿窒欲,以去损而非有所减,迁善改过,以致益而非有所增。
爱恶不与以己,而何有憎爱?视听一闲以礼,而何有净染?精义至於入神,理障亡矣;利用所以崇德,事障绝矣。
孝弟通於神明,条理通於神化,则举其精且至者,不旁给他借而足,又何必从其教之为快哉?仆少而局方,壮未闻道,达者病其小,廉旷者诮其曲,谨约者病其泛涉,乃中心?患其有惑志也。
其於释宗何啻千里,而欲抽关键於眇微,析异同於疑似,祗见其不知量也。
然为是缕缕者,念非执事,无以一发其狂言。
"《论儒释书》"学自宋嘉定来,岐穷理居敬为二事。
而知行先后之辨,廉级已严令学者,且谓"物理必知之尽,乃可行也"。
便文析说之儒,争支辟,析句字,为穷理而身心罔措。
於是,王文成公实始悟"知后非知",即本心良知为知,"践非行",得本心真知为行。
而尚书增城湛公,本师说以"勿忘勿助"为心之中正,为天理,自然随处体认之也。
人士洗然,内反其视听而学焉者,薄典训,卑修省,一比於己。
高公学南太学时,二先生说盛行。
增城官南太宰,称湛氏学。
公往造业投刺,见阍者掷笔抵掌叹,盖歆之也。
问焉,指尺牍曰:"是赫所请,请书地,直累千金者也。"
公曰:"亟反吾刺,是於所谓天理何居乎?"不见而反。
王门高第弟子,官郎署,名王氏学有声,公造焉。
於弹?时,得其人慧而多机。
退叹曰:"郎多机而慧,名良知,弊安所极哉!"亦竟谢不复往。
於是就高陵吕先生於奉常邸学焉。
常存戒慎恐惧,则心体自明,勿任意必固我,则物宜自顺。
问"知",曰"先自知"。
问"仁",曰"先自爱"。
问"勇",曰"先自强"。
而以无自欺为致知,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为格物,尤吾党所未发,立本深矣。
余姚之论,信本心之知已过,故增城以为空知。
增城以勿忘勿助之间,即为天理,故余姚以为虚见。
然余姚言致知,未尝遗问思辨行,专之者过,遂以为空知。
增城言勿忘勿助时,天理自见,语固未尝不确也。
盖权衡已审,而世有求端於一悟,谓即悟皆真,有观察即为外驰,有循持即为行仁义,则痛辟之以为蔽陷虚荡,妨教而病道。
"以上《王稚川行状》"
征君章本清先生潢章潢字本清,南昌人。
幼而顈悟,张本山出"趋庭孔鲤曾从《诗》、《礼》之传"句,即对"《大学》曾参独得明新之旨。"
十三岁,见乡人负债缧絏者,恻然为之代偿。
与万思默同业举,已而同问学。
有问先生,近日谈经不似前日之烦者,先生曰:"昔读书如以物磨镜,磨久而镜得明;今读书如以镜照物,镜明而物自见。"
搆洗堂於东湖,聚徒讲学。
聘主白鹿洞书院。
甲午,庐陵会讲,有问"学以何为宗"?曰:"学要明善诚身,只与人为善,便是宗。"
又问:"善各不齐,安能归并一路?"曰:"继善成性,此是极归一处,明善明此也。 如主敬穷理,致良知,言各不同,皆求明性善之功,岂必专执一说,然后为所宗耶?"又问:"会友如何得力?":曰"将我这箇身子,公共放在大炉冶中,燬炼其习气,销鎔其胜心,何等得力?"入青原山,王塘南曰:"禅宗欲超生死何如?"曰:"孔子朝闻夕死,周子原始反终,大意终始皆无,便是儒者超生死处。"
邹南曰:"今之学者,不能超脱生死,皆缘念上起念,各有牵绊,岂能如孔子之毋意、必、固、我。"
曰:"意、必、固、我,众人之通患,毋意、必、固、我,贤者之实功。 孔子则并此禁止而绝之矣。"
御史吴安节疏荐,少宰杨止菴奏授顺天儒学训导。
万历戊申,年八十二卒。
所着《图书编》百二十七卷。
先生论止修则近於李见罗,论归寂则近於聂双江,而其最谛当者,无如辨气质之非性,离气质又不可觅性,则与蕺山先师之言,若合符节矣。
章本清论学书
象山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四海百世有圣人出焉,此心皆同。"
甚喜吾心得同圣人,而作圣之功,亦易为力。
於是举日用之功,惟从心所欲。
