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 帝纪第三 武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晋书
《晋书》 帝纪第三 武帝 房玄龄

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

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

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

迎常道乡公于东武阳,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

及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开府、副贰相国。

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

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

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

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 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

由是遂定。

咸熙二年五月,立为晋王太子。

八月辛卯,文帝崩,太子嗣相国、晋王位。

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国内行服三日。

是月,长人见于襄武,长三丈,告县人王始曰:"今当太平。"

九月戊午,以魏司徒何曾为丞相,镇南将军王沈为御史大夫,中护军贾充为卫将军,议郎裴秀为尚书令、光禄大夫,皆开府。

十一月,初置四护军,以统城外诸军。

乙未,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是时晋德既洽,四海宅心。

于是天子知历数有在,乃使太保郑冲奉策曰:"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 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 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 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 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 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 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 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 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 允执其中,天禄永终。 於戏!王其钦顺天命。 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帝初以礼让,魏朝公卿何曾、王沈等固请,乃从之。

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丙寅,设坛于南郊,百僚在位及匈奴南单于四夷会者数万人,柴燎告类于上帝曰:"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 昔者唐尧,熙隆大道,禅位虞舜,舜又以禅禹,迈德垂训,多历年载。 暨汉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拨乱济时,扶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 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颠坠,实赖有晋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弘济于艰难,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 诞惟四方,罔不祗顺,郭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 肆予宪章三后,用集大命于兹。 炎维德不嗣,辞不获命。 于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献陪隶,暨于百蛮君长,佥曰:‘皇天鉴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 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不可以旷主。 ’炎虔奉皇运。 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永答众望。"

礼毕,即洛阳宫幸太极前殿,诏曰:"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 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 至于皇考文王,睿哲光远,允协灵祗,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仁济于宇宙,功格于上下。 肆魏氏弘鉴于古训,仪刑于唐虞,畴咨群后,爰辑大命于朕身。 予一人畏天之命,用不敢违。 惟朕寡德,负荷洪烈,托于王公之上,以君临四海,惴惴惟惧,罔知所济。 惟尔股肱爪牙之佐,文武不贰之臣,乃祖乃父,实左右我先王,光隆我大业。 思与万国,共享休祚。"

于是大赦,改元。

赐天下爵,人五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

复天下租赋及关市之税一年,逋债宿负皆勿收。

除旧嫌,解禁锢,亡官失爵者悉复之。

丁卯,遣太仆刘原告于太庙。

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鄴宫;魏氏诸王皆为县侯。

迫尊宣王为宣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宣王妃张氏为宣穆皇后。

尊太妃王氏曰皇太后,宫曰崇化。

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瑰为太原王,圭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凌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

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为车骑将军、鲁公,尚书令裴秀为巨鹿公,侍中荀勖为济北公,太保郑冲为太傅、寿光公,太尉王祥为太保、睢陵公,丞相何曾为太尉、郎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博陵公,司空荀顗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

其余增封进爵各有差,文武普增位二等。

改景初历为太始历,腊以酉,社以丑。

戊辰,下诏大弘俭约,出御府珠玉玩好之物,颁赐王公以下各在差。

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

己巳,诏陈留王载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

赐山阳公刘康、安乐公刘禅子弟一人为附马都尉。

乙亥,以安平王孚为太宰、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诏曰:"昔王凌谋废齐王,而王竟不足以守位。 邓艾虽矜功失节,然束手受罪。 今大赦其家,还使立后。 兴灭继绝,约法省刑。 除魏氏宗室禁锢。 诸将吏遭三年丧者,遣宁终丧。 百姓复其徭役。 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 省郡国御调,禁乐府靡丽百戏之伎及雕文游畋之具。 开直言之路,置谏官以掌之。"

是月,凤皇六、青龙三、白龙二、麒麟各一见于郡国。

二年春正月丙戌,遣兼侍中侯史光等持节四方,循省风俗,除禳祝之不在祀典者。

丁亥,有司请建七庙,帝重其役,不许。

庚寅,罢鸡鸣鼓。

辛丑,尊景皇帝夫人羊氏曰景皇后,宫曰弘训。

丙午,立皇后杨氏。

二月,除汉宗室禁锢。

己未,常山王衡薨。

诏曰:"五等之封,皆录旧勋。 本为县侯者传封次子为亭侯,乡侯为关内侯,亭侯为关中侯,皆食本户十分之一。"

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于明堂以配上帝。

庚午,诏曰:"古者百官,官箴王阙。 然保氏特以谏诤为职,今之侍中、常侍实处此位。 择其能正色弼违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选。"

三月戊戌,吴人来吊祭,有司奏为答诏。

帝曰:"昔汉文、光武怀抚尉佗、公孙述,皆未正君臣之仪,所以羁糜未宾也。 皓遣使之始,未知国庆,但以书答之。"

