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八十章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八十章 老子

小国寡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严可均曰:"小国寡人",各本作"寡民"。

"什伯之器",河上"伯"下有"人"字。

罗振玉曰:"小国寡民",景龙本"民"作"人"。

"使有什伯之器",敦煌辛本作"使民有什伯之器",庚本作"使人有仟伯人之器"。

谦之案:"小国寡人",遂州本同。

柰卷"寡"作"寮"。

下句严、彭、傅、范、赵"使"下有"民"字,景福、柰卷、王羲之"伯"下有"人"字,顾下有"民"字,傅、范"用"下有"也"字。

李道纯曰:"‘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或云‘令器’,或云‘不用’,皆非也。"

俞樾曰:按"什伯之器",乃兵器也。

后汉书宣秉传注曰:"军法,五人为伍,二五为什,则共其器物,故通谓生生之具为什物。"

然则什伯之器犹言什物矣。

其兼言伯者,古军法以百人为佰。

周书武顺篇:"五五二十五曰元卒,四卒成卫曰伯。"

是其证也。

什伯皆士卒部曲之名。

礼记祭义篇曰:"军旅什伍。"

彼言"什伍",此言"什伯",所称有大小,而无异义。

徐锴说文系传于人部"伯"下引"老子曰‘有什伯之器’,每什伯共享器,谓兵革之属",得其解矣。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两句一律。

下文云"虽有舟轝,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舟轝"句蒙"重死而不远徙"而言,"甲兵"句蒙"什伯之器不用"而言,文义甚明。

河上公本"什伯"下误衍"人"字,遂以"使有什伯"四字为句,失之矣。

奚侗曰:史记五帝纪"作什器于寿邱",索隐曰:"什器,什,数也。 盖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言什物也。"

此云"什伯",絫言之耳。

国小民寡,生事简约,故虽有什伯之器,亦无所用之也。

各本多无"民"字,兹从傅奕本增。

河上本作"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而断"使有什伯"为句,谊不可通。

盖古本"民"或作"人",因误到"什伯"之下,河上遂强为句读耳。

谦之案:二说皆可通。

文子符言篇曰:"天下虽大,好用兵者亡;国家虽安,好战者危。 故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勿用。"

是以什伯之器为兵器也。

汉书"诏天下吏舍无得置什器",颜师古注:"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则共器物。"

是以什伯之器为什物,为十人百人所共之器也。

一说:什伯人之器,则材堪什夫、伯夫之长者也。

此说苏辙唱之,大田晴轩和之,引"列子说符篇伯乐称九方皋曰:‘是乃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吕氏春秋至忠篇:‘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 ’孟子‘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滕文公上",以物言也;‘或相倍蓰而无筭者’"告子上",以人言也。 然则什伯千万亦皆可以人言也。 ‘器’,利器,器长之器,什伯之器,为特异之材明矣。"

谦之案:此说较迂曲,并存可也。

使人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轝,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严可均曰:"使人重死",河上、王弼作"使民"。

罗振玉曰:"使民",景龙本、敦煌庚本"民"作"人"。

"而不远徙",庚本无"而"字,"虽有"作"其",下"虽"字无。

谦之案:"使人"句,遂州本亦作"人"。

"使民"句,御注、邢玄、景福、庆阳、磻溪、楼正、高翿、柰卷、河上、敦煌庚本、顾、彭、傅、范、赵皆作"民",同此石。

毕沅曰:"‘民’,王弼作‘人’。 改‘民’为‘人’,皆唐本也。"

又"陈"字,遂州本作"阵"。

案玉篇:"阵,直镇切,师旅也,本作陈。"

是"陈"、"阵"古通。

"轝",释文:"河上曰车。"

御注、王弼作"舆",遂州、宋河上,柰卷作"轝",赵作"车"。

案作"轝"是也。

"轝"即"舆"之古文。

夏竦古文四声韵卷四引古老子作"轝"。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严可均曰:"鸡犬之声",御注、高翿作"鸡狗之音",王弼作"鸡犬之声"。

罗振玉曰:景龙、景福、广明、敦煌庚、辛诸本均作"狗",敦煌庚本无"死"字,辛本作"使民至老"。

谦之案:傅、范本"甘其食"上有"至治之极民各"六字。

又傅、范、彭"居"作"俗","俗"作"业","民"上有"使"字。

严本"安其居"在"乐其俗"句下,河上、顾无"死"字,傅、彭"相"下有"与"字。

治要引"美其服"作"美其衣"。

又"邻"字,广明、罗卷、顾同此。

案说文:"五家为邻,从邑,◆声。"

古作○。

九经字样云:"作‘邻’者讹,宜作‘邻’。"

又案庄子胠箧篇论"至德之世",马蹄篇言"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语意皆本此。

胠箧所引九句,惟"安其居,乐其俗"二句倒置。

又淮南齐俗训:"是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得其所。"

论衡说日篇:"古者质朴,邻国接境,鸡犬之声相闻,终身不相往来。"

皆本老子此章。

又史记货殖传亦有"至治之极"四字,碑本虽无此句,可据傅、范本与庄子、史记所引补之。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

姚文田、邓廷桢同。

高本汉本作"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极、食、服、俗、业韵,"俗"字实际非韵。

又"邻国相望"至"老死不相往来",高本汉改"往来"为"来往",以协"望"字,大误。

右景龙碑七十五字,敦煌本七十三字,河上、王本七十五字,傅、范本八十五字。

河上本题"独立第八十",王本题"八十章",范本题"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