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世宗诸子○永中永蹈永功子璹永德永成永升世宗昭德皇后生显宗、赵王孰辇、越王斜鲁。
元妃张氏生鄗王允中、越王允功。
元妃李氏生郑王允蹈、卫绍王允济、潞王允德。
昭仪梁氏生豫王允成。
才人石抹氏生夔王允升。
孰辇、斜鲁皆早卒。
镐王永中,本名实鲁剌,又名万僧。
大定元年,封许王。
五年,判大兴尹。
七年,进封越王。
十一年,进封赵王。
十三年,拜枢密使。
十九年,子石古乃加光禄大夫。
是岁,改葬明德皇后于坤厚陵,永中母元妃张氏陪葬。
十一月庚申,自磐宁宫发引。
永中以元妃柩先发,使执黄伞者前导。
俄顷,皇后柩出磐宁宫,显宗徒跣。
少府监张仅言呼执黄伞者,不应。
既葬,仅言欲奏其事,显宗解之曰:"是何足校哉,或伞人误耳。"
仅言乃止。
二十一年,改判大宗正事。
永中不悦,显宗劝之曰:"宗正之职,自亲及疏,自近及远,此亲贤之任也。 且皇子之贵,岂以官职闲剧为计邪?"永中乃喜。
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显宗居守,并留永中。
显宗先遣章宗、宣宗奉表问起居于上京,既而遣永中子光禄大夫石古乃奉表。
世宗喜谓豫国公主曰:"皇太子孝德天成,先遣二子,继遣此子,兄弟之际相友爱如此也。"
二十五年六月,世宗在天平山好水川清暑,显宗薨于中都,诏曹王永功视章宗,召永中赴行在。
是岁,与章宗及永功等并加开府仪同三司。
二十六年,复为枢密使。
是岁,世宗赐诸孙名。
石古乃曰瑜,神土门日璋,阿思懑曰,阿离合懑曰彖。
二十七年,年十五以上,加奉国上将军。
章宗即位,起复判西京留守,进封汉王,与诸弟各赐金五百两、银五千两、钱二千贯、重币三百端、绢二千匹。
再赐永中修公廨钱三百万,特加石古乃银青荣禄大夫,阿离合懑奉国上将军。
明昌二年正月辛酉,孝懿皇后崩。
判真定府事吴王永成、判定武军节度使隋王永升奔丧后期,各罚俸一月,杖其长史五十。
永中适有寒疾,不能至。
上怒,颇意诸王有轻慢心,遣使责永中曰:"已近公除,亦不须来。"
二月丙戌,禫祭,永中始至,入临。
辛卯,始克行烧饭礼。
壬辰,永中及诸王朝辞,赐遗留物,礼遇虽在,而嫌忌自此始矣。
四月,进封并王。
三年,判平阳府事,进封镐王。
初置王傅、府尉官,名为官属,实检制之也。
府尉希望风旨,过为苛细。
永中自以世宗长子,且老矣,动有掣制,情思不堪,殊郁郁,乃表乞闲居。
诏不许。
四年,郑王永蹈以谋逆诛。
增置诸王司马一员,检察门户出入,球猎游宴皆有制限,家人出入皆有禁防。
河东提刑判官把里海坐私谒永中,杖一百,解职。
前近侍局副使裴满可孙尝受永中请托,为石古乃求除官,可孙已改同知西京留守,犹坐免。
故尚书右丞张汝弼,永中母舅也。
汝弼妻高陀斡自大定间画永中母像,奉之甚谨,挟左道为永中求福,希觊非望。
明昌五年,高陀斡坐诅祝诛。
上疑事在永中,未有以发也。
会镐王傅尉奏永中第四子阿离合懑因防禁严密,语涉不道。
诏同签大睦亲府事袴、御史中丞孙即康鞫问,并求得第二子神徒门所撰词曲有不逊语。
家奴德哥首永中尝与侍妾瑞雪言:"我得天下,子为大王,以尔为妃。"
诏遣官复按状同。
再遣礼部尚书张暐、兵部侍郎乌古论庆裔复之。
上谓宰臣曰:"镐王只以语言得罪,与永蹈罪异。"
参知政事马琪曰:"永中与永蹈罪状虽异,人臣无将,则一也。"
上曰:"大王何故辄出此言?"左丞相清臣曰:"素有妄想之心也。"
诏以永中罪状宣示百官杂议,五品以下附奏,四品以上入对便殿。
皆曰:"请论如律。"
惟宫籍监丞卢利用乞贷其死。
诏赐永中死,神徒门、阿离合懑等皆弃市。
敕有司用国公礼收葬永中,平阳府监护,官给葬具,妻子威州安置。
