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卷第三
季春纪
一曰──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
其日甲乙。
其帝太皞。
其神句芒。
其虫鳞。
其音角。
律中姑洗。
其数八。
其味酸。
其臭羶。
其祀户。
祭先脾。
桐始华。
田鼠化为鴽。
虹始见。
萍始生。
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鸞輅,驾苍龙,载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食麦与羊。
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焉始乘舟。
荐鮪于寢庙,乃为麦祈实。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內。
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幣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將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导达沟瀆,开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罼弋,罝罘罗网,餧兽之药,无出九门。
」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
鸣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具栚曲筥筐,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无观。
省妇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墮。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于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是月也,乃合纍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
国人儺,九门磔禳,以毕春气。
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
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早降,兵革並起。
尽数
二曰──天生阴阳寒暑燥溼,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
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
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
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
大寒、大热、大燥、大溼、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
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
集於羽鸟与为飞扬,集於走兽与为流行,集於珠玉与为精朗,集於树木与为茂长,集於圣人与为敻明。
精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而养之,因智而明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眵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蹙。
轻水所多禿与癭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傴人。
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凡食之道,无飢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
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將之以神气。
百节虞欢,咸进受气。
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今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
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何益於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先己
三曰──
汤问於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
可取,身將先取。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宝。
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
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此之谓真人。
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故善响者不於响於声,善影者不於影於形,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
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备君道,而百官已治矣,万民已利矣。
三者之成也,在於无为。
无为之道曰胜天,义曰利身,君曰勿身。
勿身督听,利身平静,胜天顺性。
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业进乐乡,督听则奸塞不皇。
故上失其道则边侵於敌,內失其行,名声墮於外。
是故百仞之松,本伤於下,而末槁於上;商、周之国,谋\失於胸,令困於彼。
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
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彊焉。
当今之世,巧谋\並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眾,所事者末也。
夏后相与有扈战於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復之,夏后相曰:「不可。
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於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鍾鼓不修,子女不飭,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诗曰:「执轡\如组。
」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
」子贡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於此,而成文於彼也,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於天下矣。
」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鱉安矣,松柏成而涂之人已荫矣。
」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
」寡人以为迂言也。
」孔子曰:「此非迂言也。
丘闻之:「得之於身者得之人,失之於身者失之人。
」不出於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於己身者乎!」
论人
四曰──主道约,君守近。
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
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疆者,失之弥远。
何谓反诸己也?適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无穷之次,事心乎自然之涂,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
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
凡彼万形,得一后成。
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
德行昭美,比於日月,不可息也。
豪士时之,远方来宾,不可塞也。
意气宣通,无所束缚,不可收也。
故知知一,则復归於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
离世自乐,中情洁白,不可量也。
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
故知知一,则可动作当务,与时周旋,不可极也。
举错以数,取与遵理,不可惑也。
言无遗者,集肌肤,不可革也。
谗人困穷,贤者遂兴,不可匿也。
故知知一,则若天地然,则何事之不胜,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己,则车轻马利,致远復食而不倦。
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僇而不止,以至於亡而不悟。
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於王。
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隱。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何谓四隱?交友故旧邑里门郭。
內则用六戚四隱,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偽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汙无之而非是。
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圜道
五曰──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復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
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主执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
日夜一周,圜道也。
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
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
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
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
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以言不刑蹇,圜道也。
人之窍九,一有所居则八虚,八虚甚久则身毙。
故唯而听,唯止;听而视,听止。
以言说一,一不欲留,留运\为败,圜道也,一也齐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
圣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
令出於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不休,宣通下究,瀸於民心,遂於四方,还周復归,至於主所,圜道也。
令圜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
无所壅者,主道通也。
故令者,人主之所以为命也,贤不肖安危之所定也。
人之有形体四枝,其能使之也,为其感而必知也,感而不知,则形体四枝不使矣。
人臣亦然,号令不感,则不得而使矣。
有之而不使,不若无有。
主也者,使非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
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
方则分定,分定则下不相隱。
尧、舜,贤主也,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犹若立官必使之方。
今世之人主,皆欲世勿失矣,而与其子孙,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乱之也,何哉?其所欲者之远,而所知者之近也。
今五音之无不应也,其分审也。
宫征商羽角,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可以相违,此所以不受也。
贤主之立官,有似於此。
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
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