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魏襄州刺史绰之后也。
祖寿孙,寓居寿阳,为宋武帝前军长史。
父仲穆,骁骑将军。
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
齐建武初,刺史萧遥昌引为府主簿。
寿阳有八公山庙,遥昌为立碑,使邃为文,甚见称赏。
举秀才,对策高第,奉朝请。
东昏践阼,始安王萧遥光为抚军将军、扬州刺史,引邃为参军。
后遥光败,邃还寿阳,值刺史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豫州豪族皆被驱掠,邃遂随众北徙。
魏主宣武帝雅重之,以为司徒属,中书郎,魏郡太守。
魏遣王肃镇寿阳,邃固求随肃,密图南归。
天监初,自拔还朝,除后军谘议参军。
邃求边境自效,以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
时魏将吕颇率众五万奄来攻郡,邃率麾下拒破之,加右军将军。
五年,征邵阳洲,魏人为长桥断淮以济。
邃筑垒逼桥,每战辄克,于是密作没突舰。
会甚雨,淮水暴溢,邃乘舰径造桥侧,魏众惊溃,邃乘胜追击,大破之。
进克羊石城,斩城主元康。
又破霍丘城,斩城主宁永仁。
平小岘,攻合肥。
以功封夷陵县子,邑三百户。
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邃与乡人共入魏武庙,因论帝王功业。
其妻甥王篆之密启高祖,云"裴邃多大言,有不臣之迹。"
由是左迁为始安太守。
邃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于吕僧珍曰:"昔阮咸、颜延有‘二始’之叹。 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未及至郡,会魏攻宿预,诏邃拒焉。
行次直渎,魏众退。
迁右军谘议参军、豫章王云麾府司马,率所领助守石头。
出为竟陵太守,开置屯田,公私便之。
迁为游击将军、硃衣直阁,直殿省。
寻迁假节、明威将军、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
复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乃相率饷绢千余匹。
邃从容曰:"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
纳其绢二匹而已。
还为给事中、云骑将军、硃衣直阁将军,迁大匠卿。
普通二年,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魏,魏军来援。
以邃为假节、信武将军,督众军讨焉。
邃深入魏境,从边城道,出其不意。
魏所署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邃击破之,遂围其城,寿面缚请降,义州平。
除持节、督北徐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
未之职,又迁督豫州、北豫、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合肥。
四年,进号宣毅将军。
是岁,大军将北伐,以邃督征讨诸军事,率骑三千,先袭寿阳。
九月壬戌,夜至寿阳,攻其郛,斩关而入,一日战九合,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邃以援绝拔还。
于是邃复整兵,收集士卒,令诸将各以服色相别。
邃自为黄袍骑,先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
屠安成、马头、沙陵等戍。
是冬,始脩芍陂。
明年,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汝颍之间,所在响应。
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
邃勒诸将为四甄以待之,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四甄竞发,魏众大败。
斩首万余级。
稚等奔走,闭门自固,不敢复出。
其年五月,卒于军中。
追赠侍中、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增邑七百户。
谥曰烈。