既而觉师心之非也,始悟孔子之从心所欲,有矩在焉,始悟象山所谓圣无不同者,不徒曰心,而曰理,指尽心之圣人而言之也。
今吾未识真心,何敢遽同於往圣。
往圣谆谆教人辨危微存亡之机,求明此理之同然者,以自尽焉耳,然而未易辨也。
心之广大,举六合而无所不包,虎豹豺狼,莫非生意,而慈悲普度,虽摩顶放踵,在所必为,皆心之广大也。
心之精微,析万殊而无所不入,垢秽瓦砾,莫非妙道,而探索隐僻,虽钩玄镂尘,剖析虚空,皆心之精微也。
心之神明,千变万化,而无所不用,纵横翕张,莫非圆机,而与世推移,虽神通妙解,焂忽流转,皆心之灵变也。
天理人欲,同行异情,焦火凝冰,变幻靡定。
虽曰观诸孩提之爱敬,人生之初,其心本无不善,观之行道,乞人不受蹴,梏亡之后,本心未泯,不知此乃圣贤多方引诱,或指点於未丧之前,或指点於既丧之后,克念罔念,圣狂攸分,无非欲人自识其真心,以自存也。
不然,人莫不为孩提也,曾有渐长不为物引习移者乎?乞人不受呼蹴,曾有永保此心而勿丧者乎?近之论心学者,如之何竞指众人见在之心,即与圣人同也?孔子之皜皜不可尚者,以濯之暴之而后有此也,乃遽以众人见在之习心未尝暴濯者,强同之立跻圣位,非吾所知也。
书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性。"
是下民之?性,即上帝之降衷,孟子谓:"形色天性也。"
是气质即天性也。
孔子言:"有物有则。"
即形色天性之谓。
性固合有无隐显内外精粗而一之者也,后儒乃谓有气质之性。
夫人不能离气质以有生,性不能外气质以别赋也。
谓气即性,性即气,浑然无别,固不可谓气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气,不免裂性与气而二之,何怪其分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自二其性哉!天地化生,游气纷扰,参差万殊,故人之所禀,清浊厚薄,亦因以异是。
不齐者,气质也,非气质之性也。
气质有清浊、厚薄、强弱之不同,性则一也,能扩而充之,气质不能拘矣。
阳明子曰:"气质犹器也,性犹水也,有得一缸者,有得一桶者,有得一瓮者,局於器也。 水不因器之拘,而变其润下之性,人性岂因气质之拘而变其本然之善哉!"是气也,质也,性也,分言之可也,兼言之可也。
谓气质天性可也,谓气质之性则非矣。
谓人当养性以变化其气质可也,谓变化气质之性以存天地义理之性则非矣。
问:"止之云者,归寂之谓乎?"曰:"於穆之体,运而不息,天之止也;宥密之衷,应而无方,人之止也。 寂而未尝不感,感而未尝不寂,显密浑沦,渊浩无际,故《易》以动静不失其时,发明止之义也,何可专以寂言耶?"曰:"以至善为归宿,果有方体可指欤?"曰:"人性本善,至动而神,至感而寂,虚融恢廓,本无外内显微之间,而一有方所,非至善也。 虽至善,乃天理之浑融,不可名状,而性善随人伦以散见,不待安排,随其万感万应,各当天则,一而真凝然,无聚散无隐显,自尔安所止也。"
曰:"知一也,既云知止,又云知本,何也?"曰:"知为此身之神灵,身为此神之宅舍,是良知具足於身中,惟本诸身以求之,则根苗着土,自尔生意条达。 故止即此身之止於善,本即此善之本诸身,止外无本,本外无止,一以贯之耳。"
"万物皆备於我",今之谈者,必曰"万物之理,皆备我之性。"
"致知格物",必曰"致吾心之知,穷在物之理。"
不识圣贤着述,何为吝一理字,必待后人增之,而后能明其说也?《易》谓"干阳物,坤阴物",《中庸》"不诚无物",亦将加一理字而后明乎?理一分殊,言各有攸当也。
