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话说杨公子,假做女冠打扮,自郑府弹琴席罢,仍坐遮轿,回至灵佑观,下轿,直向夺间屋里,换着自己巾服,来见杜炼师,千恩万谢道:"姨太太说的,千真万真的,郑小姐艳容奇才,到是千古难再得的。 窈窕之空,绰约之态,说不得其万一。 姻缘若得遂愿,总是姨太太造化了。"
炼师笑道:"老身岂或过奖于贤侄。 金榜状元,贤侄占得,无虞其不成亲事了。"
杨公子欢喜不胜,乃告别归寓。
自此心满意得,天天出路,探胜找奇,游赏畅怀。
一日,信步独自出街,辗转出了广渠门。
但见春色明媚,百花争妍,歌楼傍水,酒肆临街,十分闹热。
少游想道:"早知有此乐地,岂不天天来逛逛?"便缓步向前。
时八方赴围之青衿,互相提携,盈街满衢。
行了半天,到是忘倦。
一路上,早有一带柳林,青青在望,少游顿觉欢喜。
原来这柳林,约有里余,也有疏处,也有密处,也有几株近水垂桥的,也有几本依山拂石的。
中间最疏茂处,盖了一座大亭子,供人游赏。
到春深时,莺声如织,时时人多来登玩。
此时杨少游看看喝采道:"好亭阁呢!"望见亭上,早坐下若干人。
少游攀梯上亭,进了看时,只是少年青衿六七人,各坐桌椅上。
尚有数个空椅,拣了西边一空椅坐)下。
*坐上一人,不期变了色,开言道:"杨兄何时到京了?"少游答道:"才数天了。 兄长好像在那里见过的?一时再想不起来了。"
其人道:"在下姓卢,名镇。 天津桥酒楼上赋诗,到也忘遗了么?"又指上首坐的麻黑子人道:"此位那天同赋诗之张兄,今吏部老爷之贤胤,又围第二名解元的呢。"
杨少游猛然想起,道:"正是,损弟到底眼钝神迷,兄长请了安"张善便怒目视来,道:"不满一月上过的,岂真忘了?杨兄总是轻慢了我们,不要说话的。"
少游陪笑道:"到也情外,实缘在下记性鲁钝,逆旅稠旷之事,霎时记不来。 惟高明厚恕罢。"
卢镇接口道:"到是无怪,逆旅过境,何须为说。"
因说道:"这般好时景,恨不拿酒到来了。"
张善强笑道:"呸,对面杏花树下,飘摇的不是酒帘么?"卢镇看道:"正是。 这疏柳中,一树杏花,临水婵娟,青帘拂槛,十分幽雅,多多胜了坐此。 我们与杨兄,一同到他楼上坐坐,随意节酒饮了,岂不有趣么?"张善此时再逢杨少游,心中到记着旧恨,正欲寻事觅机,惹起一番厮扰,接口道:"这有何不可?文人相逢,岂无酒呢?"杨少游闻他"文人"二字,心内不觉好笑,仍强道:"张兄之言有趣。"
三人便同时下亭,同到对面酒楼上看时,椅桌、靠背等摆列也甚齐整。
三人拣了三个坐椅坐下。
酒保上来打恭,唱个诺道:"列位相公,还是看柳听莺,还是待尊客的?到是为吃酒么?"张善攘臂嚷道:"不关甚么听莺,甚么待客,这里可有好酒?只有搬上来罢。"
酒保诺诺连声道:"我家卖的,多是名色。 镇江百花,无锡惠泉,汶川莲花白,江南状元红,都有。 请问相公,特特的拈出那一种罢?"张善哈哈大笔道:"状元红,最是好名,有似乎为我预拈谶兆的。 特特把好一坛状元红来,精洁的小菜儿,熟鹅蒸羊,好的肴膳,一同取下酒来罢。"
酒保连忙应道:"都有,有。"
连忙下楼去。
不多时,一发搬运上来,摆列面前楠木桌上,道:"真正原坛状元红,刚刚开呢。 头发的相公们,到也有福。 请尝尝滋味罢。"
卢镇道:"好,是好洒,酒香已觉扑鼻来。 我们自饮,你自下楼去罢。"