邃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
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
及其卒也,淮、肥间莫不流涕,以为邃不死,洛阳不足拔也。
子之礼,字子义,自国子生推第,补邵陵王国左常侍、信威行参军。
王为南兗,除长流参军,未行,仍留宿卫,补直阁将军。
丁父忧,服阕袭封,因请随军讨寿阳,除云麾将军,迁散骑常侍。
又别攻魏广陵城,平之,除信武将军、西豫州刺史,加轻车将军,除黄门侍郎,迁中军宣城王司马。
寻为都督北徐、仁、睢三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
征太子左卫率,兼卫尉卿,转少府卿。
卒,谥曰壮。
子政,承圣中,官至给事黄门侍郎。
江陵陷,随例入西魏。
之高字如山,邃兄中散大夫髦之子也。
起家州从事、新都令、奉朝请,迁参军。
颇读书,少负意气,常随叔父邃征讨,所在立功,甚为邃所器重,戎政咸以委焉。
寿阳之役,邃卒于军所,之高隶夏侯夔,平寿阳,仍除平北豫章长史、梁郡太守,封都城县男,邑二百五十户。
时魏汝阴来附,敕之高应接,仍除假节、飚勇将军、颍州刺史。
士民夜反,逾城而入,之高率家僮与麾下奋击,贼乃散走。
父忧还京。
起为光远将军,合讨阴陵盗贼,平之,以为谯州刺史。
又还为左军将军,出为南谯太守、监北徐州,迁员外散骑常侍。
寻除雄信将军、西豫州刺史,余如故。
侯景乱,之高率众入援,南豫州刺史、鄱阳嗣王范命之高总督江右援军诸军事,顿于张公洲。
柳仲礼至横江,之高遣船舸二百余艘迎致仲礼,与韦粲等俱会青塘立营,据建兴苑。
及城陷,之高还合肥,与鄱阳王范西上。
稍至新蔡,众将一万,未有所属。
元帝遣萧慧正召之,以为侍中、护军将军。
到江陵,承制除特进、金紫光禄大夫。
卒,时年七十三。
赠侍中、仪同三司,鼓吹一部。
谥曰恭。
子畿,累官太子右卫率、隽州刺史。
西魏攻陷江陵,畿力战死之。
之平字如原,之高第五弟。
少亦随邃征讨,以军功封都亭侯。
历武陵王常侍、扶风、弘农二郡太守,不行,除谯州长史、阳平太守。
拒侯景,城陷后,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太子詹事。
之横字如岳,之高第十三弟也。
少好宾游,重气侠,不事产业。
之高以其纵诞,乃为狭被蔬食以激厉之。
之横叹曰:"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
遂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遂致殷积。
太宗在东宫,闻而要之,以为河东王常侍、直殿主帅,迁直阁将军。
侯景乱,出为贞威将军,隶鄱阳王范讨景。
景济江,仍与范长子嗣入援。
连营度淮,据东城。
京都陷,退还合肥,与范溯流赴湓城。
景遣任约上逼晋熙,范令之横下援,未及至,范薨,之横乃还。
时寻阳王大心在江州,范副梅思立密要大心袭湓城,之横斩思立而拒大心。
大心以州降景。
之横率众与兄之高同归元帝,承制除散骑常侍、廷尉卿,出为河东内史。
又随王僧辩拒侯景于巴陵,景退,迁持节、平北将军、东徐州刺史,中护军,封豫宁侯,邑三千户。
又随僧辩追景,平郢、鲁、江、晋等州,恒为前锋陷阵。
仍至石头,破景,景东奔,僧辩令之横与杜掞入守台城。
及陆纳据湘州叛,又隶王僧辩南讨焉。
于阵斩纳将李贤明,遂平之。
又破武陵王于硖口。
还除吴兴太守,乃作百幅被,以成其初志。
后江陵陷,齐遣上党王高涣挟贞阳侯攻东关,晋安王方智承制,以之横为使持节、镇北将军、徐州刺史,都督众军,给鼓吹一部,出守蕲城。
之横营垒未周,而齐军大至,兵尽矢穷,遂于阵没,时年四十一。
赠侍中、司空公,谥曰忠壮。
子凤宝嗣。
夏侯亶,字世龙,车骑将军详长子也。
齐初,起家奉朝请。
永元末,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荆州,亶留京师,为东昏听政主帅。
及崔慧景作乱,亶以捍御功,除骁骑将军。
及高祖起师,详与长史萧颖胄协同义举,密遣信下都迎亶,亶乃赍宣德皇后令,令南康王纂承大统,封十郡为宣城王,进位相国,置僚属,选百官。
建康城平,以亶为尚书吏部郎,俄迁侍中,奉玺于高祖。
天监元年,出为宣城太守。
寻入为散骑常侍,领右骁骑将军。
六年,出为平西始兴王长史、南郡太守,父忧解职。
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
八年,起为持节、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
