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家旧晋书辑本 王 隱 晋 书 卷 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九家旧晋书辑本
《九家旧晋书辑本》 王 隱 晋 书 卷 五 汤球辑(清) 杨朝明校补

后妃夏殷以上。

內职无闻。

姬氏之宠。

妇官为盛。

前汉列纪十四。

世祖受命。

又有美人以比职焉。

御览一百四十五。

文明王皇后文明皇后。

王肃女。

秉德清贞。

体行纯和。

八岁诵诗论。

特精丧服。

苟有文义。

过目则识。

祖司徒朗异之曰。

兴吾家者。

必此女矣。

惜不为男。

每居大丧。

常身不胜衣。

见鍾会见任。

言於文帝曰。

会好为事端。

宠过必弊。

太始元年。

尊曰皇太后。

宫曰崇礼。

晋书作崇化。

自即尊位。

眷恋素业。

忽弃华丽。

四年薨。

御览一百三十八。

武元杨皇后杨元后。

父炳。

唐讳炳。

故所修书作文宗。

言后相贵。

故文帝为武帝娶之。

生惠帝。

以上亦见百四十九所引王隱晋书。

武帝疑惠帝不堪奉大统。

密以语后。

后曰。

立嫡以长。

不以贤。

岂可动乎。

初为太子谋\婚。

久不决。

上欲娶卫瓘女。

后欲娶贾充女。

充妻郭。

酷妒宿著。

上曰。

卫公女有五可。

贾公女有五不可。

卫家女。

种贤、而多子。

端正、而长、白。

贾家女。

种妒、而少子、丑恶、二字一作酷。

而短、黑。

郭氏必欲使所生女配太子。

既先使人言。

又输宝物於杨后。

固启必成。

本当娶后妹午。

午年十二。

小太子一岁。

因见短小未胜衣。

更娶南风。

南风年十五。

大太子二岁。

上乃听之。

遂成。

纳贾后后乱晋国。

此段依初学记十。

御览百四十九引王隱晋书。

武帝采诸葛冲等女五十余人。

入殿呈露面常衣。

令后选取。

后不取端正。

唯取长白。

时卞藩女有美色。

帝举扇鄣面语后曰。

藩女可。

后曰。

藩三世后族。

不宜枉以卑位。

赐采女食。

皆忧不食。

帝使縵障杨后曰。

可但入鄣。

其中者以絳纱系臂。

遂取胡芳。

芳泣。

一作啼。

左右止之。

曰陛下闻之。

一作闻声。

芳曰。

死且不畏。

何畏陛下。

帝壮其言。

故遂敬之。

父奋闻女中选。

亦哭曰。

老奴不死。

唯有二儿。

男入九地之下。

女上九天之上。

帝拜芳为贵嬪。

此段亦见百四十五引王隱晋书。

武帝临轩。

拜诸葛婉为夫人。

李华为贵人。

依御览百四十四补。

又採侍御史齐国左维女为修议。

有文才。

依同上百四十五补。

后拜芳夫人。

依同上百四十四补。

案上三节皆引王隱晋书。

元后疾甚。

见上素敬胡夫人。

恐立之。

又虑太子不安。

临终。

枕帝膝曰。

从妹男胤有德色。

不足復娶异姓。

帝许之。

崩於光明殿。

御览百三十八称晋书。

案敘事与晋书不合。

与王隱似同。

因杂採所引王隱书以成篇。

盖係引时脱王隱二字也。

元后临终有命。

先来临者有赏。

胡夫人自排入。

径前辞决。

御览百四十四。

武悼杨皇后后讳芷。

字季兰。

小字男胤。

武帝继室也。

太傅杨骏女。

咸寧二年即后位。

婉嫕才色映椒房。

宠礼尤隆。

后无子。

贾庶人为太子妃。

时数以肆情忌嫉。

失帝意。

帝虑始终之事欲废焉。

后为妃陈请曰。

贾公有勋於王府。

犹將数世宥之。

况贾妃亲则其子。

夫妒忌亦妇人之常事。

不足以一眚而忘大德。

帝纳焉。

晏驾。

尊曰皇太后。

贾庶人五日一朝。

后既丧所天。

常有蹙容。

庶人谓不悦在己。

愈自嫌。

及星辰有变。

占於母家不利。

殿中典兵中郎孟观等。

遂进劝庶人。

有先唱者有福。

后发者受祸。

庶人遂陷诛后父骏三族。

及內外亲属。

迁后於永寧宫。

贾庶人寻讽百僚奏。

太后废为庶人。

母庞付廷尉行刑。

詔初欲宥之。

卒不可。

事奏。

太后截发、稽顙、称妾。

原误疾。

请母於贾庶人。

而庞遂见刑。

后不胜忧哀。

崩於幽宫。

春秋三十有四。

謚曰武悼皇后。

御览百三十八称晋书后妃列传。

案与晋书不同。

盖即引王隱书。

故录於此。

又案此传亦见於御览百四十九。

作晋后妃別传。

惠贾皇后后讳南风。

武帝谋\太子婚久不决。

上欲娶卫瓘女。

元后欲娶贾充女。

上曰。

卫女有五可。

贾女有五不可。

卫家种贤而多子。

端正长、白。

贾女种妒少子。

丑而短、黑。

郭槐多输宝物於杨后。

既纳宝物。

固欲娶贾氏。

九字依类聚十六引补。

遂娶南风。

八年將纳妃。

帝知太子性不慧。

又闻卫瓘言。

故试之。

尽召东宫大小官属。

为作饮食。

而密封詔事。

使太子决。

停信待之。

贾妃大惧。

请外人作答詔草。

给使张泓行还。

启贾妃曰。

太子不学。

而答詔引义。

必致责作草主。

更益谴负。

不如直以意答。

贾妃大喜。

语泓便为我好答。

得富贵与汝共之。

泓素有小才。

具草令太子自写。

武帝大喜。

於是贾妃讽旨於外。

说张泓孝廉郎才。

语领军举高第。

充遣语妃曰。

卫瓘老奴。

几破汝家事。

於是贾妃衔之。

此段亦见百四十九。

依以校补。

贾妃酷妒。

手斫一作击。

数人。

或以刀戟擿音掷。

孕妾。

子乃隨刃墮地。

上闻大怒。

治金墉城將杀之。

一作垂废之。

赵粲、荀勗、深救之。

故得不废。

此节亦见百四十九。

洛阳尉部小吏。

忽有好物。

尉疑为盗。

召之。

贾后疏亲欲求盗物。

往听对辞云。

先行逢一老嫗。

说家有疾。

师卜当得城南年少厌塞。

蹔相烦。

寻重报。

小吏从之上车。

下帷。

纳著帘箱中。

行十余里。

过六七门限。

开帘见楼阁好屋。

问此何处。

云天上。

即以香汤见浴。

好衣美食。

將入。

见一妇人。

年可三十五六。

短小青黑色。

眉后有疵。

见留数日。

共宿。

得此眾物。

贾氏疏亲闻其形状。

知是贾后。

惭而去。

尉亦解意。

云他人多杀之不出。

唯此小吏。

以爱得出。

贾氏诈有身。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