泰和七年,诏复永中王爵,赐谥曰厉。
敕石古乃于威州择地,以礼改葬,岁时祭奠。
贞祐二年,诏徙永中妻、子石古乃等郑州安置。
贞祐三年,太康县人刘全尝为盗,亡入卫真界,诡称爱王。
所谓爱王,指石古乃。
石古乃实未尝有王封,小人妄以此目之。
刘全欲为乱,因假托以惑众,诱王氏女为妻,且言其子方聚兵河北。
东平人李宁居嵩山,有妖术。
全同县人时温称宁可论大事,乃使范元书伪号召之。
宁至,推为国师,议僭立。
事觉,全、温、宁皆伏诛。
贞祐四年,潼关破,徙永中子孙于南京。
兴定二年,亳州谯县人孙学究私造妖言云:"爱王终当奋发,今匿迹民间,自号刘二。"
卫真百姓王深等皆信以为诚然。
有刘二者出而当之,遣欧荣辈结构逆党,市兵仗,大署旌旗,谋忄栗立。
事觉,诛死者五十二人,缘坐者六十余人。
永中子孙禁锢,自明昌至于正大末,几四十年。
天兴初,诏弛禁锢。
未几,南京亦不守云。
郑王永蹈,本名银术可,初名石狗儿。
大定十一年,封滕王,未期月进封徐王。
二十五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二十六年,为大兴尹。
章宗即位,判彰德军节度使,进封卫王。
明昌二年,徙封郑王。
三年,改判定武军。
初,崔温、郭谏、马太初与永蹈家奴毕庆寿私说谶记灾祥,毕庆寿以告永蹈:"郭谏颇能相人。"
永蹈乃召郭谏相已及妻子。
谏说永蹈曰:"大王相貌非常,王妃及二子皆大贵。"
又曰:"大王,元妃长子,不与诸王比也。"
永蹈召崔温、马太初论谶记天象。
崔温曰:"丑年有兵灾,属兔命者来年春当收兵得位。"
郭谏曰:"昨见赤气犯紫微,白虹贯月,皆注丑后寅前兵戈忄栗乱事。"
永蹈深信其说,乃阴结内侍郑雨儿伺上起居,以崔温为谋主,郭谏、马太初往来游说。
河南统军使仆散揆尚永蹈妹韩国公主,永蹈谋取河南军以为助,与妹泽国公主长乐谋,使驸马都尉蒲剌睹致书于揆,且先请婚,以观其意。
揆拒不许结婚,使者不敢复言不轨事。
永蹈家奴董寿谏永蹈,不听。
董寿以语同辈奴千家奴,上变。
是时,永蹈在京师,诏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参知政事胥持国、户部尚书杨伯通、知大兴府事尼庞古鉴鞫问,连引甚众,久不能决。
上怒,召守贞等问状。
右丞相夹谷清臣奏曰:"事贵速绝,以安人心。"
于是,赐永蹈及妃卞玉,二子按春、阿辛,公主长乐自尽。
蒲剌睹、崔温、郭谏、马太初等皆伏诛。
仆散揆虽不闻问,犹坐除名。
董寿免死,隶监籍。
千家奴赏钱二千贯,特迁五官杂班叙使。
自是诸王制限防禁密矣。
泰和七年,诏复王封,备礼改葬,赐谥曰剌,以卫王永济子按辰为永蹈后,奉其祭祀。
越王永功,本名宋葛,又名广孙,贞元二年生。
沉默寡言笑,勇健绝人,涉书史,好法书名画。
大定四年,封郑王。
七年,进封隋王。
十一年,进封曹王。
十五年,除刑部尚书。
上曰:"侍郎张汝霖,汝外舅行也,可学为政。"
十七年,授活活土世袭猛安。
十八年,改大兴尹。
世宗幸金莲川,始出中都,亲军二苍头纵马食民田,诏永功:"苍头各杖一百。 弹压百户二人失觉察,勒停。"
上次望京淀,永功奏曰:"亲军人止一苍头、两弹压服勤,为日久矣。 臣昧死违诏,量决苍头,使弹压待罪,可使偿其田直,惟陛下怜察。"
上皆从之。
老妪与男妇憩道傍,妇与所私相从亡去,或告妪曰:"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
妪告伍长踪迹之。
有男子私杀牛,手持血刃,望见伍长,意其捕己,即走避之。
妪与伍长疑是杀其妇也,捕送县,不胜楚毒,遂诬服。
问尸安在?诡曰:"弃之水中矣。"
求之水中,果获一尸,已半腐。
