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十六章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十六章 老子

致虚极,守静○。

谦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

"笃"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俯本均作"○"。

字鉴曰:"笃,说文:‘马行顿迟,从马,竹声。 ’俗作○。"

又室町本"极"字"笃"字下有"也"字。

谦之案: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章"虚而不屈",与此章"致虚极",似有虚无之义。

广雅释诂三;"虚,空也。"

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注:"虚,无也。"

虚有空窍之义,故训为空为无。

然而虚无之说,自是后人沿庄、列而误,老子无此也。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此乃老子得易之变通屈伸者。

邵雍曰"老子得易之体",正谓此也。

"致虚极"即秉要执本,清虚自守之说,亦即论语"修己以安百姓"。

王通曰"清虚长而晋室乱,非老子之罪",正谓此也。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严可均曰:王弼无"其"字。

纪昀曰:案"观"下河上注本及各本俱有"其"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景福、英伦诸本"观"下均有"其"字。

蒋锡昌曰:按淮南道应训曰"吾以观其复也",文子道原篇作"吾以观其复",均有"其"字。

王本脱去,当据补正。

王注"以虚静观其反复",可证也。

夫物云云,各归其根。

谦之案:"云云",河上、王弼本作"芸芸",傅、范本作"凡物○○"。

庄子在宥篇,文选江淹杂拟诗注引,与遂州碑本均作"云云"。

案作"云云"是。

"○"、"芸"二字亦通。

顾野王玉篇云部引老子:"凡物云云,复归其根。"

案"云",不安静之辞也。

吕氏春秋"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汉书"谈说者云云",并是也。

又"○",玉篇云:"音云,又音运,物数乱也。"

说文:"物数纷○乱也。"

义亦可通。

一说"云云"是"○○"之省,奕用正字。

又"芸",河上注老子:"芸芸者,华叶盛。"

彭耜集注释文曰:"‘芸芸’,喻万物也,以茂盛为动,以凋衰为静。 ‘云云’者,喻人事也,以逐欲为动,以息念为静;义同。 盖经有‘根’字,故作‘芸芸’。"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谦之案:"静曰复命",御注、邢玄、庆阳、楼正、磻溪、王羲之、高翿、赵孟俯、傅、范各本与此石同。

河上、王弼作"是谓复命"。

奚侗曰:"静曰",各本作"是谓",与上下文例不合。

不知常,忘作,凶。

严可均曰:"忘作,凶",各本作"妄作,凶"。

河上或作"萎",误也。

谦之案:"忘""妄"古通。

韩非解老篇"前识者,无缘而忘意度也",王先慎注:"‘忘’与‘妄’通。"

左传襄二十七年注"言公之多忘",释文:"‘忘’,本又作‘妄’。"

庄子盗跖篇"故推正不忘耶",释文:"‘忘’,或作‘妄’。"

此"忘""妄"古通之证。

"忘作凶"即"妄作凶"也。

此云"复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与易义相合。

序卦传:"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

严可均曰:"容能公",御注、河上、王弼"能"作"乃",下四句皆然。

又"公能王"四句,邢州本作"公能生,生能天"。

武内义雄曰:"知常"下诸本无"曰"字,旧钞河上本、广明幢并有。

……依注义,王本亦有"曰"字也。

"公乃生",诸王本"生"作"王",今据敦煌无注本及道藏次解本改正。

劳健曰:"知常容,容乃公",以"容"、"公"二字为韵。

"天乃道,道乃久",以"道"、"久"二字为韵。

独"公乃王,王乃天"二句韵相远。

"王"字义本可疑,王弼注此二句云:"荡然公平,则乃至于无所不周普也;无所不周普,则乃至于同乎天也。"

"周普"显非释"王"字。

道藏龙兴碑本作"公能生,生能天","生"字更不可通。

按庄子天地篇云:"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此二句"王"字盖即"全"字之讹。

"公乃全,全乃天","全"、"天"二字为韵。

王弼注云"周普",是也。

又吕览本生篇"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高注"全犹顺也",可补王注未尽之义。

今本"王"字、碑本"生"字,当并是"全"之坏字,"生"字尤形近于"全",可为蜕变之验也。

没身不殆。

谦之案:御注本"没"作"殁",傅、范本亦作"殁"。

劳健古本考从傅本作"没",实误校。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笃、复韵"幽部",芸、根韵"文部",静、命韵"耕部",常、明、常、凶、容、公、王韵"阳、东通韵,明音芒,凶协虚王反,容协音王,公协音光"。

道、久、殆韵"之、幽通韵、道协徒以反,久音已,殆,徒以反"。

谦之案:常、明、王,阳部,凶、容、公,东部,阳、东通韵。

又殆,之部,道、久,之、幽二部兼入,之、幽通韵。

姚文田以常、明为一韵"十六庚平声",凶、容、公为一韵"一东平声"。

邓廷桢同。

顾炎武唐韵正卷五十二庚:"明,古音谟郎反,今以字母求之,似当作弥郎反。"

引老子:"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又卷十四十四有:"久,古音几。"

引老子:"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又引杨慎曰:"孔子以前,久皆音几,至孔子传易方有韭音。 临彖传‘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干象传‘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大过象传‘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离象传‘履错之敬,以辟咎也,黄离元吉,得中道也;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然既济象传以韵惫、疑、时、来,杂卦传以韵止,则几、韭二音两存之易传矣。

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按老子与夫子同时,老子书中"久"字三见,一韵殆,一韵母,一韵寿。

右景龙碑本六十七字,敦煌本六十六字,河上本六十八字,王、傅、范本六十七字。

河上本题"归根第十六",王本题"十六章",范本题"致虚极章第十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