夏五月戊辰,诏曰:"陈留王操尚谦冲,每事辄表,非所以优崇之也。 主者喻意,非大事皆使王官表上之。"

壬子,骠骑将军博陵公王沈卒。

六月壬申,济南王遂薨。

秋七月辛巳,营太庙,致荆山之木,采华山之石’铸铜柱十二,涂以黄金,镂以百物,缀以明珠。

戊戌,谯王逊薨。

丙午晦,日有蚀之。

八月丙辰,省右将军官。

初,帝虽从汉魏之制,既葬除服。

而深衣素冠,降席撤膳,哀敬如丧者。

戊辰,有司奏改服进膳,不许,遂礼终而后复吉。

及太后之丧,亦如之。

九月乙未,散骑常侍皇甫陶、傅玄领谏官,上书谏诤,有司奏请寝之。

诏曰:"凡关言人主,人臣所至难,而苦不能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也。 每陈事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其详评议。"

戊戌,有司奏:"大晋继三皇之踪,蹈舜禹之迹,应天顺时,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虞遵唐故事。"

奏可。

冬十月丙午朔,日有蚀之。

丁未,诏曰:"昔舜葬苍梧,农不易亩;禹葬成纪,市不改肆。 上惟祖考清简之旨,所徙陵十里内居人,动为烦扰,一切停之。"

十一月己卯,倭人来献方物。

并圜丘、方丘于南、北郊,二至之祀合于二郊。

罢山阳公国督军,除其禁制。

己丑,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景怀皇后。

辛卯,迁祖祢神主于太庙。

十二月,罢农官为郡县。

是岁,凤皇六、青龙十、黄龙九、麒麟各一见于郡国。

三年春正月癸丑,白龙二见于弘农渑池。

丁卯,立皇子衷为皇太子。

诏曰:"朕以不德,托于四海之上,兢兢祗畏,惧无以康济寓内,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又近世每建太子,宽宥施惠之事,间不获已,顺从王公卿士之议耳。 方今世运垂平,将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使百姓蠲多幸之虑,笃终始之行,曲惠小仁,故无取焉。 咸使知闻。"

三月戊寅,初令二千石得终三年丧。

丁未,昼昏。

罢武卫将军官。

以李憙为太子太傅。

太山石崩。

夏四月戊午,张掖太守焦胜上言,氐池县大柳谷口有玄石一所,白画成文,实大晋之休祥,图之以献。

诏以制币告于太庙,藏之天府。

秋八月,罢都护将军,以其五署还光禄勋。

九月甲申,诏曰:"古者以德诏爵,以庸制禄,虽下士犹食上农,外足以奉公忘私,内足以养亲施惠。 今在位者禄不代耕,非所以崇化之本也。 其议增吏俸。"

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以太尉何曾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司空荀顗为司徒。

冬十月,听士卒遭父母丧者,非在疆场,皆得奔赴。

十二月,徙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侯。

山阳公刘康来朝。

禁星气谶纬之学。

四年春正月辛未,以尚书令裴秀为司空。

丙戌,律令成,封爵赐帛各有差。

有星孛于轸。

丁亥,帝耕于藉田。

戊子,诏曰:"古设象刑而众不犯,今虽参夷而奸不绝,何德刑相去之远哉!先帝深愍黎元,哀矜庶狱,乃命群后,考正典刑。 朕守遗业,永惟保乂皇基,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 方今阳春养物,东作始兴,朕亲率王公卿士耕藉田千亩。 又律令既就,班之天下,将以简法务本,惠育海内。 宜宽有罪,使得自新,其大赦天下。 长吏、郡丞、长史各赐马一匹。"

二月庚子,增置山阳公国相、郎中令、陵令、杂工宰人、鼓吹车马各有差。

罢中军将军,置北军中候官。

甲寅,以东海刘俭有至行,拜为郎。

以中军将军羊祜为尚书左仆射,东莞王伷为尚书右仆射。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

夏四月戊戌,太保、睢陵公王祥薨。

己亥,祔葬文明皇后王氏于崇阳陵。

罢振威、扬威护军官,置左右积弩将军。

六月甲申朔,诏曰:"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职宣风展义也。 见长吏,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存问耆老,亲见百年。 录囚徒,理冤枉,详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患苦。 无有远近,便若朕亲临之。 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 士庶有好学笃道,孝弟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 田畴辟,生业修,礼教设,禁令行,则长吏之能也。 人穷匮,农事荒,奸盗起刑,狱烦,下陵上替,礼义不兴,斯长吏之否也。 若长吏在官公廉,虑不及私,正色直节,不饰名誉者,及身行贪秽,诌黩求容,公节不立,而私门日富者,并谨察之。 扬清激浊,举善弹违,此朕所以垂拱总纲,责成于良二千石也。 於戏戒哉!"秋七月,太山石崩,众星西流。

