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为广南郑相公奏百姓产三男状"郑相公,郑也。 元和五年出为广南,九年为工部尚书。 此状当六七年作。 "
右臣所部贞节坊百姓某妻产三男者。
臣详究往例,实谓休征。
"《洪范》:曰休征。 征,验也。 "已量事给绢三十疋,充其乳养者。
伏以陛下勤恤黎元,感通天地,灵心昭答,景福已兴。
"《诗》:介尔景福。 介,大也。 "方使亿兆繁滋,区夏充刃,"音刃。 满也。 "故表祥于字育,是启运于升平。
事杳化源,庆延邦本,鳞羽之瑞,曾何足云。
臣幸列藩维,尝叨枢近,私贺之至!为薛中丞浙东奏五色云状"元和三年正月,以湖南观察薛苹为浙东观察。 韩文。 元和十二年,薛戎拜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东观察使。 未详孰是。 此状当在柳州作。 然两地相去辽绝,亦可疑云。 "
右臣得管内台州奏,"浙东管越、睦、衢、台、明、处、温七州。 "月日五色云见者。
一州官吏僧道耆老悉皆瞻睹,已具奏闻,并写图奉进者。
伏以景云上瑞,"景云,庆云也。 孙氏《瑞应图》曰:景云者,太平之应也。 一曰庆云。 "王者祉符,""祉",一作"祯"。 "焕彩彰之在天,知圣德之昭感。
伏惟陛下化孚有截,"《诗》:相士烈烈,海外有截。 《注》:截,整齐也。 "道洽无垠。
承天地之贞明,"《易》:天地之道,贞明者也。 "导阴阳之和气。
遂使纷纷郁郁,"《史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 郁郁纷纷,萧索轮,是谓卿云。 "自东而徂西;若烟非烟,一旬而再至。
征诸古谍,"音牒。 "事罕前闻。
伏乞宣付史官,以昭简册。
为裴中丞奏邕管黄家贼事宜状"裴中丞,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前卷有《代裴中丞谢讨黄贼表》。 "
右今月四日,邕管奏事官严训过,"谓过桂州。 "称押衙谭叔向等与黄家贼五千余人,谋为翻动,虽已诛斩,犹未清宁。
当时差本道同十将某至邕管界首宾州以来,迎探事宜,兼为声援。
昨得十四日状,并严训状报同,其黄家贼并已退散,各归洞穴讫。
伏以鼠窃狗偷,非足为患。
陛下威灵远被,神化旁行,遂使奸猾之谋,""猾",一作"狡"。 "先期而自露;回邪之党,不戮而尽夷。
伏恐飞章已达,吉语未闻,尚轸天心,犹烦庙算。
臣谬居方镇,忝接疆界,所得事宜,不敢不奏。
让监察御史状"公拜监察御史里行,诸本于此状首尾或载名衔,无"里行"字,后人妄削之耳。 "
右臣伏准名例律,诸官与父祖讳同者,不合冒荣居之。
"《律》十二篇,《名例律》其第一也。 节文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者,免所居官。 "臣祖名察躬。
今臣蒙恩授前件官,以幼年逮事王父,礼律之制,所不敢逾,臣不胜进退惶恐之至。
谨诣光顺门奉状以闻,伏听敕旨。
贞元十九年闰十月日,承议郎新除监察御史臣柳宗元奏。
"一本无"承议郎"止"宗元"十三字,只作"具位臣某奏"。 又一本"议"作"奉"。 "奉敕新除监察御史柳宗元,祖名察躬,准礼,二名不偏讳,不合辞让。
年月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佑宣。
为京兆府昭应等九县诉夏苗旱损状"或曰:贞元十九年自正月不雨至于七月,时京兆尹李实也。 然史传谓"关中大歉,而实为政猛,顾百姓所诉,一不介意",其说恐未必然。 按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以鸿胪卿王权为京兆尹。 此状诉夏苗旱损,而首云"谬领京畿,已逾两月",疑与此合耳。 "
右臣谬领京畿,已逾两月,政术无取,诚恳莫申,遂使雨泽愆时,田苗微损,夙夜兢惧,寝食靡遑。
今长安一十四县,"当作二十四县。 "并准常年例全征。
""并",一作"皆"。 "其昭应等九县,臣各得状,并令详审,各绝隐欺,谨具别状封进。
臣当府夏税,通计约二十九万石已上,据所损矜免,只当三万石有余。
恤人则深,减数非广。
伏以圣慈弘贷,悯念蒸黎,臣忝职司,不敢不奏。
无任惭惧之至。
谨录奏闻,伏听敕旨。
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故某官赠某官南霁云男某官承嗣"一作"故某官赠某官某乙男某乙"。 按承嗣以元和元年谪永,至三年量移澧州,集有《送承嗣序》,王承宗事在四年,此状必四年以后作。 "右臣亡父至德之岁,死节睢阳,"至德二载十月,安禄山陷睢阳,霁云死之。 "陛下每降鸿恩,必加褒宠。
