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卷第十二
季冬纪
一曰──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其日壬癸。
其帝顓頊。
其神玄冥。
其虫介。
其音羽。
律中大吕。
其数六。
其味咸。
其臭朽。
其祀行。
祭先肾。
鴈北乡。
鹊始巢。
雉雊鸡乳。
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輅,驾铁驪,载玄旂,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
其器宏以弇。
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征鸟厉疾。
乃毕行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地之神祇。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
乃尝鱼,先荐寢庙。
冰方盛,水泽復,命取冰。
冰已入,令告民,出五种。
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供寢庙及百祀之薪燎。
是月也,日穷於次,月穷於纪,星回於天,数將几终,岁將更始。
专於农民,无有所使。
天子乃与卿大夫飭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供皇天上帝社稷之享。
乃命同姓之国,供寢庙之芻豢。
令宰歷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之牺牲,以供山林名川之祀。
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供皇天上帝社稷寢庙山林名川之祀。
行之是令,此谓一终,三旬二日。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邻入保。
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
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士节
二曰──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子不得而臣。
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
故人主之欲大立功名者,不可不务求此人也。
贤主劳於求人,而佚於治事。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萉屨,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
」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於利不苟取,於害不苟免。
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
」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於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子曰:「夫子將焉適?」晏子曰:「见疑於齐君,將出奔。
」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
」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当乞所以养母焉。
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
」今晏子见疑,吾將以身死白之。
」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於君庭,求復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
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
请以头託白晏子也。
」因谓其友曰:「盛吾头於笥中,奉以託。
」退而自刎也。
其友因奉以託。
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將为北郭子死也。
」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馹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
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
介立
三曰──
以贵富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
今晋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穷矣贱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
反国有万乘,而介子推去之,无以有之也。
能其难,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
晋文公反国,介子推不肯受赏,自为赋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桥死於中野,悬书公门,而伏於山下。
」文公闻之曰:「譆!此必介子推也。
」避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子推者,爵上卿,田百万。
」或遇之山中,负釜盖簦,问焉曰:「请问介子推安在?」应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见而欲隱,吾独焉知之?」遂背而行,终身不见。
人心之不同,岂不甚哉?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干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今得之而务疾逃之,介子推之离俗远矣。
东方有士焉曰爰旌目,將有適也,而饿於道。
狐父之盗曰丘,见而下壶餐以餔之。
爰旌目三餔之而后能视,曰:「子何为者也?」曰:「我狐父之人丘也。
」爰旌目曰:「譆!汝非盗邪?胡为而食我?
吾义不食子之食也。
」两手据地而吐之,不出,喀喀然遂伏地而死。
郑人之下"革处"也,庄蹻之暴郢也,秦人之围长平也,韩、荆、赵,此三国者之將帅贵人皆多骄矣,其士卒眾庶皆多壮矣,因相暴以相杀,脆弱者拜请以避死,其卒递而相食,不辨其义,冀幸以得活。
如爰旌目已食而不死矣,恶其义而不肯不死,今此相为谋\,岂不远哉?
诚\廉
四曰──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坚与赤,性之有也。
性也者,所受於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
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汙也,亦犹此也。
昔周之將兴也,有士二人,处於孤竹,曰伯夷、叔齐。
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焉,似將有道者,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於岐阳,则文王已歿矣。
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內,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
」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內,皆以一归。
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
」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
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譆,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
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也。
其於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
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
今周见殷之僻乱也,而遽为之正与治,上谋\而行货,阻丘而保威也。
割牲而盟以为信,因四內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眾,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
吾闻古之士,遭乎治世,不避其任,遭乎乱世,不为苟在。
今天下闇,周德衰矣。
与其並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
」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
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
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
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
不侵
五曰──
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
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爭,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
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
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
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
桀、紂,天子也,而士皆去之。
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爭士也。
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將告子其故。
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眾人畜我也。
夫眾人畜我者,我亦眾人事之。
至於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眾人广朝,而必加礼於吾所,是国士畜我也。
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
」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於己也为念,又况於中人乎?
孟尝君为从,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
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
」孟尝君曰:「善。
愿因请公往矣。
」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
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弘。
公孙弘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
」昭王笑曰:「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
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士,大王不好士。
」昭王曰:「孟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弘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
能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
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汙其衣,有如臣者七人。
」昭王笑而谢焉曰:「客胡为若此?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諭寡人之意也。
」公孙弘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
昭王,大王也。
孟尝君,千乘也。
立千乘之义而不可凌,可谓士矣。
序意
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
文信侯曰:「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顓頊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
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
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寧;人曰信,信维听。
三者咸当,无为而行。
行也者,行其理也。
行数,循其理,平其私。
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
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以日倪而西望知之。
」
赵襄子游於囿中,至於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参乘,襄子曰:「进视梁下,类有人。
」青荓进视梁下。
豫让却寢,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长者吾且有事。
」青荓曰:「少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道。
子將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
如我者惟死为可。
」乃退而自杀。
青荓非乐死也,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
青荓、豫让可谓之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