戊午,遣使者侯史光循行天下。

己卯,谒崇阳陵。

九月,青、徐、兗、豫四州大水,伊洛溢,合于河,开仓以振之。

诏曰:"虽诏有所欲,及奏得可而于事不便者,皆不可隐情。"

冬十月,吴将施绩入江夏,万郁寇襄阳。

遣太尉义阳王望屯龙陂。

荆州刺史胡烈击败郁。

吴将顾容寇郁林,太守毛炅大破之,斩其交州刺史刘俊、将军修则。

十一月,吴将丁奉等出芍陂,安东将军汝阴王骏与义阳王望击走之。

己未,诏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

十二月,班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庚寅,帝临听讼观,录廷尉洛阳狱囚,亲平决焉。

扶南、林邑各遣使来献。

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丙申,帝临听讼观录囚徒,多所原遣。

青龙二见于荥阳。

二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置秦州。

辛巳,白龙二见于赵国。

青、徐、兗三州水,遣使振恤之。

壬寅,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东莞王伷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

丁亥,诏曰:"古者岁书群吏之能否,三年而诛赏之。 诸令史前后,但简遣疏劣,而无有劝进,非黜陟之谓也。 其条勤能有称尤异者,岁以为常。 吾将议其功劳。"

己未,诏蜀相诸葛亮孙京随才署吏。

夏四月,地震。

五月辛卯朔,凤皇见于赵国。

曲赦交趾、九真、日南五岁刑。

六月,鄴奚官督郭暠上疏陈五事以谏,言甚切直,擢为屯留令,西平人曲路伐登闻彭,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

帝曰:"朕之过也。"

舍而不问。

罢镇军将军,复置左右将军官。

秋七月,延群公,询谠言。

九月,有星孛于紫宫。

冬十月丙子,以汲郡太守王宏有政绩,赐谷千斛。

十一月,追封谥皇弟兆为城阳哀王,以皇子景度嗣。

十二月,诏州郡举勇猛秀异之才。

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帝临轩,不设乐。

吴将丁奉入涡口,扬州刺史牵弘击走之。

三月,赦五岁刑已下。

夏四月,白龙二见于东莞。

五月,立寿安亭侯承为南宫王。

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

诏遣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奋威护军田章讨之。

秋七月丁酉,复陇右五郡遇寇害者租赋,不能自存者禀贷之。

乙巳,城阳王景度薨。

诏曰:"自泰始以来,大事皆撰录秘书,写副。 后有其事,辄宜缀集以为常。"

丁未,以汝阴王骏为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九月,大宛献汗血马,焉耆来贡方物。

冬十一月,幸辟雍,行乡饮酒之礼,赐太常博士、学生帛牛酒各有差。

立皇子柬为汝南王。

十二月,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帅众来奔,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

戊辰,复置镇军官。

七年春正月丙子,皇太子冠,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匈奴帅刘猛叛出塞。

二月,孙皓帅众趋寿阳,遣大司马望屯淮北以距之。

三月,丙戌,司空、巨鹿公裴秀薨。

癸巳,以中护军王业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珪为尚书右仆射。

孙秀部将何崇帅众五千人来降。

夏四月,九真太守董元为吴将虞氾所攻,军败,死之。

北地胡寇金城,凉州刺史牵弘讨之。

群虏内叛,围弘于青山,弘军败,死之。

五月,立皇子宪为城阳王。

雍、凉、秦三州饥,赦其境内殊死以下。

闰月,大雩,太官减膳。

诏交趾三郡、南中诸郡无出今年户调。

六月,诏公卿以下举将帅各一人。

辛丑,大司马义阳王望薨。

大雨霖,伊、洛、河溢,流居人四千余家,杀三百余人,有诏振贷给棺。

秋七月癸酉,以车骑将军贾充为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

吴将陶璜等围交趾,太守杨稷与郁林太守毛炅及日南等三郡降于吴。

八月丙戌,以征东大将军卫瓘为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

丙申,城阳王宪薨。

分益州之南中四郡置宁州,曲赦四郡殊死已下。

冬十月丁丑,日有蚀之。

十一月丁巳,卫公姬署薨。

十二月,大雪。

罢中领军,并北军中候。

以光禄大夫郑袤为司空。

八年春正月,监军何桢讨匈奴刘猛,累破之,左部帅李恪杀猛而降。

癸亥,帝耕于藉田。

二月乙亥,禁雕文绮组非法之物。

壬辰,太宰、安平王孚薨。

诏内外群官举任边郡者各三人。

帝与右将军皇甫陶论事,陶与帝争言,散骑常侍郑徽表请罪之。

帝曰:"谠言謇谔,所望于左右也。 人主常以阿媚为患,岂以争臣为损哉!徽越职妄奏,岂朕之意。"

