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地道记司州河南郡雒阳城內。
南北九里七十步。
东西六里十步。
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城东北隅。
周威烈王冢。
刘昭注补一。
称晋太康地道记。
按係两引其书。
而太康下脱一记字。
洛阳宫西宜秋里。
门东向。
南壁石生地中。
始高三尺。
如香炉形。
人多祀之。
编珠一。
尸乡。
故殷汤所都者也。
亦曰汤亭。
田横死于是亭。
故改曰尸乡。
丽道元水经注阳渠水下。
右雒阳。
案郡国志。
匽师有尸乡。
晋省匽师入雒阳。
故列此。
王城去雒城四十里。
刘昭续汉书郡国志注补一。
蒯乡在县西南。
有蒯亭。
同上。
右河南。
訾在县之东。
刘昭注补一。
坎埳聚在县南。
同上。
坎埳聚在巩西。
水经注十五洛水下。
按注云。
京相璠曰。
巩东地名坎欿。
春秋。
王出及坎埳。
服虔亦以为巩东邑。
地道记言在巩西。
非也。
右巩。
济自大伾入河。
与河水斗。
南泆为滎泽。
水经注济水下。
济自大伾入河。
与河水斗。
大伾在成皋。
古成皋兼包巩县之界。
溢出为滎水。
太平御览水部。
右成皋。
潁水出阳城山。
刘昭注补二。
右阳城。
阳翟去洛阳二百八十六里。
属河南。
刘昭注补二。
钓台下有陂。
俗谓之钓台陂。
太平寰宇记七。
右阳翟。
滎阳郡京有大索、小索亭。
汉书京索之间也。
水经注济水下。
右京。
阳武滎阳有博浪沙。
张良为韩击秦始皇处。
御览百五十九州郡五。
太平寰宇记二。
右阳武。
令县在滎阳。
史记索隱六。
右令。
宏农郡汉宏农本函谷关。
有桃林也。
寰宇记六。
宏农亭在宏农县东十三里。
水经注河水下。
右宏农。
湖本胡县也。
汉武帝改作湖。
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
水经注四河水下。
右湖。
秦之华阳。
潼关是也。
刘昭注补一。
太华山在县西南。
同上。
右华阴。
上洛郡郡在洛上。
故以为名。
水经注二十渭水下。
右郡。
嶢关当在上洛县西北。
同上十九。
右上洛。
伊水东北入雒。
刘昭注补一。
右卢氏。
平阳郡平阳有尧城。
刘昭注补一。
右平阳。
杨故杨侯国。
晋灭之以赐大夫羊舌肸。
汉以为县。
属河东郡。
后汉同。
魏置平阳郡。
杨县属焉。
寰宇记四十三。
梁城去杨县五十里。
叔向邑也。
刘昭注补一。
右杨。
皮氏县有介山。
子推所逃隱于是。
水经注四汾水下。
右皮氏。
河东郡咸山在安邑南。
刘昭注补一。
右安邑。
首山在蒲阪。
与胡县相连。
宋书州郡志二。
蒲阪有雷首山。
一名涤山。
徐坚初学记八。
右蒲阪。
襄陵。
晋武公从曲沃徙此。
刘昭注补一。
右襄陵。
左传。
文十三年。
詹嘉处瑕。
在猗氏县东北。
同上。
右猗氏。
汲郡汲县有铜关。
刘昭注补一。
右汲。
朝歌本沫邑也。
诗云。
爰采唐矣。
沫之乡矣。
殷王武丁始迁居之。
为殷都也。
禹贡。
紂都在冀州大陆之野。
即此矣。
有糟邱酒池之事焉。
有新声靡乐。
邑号朝歌。
水经注九淇水下。
右朝歌。
庾袞入林虑山。
食木实。
饵石。
得长年也。
陈藏器本草。
右林虑。
河內殷国也。
周名之为南阳。
