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东集 正文·卷二十三·序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柳河东集
《柳河东集》 正文·卷二十三·序别 柳宗元

同吴武陵赠李睦州诗序"李睦州坐李而贬。 后以赦,始移永州。 公时同武陵皆谪于永。 序在李睦州至永后作。 "

润之盗,"鱼倚切,又音奇。 "窃货财,聚徒党,为反谋十年。

"李者,淄川王孝同五世孙。 以父荫,累迁杭、湖二州刺史,贞元十五年二月,迁润州刺史、浙西观察诸道盐铁转运使,天下榷酒漕运,得专之,乃增置兵额。 二十一年三月于润州置镇海军,以为节度使,而罢其盐铁使务。 "今天子即位三年,大立制度。

于是盗恐且奋,将遂其不善。

"宪宗即位,不假借方镇,故倔强者稍入朝。 元和二年,三表请觐,上许之,实无行意,杀留后王澹等。 "视部中良守不为己用者,诬陷去之,睦州由是得罪。

天子使御史按问,馆于睦。

自门及堂,皆其私卒为卫。

天子之卫不得摇手,辞卒致具。

有间,盗遂作。

"元和二年十月,诏征为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代之,据润州叛。 "而庭臣犹用其文,斥睦州南海上。

"初贬循州。 "既上道,盗以徒百人遮于楚、越之郊,战且走,乃得完为左官吏。

"左官,犹左迁。 "无几,盗就擒,斩之于社垣之外。

"润州大将张子良等执以献,斩于独柳树。 《书》:不用命戮于社。 社为阴,阴主杀也。 "论者谓宜还睦州,以明其诬。

既更大赦,"元和三年正月,大赦天下。 "始移永州,去长安尚四千里,睦州未尝自言。

吴武陵,刚健士也。

怀不能忍,于是踊跃其诚,铿锵其声,出而为之诗,然后慊于内。

"慊,苦簟切,惬也。 "余固知睦州之道也熟,衔匿而未发且久,闻吴之先焉者。

""焉",一作"言"。 "激于心,若钟鼓之考,"考,击也。 "不知声之发也,遂系之而重以序。

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南涪州,即南霁云之子承嗣也。 传载承嗣为涪州刺史。 刘辟反,以无备谪永州,后以赦移澧州。 涪,音浮。 "越有纳官之令以胜大敌,"《越语》:王令军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政。 孤子寡妇疾疚贫病者纳官其子。 注云:官,仕也。 仕其子而教之,廪以食之也。 "汉有羽林之制以威四夷。

"汉武太初元年,初置羽林骑,取以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 "国家宠先中丞,"御史中丞南霁云死节睢阳。 "迈古人之烈,"迈,过。 烈,业也。 "故君自未成童,"霁云死事,其子承嗣七岁,即授婺州别驾,历刺施、涪二州。 成童,十五以上。 "品常第四,人犹曰于古为薄。

汉北地都尉,"音昂。 "以不胜任陷匈奴,而子单侯于瓶。

"汉文十四年,匈奴寇边,杀都尉孙。 其子单以父力战死事,封瓶侯。 班彪《北征赋》:吊尉于朝那。 "济北相韩千秋以匹夫之谅,奋触南越,而子延年侯于成安。

"《西汉·功臣表》:韩延年以其父千秋击南越死事,封为成安侯。 "君之土田之锡,犹挫于有司之手,始由施州为涪州,蜀道寇,"永贞元年八月,西川节度行军司马刘辟反。 ,其京切。 "昼不释刃,夜不释甲,曰:"我忠烈胤也,"忠烈,霁云谥也。 "期死待敌。"

敌亦曰:"彼忠烈胤也,尽力致命,是不可犯。"

然而笔削之吏,以簿书校讨赢缩,受谴兹郡,"兹郡,即永州。 "凡二岁。

朝廷建大本,贞万邦,"《书》: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谓元和四年闰三月,立邓王宁为太子。 "庆泽之濡,洗濯生植。