"霁云初赠开府仪同三司,再赠扬州大都督。 "臣自七岁,即忝班荣,"承嗣七岁为婺州别驾。 "垂五十年。
常居禄秩,再守遐郡,"历刺施、涪二州。 "绩用无成,终贻官谤,甘就严谴。
"承嗣为涪州,刘辟反。 承嗣以无备谪永州。 集有《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云:始由施州为涪州,捍蜀道寇。 敌畏不敢犯。 然而刀笔之吏,以簿书计校盈缩,受谴兹郡。 盖谓永州也。 "无以负荷先志,"《左传》:其父析薪,其子不克负荷。 荷,音河。 "报效殊私,以惭以惧,陨越无地。
伏见某月日敕,以王承宗负恩干纪,命将徂征,"元和四年十月,制削夺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官爵,以神策左军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处置使,讨王承宗。 "雷霆所加,殄灭在近。
臣窃不自揆,思竭忠诚,""诚",一作"效"。 "愿预一卒之任,以答百生之幸。
庶得摧锋触刃,摩垒搴旗,冀获尽于微诚,倘不坠于遗烈。
踊跃之至,夙夜不宁。
敢希皇明,俯鉴丹恳。
臣闻周官考艺,国子置车甲之司;"《王制》: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以甲车。 "汉道推恩,孤儿备羽林之用。
"事详注《南府君睢阳庙碑》及《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内。 "千秋思奋于事越,"《汉·南越传》:粤至武帝时,独其相吕嘉不欲附从。 韩千秋奋曰:"以区区粤,又有王应,独相嘉为害,愿得勇士三百人,必斩嘉以报。" "仲孺期死于奔吴,"《史记》:灌夫,字仲孺。 张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吴、楚反,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孟年老,死吴军中。 夫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 夫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驰入吴军。 "义激君亲,名高竹帛。
臣虽无似,有慕昔人,虽身涂草野,死而不朽。
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无任恳迫忠愤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进农书状"《农书》三卷。 "右伏奉某月日敕,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所司进《农书》,永以为恒式者。
臣伏以平秩东作,《虞书》立制;ㄈ载南亩,周《雅》垂文。
此皆奉天时以授人,尽地力而丰食。
""而",一作"于"。 "自陛下惟新令节,益励农功,既立典于可传,每陈书而作则。
耕凿之利,敷帝力于嘉谟;稼穑之难,动天心于睿览。
勤劳率下,超迈古先。
凡在率土,不胜幸甚。
前件《农书》,谨函封进。
谨奏。
代人进瓷器状"瓷,才资切。 陶器之致坚者。 公集有《元饶州书》,在元和八年。 饶州尝贡瓷器,此必为元作也。 "
瓷器若干事。
"一无此句。 "右件瓷器等,并艺精埏埴,"埏,和土也。 埴,黏土也。 《老子》:埏埴以为器。 埏,式延切。 "制合规模。
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音愈,病也。 舜陶河滨,器不苦窳。 "合大和以融结,克保坚贞。
且无瓦釜之鸣,"《贾谊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是称土之德。
"土,瓦器也,以盛羹。 《韩非子》曰:尧、舜饭土留,啜土。 又《司马迁传》:尧、舜饭土簋,ヱ土。 ,音刑。 "器惭瑚琏,"力展切。 瑚琏,祭宗庙之器。 夏曰瑚,殷曰琏。 "贡异丹。
"《书》:砺砥丹。 ,音奴。 "既尚质而为先,"《礼记》:器用陶匏。 尚质也。 "亦当无而有用。
"《老子》:当其无有器之。 "谨遣某官某乙随状封进。
谨奏。
