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光武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下。
始于黎阳立营,领骑常千人,以谒者监之,号黎阳兵,而京师南北军如故。
北军并胡骑、虎贲二校为五营,置北军中侯,易中垒以监之,领于大将军。
光禄勋省户、骑、车三将及羽林令,都尉省旅贲卫士,领于太尉。
建武六年,始罢郡国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法,惟京师肄兵如故。
明年,罢天下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及军侯吏,尽还民伍,唯更践如故。
九年,省关中都尉。
十三年,罢左右将军。
二十三年,罢诸边郡亭侯吏卒。
案:光武久在兵间,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欲息肩,文书调度,一切务从简寡。
由是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
又自西都之季,都试或以为患。
韩延寿始以试士潜拟不道诛,而翟义之反王莽,隗嚣之劫更始,李通之劝光武,皆以秋试,因勒车骑,诛守长,号令起事。
光武惩之,遂罢不讲,自是汉兵法始大变坏。
善乎应劭论之曰:「天生五材,谁能去兵?」自郡国罢材官、骑士之后,官无警备,实启寇心。
一方有难,三面救之,发兵雷震,一切猝办,黔首嚣然,不及讲其射御,用其戒警。
一旦驱之以即强敌,犹鸠雀补鹰鹯,豚鱼曳豺虎,是以每战常负,王师不振。
张角荡摇,八州并发,牧守枭列,流血成川尔。
远征三边殊俗之兵,忿鸷纵横,多僵良喜事,以为己功。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迹其祸败,岂虚乎哉!然终建武之世,已不能遵守前法,罢尉省校,辄复临时补置"七年罢长水、射声二校,十五年复增屯骑校。 九年省关都尉,十九年复置。 而边郡亦往往复置尉。 "。
明帝之初,以为野无风尘,乃悉罢沿边屯兵。
其后北方有变,则复置度辽营"明帝永平八年郑众言";南蛮或叛,则置象林兵"和帝永元十四年";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安帝永初四年";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营"安帝建光元年"。
其后盗作,沿边缘海稍稍增兵"顺帝永建元年令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 "。
而令扶风、汉阳筑陇道三百坞"顺帝永和元年",魏郡、赵国、常山、中山六百一十六坞"〈西羌传〉",置屯多矣。
始募死罪系狱囚出戍,听从妻子自占边县以为常。
自后往往五营缇骑、虎牙之士迭出征戍。
"按:"汉事略循周畿之制,讫于西京,都兵无过一、再出。
自中兴郡兵不练,而南北二军交惊于境。
安、顺以来,窦宪"永元元年"、邓鸿"永元六年"、何熙"永初三年"三将以击,刘尚"永元九年"、邓骘"永初元年"、任尚、朱宠"永初五年"、马贤"永和五年"、张侨"永和六年"六七将以讨羌,而鲜卑之寇"永和二年",南单于之变"永和八年",亦数移屯,连年暴露。
由是王旅无复镇卫之职,而奔命四方之不暇。
又方募为陷阵"〈西羌传〉",征为积射,召为义从。
大抵创立名号,皇甫规所为。
列屯坐食之兵众矣。
卒于中官之诛,结援外将。
故夫汉之祸,光武之销兵为之也。
至安帝永初间,募人钱谷,得为虎贲、羽林、缇骑营士,而营卫之选亦衰。
当是时,边郡守御之兵不精,内郡五卫之备不修"见陈忠疏",诸羌转盛,二千石守、令并无守战意,皆争徙避寇。
于是征兵会众,摇动数州,增赋借奉,费八十余亿,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
至于顺帝,始令郡举五人,教习战射。
然而有惮远役,而郡兵始叛矣"永和二年"。
"按:"古人调兵,各从其方之便。
高宗伐楚,盖裒荆旅;武王克商,实用西土。
至于征徐以鲁"〈书.费誓〉",追貊以韩"〈诗.奕〉",平淮以江、汉,略见于经,可考也。
齐桓东讨陈涛,唯及江黄,北入山戎,亦因燕威众,盖犹有节制者。
自晋文城濮之役,以秦师从诸侯力征,唯党是与,无复先王之旧矣。
汉氏独得古意,役民以法。
大帅征师,其备胡则上郡、陇西、北地,事越则会稽、豫章,击朝鲜则举辽东,开西南夷则巴蜀。
移兵赴远,不过一、再。
自东都兵不能继,然后盗起一方,而羽檄被于三边"魏王朗曰:一隅驰羽檄,则三边被荒扰,此亦汉氏近世之失。 "民不堪命,至于背叛。
此兴荆、扬、兖、豫四州之卒,击象林万里之蛮,李固所以愤惋也"《通鉴》顺帝永和三年"。
虽改领以步骑五千,费用四十四万亿,凡一年百八十战,羌寇略定,黄巾遂作"建宁二年,羌平。 中平元年,黄巾张角反。 "。
所在盗贼,不可胜数,朝廷不能讨,于是置八关都尉"中平元年"、十三州牧、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统之,虽大将军亦属焉。
帝亦自留心戎事,乃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躬擐介胄,称无上将军。
"按:"三代而上,兵权散主。
有扈之师,六事咸在;牧野之战,三卿同出。
《书》称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
而〈常武〉诗亦曰:「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夫太保,相也,非南宫毛之使不能专令兵师;齐侯,将也,非太保之命不敢擅兴禁旅。
且以二兵百士,而二三大臣参互职掌。
至于皇父整师,尹氏播令,程父出征,则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大略可考。
是以兵满天下,居然无患。
迨及叔季,司马世官,爰以命氏。
驯至诸侯更霸,大夫藏甲。
孔子作《春秋》,凡书帅师,讥臣专也。
自后兵多常聚,帅多世守,文武异途,将相争长。
吴起与田文论功,而廉颇之贤,耻居蔺卿之下。
兵之所在,权实归之,是以在外则外重,在内则内重。
汉氏兵制,庶几乎古。
南北二军,不能兼属,而握兵之臣,辄重于时。
太尉、相国,列为三公;城门领兵,得如五府。
是故诸吕谋难,必先监军;平、勃交欢,势不相下。
孝文入继大统,不俟移日,夺绛侯之柄,归代邸之臣,盖忌之也。
武帝留意边功,增设营校,卒置大司马官,尊宠将帅,以寇诸军。
大臣之权,尤偏重于将矣。
托孤霍光,丞相不与,而霍光亲戚分典兵卫,往往诸奴视相府乌有也。
宣帝不堪,至赤其族。
惜乎!亦出一切矫枉之计,悉易诸屯,付之所亲子弟。
权臣稍削而宦官、外戚始用矣。
厥后董贤、王凤代为元戎,以基王莽篡夺之祸。
光武中兴,益制前事,内省校士,外罢郡兵,欲以销患,而良法荡然。
当时荥阳不过千骑,公掾监领,超迁牧守,其任不轻。
自后令出房帷,政归台阁,戚宦迭将,更相倾夺。
然五营畏服中人,公卿就戮,为之扫地。
何进、袁绍不胜其忿,于是内置园校,阳尊黄门;外重州牧,实召边将。
阉竖虽剪,而董卓之祸以成。
义军四起,群牧争政,汉遂三分。
由此观之,外内轻重,一系于兵。
三代之制,为不可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