自物之本末言之,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之分殊何如也?自事之终始言之,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事之分殊何如也?然合天下国家身心意知,而统之为一物,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统之为一事,而事之先惟在格物,事物之理一为何如也?且《大学》之道,探本穷源,惟在格物,而身为物本,"格物者,格此身也。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圣贤垂训,何其详切简明,一至此哉!谅哉!物一而已矣。
无而未尝无,有而未尝有,一实而万殊,万分而一本。
故一言以尽天地之道,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易》曰:"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又曰:"复以自知。"
复小而辨於物,合而观之,知果一乎?否也。
物果一乎?否也。
知之与物一乎?否也。
真信其体之一,则用自不容以不一,皆不待辨而自明矣。
天命之於穆不已也,人性之渊渊浩浩、不睹不闻也,欲从而形容之,是欲描画虚空。
而虚空何色象乎?虽然,虚空不可描画矣。
而虚空万物之有无,不可以形容其近似乎?彼由太虚有天之名,则太虚即天也,雷风雨雪亦莫非天也。
雷风之未动,雨雪之未零,寂然杳然一太虚而已矣。
时乎雷之震,风之嘘,雨之润,雪之寒,阴阳各以其时,不其冲然太和矣乎?自雷风雨雪之藏诸寂,谓之为太虚也。
太虚本含乎太和之气,谓其本无此雷风雨雪,不可也。
何也?及其有也,由太虚而出,非自太虚之外来也。
自雷风雨雪之动以时,谓之为太和也。
太和即寓於太虚之中,谓其始有此雷风雨雪,不可也。
何也?方其无也,未尝不太和,特不可以太和名也。
是太虚之中,本自有太和者在,而太和之外,未尝别有太虚者存。
太虚太和名有不同,天则一而已矣,太虚太和亦一而已矣。
可见喜怒哀乐一人性之雷风雨雪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非人之太虚乎?发皆中节,非人之太和乎?太虚之中,朕兆莫窥,而无一不包,无一非天;未发之中,冲漠无朕,而何一不备,何一非性乎?故未发非无也,特不可以有言也。
虽由己之所独知也,然默而识之,无形之可睹,无声之可闻,亦廓然太虚而已矣。
及一有所感,遇可喜而喜,遇可怒而怒,遇可哀而哀,遇可乐而乐,发虽在我,而一无所与。
《记》曰:"哀乐相生。"
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则是发非有也,特不可以无言也,盎然太和而已矣。
是发与未发,皆自喜怒哀乐言,虽谓未发即性之未发,发即性之发焉,亦可也。
若舍而别求未发之体,则惑矣。
言性之故,如故吾、故人、故物、故事,皆因其旧所有者言之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以故言性也。
而故者以利为本,何也?仁乃性之故也,乍见入井之怵惕,睨视之颡泚,而恻隐即故之利也。
义乃性之故也,乞人不受呼蹴,妻妾相泣中庭,而羞恶即故之利也。
孩提之能,不待学虑,乃其性之故,莫不知爱敬其亲长,即其故之利也。
虽牿亡之后,而夜气之好恶相近,亦莫非其故之利也。
惟其故之利,所以又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情善才亦善,故之所以利也欤?是利之云者,自然而然,不容一毫矫强作为於其间耳。
顺性而动则利,强性而动则不利而凿矣。
虽然戕贼杞柳,搏激乎水,其为凿易知也。
至於性无善无不善,不有似於故之利乎?彼以无为宗,并情才知能悉以为流行发用而扫除之,是其凿也。
更甚夫不虑而知,非无知也,不学而能,非无能也。
无欲其所不欲,如无欲害人之类是也。
并欲立欲达而无之可乎?无为其所不为,如无为穿窬之类是也。
并见义而不为焉可乎行所无事,特无事智巧以作为之云耳,并必有事焉而无之可乎?
