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秘史 第三四三回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两晋秘史
《两晋秘史》 第三四三回 杨尔增

时,刘裕大众欲溯河西上。

河西乃北魏王嗣所管地方,裕乃先遣人持书见魏王嗣,求假河西道过。

魏王嗣得书,急诏文武商议,诸公卿咸曰:"函谷天险,何能西人?扬言伐姚,其意在魏。 此事难测,宜先发军,断绝河西上流,勿令彼军过河,方保万全。"

崔浩曰:"此非上策也。 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 今姚兴死而子幼,裕故乘其危亡而伐之。 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氏无事,而我受敌矣。 今蠕蠕内寇,粮食又乏;发军赴南,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 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然后兴兵塞其东归之路,所谓卞庄刺虎,两得之势也。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设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道。 纵裕入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有。 设若从此不劳兵马,坐视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计,乃上策也。 夫为国之计,择利为之,岂顾婚姻,酬一女子之惠也?假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不能发吴越之兵,争守河北也。 “魏王嗣未答应。 群臣又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

扬言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

依臣之料,勿使入也。

"魏王嗣曰:"卿等言之是也!"遂从群臣之言,乃使长孙嵩以兵五万出屯畔城,以兵守北岸,置百丈绳牵于河上。 时刘裕前锋朱龄石兵至畔城,入河,时魏军人缘河南岸守之。 龄石令三军漂赴北岸,为魏军所杀。 刘裕大惊,计遣白直队丁旿领七百人及车百乘,于河北岸为“却月阵",两头抱河,车上置五百军士于中,俟贼至射之。

又使人竖一长白旄,以为疑阵。

阵既成,魏军不解其意,并未动手。

裕召龄石诫之曰:"汝看白旄竖起,引军赴之,汝并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鼓排于辕上,若其兵四至,方可发之。"

龄石领命而出,依计而行。

魏长孙嵩见晋兵排营立阵,乃驱兵进围营阵。

白直队忙竖起白旄,龄石见了,先令诸军以弱弓小箭射之。

魏军见敌弱,率众军四面俱至。

龄石见其大至,弩不能制,急命众军初排别赍大槌并弩千张,矟及断稍长三四尺以槌之。

一矟辄洞贯三四人,因此魏军不能抵挡,魏军大溃。

被龄石斩魏将阿薄于,魏众自散。

龄石以大军过河,进克蒲扳,而西入去攻秦。

长孙嵩既大败而还,回见魏王嗣,说失利一事。

魏王嗣始悔曰:"朕恨不纳崔浩之言,而有此误矣!"因此晋、魏不和。

初,刘裕命镇恶等若克洛阳,须待大军俱进。

镇恶等既胜,乘利轻进潼关,为秦军所拒,久之乏食,众心疑惧,欲弃辎重还赴大军。

沈林子按剑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许、洛已定,关左将平,事之济否,系于前锋。 奈何沮乘胜之气,弃将成之功乎?且大军倘还,贼众方盛,虽欲求还,亦不可得。 下官受命,奋不顾身,今日之事,当为将军办之!但不知二三君子,将何面目以见刘公之旗鼓乎?"于是镇恶等遣使特以告裕求粮救援,裕呼使者开舫北户,指河北魏军示之曰:"我诏令勿轻进,今崖上如此,何由得遣军粮去?"使人回话,镇恶乃自至弘农,说与百姓曰:"今朝廷以为关中遭羌酷残,是以命刘公与下官率大军与百姓除患,大军至此,粮乏无措。 汝等若能率以粮济,灭秦之后,奏过朝廷,轻摇薄税,同享太平,不亦善乎?"于是百姓欢悦,俱应请办。

由然百姓竞送义款与镇恶,膳军食,遂不乏,复振。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