遂免徽官。

夏四月,置后将军,以备四军。

六月,益州牙门张弘诬其刺史皇甫晏反,杀之,传首京师。

弘坐伏诛,夷三族。

壬辰,大赦。

丙申,诏复陇右四郡遇寇害者田租。

秋七月,以车骑将军贾充为司空。

九月,吴西陵督步阐来降,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宜都公。

吴将陆抗攻阐,遣车骑将军羊祜帅众出江陵,荆州刺史杨肇迎阐于西陵,巴东监军徐胤击建平以救阐。

冬十月辛未朔,日有蚀之。

十二月,肇攻抗,不克而还。

阐城陷,为抗所禽。

九年春正月辛酉,司空、密陵侯郑袤薨。

二月癸巳,司徒、乐陵公石苞薨。

立安平亭侯隆为安平王。

三月,立皇子祗为东海王。

夏四月戊辰朔,日有蚀之。

五月,旱。

以太保何曾领司徒。

六月乙未,东海王祗薨。

秋七月丁酉朔,日有蚀之。

吴将鲁淑围弋阳,征虏将军王浑击败之。

罢五官左右中郎将、弘训太仆、卫尉、大长秋等官。

鲜卑寇广宁,杀略五千人。

诏聘公卿以下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

冬十月辛巳,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十一月丁酉,临宣武观大阅诸军,甲辰乃罢。

十年春正月辛亥,帝耕于藉田。

闰月癸酉,太傅、寿光公郑冲薨。

己卯,高阳王珪薨。

庚辰,太原王瑰薨。

丁亥,诏曰:"嫡庶之别,所以辨上下,明贵贱。 而近世以来,多皆内宠,登妃后之职,乱尊卑之序。 自今以后,皆不得登用妾媵以为嫡正。"

二月,分幽州五郡置平州。

三月癸亥,日有蚀之。

夏四月己未,太尉、临淮公荀顗薨。

六月癸巳,临听讼观录囚徒,多所原遣。

是夏,大蝗。

秋七月丙寅,皇后杨氏崩。

壬午,吴平虏将军孟泰、偏将军王嗣等帅众降。

八月,凉州虏寇金城诸郡,镇西将军、汝阴王骏讨之,斩其帅乞文泥等。

戊申,葬元皇后于峻阳陵。

九月癸亥,以大将军陈骞为大尉。

攻拔吴枳里城,获吴立信校尉庄祜。

吴将孙遵、李承帅众寇江夏,太守嵇喜击破之。

立河桥于富平津。

冬十一月,立城东七里涧石桥。

庚午,帝临宣武观,大阅诸军。

十二月,有星孛于轸。

置藉田令。

立太原王子缉为高阳王。

吴威北将军严聪、扬威将军严整、偏将军硃买来降。

是岁,凿陕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运漕。

咸宁元年春正月戊午朔,大赦,改元。

二月,以将士应已娶者多,家有五女者给复。

辛酉,以故鄴令夏谡有清称,赐谷百斛。

以奉禄薄,赐公卿以下帛有差。

叛虏树机能送质请降。

夏五月,下邳、广陵大风,拔木,坏庐舍。

六月,鲜卑力微遣子来献。

吴人寇江夏。

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破之,斩其渠帅。

戊申,置太子詹事官。

秋七月甲申晦,日有蚀之。

郡国螟。

八月壬寅,沛王子文薨。

以故太傅郑冲、太尉荀顗、司徒石苞、司空裴秀、骠骑将军王沈、安平献王孚等及太保何曾、司空贾充、太尉陈骞、中书监荀勖、平南将军羊祜、齐王攸等皆列于铭飨。

九月甲子,青州螟,徐州大水。

冬十月乙酉,常山王殷薨。

癸巳,彭城王权薨。

十一月癸亥,大阅于宜武观,至于己巳。

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

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封裴頠为钜鹿公。

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

赐诸散吏至于士卒丝各有差。

二月丙戌,河间王洪薨。

甲午,赦五岁刑以下。

东夷八国归化。

并州虏犯塞,监并州诸军事胡奋击破之。

初,燉煌太守尹璩卒,州以燉煌令梁澄领太守事。

议郎令狐丰废澄,自领郡事。

丰死,弟宏代之。

至是,凉州刺史杨欣斩宏,传首洛阳。

先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

诏曰:"每念顷遇疫气死亡,为之怆然。 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邪?诸上礼者皆绝之。"

