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五十六章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五十六章 老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谦之案:傅、范本"不言"、"不知"下并有"也"字。

河上公、王弼诸本及理惑论、文选魏都赋、运命论两注引均无二"也"字。

辅行记三引同,惟"者"作"则"。

庄子天道篇:"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北游篇:"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皆本此,亦无"也"字。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严可均曰:"解其忿",河上作"纷",王弼作"分"。

武内义雄曰:敦、景、遂三本作"忿",盖"纷"为"忿"之借字。

谦之案:景福、严遵、高翿亦作"忿",邢玄、磻溪、楼正、柰卷、顾、彭、傅、范、赵作"纷"。

案吕览慎大篇"纷纷分分",注:"恐恨也。"

疑"分"字为"棼"字之省字。

左隐四传"犹治丝而棼之也",释文:"乱也。"

王本"解其分",即解其紊乱也。

敦、景、遂本作"忿"。

按广雅释诂三:"忿,怒也。"

易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

楚辞怀沙"惩改忿兮",注:"恨也。"

"改忿"亦即"解其忿",二说均通。

易顺鼎曰:按此六句皆已见前,疑为复出。

"挫其锐"四句,与上篇第四章同,乃上篇无注,而此皆有注,疑此注亦上篇第四章之注也。

文选魏都赋、运命论两注皆引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谓玄同",并无此六句,可证其为衍文矣。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严可均曰:"不可得而疏",河上"不"上有"亦"字,下二句皆然。

罗振玉曰:景福本无"而"字,下五句同。

谦之案:敦、遂二本无六"而"字,严、彭、傅、范无"故"字,傅、范本有"亦"字,下同。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毕沅曰:王弼无"亦"字,下同。

又"害"作"刿"。

苏灵芝书作"秽"。

说文解字:"刿,利伤也。"

无"秽"字。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严可均曰:诸本无"亦"字,河上有。

谦之案:"而疏"句,柰卷有"亦"字。

"而害"、"而贱"句,柰卷、顾欢有"亦"字。

"不可得而贵",赵无此句。

又庄子徐无鬼篇:"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

语意同此。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门、纷、尘韵"文部"。

姚文田、奚侗同。

高本汉以兑、锐,门、纷、尘,光、同交错为韵。

兑与锐协,门与纷、尘协,光与同协,此为隔句押韵式。

右景龙碑本六十八字,敦煌本六十字,河上本六十九字,王本六十六字,傅、范本七十字。

河上题"玄德第五十六",王本题"五十六章",范本题"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