县吏以为是男子真杀若妇矣,即具狱上。
永功疑之曰:"妇死几何日,而尸遽半腐哉。"
顷之,妪得其妇于所私者。
永功曰:"是男子偶以杀人就狱,其拷掠足以称杀牛之科矣。"
遂释之而去。
武清黄氏、望云王氏豪猾不逞,永功发其罪,畿内肃然。
二十三年,判东京留守。
是月,改河间尹。
阅月,改北京留守。
居无何,上谓宰臣曰:"朕闻永功到北京为政无良,虽朕子,万一败露,法可废乎。 朕已戒敕永功,卿等可谕其长史,俾匡正之。"
到北京凡七月,改东京留守。
世宗幸上京,过东京,永功从。
明年,上还至天平山好水川,皇太子薨。
诏永功护丧事,寻拜御史大夫。
章宗封原王,加开府仪同三司。
赵王永中及永功兄弟皆加开府仪同三司。
明年,判大宗正事。
应州僧与永功有旧,将诉事于彰国军节度使移剌胡剌,求永功手书与胡剌为地。
胡剌得书,奏之。
上谓宰臣曰:"永功以书嘱事胡剌,此虽细微,不可不惩也。 凡人小过不治,遂至大咎。 有犯必惩,庶几能改,是亦教也。"
皆曰:"陛下用法无私,臣下敢不敬畏。"
于是永功解职。
未几,复判大宗正事。
章宗即位,除判平阳府事,进封冀王。
永功之官,随引医人沈思存过制限,当解职。
上曰:"朕知此事,当痛断监奴及治府掾长史管辖府事者罪,仍著于令。"
家奴王唐犯罪至徒,永功曲庇之。
平阳治中高德裔失觉察,笞四十。
于是永功改判济南府。
诏永功曰:"所坐虽细事,法令不得不如此。 今已释矣,后毋复然。 济南先帝旧治,风土甚好,可悉此意也。"
改授山东西路把鲁古世袭猛安。
二年,判广宁府事,进封鲁王。
明年,判彰德府事。
承安元年,进封郢王。
明年,判太原府事。
泰和七年,改西京留守。
八年,复判平阳府事。
大安元年,进封谯王,判中山府事。
明年,进封越王。
宣宗即位,免常参。
明年,从迁汴京。
久之,诏永功每月朔一朝。
兴定四年,诏永功无朝。
五年,有疾,赐御药。
疾革,赐尚医诊视,一日五遣使候问。
是岁,薨。
上哭之恸,谥曰忠简。
子福孙、寿孙、粘没曷。
大定二十六年,诏赐福孙名璐,寿孙名璹,粘没曷名琳。
是年,璐加奉国上将军。
章宗即位,加银青荣禄大夫,封萧国公。
初为兴陵崇妃养子,常居京师,奉朝请。
泰和五年,卒。
章宗辍朝,百官进名奉慰。
璹本名寿孙,世宗赐名,字仲实,一字子瑜。
资质简重,博学有俊才,喜为诗,工真草书。
大定二十七年,加奉国上将军。
明昌初,加银青荣禄大夫。
卫绍王时,加开府仪同三司。
贞佑中,封胙国公。
正大初,进封密国公。
璹奉朝请四十年,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然不敢明白往来。
永功薨后,稍得出游,与文士赵秉文、杨云翼、雷渊、元好问、李汾、王飞伯辈交善。
初,宣宗南迁,诸王宗室颠沛奔走,璹乃尽载其家法书名画,一帙不遗。
居汴中,家人口多,俸入少,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终日不听客去,乐而不厌也。
天兴初,璹已卧疾,论及时事,叹曰:"兵势如此,不能支,止可以降。 全完颜氏一族归吾国中,使女直不灭则善矣,余复何望。"
是时,曹王出质,璹见哀宗于隆德殿。
上问:"叔父欲何言?"璹奏曰:"闻讹可欲出议和。 讹可年幼,不苦谙练,恐不能办大事。 臣请副之,或代其行。"
上慰之曰:"南渡后,国家比承平时有何奉养,然叔父亦未尝沾溉。 无事则置之冷地,无所顾藉,缓急则置于不测,叔父尽忠固可,天下其谓朕何?叔父休矣。"
于是君臣相顾泣下。
未几,以疾薨。
年六十一。
平生诗文甚多。
自删其诗,存三百首,乐府一百首,号《如庵小稿》。
第五子守禧,字庆之,风神秀彻,璹特钟爱,尝曰:"平日所蓄书画将以付斯子。"
及汴城降,守禧病卒,年未三十。