又况涪州家声之大,裕蛊之志,"《易》:裕父之蛊。 音古。 "宜尤被显宠者也。

自汉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若澧。

澧之佐理,莫逾于长史。

以是进秩,人犹曰且有后命。

永州多谪吏,而君侯惠和温良,故其欢愉异于他部。

优诏既至,而君适雠于文。

"雠,合也。 文,诏令也。 谓合于诏令当量移也。 雠,是周切。 "其往也独,故凡羡慕之辞,无不加等。

噫!以君承荷之重,恭肃之美,四方之求忠壮义烈者,将于君是观。

凡君子之志,欲其优柔而益固,愤悱而不忘,以增太史世家之籍,用是为贶,则拱璧大鼎,"《老子》: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春秋》:取郜大鼎。 "乌可以言重乎?

送薛存义序"一本有"之任"二字,非。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

"觯,实曰觞,虚曰觯,皆酒器。 "追而送之江之浒,"一本"江"下无"之"字。 《诗》:在河之浒。 浒,音虎,水涯。 "饮食之。

"《诗》:饮之食之。 皆去声。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若,汝也。 其下“受若"、"怠若"、"盗若",并同义。 "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一本无"以"字。 "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一本无"如吾民何"四字。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零陵,永州县名。 "蚤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

"一本作"老弱宁怀诈暴弭忄。" "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书》: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与,去声。 "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送薛判官量移序"薛判官,名巽。 自连州量移朗州。 朗州,即今鼎州也。 连与永相接,永又鼎之经途,故公送以序。 "

仕于世,有劳而见罪,凡人处是,鲜不怨怼忿愤,"怼,音队,忿,房吻切。 "列于上,诉于下,此恒状也。

"恒,胡登切。 "异于恒者,其道宜显。

薛生司货贿于军兴之际,兵乱不去,然得以不犯,由太行以东皆传道之,可以为劳矣。

而竟连大狱,以至于放。

"巽始佐河北军,有劳未及录。 会其长子皋谟及董溪以罪闻,巽坐贬。 "不戚于貌,不悱于心,乐以自肥,而未尝尤于物,其有异于恒矣哉。

朝廷施恩泽,"一有"大"字。 "凡受谪者,罪得而未薄,""未",一作"末"。 "乃命以近壤。

薛君去连而吏于朗,是其渐于显欤?君子学以植其志,信以笃其道,有异于恒者,充而大之。

苟推是以往,虽欲辞显难矣。

送李渭赴京师序"渭,唐宗室子。 此序,公作于柳州。 "

过洞庭,上湘江,"湘,水名,《汉志》云:出零陵郡阳海山,北入江。 "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又况逾临源岭,下漓水。

"漓水,今之桂江,水出零陵。 漓,力支切。 "出荔浦,"荔浦,县名。 "名不在刑部,而来吏者,其加少也固宜。

前余逐居永州,李君至,固怪其弃美仕就丑地,无所束缚,自取瘴疠。

后余斥刺柳州,"元和十年,公刺柳州。 "至于桂,君又在焉,方屑屑为吏。

噫!何自苦如是耶?""如",一作"为"。 "

明时宗室属子当尉畿县,今王师连征不贡,二府方汲汲求士。

李君读书为诗有干局,久游燕、魏、赵、代间,知人情,识地利,能言其故。

以是入都干丞相,益国事,不求获乎己,而己以有获。

"蜀本无"乎己"二字,或作"不求获而己有获。" "予嫉其不为是久矣。

今而曰将行,请余以言。

行哉行哉!言止是而已。

送严公贶下第归兴元觐省诗序严氏之子有公贶者。

"严震,字遐闻。 建中二年十二月,拜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使,封冯翊郡王。 四子:忄戒、协、公弼、公贶。 "退自有司,踵门而告柳子曰:"吾献艺不售于仪曹之贾,"仪曹,礼部。 "货不中度,敢逃其咎!诘朝将行,愿闻所以去我者,其可乎哉?"余谕之曰:"吾子以冲退之志,端其趣向;以淬砺之诚,"淬,音ヘ。 砺,音厉。 "修其文雅。 行当承教戒于独立之下,"《论语》: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发清源,",音浚。 "激扬洪音。 沛哉!铿铿乎充于四体之不暇,吾何敢去子!"恭惟相国冯翊公,"贞元十二年,震同平章事。 "有大勋力盈于常。