夏五月,镇西大将军、汝阴王骏讨北胡,斩其渠帅吐敦。

立国子学。

庚午,大雩。

六月癸丑,荐荔支于太庙。

甲戌,有星孛于氐。

自春旱,至于是月始雨。

吴京下督孙楷帅众来降,以为车骑将军,封丹阳侯。

白龙二见于新兴井中。

秋七月,有星孛于大角。

吴临平湖自汉末壅塞,至是自开。

父老相传云:"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

癸丑,安平王隆薨。

东夷十七国内附。

河南、魏郡暴水,杀百余人,诏给棺。

鲜卑阿罗多等寇边,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之,斩首四千余级,获生九千余人,于是来降。

八月庚辰,河东、平阳地震。

己亥,以太保何曾为太傅,太尉陈骞为大司马,司空贾充为太尉,镇军大将军齐王攸为司空。

有星孛于太微,九月又孛于翼。

丁未,起太仓于城东,常平仓于东西市。

闰月,荆州五郡水,流四千余家。

冬十月,以汝阴王骏为征西大将军,平南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丁卯,立皇后杨氏,大赦,赐王公以下及于鳏寡各有差。

十一月,白龙二见于梁国。

十二月,征处士安定皇甫谧为太子中庶子,封后父镇军将军杨骏为临晋侯。

是月,以平州刺史傅询、前广平太守孟桓清白有闻,询赐帛二百匹,桓百匹。

三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蚀之。

立皇子裕为始平王,安平穆王隆弟敦为安平王。

诏曰:"宗室戚属,国之枝叶,欲令奉率德义,为天下式。 然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棠棣》之诗,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 今以卫将军、扶风王亮为宗师,所当施行,皆咨之于宗师也。"

庚寅,始平王裕薨。

有星孛于西方。

使征北大将军卫讠雚讨鲜卑力微。

三月,平虏护军文淑讨叛虏树机能等,破之。

有星孛于胃。

乙未,帝将射雉,虑损麦苗而止。

夏五月戊子,吴将邵凯、夏祥帅众七千余人来降。

六月,益、梁八郡水,杀三百余人,没邸阁别仓。

秋七月,以都督豫州诸军事王浑为都督扬州诸军事。

中山王睦以罪废为丹水侯。

八月癸亥,徙扶风王亮为汝南王,东莞王伷为琅邪王,汝阴王骏为扶风王,琅邪王伦为赵王,渤海王辅为太原王,太原王颙为河间王,北海王陵为任城王,陈王斌为西河王,汝南王柬为南阳王,济南王耽为中山王,河间王威为章武王。