秦始皇改曰修武。
水经注。
清水下称王隱说。
右修武。
河內郡河阳別县。
非温邑也。
水经注河水下。
右河阳。
广平郡肥乡太康中立。
以隶广平也。
水经注十浊章水下。
右肥乡。
阳平郡。
元城县南有琐阳城。
刘昭注补二。
右元城。
乐平东南有夷仪。
道通襄国。
夷仪山在城北故塞。
寰宇记五十九。
右乐平。
魏郡高堂隆刻鄴宫屋材云。
后若干年当有天子居此宫。
惠帝止鄴宫。
治屋者土剥更泥。
一作屋。
始见刻字。
计年正合。
二字一作在今时。
欧阳询艺文类聚六十二。
御览九十七又百七十三。
兗州陈留郡仪封人。
浚仪人。
此县人也。
刘昭注补二。
右浚仪。
长垣古卫。
故匡。
城地。
孔子所厄处也。
御览州郡四。
右长垣。
承匡城在县西。
左传文十一年。
会郤缺於承匡。
刘昭注补三。
案御览误列入长垣县下。
右襄邑。
濮阳郡廩邱者。
春秋之所谓齐邑矣。
实表东海者也。
水经注二十四瓠子水下。
右廩邱。
济阳郡成武县有秺城。
刘昭注补二。
右成武。
高平国金乡县多山。
所治名金山。
山北有凿石为冢。
深十余丈。
隧长三十丈。
旁却入为室三方。
云得白蛇二字因御览五百五十七引补。
白兔。
不葬。
更葬南山。
凿而得金。
故曰金山。
故冢今在。
或云汉昌邑所作。
或云秦时。
刘昭注补三。
右金乡。
湖陆县西有费亭城。
魏武帝初所封。
同上。
右湖陆。
东平国寿张有蚩尤祠狗墟。
同上。
右寿张。
秦亭在范县西北。
同上。
右范。
豫州潁川郡长社县本名长葛。
社中树暴长。
汉改名。
刘昭注补二。
右长社。
汝南郡吴房有吴城。
同上。
吴房右吴房。
襄城郡襄城故城。
楚灵王筑。
水经注二十一汝水下。
右襄城。
高陵山。
汝水所出。
刘昭注补二。
右定陵。
汝阴郡汝阴有陶邱乡。
诗所谓汝坟。
同上。
右汝阴。
新蔡有大吕亭。
故吕侯国。
同上。
右新蔡。
梁国梁孝王筑城十二里。
小鼓唱节。
杵下而和之。
称睢阳曲。
同上。
昭二十一年。
御诸横。
横亭在睢阳县南。
同上。
右睢阳。
项有公路城。
袁术所筑。
同上。
右项。
陈城西南角有淮阳城。
汉淮阳城也。
寰宇记十。
陈城南道东有宛邱。
渐欲平。
水经注沙水下。
陈城北有故沙。
名之为死沙。
而今水流津通。
漕运\所由矣。
同上二十二沙水下。
犖北有谷水。
同上。
右陈。
惠帝永康中。
復立阳夏县。
寰宇记十。
右阳夏。
苦城南三十里有平城。
刘昭注补二。
右苦。
沛国沛有许城。
左传定八年郑伐许。
同上。
右沛。
丰去国二百六十、州六百、雒千二十五里。
同上。
右丰。
左传昭八年。
大蒐於红。
同上。
右红。
晋书地理志作虹。
譙郡左传隱二年。
入向城。
在龙亢县东南。
同上。
右龙亢。
鲁郡孔子葬於鲁城北泗水上。
水经注二十五泗水上。
五父衢在鲁城东。
刘昭注补二。
右鲁。
薛夏车正奚仲所封。
冢在城南二十里山上。
同上。
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
水经注二十五泗水下。
右薛。
弋阳郡西阳故弦子国也。
水经注三十五江水下。
右西阳。
楚灭邾。
徙其君此城。
刘昭注补。
右邾。
安丰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子、秦人、侵吴。