酒保道:"领命。 酒如倒坛,幸又教添斟。 来罢,有的是,好好新味了。"
乃下楼去了。
于是三人轮流把杯,吃到半酣,杨少游诗兴发作,恨了今日只吃闷酒罢。
忽然,张善大言道:"如此好时景,安可有酒无诗?杨兄便高兴做来几篇罢。"
因命酒保借来文房四友,来在面前。
少游肚里笑道:"这厮直直才子自居,又出『雨落阶前』的鸡鸣犬吠了。"
便道:"若有诗,记今日之事,也是趣事。 但诗岂可独做的?"张善勃然道:"谁令杨兄独做的?难道我少弟们不能做诗来么?好是太慢了。"
原来张善强为大谈,略略诵习前人游玩诗篇几句,来到处出来,作为自己题咏,惯为瞒人,钩得诌谀的称赞,晏然自居才子。
故为此"有酒无诗"话来,复道:"大凡诗料,惟可随意随景赋来,到无分韵拘束起来,最宜泼泼了。"
自己暗暗念来他人几句,庶几凑合。
杨少游陪笑道:"岂敢,岂敢。 但天已向晚,今日之遇,直是邂逅也,非是结社为约的,不过任意潦草。 各人不必各做一篇。 不如同两兄联句,互相照应顽恶,便觉有情。 个中到置一令,如迟慢不工,罚依金谷酒数,到也有趣。"
张善正拟诵他前人记游应接,今闻联诗设令,心下着急,到想"联句也是一般捏合来,有何不可?"正踌躇思量之际,卢镇道:"小弟本无倚马之才,又是疏于工诗。 情愿罚一杯罢。"
仍自酌一杯,饮尽了。
张善强笑道:"卢兄真个胆小,只可做的做,不做的不做。"
复勉强道:"诗当随兴而发,杨兄且请起句罢。 弟可临时看兴,若是兴发时,便不打紧。"
杨少游道:"如此僭了。"
遂提起笔来,蘸蘸墨,先将诗题写在粉壁上,道:"春日城西访柳留饮,偶尔联句。"
写完,便题一句道:不记花蹊与柳溪。
题了,便将笔递与张善道:"该兄了。"
张善只指望前人的诗凑合全句的,哪里合他只句来?推辞道:"起头须一贯而下,若两手凑成,词意参差。 到中联,小弟续罢。"
只自肚里暗诵诵,自己诵他的句,以望捏合的。
少游道:"这也便得。"
又写二句道:
城南访柳又城西。
酒逢量大何容小。
写罢,仍递与张善道:"这却该兄对了。"
张善接了笔,只管思想,又并无借合之前人诗,只自脸上发红,左右顾眄,到也不知所措。
少游催促道:"太迟了,该罚。"
张善听见个"罚"字,便说道:"若是花鸟山水之句,便容易对。 这『大』、『小』二字,要对实难。 小弟情愿依卢兄例,罚一杯罢。"
杨少游道:"该罚三杯。"
张善道:"便是三杯。 看兄怎生对的?"就拿杯自倒了三杯来。
少游取回笔,又写两句道:
才遇高人不敢低。
客笔似花争起舞,张善看完,不待少游开口,便先赞说道:"对得妙,对得妙。 小弟想了半晌,想不出的。"
少游笑道:"偶尔适情之句,有甚么妙处?兄方才说,『花鸟』之句便容易。 这一联却是『花』了,且请对来。"
张善道:"花便是花,却有『客笔』二字在上面,却见个假借之花,越发难了。 到不如照旧,还是三杯罢。 杨兄一发完了。"
少游道:"既要小弟完,也自从教。"
就提起笔,卒完三句道:主情如鸟倦于啼。
三章有约联成咏,
依旧诗人独自题。
少游题罢,大笑,提笑而起,道:"多扰了。"
遂往外便走。
张善挽道:"酒尚有余,何不再为?"少游道:"张兄既不以杜陵诗人自居,小弟安可以高阳酒徒相待。"
乃将手一拱,往外径走。
张善思:"吾惹他歪缠,一来没有执迹,二则已去远了。"
只独自愤愤,咬牙切齿,免不得计给酒钱,下楼还归。