立皇子玮为始平王,允为濮阳王,该为新都王,遐为清河王,钜平侯羊祜为南城侯。

以汝南王亮为镇南大将军。

大风拔树,暴寒且冰,郡国五陨霜,伤谷。

九月戊子,以左将军胡奋为都督江北诸军事。

兗、豫、徐、青、荆、益、梁七州大水,伤秋稼,诏振给之。

立齐王子蕤为辽东王,赞为广汉王。

冬十一月丙戌,帝临宣武观大阅,至于壬辰。

十二月,吴将孙慎入江夏、汝南,略千余家而去。

是岁,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日有蚀之。

三月甲申,尚书左仆射卢钦卒。

辛酉,以尚书右仆射山涛为尚书左仆射。

东夷六国来献。

夏四月,蚩尤旗见于东井。

六月丁未,阴平、广武地震,甲子又震。

凉州刺史杨欣与虏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败绩,死之。

弘训皇后羊氏崩。

秋七月己丑,祔葬景献皇后羊氏于峻平陵。

庚寅,高阳王缉薨。

癸巳,范阳王绥薨。

荆、扬郡国二十皆大水。

九月,以大傅何曾为太宰。

辛巳,以尚书令李胤为司徒。

冬十月,以征北大将军卫瓘为尚书令。

扬州刺史应绰伐吴皖城,斩首五千级,焚谷米百八十万斛。

十一月辛巳,太医司马程据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于殿前。

甲申,敕内外敢有犯者罪之。

吴昭武将军刘翻、厉武将军祖始来降。

辛卯,以尚书杜预都督荆州诸军事。

征南大将军羊祜卒。

十二月乙未,西河王斌薨。

丁未,太宰郎陵公何曾薨。

是岁,东夷九国内附。

五年春正月,虏帅树机能攻陷凉州。

乙丑,使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击之。

二月甲午,白麟见于平原。

三月,匈奴都督拔弈虚帅部落归化。

乙亥,以百姓饥馑,减御膳之半。

有星孛于柳。

夏四月,又孛于女御。

大赦,降除部曲督以下质任。

丁亥,郡国八雨雹,伤秋稼,坏百姓庐舍。

秋七月,有星孛于紫宫。

九月甲午,麟见于河南。

冬十月戊寅,匈奴余渠都督独雍等帅部落归化。

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

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余万。

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冠军将军杨济为副,总统众军。

十二月,马隆击叛虏树机能,大破,斩之,凉州平。

肃慎来献楛矢石砮。

太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五色气冠日。

癸丑,王浑克吴寻阳赖乡诸城,获吴武威将军周兴。

二月戊午,王浚、唐棼等克丹阳城。

庚申,又克西陵,杀西陵都督、镇军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璩,西陵监郑广。

壬戌,浚又克夷道乐乡城,杀夷道监陆晏、水军都督陆景。

甲戌,杜预克江陵,斩吴江陵督王延;平南将军胡奋克江安。

于是诸军并进,乐乡、荆门诸戍相次来降。

乙亥,以浚为都督益、梁二州诸军事,复下诏曰:"浚、彬东下,扫除巴丘,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与奋、戎审量其宜。 杜预当镇静零、桂,怀辑衡阳。 大兵既过,荆州南境固当传檄而定,预当分万人给浚,七千给彬。 夏口既平,奋宜以七千人给浚。 武昌既了,戎当以六千人增彬。 太尉充移屯项,总督诸方。"

浚进破夏口、武昌,遂泛舟东下,所至皆平。

王浑、周浚与吴丞相张悌战于版桥,大败之,斩悌及其将孙震、沈莹,传首洛阳。

孙皓穷蹙请降,送玺绶于琅邪王伷。

三月壬申,王浚以舟师至于建鄴之石头,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

浚杖节解缚焚榇,送于京都。

收其图籍,得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三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其牧守下皆因吴所置,除其苛政,示之简易,吴人大悦。

乙酉大赦,改元,大酺五日,恤孤老困穷。

夏四月,河东、高平雨雹,伤秋稼。

遣兼侍中张侧、黄门侍郎硃震分使扬越,尉其初附。

白麟见于顿丘。

三河、魏郡、弘农雨雹,伤宿麦。

五月辛亥,封孙皓为归命侯,拜其太子为中郎,诸子为郎中。

吴之旧望,随才擢叙。

孙氏大将战亡之家徙于寿阳,将吏渡江复十年,百姓及百工复二十年。

丙寅,帝临轩大会,引皓升殿,群臣咸称万岁。

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

郡国六雹,伤秋稼。

庚午,诏诸士卒年六十以上罢归于家。

庚辰,以王浚为辅国大将军、襄阳侯,杜预当阳侯,王戎安丰侯,唐彬上庸侯,贾充、琅邪王伷以下增封。

于是论功行封,赐公卿以下帛各有差。

六月丁丑,初置翊军校尉官。

封丹水侯睦为高阳王。

甲申,东夷十国归化。

秋七月,虏轲成泥寇西平、浩亹,杀督将以下三百余人。

东夷二十国朝献。

庚寅,以尚书魏舒为尚书右仆射。

八月,车师前部遣子入侍。

己未,封皇弟延祚为乐平王。

白龙三见于永昌。

九月,群臣以天下一统,屡请封禅,帝谦让弗许。

冬十月丁巳,除五女复。

十二月戊辰,广汉王赞薨。

二年春二月,淮南、丹阳地震。

三月丙申,安平王敦薨。

赐王公以下吴生口各有差。

诏选孙皓妓妾五千人入宫。

东夷五国朝献。

夏六月,东夷五国内附。

郡国十六雨雹,大风拔树,坏百姓庐舍。

江夏、泰山水,流居人三百余家。

秋七月,上党又暴风雨雹,伤秋稼。

八月,有星孛于张。

冬十月,鲜卑慕容廆寇昌黎。

十一月壬寅,大司马陈骞薨。

有星孛于轩辕。

鲜卑寇辽西,平州刺史鲜于婴讨破之。

三年春正月丁丑,罢秦州,并雍州。

甲午,以尚书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

三月,安北将军严询败鲜卑慕容廆于昌黎,杀伤数万人。

夏四月庚午,太尉、鲁公贾充薨。

闰月丙子,司徒、广陆侯李胤薨。

癸丑,白龙二见于济南。

秋八月,罢平州、宁州刺史三年一入奏事。

九月,东夷二十九国归化,献其方物。

吴故将莞恭、帛奉举兵反,攻害建鄴令,遂围扬州,徐州刺史嵇喜讨平之。

冬十二月甲申,以司空齐王攸为大司马、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琅邪王伷为抚军大将军,汝南王亮为太尉,光禄大夫山涛为司徒,尚书令卫瓘为司空。