柳州举监察御史柳汉自代状"公元和十年三月,出为柳州,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后作。 "
右伏准从前赦文,"元和六年十月十七日敕。 "常参官上后,"上三日后。 "举一人自代者。
伏见前件官,颇有才行,长于政术,久历岭南使职。
臣之所知,敢举自代。
无任恳迫之至。
上户部状"元注云:左降官员外置同正员俸料,旧用户部省员缺官钱充,今请改授正官,占缺不用上件钱,每年约计数万贯。 柳州作。 "
右伏以左降官是受责之人,都不厘务,户部钱是准敕收贮,不合别支。
又所授员外官,亦非旧制。
宗元在永州日,见百姓庄宅公验,有司户李邕判给处,足明皆是正官。
今请悉依故事为准,并废员外所置。
凡在贬黜,授以正员,责其成功,俾无虚授。
贮钱既免,支用加数,足应军须,实冀货不滥分,官无旷职。
谨状。
柳州上本府状"元注云:莫诚救兄莫荡,以竹刺莫果右臂,经十一日身死,莫诚禁在龙城县。 准律,以它物殴伤二十日保辜内死者,依杀人论。 本府,谓桂管观察府也。 "
右奉牒准律文处分者,已帖县准牒待秋分后举处分讫。
""举",一作"与"。 "伏以中丞"谓裴行立。 "慈惠化人,孝悌成俗,属吏所见,皆许申明。
至公之下,敢竭愚虑。
窃以莫诚赴急而动,事出一时,解难为心,岂思他物。
救兄有急难之戚,"《诗》:兄弟急难。 "中臂非必死之疮,不幸致殂,揣非本意。
按文固当恭守,抚事亦可哀矜。
断手方迫于深哀,"汉王修谏袁谭曰:"兄弟左右手也。 将斗而断其右手,可乎?""周身不遑于远虑。
"周,防也。 "律宜无赦,使司明至当之心;情或未安,守吏切惟轻之愿。
"《书》:罪疑惟轻。 "况俟期尚远,禀命不遥。
伏乞俯赐兴哀,特从屈法,幸全微命,以慰远黎。
则必阖境荷慈育之恩,岂惟一夫受生成之赐。
傥以律文难变,使牒已行,则伏望此状便令废格。
"音阁。 "轻肆尘黩,惶战交深。
谨录状上,奉听处分。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裴中丞,行立也。 次前《谢表》作。 "
当管奉诏,"当管,桂管。 "与诸管齐进,"诸管,谓容管、邕管、广南等路。 "诛讨邕管草贼黄少卿。
汉军马步等若干人,各具兵马数及军将若干,前牒奉处分。
窃以天启昌期,大功毕集,神开兴运,微恶尽除。
黄少卿等历稔逋诛,举宗肆暴,"注见前表。 "恃狡兔之穴,"《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窟,穴也。 "ㄣ伏偷安;"王文考《鲁灵光殿赋》曰:狡兔ㄣ伏于付侧。 ㄣ,徂顽、庄缘二切。 "凭孽狐之丘,"《庄子》: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 孽,妖孽。 祥,怪也。 "跳踉见怪。
"跳,音迢。 踉,音良,走也。 "以为威弧不射,"《易》: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天网可逃。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侵逼使臣,隳犯王略,恣其毒虐,速我诛锄。
敌国尽在于舟中,"《史记》:吴起谓武侯曰:"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还师已期于席上。
"赵充国上屯田十二事,其一事曰:治隍ɑ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 "谓宜投戈顿颡,面缚乞身,"《左传》僖六年:许男面缚衔璧。 面缚者,谓缚手于后,唯见其面。 "归郡邑于王官,效黎献于天吏。
"《书》:黎献,黎民之贤者。 又曰: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而乃缮兵补卒,增垒闭途,正当天讨之辰,"《书》:天讨有罪。 "更积鬼诛之罪。
"《庄子》:为不善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诛之。 "众轻斗蚁,"晋殷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勇劣怒蛙。
"《韩非子》云:越王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蛙,乃为之轼。 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 事亦见《吴越春秋》。 "纤缟当强弩之初,"《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 缟,素也。 "孤豚偾肥牛之下。