原来张善,天津桥酒楼,看他桂蟾月唱的杨少游三诗,蹑了少游去了,又被他一句抢白,又羞又愤,倚杖父势,当日将欲追去厮打,为众人挽止,心中怏怏,好不舒服,及又柳林联句,逢他羞耻。
一日,请其爷爷将先次洛阳酒楼咏诗侮辱,后复城西柳林联句抢白,捏他架凿,无数虚伪,告诉一遍道:"孩儿不欲与他共载一天了。"
张修河自托胡知府欲点其子为榜首,王宗师擢杨少游为状元,渠儿张善为二名,中心大是不平,欲图挤掐他二人。
今闻杨少游之名,怒从心上起,到如火上添油,便拍案大叫道:"这个野种蛮子,若不杀害,那里出我口气!"张善诺诺连声道:"爷爷所教很是。 这杨家小猢狲若能除害,孩儿到是解元之魁了。 愿爷爷抢来这厮幽闭暗室,使他饿死,有何不可,有谁知之?"修河道:"使不得。 这便容易,岂无人言籍籍,到是为累。 孩儿不须性急,设了机括,暗中伏弩,也是闭人之唇舌。 设使有人猜得,我复白赖,闇昧之事,谁可揣知,又况他穷秀才,没有对头,此时上下使用,便可妥停了。 我之儿那时可以雪他愤的。"
张善笑了几个"是",又道:"孩儿索性不喜不中意的。 若是朋友,合则好,不合则去,可也。 若是夫妇,乃五伦之始,一谐伉俪,便为白头相守。 倘造次成婚,苟非艳色,勉强周旋,乃是伤性,失了和气,去而掷之,伤伦又惹人说,不可轻议。 是故孩儿年已及冠,未定室家。 必得才容出众之一佳配,庶遂终身之事。 今到京师,多闻媒婆之说,司徒郑鄤有女及笄,美丽无双,当冠一民。 愿爷爷要劝他有势有力之冰人执柯,使他不敢推托,得遂孩儿之愿罢。"
修河听罢,皱眉道:"郑鄤那厮,平日骄亢倔强,不合于吾。 然其女儿果若佳丽,则犁年之子,何伤秦、陈之结。 但必与严善官为谋,斯可作成呢。"
张善道:"孩儿闻郑鄤将以今番金榜,欲为择婿之媒云。 孩儿若得金榜之状元,一来,荣亲辉宗,为一时之瞻仰,一则仗势倚宠,遂百年之姻缘。 可不是两全其美的么?"修河道:"孩儿之言很是,但孩儿的文章,难道压倒了八方之土?此必有关节通了,入帘乃可。 争奈宗师王衮那斯,乡围入泮,孩儿不置榜头,余至今甚不快活了。"
仍于沉吟半日乃道:"有了。 必也准备了原币,得力于魏忠贤。 如得皇太孙千戴爷,一辞半诺,何论房师座师,王衮这斯不敢违旨。 千岁爷如不肯旨,魏太监矫旨吓恐,有何难的?"张善大喜道:"爷爷神机秘谋,人所不及。 但郑司徒亲事,爷爷使严侍郎世丈为转媒,先于会围之前。 彼若以金榜状元为说,孩儿通关节,点得了魁名,不但倍为生辉,彼有前言,更无可辞呢。"
修河点点头儿道:"儿子深远算计,到胜了为爷的。"
乃哈哈大笑。
张善得他父亲言准他,又许以远算,便欢天喜地,退去自己书房,喜而不寐。
次日,张吏部书了请帖,使亲迎走堂的送邀严侍郎。
原来严侍郎名学初,字善官,是奸臣世蕃之孙。
为人阴谲多智,专趋势利。
见今张修河在吏部之任,学初时常来谒,谄谀虱附,指望他引荐好官做来。
修河见他殷懃,待以心腹。
此日,学初见了吏部遣帖请他,十分欢喜,登时坐了便轿,抬到门前。
门子不敢怠慢,连忙飞告中堂。
张吏部出来,邀请直至后堂坐下。
叙罢寒暄,宾东主西。
茶毕,严侍郎膝席躬身道:"下官本拟早来请安,因有俗冗,不免分身。 今承宠速,专诚候谒。 老爷有何吩咐?"张吏部道:"行将有话。"
仍说些闲话。
须臾,献酒进膳,极其丰裕。
用过,严侍郎复和颜整衽,频频瞻视,十分作殷懃承望之态。