丙申,诏四方水旱甚者无出田租。

四年春正月甲申,以尚书右仆射魏舒为尚书左仆射,下邳王晃为尚书右仆射。

戊午,司徒山涛薨。

二月己丑,立长乐亭侯寔为北海王。

三月辛丑朔,日有蚀之。

癸丑,大司马齐王攸薨。

夏四月,任城王陵薨。

五月己亥,大将军、琅邪王伷薨。

徙辽东王蕤为东莱王。

六月,增九卿礼秩。

牂柯獠二千余落内属。

秋七月壬子,以尚书右仆射、下邳王晃为都督青州诸军事。

丙寅,衮州大水,复田租。

八月,鄯善国遣子人侍,假其归义侯。

以陇西王泰为尚书右仆射。

冬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该薨。

以尚书左仆射魏舒为司徒。

十二月庚午,大阅于宣武观。

是岁,河南及荆州、扬州大水。

五年春正月己亥,青龙二见于武库井中。

二月丙寅,立南宫王子玷为长乐王。

壬辰,地震。

夏四月,任城、鲁国池水赤如血。

五月丙午,宣帝庙梁折。

六月,初置黄沙狱。

秋七月戊申,皇子恢薨。

任城、梁国、中山雨雹,伤秋稼。

减天下户课三分之一。

九月,南安大风折木。

郡国五大水,陨霜,伤秋稼。

冬十一月甲辰,太原王辅薨。

十二月庚午,大赦。

林邑、大秦国各遣使来献。

闰月,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卒。

六年春正月庚申朔,以比岁不登,免租贷宿负。

戊辰,以征南大将军王浑为尚书左仆射,尚书褚契都督扬州诸军事,扬济都督荆州诸军事。

三月,郡国六陨霜,伤桑麦。

夏四月,扶南等十国来献,参离四千余落内附。

郡国四旱,十大水,坏百姓庐舍。

秋七月,巴西地震。

八月丙戌朔,日有蚀之。

减百姓绵绢三分之一。

白龙见于京兆。

以镇军大将军王浚为抚军大将军。

九月丙子,山阳公刘康薨。

冬十月,南安山崩,水出。

南阳郡获两足兽。

龟兹、焉耆国遣子人侍。

十二月甲申,大阅于宣武观,旬日而罢。

庚寅,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浚卒。

七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蚀之。

乙卯,诏曰:"比年灾异屡发,日蚀三朝,地震山崩。 邦之不臧,实在朕躬。 公卿大臣各上封事,极言其故,勿有所讳。"

夏五月,郡国十三旱。

鲜卑慕容廆寇辽东。

秋七月,硃提山崩,犍为地震。

八月,东夷十一国内附。

京兆地震。

九月戊寅,骠骑将军、扶风王骏薨。

郡国八大水。

冬十一月壬子,以陇西王泰都督关中诸军事。

十二月,遣侍御史巡遭水诸郡。

出后宫才人、妓女以下三百七十人归于家。

始制大臣听终丧三年。

己亥,河阴雨赤雪二顷。

是岁,扶南等二十一国、马韩等十一国遣使来献。

八年春正月戊申朔,日有蚀之。

太庙殿陷。

三月乙丑,临商观震。

夏四月,齐国、天水陨霜,伤麦。

六月,鲁国大风,拔树木,坏百姓庐舍。

郡国八大水。

秋七月,前殿地陷,深数丈,中有破船。

八月,东夷二国内附。

九月,改营太庙。

冬十月,南康平固县吏李丰反,聚众攻郡县,自号将军。

十一月,海安令萧辅聚众反。

十二月,吴兴人蒋迪聚党反,围阳羡县,州郡捕讨,皆伏诛。

南夷扶南、西域康居国各遣使来献。

是岁,郡国五地震。

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

诏曰:"兴化之本,由政平讼理也。 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而轻挟私故,兴长刑狱,又多贪浊,烦挠百姓。 其敕刺史二千石纠其秽浊,举其公清,有司议其黜陟。 令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