及雩娄。
闻吴有备而还。
雩娄在安丰之西南。
水经注决水下。
右雩娄。
安丰县。
安丰郡之属县也。
俗名之曰安城矣。
水经注三十二沘水下。
决水在安丰县之西南。
即其界也。
水经注三十二。
右安丰。
冀州赵国房子有砾塞。
中谷塞。
刘昭注补二。
右房子。
元氏有石塞。
三公塞。
同上。
右元氏。
中邱有石门塞。
烧梁关。
同上。
右中邱。
平原国平原有篤马河。
刘昭注补四。
右平原。
乐陵国厌次属平原。
后属乐陵国也。
史记索隱三。
右厌次。
乐陵国有新乐县。
水经注九清河下。
右新乐。
勃海郡晋改阜邑为阜城。
寰宇记六十三。
右阜城。
河间国中水县属河间。
史记索隱本纪七。
右中水。
清河国清河国凡领清河等六县。
初学记八。
右清河。
灵有鸣犊关。
刘昭注补二。
右灵。
中山国蒲阴有阳安关。
阳城蒲阳山。
蒲水所出也。
同上。
蒲阴县有安阳关。
盖安阳关。
都尉治。
俗名斯川为阳安壙。
水经注十一滱水下。
右蒲阴。
望都县有马安关。
刘昭注补二。
望都县有马溺关。
水经注十一滱水下。
望都县有委粟关。
同上。
右望都。
常山郡元氏改属赵国。
其常山郡移理於真定。
寰宇记六十一。
右真定。
自上曲阳县。
北行四百二十五里。
恒山。
多山阪。
号一作名。
飞狐口。
刘昭注补二。
右上曲阳。
幽州幽州因幽都以为名。
句亦见御览州郡部八。
山海经有幽都之山。
今列於北荒矣。
寰宇记六十九。
舜以冀州南北广大。
分燕地北地为幽州。
御览州郡部八。
舜以冀州南北广大。
分燕地北为幽州。
夏殷省幽併冀。
为冀州之域。
周復置幽州。
寰宇记六十九。
右州。
范阳国故安县属范阳国。
寰宇记六十九。
右故安。
上谷郡上谷郡在谷之头。
故因以上谷名焉。
王莽改名朔调也。
水经注十二圣水下。
右郡。
燕国安乐晋封刘禪为国。
水经注沾水下。
右安乐。
北平郡鸿上关。
尉治。
北平而画塞於望都。
东北去北平不远。
兼县上所拯也。
水经注十滱水下。
右郡。
辽西郡辽西人见有浮棺。
欲破之。
语曰。
我孤竹君原落子字。
也。
汝破我何为。
因为立祠焉。
祠在山上。
城在山侧。
肥如县南十二里。
水之会也。
水经注十四濡。
右郡。
案郡国志。
孤竹城属令支。
晋书地理志无此县。
故附郡。
平州昌黎郡昌黎有青城山。
刘昭注补五。
右昌黎。
并州太原郡晋水出龙山。
水经注六。
右晋阳。
少山即大谷水所出。
经祁县界。
寰宇记四十。
右阳邑。
上党郡高都县有太行关。
丹谿为关之东谷。
途自此去。
不復由关矣。
水经注九沁水下。
右高都。
西河国晋改兹氏为隰城县。
注原脱。
右隰城。
西河有中阳。
旧县也。
水经注六文水下。
右中阳。
谷远今名孤远。
后代语讹耳。
御览州郡部七。
右界休。
案寰宇记。
晋省谷远县入界休。
雍州雍州兼得梁州之地。
西北之位。
阳所不及。
阴气壅遏。
故取名焉。
蓺文类聚地部一。
右州。
京兆郡枳道亭在霸水西。
刘昭注补一。
宋敏求长安志一。
右霸城。
蓝田有虎侯山。
刘昭注补一。
右蓝田。
西郑。
郑桓公友之始封。
水经注。
渭水下称王隱说。
右郑。
冯翊郡莲勺县属冯翊。
寰宇记二十。
右莲勺。
扶风郡池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