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贝佥》者,州之名号也。
韦齐休《云南行记》有十《贝佥》,字作此《贝佥》字。
案:"《贝佥》"字,原本误作"脸",今从《一统志》改正。
又韦齐休《云南行记》七字原本误作大书,今亦改正。
大和、阳苴咩谓之阳《贝佥》,大厘谓之史《贝佥》,邆川谓之赕《贝佥》,蒙舍谓之蒙舍《贝佥》,白崖谓之勃弄《贝佥》"案:标题称六《贝佥》,第十卷亦有六《贝佥》之文,此所别乃止五《贝佥》,疑后龙口一城当亦为一《贝佥》,系传写误脱一句也"。
云南、柘东、永昌、宁北、镇西及开南、银生等七城则有大军将领之,亦称节度。
贞元十年,掠吐蕃,铁桥城,今称铁桥节度,其余镇皆分隶焉"案:自"云南柘东"至"皆分隶焉"五十二字,与六崄文不相属,疑为第六篇"云南城镇"条下之文,错简于此"。
大和城、大厘城、阳苴咩城,本皆河蛮所居之地也。
开元二十五年,蒙归义逐河蛮,夺据大和城。
后数月,又袭破苴咩盛罗皮,取大厘城,仍筑龙口城为保障。
阁罗凤多由大和、大厘、邆川来往。
蒙归义男等初立大和城,以为不安,遂改创阳苴咩城。
大和城,北去阳苴咩城一十五里。
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城中有大牌,阁罗清平官王蛮利之文"案:《旧唐书》阁罗凤得西泸令郑回,甚爱重之,更名"蛮利",后为清平官。 此云"王蛮利"者,疑即其人也"。
论阻绝皇化之由,受制西戎之意。
龙口城,阁罗凤所筑。
荣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
河上桥长百余步,过桥分三路:直南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城路。
大厘城,南去阳苴洋城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邑居人户尤众盛,罗皮多在此城。
并阳苴咩并邆川,今并南诏往来所居也。
家室共守,五处如一。
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
四面临水,夏月最清凉,南诏常于此城避暑。
阳苴咩城,南诏大衙门,上重楼,左右又有阶道,高二丈余。
甃以青石为蹬。
楼前方二三里,南北城门相对。
太和来往通衢也。
从楼下门行三百步至第二重门,门屋五间,两行门楼相对,各有榜,并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宅也。
入第二重门行二百余步,至第三重门。
门列戟,上有重楼。
入门是屏墙,又行一百余步至大厅,阶高丈余。
重屋制如蛛网,架空无柱。
两边皆有门楼,下临清池。
大厅后小厅,小厅后即南诏宅也。
客馆在门楼外东南二里。
仅前有亭,亭临方池,周回七里,水深数丈,鱼鳖悉有。
邆川城,旧邆川也,南去龙口城十五里。
初望父部落居之,后浪穹诏丰咩袭而夺之。
丰咩孙铎望与南诏战败,退保剑川南,遂有城。
城依山足,东距泸水,北有泥沙。
自阁罗凤及异牟寻皆填固增修,最为名邑。
东北有史郎川,又东禄诺品川,又北俄坤。
蒙舍川,罗盛已上之地。
旧为蒙舍州,去龙口城一日程。
当五诏俱存,而蒙舍北有蒙巂诏,即杨瓜州也,同在一川,地气有瘴,肥沃宜禾稻。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凌芡之属。
川中水东南与勃弄川合流。
南有笼磨些川。
凡邆川河,蒙舍谓之川赕。
然邑落人众,蔬果水凌之味,则蒙舍为尤殷。
渠敛赵,本河东州也。
西岩有石和城。
乌蛮谓之"土山坡陀"者,谓此州城及大和城俱在陂陀山上故也。
州中列树夹道为交流,村邑连甍,沟塍弥望。
大族有王、杨、李、赵四姓,皆白蛮也。
云是沮蒲州人,迁涉至此,因以名州焉。
东北至毛郎川,又东北至宾居汤,又北至越析川,磨些诏故地也。
白崖城在勃弄川,天宝中附于忠、城、阳等五州之城也。
依山为城,高十丈,四面皆引水环流,惟开南北两门。
南隅是旧城,周回二里。
东北隅新城,大历七年阁罗凤新筑也。
周回四里。
城北门外有慈竹丛,大如人胫,高百尺余。
地内有阁罗凤所造大厅,修廊曲厅,厅后院橙枳青翠,俯临北墉。
旧城内有池方三百余步,池中有楼舍,云贮甲仗。
川东西二十余里,南北百余里。
清平官已下,官给分田,悉在。
南诏亲属亦住此城傍。
其南二十里有蛮子城,阁罗凤庶弟诚节母子旧居也。
正南去开南城十一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