吏部会意,开言道:"在下有子张善,年今十九,已擢乡解第二名。 薄云有才学,尚未有室。 今闻郑司徒有女,才貌俱备。 如荷尊兄高谊,做为冰人,玉成豚儿亲事,在下断断不敢忘报些儿。"
严学初满脸堆笑道:"下官平日奉教如蓍龟,敢不敬从,以效至枕。 但他郑鄤骄亢古怪,如即允从,万事都休。 他或执拗不从,难以势力动他。 那时别有奇谋秘机,也能成就。 老先生豫可运筹罢。"
修河道:"既蒙尊兄概允,诸事惟在鼎力吹嘘,随变而应,千万周全罢。"
学初道:"这个自然尽心。"
乃告别道:"明天再当造府拜见。"
遂起身出门。
修河下堂,再三申托而送。
再说严学初次日请造书了名帖,一程来至郑司徒门外请候。
门吏见是礼部侍郎名帖,呈上。
郑司徒见他名帖,惊讶想道:"他如何造我?从不到探望,此来好是讶惑。 想有歪缠,可不是恼。"
勉强迎接,才叙寒喧。
茶罢,司徒问道:"侍郎光降,有何见谕?"严学初开言道:"无事不敢叩扰。 今吏部张老爷先生,有子名善,年方及冠,已入泮亚魁,聪明才学,会围状元要不让他。 张老爷久闻令爱才德双全,愿为丝萝于老先生。 下生不敢辞为作伐,伏想老先生必当慨允,成全了好缘。 今来请教,先生裁处罢。"
司徒大骇,答道:"贱息才钝质卤,不合攀高结亲。 张吏部令郎果有人才,要擢金榜,定然无疑。 状元之后,乞过寒舍再为商议,未为晚也。"
严学初再四说吏部势炎、解元才学。
司徒只为冷笑,闭口不答,心内鄙他气色冷淡。
严学初无精打采,只为强说道:"张郎折挂,非为榜首,必当探花。 下生伊时当先报喜于老先生,今姑告退。"
司徒道:"张生之喜,哪可报于老身,高驾岂望再屈。"
乃下阶送之。
姑且不说严学初归见张吏部。
先言郑司徒送了严侍郎,气愤愤入于内堂,对崔夫人说道:"老身夜里做过一恶梦,刚才儿白受了一声闹景,可不是怪的。"
夫人道:"有甚受气的?"
司徒吐出一口气,道:"琼贝女儿年已及笄,尚未择乘龙之喜。 刚才张修河藉他吏部之势,送他严学初那厮,说他有子张善,已擢乡解,说亲女儿。 老夫年未及古人致仕之年,疏求退者,正以此辈淆乱朝着,作为乱阶。 老夫尚恨不能把尚方斩马剑,以斩佞臣之头,以靖朝廷,岂与他妄君败国之张贼婚媾,使谄附权奸之学初作为冰人么!可不是白受了一场乖气的。"
崔夫人亦尝惯知严、张两人阴谲赞谄,登时勃然大怒道:"女儿宁可结亲于乡户人家,岂与彼辈秦晋呢?"仍骂他"千可杀、万可杀"、"忘八"、"蛮种"不已。
话休絮烦。
再说荏苒之间,场期只隔了三日。
张善不胜着急,对他父亲道:"说图关节,得使孩儿点得状元。 孩儿仕道荣耀,反属第二件。 那老郑亲事,不但不敢推诿,亦当不敢正眼看摅,正是孩儿扬眉吐气之秋。 倘或迟延,还恐他有势有力的王亲国戚,先以厚赂,已点榜头,悔无及的。 伏愿爷爷再为商量罢。"
修河道:"孩儿也说得是。 为爷的明天一早自有妙计。"
张善答几个"是",退去。
次日黎明,修河裹了黄白厚币,潜往太监魏忠贤门首。
忠贤惊倒出迎,直到后堂坐定。
礼毕,献茶罢,忠贤躬身道:"吏部老爷远劳光屈,有何吩咐?"修河道:"不瞒太监说,学生有一子,名善,颇以才学称名,已中解元亚魁。 今科会围,大学士叶公当为座师。 那厮素性古怪,愿太监得借千斤之力,使孩儿得点状元,从此学生父子,世世生生,结草图报,不忘厚恩。 今以不腆薄礼,聊表见大人的寸芹。 愿太监哂留罢。"