潞王永德,本名讹出。
大定二十五年,与章宗及诸兄俱加开府仪同三司。
二十七年,封薛王。
明年,除秘书监。
二十九年,进判秘书监,进封沈王。
明昌元年,授山东东路把鲁古必剌猛安。
二年,进封豳王。
五年,迁劝农使。
承安二年,进封潞王。
承安三年,再任劝农使。
泰和元年,有司劾永德元日进酒后期,有诏勿问。
卫绍王时,累迁太子太师。
宣宗即位,改同判大睦亲府事。
兴定五年,迁判大睦亲府事。
子斡论,赐名琰。
豫王永成,本名鹤野,又曰娄室。
母昭仪梁氏。
永成风姿奇伟,博学,善属文。
世宗尤爱重之。
大定七年,始封沈王,以太学博士王彦潜为府文学,永成师事之。
十一年,进封豳。
十五年,就外第。
十六年,判秘书监。
明年,授世袭山东东路把鲁古猛安,判大睦亲府事。
既而改中都路胡土霭哥蛮猛安。
二十年,改授翰林学士承旨。
二十三年,判定武军节度使事,寻改判广宁府。
二十五年,世宗幸上京,命留守中都,判吏部尚书,进开府仪同三司,为御史大夫。
章宗即位,起复,进封吴,判真定府事。
明昌元年,改山东西路盆买必剌猛安。
明年,进封兗。
坐率军民围猎,解职,奉表谢罪。
上赐手诏曰:"卿亲实肺腑,夙著忠纯,侍显考于春宫,曲尽友于之爱,洎冲人之继统,愈明忠赤之心,艰难之中,多所裨益。 朕心简在,毫楮莫穷,用是起之苫块之中,授以维城之任。 自典籓服,岁月荐更,蕞尔赵邦,知骥足之难展,眇哉镇府,固牛刀之莫施。 方思驿召以赴朝,何意遽罹于国宪。 偶因时猎,颇扰部民,法所不宽,宪台闻上。 朕尚含容累月,未忍即行,虽欲遂于私恩,竟莫违于公议,解卿前职,即乃世封。 噫,祖宗立法,非一人之敢私;骨肉至亲,岂千里而能间。 以此退闲之小诫,欲成终始之洪恩。 《经》云:‘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是以知节慎者修身之本,骄矜者败德之源。 朕每自励,今以戒卿。 昔东平乐善,能成不朽之名,梁孝奢淫,卒致忧疑之悔。 前人所行,可为龟鉴。 卿兼资文武,多艺多才,履道而行,何施不可。 如能德业日新,无虑牵复之晚。 朕素不工词翰,临文草草,直写所怀,冀不以辞害意也。"
未几,授沁南军节度使。
三年,改判咸平府事,未赴,移判太原府事。
上以永成诞日,亲为诗以赐,有"美誉自应辉玉牒,忠诚不待启金滕"之语,当世荣之。
七年,改判平阳府事。
承安改元,以覃恩进封豫。
明年冬,进马八十疋,以资守御之备。
上赐诏奖谕曰:"卿夙有隽望,时惟茂亲,通达古今,砥砺忠义。 方分忧于外服,来输骏于上闲,欲助边防,以增武备。 惟尽心于体国,乃因物以见诚。 载念恳勤,良深嘉奖。"
五年,再任。
俄召还,以疾不能入见。
上亲幸其第临视。
泰和四年,薨。
讣闻,上为之震悼,赙赠甚厚,谥曰忠献。
永成自幼喜读书,晚年所学益醇,每暇日引文士相与切磋,接之以礼,未尝见骄色。
自号曰"乐善居士",有文集行于世云。
夔王允升,改名永升,本名斜不出,一名鹤寿。
大定十一年,封徐王,进封虞王。
二十六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明年,判吏部尚书,授山东西路按必出虎必剌猛安。
章宗即位,加恩宗室,徙封隋王,除定武军节度使。
明昌二年,改封曹王。
久之,改封宛王。
卫绍王即位,徙今封。
贞祐元年九月,宣宗以允升年高,素羸疾,诏宫中听扶杖。
寻薨。
既殡,烧饭,上亲临奠。
赞曰:世宗保全宗室,无所不至,虽矫海陵之失,亦由天资仁厚而然也。
其子永中、永蹈皆死章宗之手,其理盖有不可诘者。
章宗无后,则厥报不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