"《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 偾,仆也。 偾,佛问切,又音愤。 "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杪忽蜂腰,虚见辱于齐斧;"《易·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 子夏传及众家并作"齐斧"。 张轨云:齐斧,盖黄铖斧也。 张晏云:整齐也。 齐,侧皆切。 "突梯鼠首,滥欲寄于旄头。
"旄头,胡星也。 天子前驱。 "剿绝有时,"《书》:天用剿绝其命。 剿,子小切。 "不索何获?"《左传》:吴光云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 "
某"行立。 "拱稽致命,"《吴语》:拥铎拱稽。 注云:拱,持也。 稽,戟也。 或云:稽,计兵名籍。 "执锐忘生。
"被坚执锐。 锐,兵也。 "车甲既备于小戎,"《诗·秦风》:小戎,美襄公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 注云:小戎,兵车也。 "鲸鲵岂逃于诛戮!"《左传》宣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 鲸鲵,大鱼名。 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 "窃观上略,"兵法有上中下三略。 "总制中权。
""制",一作"帅"。 《左传》宣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权,谋也。 中权者,谓中军制谋。 "战士义激于身心,列校势成于臂指。
蹶张之技,"《汉·申屠嘉传》:申屠嘉以材官蹶张,从高祖击顶羽。 如淳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弩张之,故曰蹶张。 师古曰:弩以手张之曰擘张,以足踏曰蹶张。 蹶,音厥。 "尽出于山林;拔距之材,"《汉·甘延寿传》:投石拔距,绝于等伦。 颜师古曰: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 "遍征于川洞。
"南夷皆居洞穴,故曰川洞。 "赏悬香饵,"《黄石公记》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令布疾雷,莫不鼓舞戎行,虔恭师律。
"《易》:师出以律。 律,法也。 "投躯不愆于羽檄,"汉高祖曰:"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 注:檄,木简,长尺二寸。 用征召,急则插以鸟羽,示急也。 "足惟俟于牙璋。
"《周礼·典瑞》云: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注:牙璋,彖以为牙。 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也。 ,举踵也。 ,去智切。 "今月某日,奏事官米兰回捧受诏命,神飞首勇,足蹈心驰,欢声洽于万夫,胜气横于千里。
国容不入,"《司马法》曰: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屦且及于寝门;"《左传》宣十四年:楚使申舟聘于齐。 及宋,宋人杀之。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 窒皇。 寝门阙也。 "家事勿关,土已填于左阖。
"《国语》:勾越伐吴。 入命夫人,自今日以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 内有辱,是子也。 外有辱,是我也。 王出,夫人送王不出屏,乃阖左阖,填之以土。 "即以月日全军出次,"《左传》庄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分道并进,所期戮力,敢告同心。