乃将黄金百镒、白金千两、拳头大的明珠三十颗,双手奉上,摆在桌上,登时金壁辉煌。
忠贤喜动颜色,道:"老爷如此厚眷,只当铭佩。 但因功受赏,不敢克当。 令郎才学出类,已点他亚魁,金榜状元必不让他。 如有吹嘘,另效微力。"
便使走堂的收藏了。
修河谢道:"既蒙太监慨允,无有不成。 太监倘有私人,明示补缺,谨当遵教。"
忠贤道:"老爷郑囗之教,惟当镂肺。"
修河遂别忠贤,还归,对儿子备说忠贤之语。
张善喜之不胜。
按下休题。
且说原来忠贤奸邪善谀,又善骑射,精狠自用,目不识丁。
一日,与人赌博争道,不胜愤恚,自宫。
时熹宗万岁在太孙,乳媪客氏封为奉圣夫人。
忠贤善事客氏,又得宠于太孙,性又巧黜,干与朝政,朝野侧目。
此时得了修河之厚赂,欲点张善为进士状元,着实着在肚里。
乘他大学士叶向高承皇太孙侍讲罢,退在朝房,忠贤访进,请了安,叶学士只自答礼。
忠贤环视左右无人,便近前说道:"今吏部尚书张老先生之子张善,才学超越,已点入泮亚魁。 春围在今,如擢此人才为榜首,也是得人。 万岁爷每以才学进用为期,小的敢此进请于老爷呢。"
叶学士莞尔笑道:"朝廷科试,非太监们所干预的了。"
忠贤道:"是吏部之子,又有文章,公议正然。 故不避越俎,是敢说的。"
学士正容道:"太监何以知张善文章?科试公义,太监又安知的?"忠贤怫然道:"我是为老先生说的。 老先生虽欲不为,难道不能罢?"叶公大怒道:"太监这般说来,还是千岁爷使太监谕旨,还是万岁爷使太监有旨么?必有来历,请见明示。 虽有圣上密旨,天日在上,老夫非承望用情,屈伏势力的。 太监勿复多话。"
乃拂袖而起。
忠贤着实无聊,老羞成怒,作色道:"老先生说得虽容易,多恐倒不利于先生的。"
叶公厉声道:"不利且怎的?太监奈何此圣世之一叶向高,我是斩头沥血之人,太监惟任自为之罢。"
便下堂出去。
忠贤大为惭忿,心内想了半日道:"张吏部这般厚意,实是难孤。 今若以叶学士不许允从为说,不但张吏部败了兴也,不倒轻视了我?我且姑以他应许瞒说,回张吏部。 且慢慢看下回,倘有机会徐图,有何不可?"主意定了,即书了名帖,直往张吏部请见。
修河方与儿子鬼鬼祟祟的说了科场事,见了魏忠贤名帖,便大喜道:"魏太监今来,必有好事。"
忙下堂迎接,直到里面套间密室坐下,道:"太监光临,想是好的。 还是为学生贺的,还是慰的?"忠贤躬身笑嘻嘻道:"恭贺老先生了。"
修河道:"有何贺事?"忠贤道:"叶学士初甚踌躇,及至下生说了又说,未乃免不得许允了。 争奈榜头虽不得,亚魁、探花分明是已诺的。"
张修河那里知道忠贤设诡说谎的?只自喜从天降,感谢不尽,说道:"总是公公千斤鼎力,学生与家豚前程一同都靠了太监。"
乃命进杯盘,摆下太托,款款的接待。
用过,忠贤告别。
修河复重申托,他去了。
此时张善见了魏忠贤之来,便在屏风后面隐身,一五一十,并听过了,喜之不胜。
待忠贤去后,迎将出来。
修河便将忠贤说话来,张善笑嘻嘻的道:"孩儿多的在屏后听过。"
相与贺喜,退去。
不多辰,张善满面堆笑,走进来,说道:"有一件天降喜事,儿子说告爷爷。"
修河道:"什么事,这样喜的?尔且坐下说来,仔细使为爷的知来罢。"
未知张善说出何事来?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