指点本体,仁即是心。
指点功夫,义即是路。
一事合宜,即此心之运用也,一时合宜,即此心之流行也。
然则事事合宜,非即事事心在而为仁之体事不遗乎?时时合宜,非即时时心在而为仁之与时偕行乎?道之得名,谓共由之路也。
南之粤,北之燕,莫不各有荡平坦夷之途,而圣仁义之途,皆实地也。
在贤智者,可俯而就,在愚不肖者,可企而及。
爱亲敬长,日用不知,而尽性至命,圣人岂能舍此而他由哉!此教之所以近,道之所以一也。
若二氏既以虚寂认心性,因以虚寂为妙道,曰"旁日月,挟宇宙,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日光明照,无所不通,不动道场,周遍法界",直欲纵步太虚,顿超三界,如之何可同日语也?尝观诸天时,物皆在其包涵遍覆中之,然万有异类矣,并育不相害,四时异候矣,并行不相悖,孰主张是?《易》曰:"干知大始"。
干以易知,宜乎有知莫天若也。
然天命本於穆也,天载无声臭也,天之知终莫之窥焉,人独异於天乎?故知一也,在耳为聪,在目为明,在心为思、为睿智也。
声未接於耳,聪与声俱寂也,然听五声者聪也,虽既竭耳力,随其音响,悉听容之不淆焉,似乎聪之有定在矣。
即此以反听之聪,则毕竟无可执也。
苟自以为聪,执之以辨天下之声,则先已自塞其聪,何以达四聪乎?色未交於目,明与色俱泯也,然见五色者明也,虽既竭目力,随其形貌,悉详睹之不紊焉,似乎明之有定方矣。
即此以反观之明,则毕竟无可象也。
苟自以为明,执之以察天下之色,则先已自蔽其明,何以明四目乎?思虑未萌,睿智与事物而俱敛矣,然神通万变者思之睿也,虽竭心思,随其事物以酬酢之而尽。
入几微,似乎睿智有所定矣。
即此以自反焉睿,则毕竟无可窥也。
若自以为睿,执之以尽天下之变,则先已自窒其思,何以无思无不通乎?
天地万物之理,皆具此心,人之所以为人,亦为学存此心而已。
心寂而感者也,感有万端而寂贞於一,是心之所以为心,又惟寂而已。
学箴四条一曰《大学》明德亲民,止至善;《中庸》经纶立本,知化育。
此是圣人全学,庶几学有归宿。
一曰虞廷危微精一,孔子操存舍亡。
此是心学正传,庶几学有入路。
一曰颜子欲罢不能,曾子死而后已。
此是为学真机。
庶几不废半涂。
一曰明道每思彝伦间有多少不尽分处,象山在人情物理事变上用功夫。
此是为学实地,庶几不惑异端。
佥事冯慕冈先生应京
冯应京字大可,号慕冈,盱眙人也。
万历壬辰进士。
授户部主事,改兵部税监。
陈奉播恶楚中,朝议恐地方激变,移先生佥事镇武、汉、黄三郡。
先生下车,约束邑令於学宫曰:"邑故无矿,而每邑岁输金四千余缗,岂天降地出乎?吾以三尺从事矣。"
於是邑令以无矿移税监,税监虽怒而无以难也,即走郧、襄以避先生。
辛丑孟春,三司宴税监,陈奉兵举炮,思泄怒於先生。
百姓聚而噪之,奉党钩其聚者,杀伤百余人。
先生因疏奉不法九大罪,奉亦疏阻挠国课,恶语相加,诏遂逮先生下镇抚司狱。
三楚之民,叩阙鸣冤,哭声震地,上不为省。
先生在狱四年,与同事司李何栋如、华珏讲学不辍。
甲辰始出,卒於家。
先生师事邹南,其拘幽书草,皆从忧患之际,言其得力。
栋如字子极,号天玉,官至太仆寺卿,亦讲学於广陵,则先生之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