江东四郡地震。

二月,尚书右仆射、阳夏侯胡奋卒,以尚书硃整为尚书右仆射。

三月丁丑,皇后亲桑于西郊,赐帛各有差。

壬辰,初并二社为一。

夏四月,江南郡国八地震;陇西陨霜,伤宿麦。

五月,义阳王奇有罪,黜为三纵亭侯。

诏内外群官举守令之才。

六月庚子朔,日有蚀之。

徙章武王威为义阳王。

郡国三十二大旱,伤麦。

秋八月壬子,星陨如雨。

诏郡国五岁刑以下决遣,无留庶狱。

九月,东夷七国诣校尉内附。

郡国二十四螟。

冬十二月癸卯,立河间平王洪子英为章武王。

戊申,青龙、黄龙各一见于鲁国。

十年夏四月,以京兆太守刘霄、阳平太守梁柳有政绩,各赐谷千斛。

郡国八陨霜。

太庙成。

乙巳,迁神主于新庙,帝迎于道左,遂袷祭。

大赦,文武增位一等,作庙者二等。

丁未,尚书右仆射、广兴侯硃整卒。

癸丑,崇圣殿灾。

五月,鲜卑慕容廆来降,东夷十一国内附。

六月庚子,山阳公刘瑾薨。

复置二社。

冬十月壬子,徙南宫王承为武邑王。

十一月丙辰,守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荀勖卒。

帝疾瘳,赐王公以下帛有差。

含章殿鞠室火。

甲申,以汝南王亮为大司马、大都督、假黄钺。

改封南阳王柬为秦王,始平王玮为楚王,濮阳王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

立皇子乂为长沙王,颍为成都王,晏为吴王,炽为豫章王,演为代王,皇孙遹为广陵王。

立濮阳王子迪为汉王,始平王子仪为毗陵王,汝南王次子羕为西阳公。

徙扶风王畅为顺阳王,畅弟歆为新野公,琅邪王觐弟澹为东武公,繇为东安公,漼为广陵公,卷为东莞公。

改诸王国相为内史。

十二月庚寅,太庙梁折。

是岁,东夷绝远三十余国、西南夷二十余国来献。

壬戌,虏奚轲男女十万口来降。

太熙元年春正月辛酉朔,改元。

乙巳,以尚书左仆射王浑为司徒,司空卫瓘为太保。

二月辛丑,东夷七国朝贡。

琅邪王觐薨。

三月甲子,以右光禄大夫石鉴为司空。

夏四月辛丑,以侍中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己酉,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葬峻阳陵,庙号世祖。

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明达善谋,能断大事,故得抚宁万国,绥静四方。

承魏氏奢侈革弊之后,百姓思古之遗风,乃厉以恭俭,敦以寡欲。

有司尝奏御牛青丝纼断,诏以青麻代之。

临朝宽裕,法度有恒。

高阳许允既为文帝所杀,允子奇为太常丞。

帝将有事于太庙,朝议以奇受害之门,不欲接近左右,请出为长史。

帝乃追述允夙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时论称其夷旷。

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

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

复虑非贾后所生,终致危败,遂与腹心共图后事。

说者纷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谋,遣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

又恐杨氏之逼,复以佑为北军中候,以典禁兵。

既而寝疾弥留,至于大渐,佐命元勋,皆已先没,群臣惶惑,计无所从。

会帝小差,有诏以汝南王亮辅政,又欲令朝士之有名望年少者数人佐之,杨骏秘而不宣。

帝复寻至迷乱,杨后辄为诏以骏辅政,促亮进发。

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意欲见之,有所付托。

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

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

制曰:武皇承基,诞膺天命,握图御宇,敷化导民,以佚代劳。

以治易乱。

绝缣绝之贡,去雕琢之饰,制奢俗以变俭约,止浇风而反淳朴。

雅好直言,留心采擢,刘毅、裴楷以质直见容,嵇绍、许奇虽仇雠不弃。

仁以御物,宽而得众,宏略大度,有帝王之量焉。

于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聿修武用,思启封疆。

决神算于深衷,断雄图于议表。

马隆西伐,王浚南征,师不延时,獯虏削迹,兵无血刃,扬越为墟。

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

祯祥显应,风教肃清,天人之功成矣,霸王之业大矣。

虽登封之礼,让而不为,骄泰之心,因斯而起。

见土地之广,谓万弃而无虞;睹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

不知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

加之建立非所,委寄失才,志欲就于升平,行先迎于祸乱。

是犹将适越者指沙漠以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所趣逾远,所尚转难,南北倍殊,高下相反,求其至也,不亦难乎!况以新集易动之基,而久安难拔之虑,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

及乎宫车晚出,谅闇未周,籓翰变亲以成疏,连兵竞灭其本;栋梁回忠而起伪,拥众各举其威。

曾未数年,网纪大乱,海内版荡,宗庙播迁。

帝道王猷,反居文身之俗;神州赤县,翻成被发之乡。

弃所大以资人,掩其小而自托,为天下笑,其故何哉?良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

且知子者贤父,知臣者明君;子不肖则家亡,臣不忠则国乱;国乱不可以安也,家亡不可以全也。

是以君子防其始,圣人闲其端。

而世祖惑荀勖之奸谋,迷王浑之伪策,心屡移于众口,事不定于己图。

元海当除而不除,卒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

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况乎资三世而成业,延二孽以丧之,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

圣贤之道,岂若斯乎!虽则善始于初,而乖令终于末,所以殷勤史策,不能无慷慨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