孔大夫"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孔。 "贞直冠时,清明格物,"《礼记》:清明在躬。 又曰:致知在格物。 注云: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全体许国,一心在公,兵精食浮,"浮,足也。 "为日固久。
容府杨中丞"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阳。 本误作"杨"耳。 "以义烈为己任,勋袭太常;"太常,以纪成绩。 "安南李中丞"御史中丞安南都护李象古。 "以英武为家风,"象古,嗣曹王皋之子。 "业传彝器。
"彝,谓宗彝。 "并膺邦寄,克达皇威。
南则浮海济师,共集堂堂之阵;"《孙子》:勿击堂堂之阵。 "东则横江誓众,用成善善之功。
"《孙子》: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诗·缁衣》: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公此语,义取《孙子》,而句取《缁衣》。 "以此鼓行,坐观尽敌。
刑惟勿喜,诛有可哀。
征侧之勇冠一方,竟就伏波之戮;"《马援传》:交趾女子征侧及征贰反。 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南击之。 军至浪泊上与贼战,遂大破之。 援追征侧等,斩其首,传洛阳。 "吕嘉之威行五岭,终摧下濑之师。
"汉武帝时,南越王愿欲内附,独其相吕嘉建德反。 朝廷于是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及归义粤侯二人为下濑将军,共讨之。 嘉遂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寻复追斩之。 南粤乃平。 见《南粤传》。 "嗟此陋微,自贻擒灭,勉成良画,速致殊勋。
虽荒徼之地,固不劳于有征;而升平之年,将自此而何事。
书之竹帛,实谓扬名。
事须移牒邻管,以成犄角。
"《左传》:譬诸捕鹿,晋人角之,戎人掎之。 "举牒者。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一作"贺中书门下",下同。 次前《柳州贺破东平表》作。 "
右今月三日,"元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 "得知进奏官某报前件,贼以前月九日"二月九日斩李师道。 "克就枭戮者。
伏以天启圣期,神资良弼,"《书》:梦帝赉予良弼。 "必有惩讨,以致升平。
蠢尔凶渠,"《诗》:蠢尔蛮荆。 蠢尔,动貌。 "敢行悖乱,缔交于雷霆之下,"缔,音帝,结也。 时宪宗讨吴元济,李师道、王承宗阴党援,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 "效逆于化育之辰,逞豺声以欺天,"《左传》:蜂目而豺声,忍人也。 "恣狼心而犯上。
"《左传》:狼子野心。 "嘉谟克协,威命旁行,破竹宁比其发机,"杜预伐吴曰:"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走丸未喻于乘胜。
"《孙子序》:如丸之走盘。 "浊河清济,"浊河,黄河。 "曾无沟洫之虞;大岘琅邪,"刘裕伐南燕慕容超,公孙五楼请据大岘,超不从,遂败。 河、济、大岘、琅邪皆淄、青间山水名。 岘,胡典切。 "不闻崖岸之阻。
天兵四合,贼众屡摧。
然后赦劫胁之辜,许其归复;宽诖误之典,"《汉·文帝纪》:济北王反,诖误吏民。 诖,古卖切。 "期以抚循。
外怛皇威,中感圣德,虽在枭镜,"《郊祀志》:古者天子祠黄帝,用一枭、破镜。 孟康曰:枭,鸟名,食母。 破镜,兽名,食父。 枭,坚尧切。 "岂不知归。
是以未极诛锄,遽闻内溃。
鲸鲵已戮,见东海之无波;氛尽消,",音戾。 "仰太阳之普照。
功格于天地,化合于阴阳。
一德方继于《商书》,"《书》:咸有一德。 "降神自同于周《雅》。
"《诗》: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遂使垂白遗老,再逢大宝之安;""大宝",一作"天宝"。 "绅诸生,远期贞观之理。
某特承朝奖,谬列藩臣,常以突刃触锋,未为效节,膏原润草,岂足酬恩,寤寐抚心,不遑宁处。
今则削平之际,惭无尺寸之功;开泰方初,徒受丘山之宠。
无任愤激屏营之至。
舞欢庆,倍百恒情。
贺平淄青后肆赦状"注见上。 "