服阕,袭封豊城县公。
居州甚有威惠,为边人所悦服。
十二年,以本号还朝,除都官尚书,迁给事中、右卫将军、领豫州大中正。
十五年,出为信武将军、安西长史、江夏太守。
十七年,入为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迁左卫将军,领前军将军。
俄出为明威将军、吴兴太守。
在郡复有惠政,吏民图其像,立碑颂美焉。
普通三年,入为散骑常侍,领右骁骑将军,转太府卿,常侍如故。
以公事免,未几,优诏复职。
五年,迁中护军。
六年,大举北伐。
先遣豫州刺史裴邃帅谯州刺史湛僧智、历阳太守明绍世、南谯太守鱼弘、晋熙太守张澄,并世之骁将,自南道伐寿阳城,未克而邃卒。
乃加亶使持节,驰驿代邃,与魏将河间王元琛、临淮王元彧等相拒,频战克捷。
寻有密敕,班师合肥,以休士马,须堰成复进。
七年夏,淮堰水盛,寿阳城将没,高祖复遣北道军元树帅彭宝孙、陈庆之等稍进,亶帅湛僧智、鱼弘、张澄等通清流涧,将入淮、肥。
魏军夹肥筑城,出亶军后,亶与僧智还袭,破之。
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自北道会焉。
两军既合,所向皆降下。
凡降城五十二,获男女口七万五千人,米二十万石。
诏以寿阳依前代置豫州,合肥镇改为南豫州,以亶为使持节、都督豫州缘淮南豫霍义定五州诸军事、云麾将军、豫、南豫二州刺史。
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亶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民户充复。
大通二年,进号平北将军。
三年,卒于州镇。
高祖闻之,即日素服举哀,赠车骑将军。
谥曰襄。
州民夏侯简等五百人表请为亶立碑置祠,诏许之。
亶为人美风仪,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辩给能专对。
宗人夏侯溢为衡阳内史,辞日,亶侍御坐,高祖谓亶曰:"夏侯溢于卿疏近?"禀答曰:"是臣从弟。"
高祖知溢于亶已疏,乃曰:"卿伧人,好不辨族从。"
亶对曰:"臣闻服属易疏,所以不忍言族。"
时以为能对。
亶历为六郡三州,不修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
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
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夏侯妓衣也。
亶二子:谊,损。
谊袭封豊城公,历官太子舍人,洗马。
太清中,侯景入寇,谊与弟损帅部曲入城,并卒围内。
夔字季龙,亶弟也。
起家齐南康王府行参军。
中兴初,迁司徒属。
天监元年,为太子洗马,中舍人,中书郎。
丁父忧,服阕,除大匠卿,知造太极殿事。
普通元年,为邵陵王信威长史,行府国事。
其年,出为假节、征远将军,随机北讨,还除给事黄门侍郎。
二年,副裴邃讨义州,平之。
三年,代兄亶为吴兴太守,寻迁假节、征远将军、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七年,征为卫尉,未拜,改授持节、督司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
八年,敕夔帅壮武将军裴之礼、直阁将军任思祖出义阳道,攻平静、穆陵、阴山三关,克之。
是时谯州刺史湛僧智围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于广陵,入其郛。
魏将元显伯率军赴援,僧智逆击破之,夔自武阳会僧智,断魏军归路。
庆和于内筑栅以自固,及夔至,遂请降。
夔让僧智,僧智曰:"庆和志欲降公,不愿降僧智,今往必乖其意;且僧智所将为乌合募人,不可御之以法。 公持军素严,必无犯令,受降纳附,深得其宜。"
于是夔乃登城拔魏帜,建官军旗鼓,众莫敢妄动,庆和束兵以出,军无私焉。
凡降男女口四万余人,粟六十万斛,余物称是。
显伯闻之夜遁,众军追之,生擒二万余人,斩获不可胜数。
诏以僧智领东豫州,镇广陵。
夔引军屯安阳。
夔又遣偏将屠楚城,尽俘其众,由是义阳北道遂与魏绝。
大通二年,魏郢州刺史元愿达请降,高祖敕郢州刺史元树往迎愿达,夔亦自楚城会之,遂留镇焉。
诏改魏郢州为北司州,以夔为刺史,兼督司州。
三年,迁使持节,进号仁威将军,封保城县侯,邑一千五百户。
中大通二年,征为右卫将军,丁所生母忧去职。
时魏南兗州刺史刘明以谯城入附,诏遣镇北将军元树帅军应接,起夔为云麾将军,随机北讨。
