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仓子 贤道第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亢仓子
《亢仓子》 贤道第六 庚桑楚

贤良所以屡求而不至,难进而易退者,非为爱身而不死王事,适恐尽忠而主莫之信耳。

自知有材识之人,外恭谨而内无忧。

其于众也,和正而不狎,亲之则弥庄,疏之则退去而不怨,穷厄则以命自宽,荣达则以道自正。

人有视其仪贤也,听其声贤也,征神课识,或负所望。

夫贤人其见用也,入则讽誉,出则龚默,职司勤辨,居室俭闲。

其未见用也,藏身于众,藏识於目,藏言于口,饱食安步,独善其身,贞而不怨。

智者不疑事,识者不疑人。

有识之士行危而色不可疏,言逊而理不可拔。

凡谓贤人不自称贤,效在官政,功在事事。

太平之时,上士运其识,中士竭其耐,小人输其力。

齐有掊子者,材可以振国,行可以独立,事父母孝,谨乡党恭。

循念居贫无以为养,施信义而游者久之矣。

所如寡合,或为乘时夸毗者所蚩。

绐于是,负杖步足问乎亢仓子,曰:吾闻至人忘情,黎人不事情。

存情之曹,务其教训而尊信义。

吾乃今不知为工受不信为信,信而不见信为信;为勤慕义为义,人义而不俟义为义。

然则信义之士,常独厄随退。

胡以取贵乎?时而教理之所上也。

亢仓子俯而循衽,仰而譆,超然而歌曰:时之阳兮信义昌,时之默兮信义伏。

阳与默、昌与伏,汩吾无谁私兮,羌忽不知其读。

夫运正性以如适,而物莫之应者,真不行也。

夫真且不行,谓之道丧。

道丧之时,上士乃隐。

隐之为义有可为也、莫可为者也,有可用也、莫可用者也。

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故莫可用者也。

祭公问贤材何从而不致,亢仓子曰:贤正可待不可求,材慎在求不慎无若。

天子静、大臣明、刑不避贵、泽不隔下,则贤人自至而求用矣。

贤人用则四海之内明,目而视清,耳而听坦,心而无郁矣。

天自成,地自宁,万物醇化,鬼神不能灵,故曰贤,正可待不可求。

若天子勤明,大臣和理,之求士也,则恹弘方大、公直靖人之才至;若天子苛察,大臣躁急,之求士也,则曲心巧应、毁方破道之才至;若天子疑忌,大臣巧随,之求士也,则奇姓异名、仄媚怪术之才至;若天子自贤,大臣固位,之求士也,则事文逐誉、贪浊浮丽之才至;若天子依违,大臣回佞,之求士也,则外忠内僻、情毒言和之才至。

故曰才慎在求不慎无若者。

黄帝得常仙封鸿鬼容丘,商王得伊尹中兴得甫申,齐桓得宁籍,皆由数。

君体道迈仁,布昭圣武,思辑光明,宽厚昌正,而众贤自至而求用,非为简核而得也。

祭公曰:夫子云贤人不求而自至,亦有非贤不求而自至者乎?亢仓子曰:夫非贤不求而自至者,固众矣。

夫天下有道,则贤人不求而自至;天下无道,则非贤不求而自至。

人主有道者寡,无道者众,天下贤人少,不肖者多。

是知非贤不求而自至者多矣。

祭公曰:贤固济天下,材亦能济天下,俱济天下,贤与材安异耶?亢仓子曰:窘乎哉,其问也!夫功成事毕,不徇封誉,恭退朴俭之谓贤;功成事毕,荣在禄誉,光扬满志之谓材。

贤可以镇国,材可以理国。

所谓镇者,和宁无为,人不知其力;所谓理者,勤率其事,人知所于德。

一贤统众材则有余,众材度一贤犹不足。

如是贤材之殊域,有居山林而喧者,有在人俗而静者,有喧而正者,有静而邪者也。

凡视察其貌鄙俗而能有贤者,万不有一;视察其貌端雅,而实小人者十而有九失。

夫不炼其言而知其文,不责其仪而审其度,不采其誉而知其善,不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