右伏奉二月日德音,"一本云二十二日。 "以淄、青削平,庆赐大洽,率土之内,跃无穷。
伏以周灭三监,俱明诛放之罚;"《书》: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 《汉书·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地为三国,《诗·风》邶、、卫是也。 邶,以封纣子武庚;,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 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汉平七国,更严斩杀之科。
"《景帝纪》:七国反,太尉周亚夫、将军窦婴将兵击破之。 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胶西王等皆自杀。 六月,诏曰:今濞等已灭,吏民当坐濞等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 楚元王子艺等,与濞等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污宗室。 "未有翦覆凶渠,抚存疑类,威暂行而德洽,诛才及而恩加。
操兵者悉获归休,秉耒者更闻优复。
与之种食,分以货财,疾苦尽除,鳏孤咸育。
葬战死之骨,增以赏延;怜刃伤之肌,存其廪给。
涤山川之旧污,申节义之余冤。
功多受三事之荣,"《诗》: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注云:三事,谓三公也。 元和十四年二月丁巳,斩李师道。 壬戌,田弘正奏捷到。 癸酉,加弘正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故云。 "节著有十连之宠,"《礼记》:十国以为连,连有帅。 是月庚午,以淄青都知兵马使刘悟为义成军节度使,故云。 "较然逆顺,益以彰明。
和气远周,罢七旬之干羽;"《书》:舞干羽于两阶。 七旬,有苗格。 "仁风溥畅,收六月之车徒。
"《诗》: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寰海永康,夷夏均庆。
某忝司戎旅,获奉升平,当伊尹无耻之辰,"《书》:伊尹曰:予弗克俾厥后为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 "见咎繇惟轻之德。
"《书》:罪疑惟轻。 "跃之至,倍万恒情。
无任庆贺之至。
贺分淄青诸州为三道节度状"一作"使"。 注见前卷《贺分淄青三道表》。 "
右某伏见某月日制,分淄青诸州为三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等使者。
"元和十四年二月,命户部杨於陵为淄青宣抚使,并分师道地。 於陵按图籍,视土地远近,计士马众寡,校仓库虚实,分为三道,使之适均。 以郓、曹、濮为一道,淄、青、齐、登、莱为一道,兖、海、沂、密为一道。 "
害气尽除,和风溥畅。
"一作"远畅"。 "裂壤既分其形胜,经野必正其提封,"《周礼》:体国经野。 注云:经,谓为之里数。 "河、济异宜,"《书》:济、河惟兖州。 "海、岱殊服。
"《书》:海、岱惟青州。 "八命作牧,"《周礼》: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无闻威福之源;十国为连,"见前篇注。 "已肃澄清之政。
鼠无夜动,"《左传》襄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变好音,"《诗》:翩彼飞,集于泮林。 食我桑椹,怀我好音。 "惠泽岂俟于崇朝,仁化宁期于必代。
"孔子曰: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 "遂使琅邪即墨,田生无虑其异谋;"汉高祖六年,田肯贺上曰:"齐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非亲王子弟莫可王齐者。 "聊、摄、姑、尤,晏子但闻其善祝。 "《左传》昭二十年:晏子曰:“祝有益也,诅亦有损。 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之诅?"聊、摄,齐西界也。 平原聊城县东北有摄城。 姑、尤,齐东界也。 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南入海。 "恭以相公谟参禹绩,"《诗》云: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制出萧规,"《扬子》:萧也规,曹也随。 "光辅圣神,永康黎献。
