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辽史
《辽史》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 脱脱等

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

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

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

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

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一、金印三,天子符瑞于是归辽。

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鱼鸟篆,子婴以上汉离祖。

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

献帝失之,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

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唐更名"受命宝"。

晋亡归辽。

自三国以来,僭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所藏不一,莫辨真伪。

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

兴宗重熙七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

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干河。

玉印,太宗破晋北归,得于汴宫,藏随驾库。

穆宗应历二年,诏用太宗旧宝。

御前宝,金铸,文曰"御前之宝",以印臣僚宣命。

诏书宝,文曰"书诏之宝",凡书诏批答用之。

契丹宝,受契丹册仪,符宝郎捧宝置御坐东。

金印三,晋帝所上,其文未详。

皇太后宝,制未详。

天显二年,应天皇太后称制,群臣上玺绶。

册承天皇太后仪,符宝郎奉宝置皇太后坐右。

皇后印,文曰"皇后教印"。

皇太子宝,未详其制。

重熙九年册皇太子仪,中书令授皇太子宝。

印吏部印,文曰"吏部之印",银铸,以印文官制诰。

兵部印,文曰"兵部之印",银铸,以印军职制诰。

契丹枢密院、契丹诸行军部署、汉人枢密院、中书省、汉人诸行宫都部署印,并银铸。

文不过六字以上,以银朱为色。

南北王以下内外百司印,并铜铸,以黄丹为色,诸税务以赤石为色。

杓纻,鸷鸟之总名,以为印纽,取疾速之义。

行军诏赐将帅用之。

道宗赐耶律仁先鹰纽印,即此。

符契自大贺氏八部用兵,则合契而动,不过刻木为俛合。

太祖受命,易以金鱼。

金鱼符七枚,黄金铸,长六寸,各有字号,每全左右判合之。

有事,以左半先授守将,使者执右半,大小、长短、字号合同,然后发兵。

事讫,归于内府。

银牌二百面,长尺,刻以国字,文曰"宜速",又曰"敕走马牌"。

国有重事,皇帝以牌亲授使者,手札给驿马若干。

驿马阙,取它马代。

法,昼夜马七百里,其次五百里。

所至如天子亲临,须索更易,无敢违者。

使回,皇帝亲受之,手封牌印郎君收掌。

木契,正面为阳,背面为阴,阁门唤仗则用之。

朝贺之礼,宣微使请阳面木契下殿,至于殿门,以契授西上阁门使云:"授契行勘。"

勘契官声喏,跪受契,举手勘契同,俯、兴,鞠躬,奏"内外勘契同"。

阁门使云:"准敕勘契,行勘。"

勘契官执阴面木契声喏。

勘契官云:"内出唤仗木契一只,准敕付左右金吾仗行勘。"

勘契官云"合不合",门仗官云"合",凡再。

勘契官云"同不同",门仗官云"同",亦再。

勘契官近前鞠躬,奏:"勘官左金吾引驾仗、勾画都知某官某,对御勘同。"

平身,少退近后,右手举契云:"其契谨付阁门使进入。"

阁门使引声喏,门仗官下声喏。

勘契官跪以契授,阁门使上殿纳契,宣微使受契。

阁门使下殿,奉敕唤仗。

木箭,内箭为雄,外箭为雌,皇帝行幸则用之。

还宫,勘箭官执雌箭,东上阁门使执雄箭,如勘契之仪,详具《礼仪志》。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