"《周礼》:凡有功者书于王之太常。 太常,名也。 日月为常,交龙为。 "极人臣之尊,分天下之忧。

殿邦坤隅,"《诗》:殿天子之邦。 汉中在西,为坤隅。 "柄是文武。

若子者,生而有黼缋粱肉之美,"黼缋,命服也。 "缋",即"绘"字。 "不知耕农之勤劳,物役之艰难。

趋其庭,有魏绛之金石焉;"《左传》襄十一年:郑人赂晋侯以歌钟二肆,及其磬,女乐二八。 晋侯以半赐魏绛,绛始有金石之乐。 "候其门,有亚夫之戟焉。

"汉制,假戟以代斧铖。 戟,前驱之器。 又《匈奴传》注:戟,有衣之戟。 唐制,王公门设戟。 ,音启。 "中人处之,不能无傲。

而子之伯仲,皆脱略贵美,服勤儒素,退托于布衣韦带之任,如少习然。

故继登上科。

"贞元五年,公弼登第。 "以及于子。

是可举严氏之教,诵乎他门,使有矜式也。

而吾子又引慝内讼,"《书》:负罪引慝。 注:慝,恶也。 《论语》: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谦如此,其何患乎贾之不售而自薄哉!于是文行之达,"一有"者"字。 "若高阳齐据者,"据贞元二年中第。 "偕赋命余序引。

余朴不晓文,故书严子之嘉言,编于右简,窃褒贬之义以赠。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元秀才,公瑾也。 集有《答贡士元公瑾书》,亦谓其有文行而不能荐于有司。 "

周乎志者,"周,至也。 "穷踬不能变其操;"踬,音致,合也,又碍也。 操,去声。 "周乎艺者,屈抑不能贬其名。

其或处心定气,居斯二者,虽有穷屈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元氏之子,其殆庶周乎。

言恭而信,行端而静,勇于讲学,急于进业。

既游京师,寓居仄陋,无使令之童,阙交易之财,可谓穷踬矣。

而操逾厉,志之周也。

才浚而清,词简而备,工于言理,长于应卒。

"仓忽切。 "从计京师,受丙科之荐。

"丙科,见《汉·儒林传》。 "献艺春卿,当三黜之辱,"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可谓屈抑矣。

而名益茂,艺之周也。

苟非处心定气,则曷能如此哉!

余闻其欲退家殷墟,"《左传》定四年: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 殷墟,朝歌,今卫州也。 "修志增艺,惧其沉郁伤气,怀愤而不达,乃往送而谕焉。

夫有湛卢豪曹之器者,"越句践有宝剑五:纯钩、湛卢、镆铘、豪曹、巨阙。 《吴越春秋》:越王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三:鱼肠、豪曹、湛卢。 《吴都赋》:纯钩,湛卢。 注:二剑名。 "患不得犀兕而之,",旨兖、之转二切,细剖也。 "不患其不利也。

今子有其器,宣其利,乘其时,夫何患焉?磨砺而坐待之可也。

遂欣欣而去。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朝廷用文字求士,每岁布衣束带,"孔子曰:束带立于朝。 "偕计吏而造有司者,"汉武元光三年,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者,令与计偕。 注云,计者,上计簿使也。 偕,俱也。 "仅半孔徒之数。

"孔门有三千之徒,今半其数。 "春官上大夫,"谓礼部侍郎。 "擢甲乙"出《汉·儒林传》。 "而升司徒者,"《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于孔氏高第亦再倍焉。

仆在京师,"贞元六年,公至京师。 "凡九年于今,其间得意者,二百有六十人。

其果以文克者,十不能一二。

尝从俊造之后,"《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 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颇涉艺文之事,四贡乡里,而后获焉。