某获逢开泰,忝守方隅,跃之诚,倍百恒品。
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裴中丞,行立。 裴相,度。 亦次《表》作。 "
右伏以逆贼李师道克就枭擒,已具中书门下状贺讫。
某忝居末属,"行立与度同族。 "特受深恩,踊跃不宁,辄复披露。
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一德同功,以叶休运。
故申、甫、方、召,"邵,当作召。 谓申伯、尹吉甫、方叔、召虎。 "成宣王复古之勋;"《诗·车攻》,宣王复古也。 "吴、邓、寇、耿,"谓吴汉、邓禹、寇恂、耿恂。 一作"寇、邓、耿、吴"。 "致光武配天之业。
此皆上下齐志,中外悉心。
虽成功则多,而陈力甚易。
岂若阁下挺拔英气,迈越常流,独契圣谟,以昌鸿业。
庙略初定,异议纷然,诋讪盈朝,萋斐成市。
"《诗》: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阁下秉心不惑,定命弥坚。
"《诗》:︳谟定命。 "讨淮右之凶,则下车而授首;"淮右,谓吴元济。 "服恒阳之虏,则驰使而革心。
"恒阳,谓王承宗。 度在淮西,布衣柏耆以策说度曰:"元济就擒,王承宗破胆矣。 愿得书往说之,可不烦兵而服。" 度遣之。 承宗惧,请以二子为质,及献德、棣二州。 "况师道恶稔祸盈,鬼怨神怒,恣行悖慢,敢肆欺诬。
天兵四临,所至皆捷。
次又舍其将校,许以归还,罪止一夫,恩加百姓,豺狼感化,枭镜怀仁。
"枭、镜,注已见上。 "自致诛夷,以成开泰,万方有庆,四海无虞,遂令率土之人,尽识太平之理。
盛德大业,振古莫俦。
然则布政明堂,勒功东岳,光垂后祀,辉映前王。
神化永属于圣君,崇勋实归于宗衮。
庆贺之至,倍万恒情。
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韩本标曰:"赵本与上裴相状合为一篇"。 次前《谢讨贼表》作。 "
某材质无堪,授任非次。
当有事之日,忠恳莫施;遇成功之辰,惭愤空积。
陈力之志,誓死不渝,伏惟仁恩,终赐展效。
今者中华宁谧,异类服从,唯此南方,尚余寇孽。
伏以黄少卿等,凭培娄以自固,"自关而东,小冢谓之培娄。 又云:小阜也。 培,薄口切。 娄,郎口切。 "合脆以为强。
",寸卧切,斩刍也。 脆,此芮切,易断也。 一曰""当作"辶",七戈切。 《选》:禀质《辶》脆。 《广雅曰》:《辶》,亦脆也。 "劫胁使臣,侵暴列郡。
虽狐鼠之陋,无足示威,而蜂虿之微,"虿,丑迈切。 "犹能害物。
必资翦伐,方致和平。
庶尽驽蹇之劳,以答恩荣之重。
抚心踊跃,夙夜不宁,私布丹诚,敢期明鉴。
无任感激屏营之至。
为桂州崔中丞上中书门下乞朝觐状"中丞,崔咏。 一本作"上宰相状"。 次前《请朝觐表》作。 "
右某幸遇文明,叨承委寄,理戎典郡,十有四年,瞻恋阙廷,神魂飞越。
顷在邕州,"注见前表。 "累陈诚恳,谬尸进律之宠,"《礼记》: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未遂执之愿。
"《左传》:朝聘有圭。 《诗》:以其介圭,入觐于王。 "相公膺贤辅圣,大叙彝伦,"《书》:彝伦攸叙。 "中外之臣,出入更践。
某自领桂管,"元和八年十二月,咏迁桂管。 "又逾再周。
"注并见前。 "企鸾鹭于紫霄,独无羽翼;仰星辰于黄道,"《浑天图》:天有黄赤二道。 《礼记》疏:日月四时游于黄道,其方不同。 "徒竭丹诚。
""丹"一作"精"。 "况正月会朝,远夷皆至,六岁来见,要服有期。
"《书》:六年,五服一朝。 《国语》:要服者贡。 注云:要服,六岁一见。 "岂使班超之望长悬,"《东汉·班超传》:超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归。 十二年上疏曰:太公封齐,五世葬周。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首丘依风之思哉!"子牟之恋空积。
"《庄子》:魏公子牟曰:"身居江湖之上,心驰乎魏阙之下。" "伏乞特申微愿,录受冗员,征故事而不遗,揆夙志而斯毕。