寻授使持节、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
六年,转使持节、督豫、淮、陈、颍、建、霍、义七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豫州积岁寇戎,人颇失业,夔乃帅军人于苍陵立堰,溉田千余顷。
岁收谷百余万石,以充储备,兼赡贫人,境内赖之。
夔兄亶先经此任,至是夔又居焉。
兄弟并有恩惠于乡里,百姓歌之曰:"我之有州,频仍夏侯;前兄后弟,布政优优。"
在州七年,甚有声绩,远近多附之。
有部曲万人,马二千匹,并服习精强,为当时之盛。
性奢豪,后房伎妾曳罗縠饰金翠者亦有百数。
爱好人士,不以贵势自高,文武宾客常满坐,时亦以此称之。
大同四年,卒于州,时年五十六。
有诏举哀,赙钱二十万,布二百匹。
追赠侍中、安北将军。
谥曰桓。
子撰嗣,官至太仆卿。
撰弟譒,少粗险薄行,常停乡里,领其父部曲,为州助防,刺史萧渊明引为府长史。
渊明彭城战没,复为侯景长史。
景寻举兵反,譒前驱济江,顿兵城西士林馆,破掠邸第及居人富室,子女财货,尽略有之。
渊明在州有四妾,章、于、王、阮,并有国色。
渊明没魏,其妾并还京第,譒至,破第纳焉。
鱼弘,襄阳人。
身长八尺,白皙美姿容。
累从征讨,常为军锋,历南谯、盱眙、竟陵太守。
常语人曰:"我为郡,所谓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麞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民庶尽。 丈夫生世,如轻尘栖弱草,白驹之过隙。 人生欢乐富贵几何时!"于是恣意酣赏,侍妾百余人,不胜金翠,服玩车马,皆穷一时之绝。
迁为平西湘东王司马、新兴、永宁二郡太守,卒官。
韦放,字元直,车骑将军睿之子。
初为齐晋安王宁朔迎主簿,高祖临雍州,又召为主簿。
放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八围,容貌甚伟。
天监元年,为盱眙太守,还除通直郎,寻为轻车晋安王中兵参军,迁镇右始兴王谘议参军,以父忧去职。
服阕,袭封永昌县侯,出为轻车南平王长史、襄阳太守。
转假节、明威将军、竟陵太守。
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
六年,大举北伐,以放为贞威将军,与胡龙牙会曹仲宗进军。
七年,夏侯亶攻黎浆不克,高祖复使帅军自北道会寿春城。
寻迁云麾南康王长史、寻阳太守。
放累为籓佐,并著声绩。
普通八年,高祖遣兼领军曹仲宗等攻涡阳,又以放为明威将军,帅师会之。
魏大将费穆帅众奄至,放军营未立,麾下止有二百余人。
放从弟洵骁果有勇力,一军所仗,放令洵单骑击刺,屡折魏军,洵马亦被伤不能进,放胄又三贯流矢。
众皆失色,请放突去。
放厉声叱之曰:"今日唯有死耳。"
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
于是士皆殊死战,莫不一当百。
魏军遂退,放逐北至涡阳。
魏又遣常山王元昭、大将军李奖、乞佛宝、费穆等众五万来援,放率所督将陈度、赵伯超等夹击,大破之。
涡阳城主王纬以城降。
放乃登城,简出降口四千二百人,器仗充牜刃;又遣降人三十,分报李奖、费穆等。
魏人弃诸营垒,一时奔溃,众军乘之,斩获略尽。
擒穆弟超,并王纬送于京师。
还为太子右卫率,转通直散骑常侍。
出为持节、督梁、南秦二州诸军事、信武将军、梁、南秦二州刺史。
中大通二年,徙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增封四百户,持节、将军如故。
在镇三年,卒,时年五十九。
谥曰宜侯。
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
每将远别及行役初还,常同一室卧起,时称为"三姜"。
初,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为婚姻。
其后各产男女,未及成长而率亡,遗嗣孤弱,放常赡恤之。
及为北徐州,时有势族请姻者,放曰:"吾不失信于故友。"
乃以息岐娶率女,又以女适率子,时称放能笃旧。
长子粲嗣,别有传。
史臣曰:裴邃之词采早著,兼思略沉深,夏侯禀之好学辩给,夔之奢豪爱士,韦放之弘厚笃行,并遇主逢时,展其才用矣。
及牧州典郡,破敌安边,咸著功绩,允文武之任,盖梁室之名臣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