"贞元九年,公始中进士第。 "方之于钓者,丝纶不属,"之欲切。 "钩喙甚直,怀有美饵,""怀",一作"嗜"。 "而觖望获鱼之暮,"觖望,怨望也。 觖,音决,又窥瑞切。 "则善取者皆指而笑之。

今辛生固穷而未达,迟久而不试,褒衣之徒,"褒衣博带,见《汉·隽不疑传》。 褒,大裾也。 "视子而捧腹者,盖不之知焉。

"一作"盖不乏焉"。 "辛生尝南依蛮楚,"谓荆州也。 "专志于学,为文无谬悠迂诬之谈,锻炼翦截,动可观采。

故相国齐公,"贞元二年正月,齐映同平章事。 "接礼加等,常为右客,"谢惠连《雪赋》:相如末至,居客之右。 "且佐其策名之愿。

"《左传》僖二十三年:策名委质。 注云:名书于所臣之策。 "遂笈典坟,"笈,负书箱也。 笈,极晔切,又音及。 "袖文章,北来王都,笑揖群伍。

文昌下大夫"文昌,尚书省也。 "上士之列,见而器异,争为鼓誉,由是为闻人。

战术艺之场,莫与争锋。

然而迁延三北,踯躅不振,岂其直钩而钓,怀美饵而羡鱼者耶?若辛生者,有司抑之则已,不然,身都甲乙之籍,其果以文克欤!

今则囊如悬罄。

"齐孝公伐鲁,谓展喜曰:"鲁国恐乎?室如悬罄,野无青草。" "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

"殆庶往南郑,谒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 《史记》:张良说汉王烧绝栈道。 谓今之阁道也。 "吾欲抑而不叹,其若心胸何?然吾闻焚舟而克,"《左传》文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手剑而盟者,"《公羊传》庄十三年:公会齐侯,盟于柯,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 "皆败北之余也。

子之厄困而往,霸心勇气,无乃发于是行乎?成拜赐之信,"《左传》僖三十三年:孟明谓晋人曰:"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刷压境之耻,"《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曰:"城坏压境,君不图与。" "无乃果于是举乎!往慎所履,如志遄返,"遄,淳缘切,速也。 "勉自固植,以遂子之欲。

姑使谈者谓我言而中,""而",一作"尔"。 "不犹愈乎!

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崔九,名策,字子符。 公尝有《与策登西山诗》。 "

世有病进士科者,思易以孝悌经术兵农,曰:"庶几厚于俗,而国得以为理乎?"柳子曰:"否。 以今世尚进士,故凡天下家推其良,公卿大夫之名子弟、国之秀民举归之。 且而更其科,以为得异人乎?无也。 唯其所尚文学,"一作“又举"。 "移而从之,尚之以孝悌,孝悌犹是人也;尚之以经术,经术犹是人也。

虽兵与农皆然。”

曰:"然则宜如之何?"曰:"即其辞,观其行,考其智,以为可化人及物者,隆之。 文胜质,行无观,智无考者,下之。 俗其以厚,国其以理,科不俟易也。"

今有博陵崔策子符者,少读经书,为文辞,本于孝悌,理道多容,以善别时,刚以知柔。

进于有司,六选而不获。

家有冤连,伏阙下者累月不解。

"音懈。 "仕将晚矣,而戚其幼孤,往复不惮万里,再岁不就选。

世皆曰孝悌人也。

""孝",一作"仁"。 "如是且不见隆,虽百易科,其可厚而理乎?今夫天下已理,民风已厚,欲继之于无穷,其在慎是而已。

朝廷未命有司,既命而果得有道者,则是术也宜用。

崔子之仕,又何晚乎?