入天子之国,愿附礼于小侯;拜丞相之车,"袁盎为吴相,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 "敢希荣于下客。
""下",一作"上"。 "无任恳祷屏营之至。
轻渎威重,战汗伏深。
谨状。
"一本止于"下客",无后数句。 "
为南承嗣上中书门下乞两河效用状"次前《请从军状》作。 "
右伏以越败夫差,多会稽纳宦之子;"《越语》: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注云:宦,仕也。 仕其子而教之。 "赵摧栗腹,即长平死事之孤。
"《赵世家》:武成王十五年,燕王喜使丞相栗腹约欢于赵。 还报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燕师至赵,廉颇逆击之,破杀栗腹。 "何者?义烈之余,色气猛厉,上将效于国用,下欲济其家声,所以愤激凄怆,常思致命者也。
某先父死难睢阳,"事见集中《南霁云庙碑》。 "事存简册,累降优诏,荣及子孙。
爰自纟强纟保,超升品秩,"注:见前《状》。 "肉食廪给,未尝暂停。
顷守涪州。
属西蜀遘逆。
"永贞元年八月,剑南度支副使刘辟自为节度留后。 "将致死命,以尽夙心。
寝戈尝胆,志愿未究。
会刀笔之吏,置以深文,"事见集中《送南涪州序》。 "首级之差,"冯唐对文帝曰:"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 "今复谁辩?薏苡之谤,"马援征交趾,常饵薏苡,欲以为种。 军还,载之一车。 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光武大怒。 "不能自明,犹赖旧勋,谪居乐土。
"时承嗣谪永州。 "食人力之粟,守无事之官,拳拳血诚,无所陈露。
伏见明制兴师,讨伐恒、冀,"注见前状。 "蔑尔小丑。
尚欲逋诛。
某材非古人,志慕前烈,愿得身当一队,"李陵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才剑客,愿得自当一队。" "效死戎行。
竭平生之忠恳,申幽明之冤痛,抚剑心往,发言涕零。
尝闻汉法,有奋击匈奴者,诸侯不得拥遏。
又况丞相总军国之重,定廊庙之谋,固当弘奖,无所弃捐。
伏乞哀悯收抚,以成其心。
无任恳迫惶恐之至。
柳州上中书门下举柳汉自代状"与前《举监察御史柳汉自代表》同作。 "
右伏准元和六年十月十七日敕,常参官授上后,三日内举一人以自代。
便具所举人兼状上中书门下者。
今奏请前件官自代,谨连状。
为长安等县耆寿诣相府乞奏复尊号状"注已具三十七卷《请复尊号表》。 "长安县耆寿某乙若干人。
"一本无上文。 "右某等伏以生长明时,游泳皇泽,鼓腹且知于帝力,食毛敢忘于君恩。
"《左传》:食土之毛。 谁非君臣。 "窃见近者祥瑞所陈,周于百郡,丰稔之报,均于四方。
有以知上玄降灵,诞告嘉应,彰我君文明之化,仁育之恩。
大道既行,鸿名未举,是以殷勤昭著,如斯而不已者也。
某皆陶煦纯仁,"煦,吁具切。 温也。 "成此老,生既无补,死而何求!唯愿上闻帝阍,复建尊号,用彰圣德,以报皇慈。
披露血诚,伏守天阙,糜躯碎骨,犹生之年。
谨以今日诣光顺门辄进表讫。
""表",一作奏。 "伏惟相公赞翊明主,""赞翊",一作"协赞"。 "共致太平,而使名号尚郁,天人失望,草野愚鄙,窃有惑焉!伏望敷奏之际,开陈其要,俾下情允达,大愿克从,退就泉壤,乐而无恨。
轻黩相国,伏待典刑。
谨状。
为京畿父老上府尹乞奏复尊号状"此当在前《状》前作。 "
长安县耆老某乙等若干人。
"上本无上文。 "右某等幸以羸老,获睹升平,蹈舞薰风,讴歌寿域。
譬之草木,何以报天?寤寐焦劳,不知所措。
伏见圣君临御,玄化升闻,瑞应匝于万方,"匝,作答切。 与"币"同。 "丰报穷于四海。
神注意,天地倾心,觉悟生人,必有为者。
"一作"必将有为"。 "盖以挹损徽号,近二十年,"兴元元年罢尊号。 "盛德益光,大名未复,致远迩积虑,幽明愤怀。
故自古以来,嘉瑞之至,未有如今岁之盛也。
斯乃上玄深旨,下人恳诚,勤勤相符,正在于此。
某等眷恋明时,朝夕是切,唯愿早复大号,以契天心。
庶得圣政益光,鸿化弥远,少遂踊跃之甚。
今请诣光顺门进表,昧死上陈。
伏以侍郎"贞元十七年十月,以吏部侍郎韦夏卿为京兆尹。 "道合君臣,惠敷黎庶,倘遂收采愚虑,致贡天庭,俾草莱微诚,得达万乘,非所敢望,惶惧伏深。
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