仆智不足而独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

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易》: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镞砺之事,"注见《豆卢膺序》。 "空于耳而荒于心。

崔子幸来而亲余,""亲",一作"觌"。 "读其书,听其言,发余始志,若寤而言梦,醒而问醉。

未及悉,而告余以行。

余惧其悼时之往而不得于内也,献之酒,赋之诗而歌之,坐者从而和之,既和而叙之。

""叙",一作"序"。 "

送蔡秀才下第归觐序仆之始贡于京师,蓍者卦之曰:是所谓望而未睹,""而",一作"之"。 "隐而未见,"《易》:隐而未见,行而未成。 "党乎远而有荣者也。

"党,他曩切,日无光也,不明也。 "今兹岁在鹑首,若合于寿星,其果合乎?"岁在未曰鹑首。 贞元七年辛未,公在京师,寿星属辰,酉与辰合,故至九年癸酉,公登第焉。 "仆时悒然迟之,谓其诞慢怪迂,是将不然,然而仅置于怀耳,未克决而忘之也。

后果依违迁就,四进而获,卒如其言云。

噫!彼莫莫者,其有宰于人乎?不然,何其应前定若是之章明也。

今蔡君驰声耀誉,闻于公卿,战艺之徒,推为先登,"《左传》隐十一年:颍考叔取郑伯之旗以先登。 "而五就乡举,往则见罢,意者前定之期殆未及欤?故君子之居易俟命,"《礼记》:君子居易以俟命。 "乐天不忧者,"《易》:乐天知命,故不忧。 一本无上五字。 "果于自是也。

君其励文学焉!丈人牧人南邦,君展觐承颜婆娑愉乐之暇,则充其经笥,茂是文苑,时焉逃哉?"焉,於虔切。 "迟速之事,则瞽史之任,吾不及知。

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一本无"求益友"三字。 "

所谓先声后实者,岂唯兵用之,"《汉书》:广武君说韩信曰:"兵有先声而后实。" 一本"用"之下有"然"字,非。 "虽士亦然。

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

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音冒,乱也。 按韵,耗,虚到切,灭也,虚也,字从耗,不音冒。 目字从毛,未详孰是,当考。 "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曰吾能不遗士者,伪也。

唯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心目必专,""目",一作"耳"。 "以故少不胜。

京兆韦中立,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是岂拙于为声者欤?或以韦生之不胜,为有司罪。

余曰:非也。

谷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过也;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以告,"“不以告",或作"不取者"。 "有司之过也。”

"《谷梁传》昭十九年:子既生,不免乎水火,母之罪也。 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就师学问无方,心志不通,身之罪也。 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罪也。 名誉既闻,有司不举,有司之罪也。 "人之视听有所止,神志有所不及。

"即上云有司疲耗事。 "古之道,名誉未至,不以罪有司,而况今乎?今韦生乐植乎内,不欲扬乎外,其志非也。

孔子不避名誉以致其道,今韦生仗其文,简其友,思自得于有司,抑非古人之道欤?将行也,余为之言,既以迁其人,又以移其友,且使惑者知释有司也。

送辛生下第序略自命乡论士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出《礼记·王制篇》。 "坏而不复,士莫有就绪,故丛于京师。

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

登贤能之书,或半天下。

取其殊尤以为举首者,"举首字出《汉书》。 "仍岁皆上第,过而就黜,时谓怪事,有司或不问能否而成就之。

中书高舍人,备位于礼部,攘袂矫枉,痛抑华耀。

"《高郢传》:贞元中,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知贡举。 时四方士务朋比,更相誉荐,以动有司,徇名亡实,郢患之,乃谢绝请谒,专取行艺。 司贡部凡三岁,甄幽独,抑浮华,流竞之俗为衰。 "首京师之贡者,""首",一作"会"。 "再岁连黜,辛生以是不在议甲乙伍中。

其沉没厄困之士,阖户塞窦"《记·儒行》:儒有荜门圭窦。 窦,穴也。 "而得荣名者,连畛而起,"畛,止刃切,井田间陌也。 "谈者果以至公称焉,其能否也,世莫知也。

若辛生,其文简而有制,其行直而无犯,向使不闻于公卿,不扬于交游,又不为京师贡首,则其甲乙可曲肱而有也。

呜呼,名之果为不祥也有是夫!既受退,告归长沙。

"长沙,潭州。 "以辛生之文行,八年无就,如其初而退返,吾甚愤焉。

孟子曰:"位卑而言高者,罪也。"

于辛生又不能已,故略。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