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謨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謨 张景岳

癲狂痴獃经义宣明五气篇曰:邪入於阳则狂,邪入於阴则痺。

搏阳则癲疾,搏阴则为瘖。

生气通天论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臟气爭,九窍不通。

调经论曰:血并於阴,气并於阳,故为惊狂。

通天篇曰: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

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

本神篇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

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

脉解篇曰:太阳所谓甚则狂癲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癲疾也。

阳明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復爭,而外并於阳,故弃衣而走也。

阳明脉解篇帝曰:足阳明之脉,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踰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

热盛於身,故弃衣欲走也。

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故妄走也。

病能论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阳也。

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

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

帝曰:治之奈何?曰:夺其食即已。

夫食入於阴,长气於阳,故夺其食即已。

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通评虚实论帝曰:癲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帝曰:癲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大奇论曰:心脉满大,癇瘛筋挛。

肝脉小急,癲瘛筋挛。

二阴急为癇厥。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心脉缓甚为狂笑,微涩为癲疾。

肺脉急甚为癲疾。

肾脉急甚为骨癲疾。

奇病论曰:帝曰: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

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癲疾也。

寒热病篇曰:暴挛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癲狂篇曰:癲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於顏。

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

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止。

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治癲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

置其血於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

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穷骨者,?骨也。

骨癲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筋癲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

呕多沃沫,气下泄者,不治。

脉癲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

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於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呕多沃沫,气下泄者,不治。

癲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以上俱言癲疾。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

狂如生,少臥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舌下少阴,视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释之也。

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阳明,太阳,太阴。

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阳,太阴,阳明,足太阴,头两顑。

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害,治之取足太阴,太阳,阳明,后取手太阴,太阳,阳明。

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二十壮。

以上俱言狂证。

长刺节论曰: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癲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鍼调之,病已止。

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癲。

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五十九难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之始发,少臥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

癲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俱盛是也。

论证共二条1。

癲狂之病,病本不同。

狂病之来,狂妄之渐而经久难已;癲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时作时止。

狂病常醒,多怒而暴,癲病常昏,多倦而静,由此观之,则其阴阳寒热,自有冰炭之异,故《难经》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癲,义可知也。

后世诸家,有谓癲狂之病,大概是热,此则未必然也。

此其形气脉气自亦有据,不可不辨察阴阳,分而治之。

2。

癲,即癇也,观《內经》所言癲证甚详,而癇则无辨,即此可知。

后世有癲癇,风癇,风癲等名,所指不一,则徒滋惑乱,不必然也。

又如《別录》所载五癇,曰马癇,牛癇,猪癇,羊癇,鸡癇者,即今人之谓羊癇,猪癇也,此不过因其声之相似,遂立此名,可见癲癇无二,而诸家於癲证之外,又有癇证,诚\属牵强,无足凭也。

又《千金方》有风癇,惊癇,食癇,及阴癇,阳癇之说,皆所当辨,并列后条。

论治共五条1。

凡狂病多因於火。

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诚\东方实证也。

此其邪乘於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於胃,则为暴横刚强。

故治此者,当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若止因火邪,而无胀闭热结者,但当清火,宜抽薪饮,黄连解毒汤,三补丸之类主之。

若水不制火,而兼心肾微虚者,宜硃砂安神丸,或服蛮煎,二阴煎主之。

若阳明火盛者,宜白虎汤,玉泉散之类主之。

若心脾受热,叫骂失常,而微嗛闭结者,宜清心汤,凉膈散,三黄丸,当归龙薈丸之类主之。

2。

若因火致痰者,宜清膈饮,抱龙丸,生铁落饮主之,甚者宜滚痰丸。

若三焦邪实热甚者,宜大承气汤下之。

若痰饮壅闭,气道不通者,必须先用吐法,并当清其饮食。

此治狂之要也。

3。

癲病多由痰气。

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故发则旋晕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视,手足搐搦,腰脊强直,食顷乃甦。

此其倏病倏已者,正由气之倏逆倏顺也。

故治此者,当察痰察气,因其甚者而先之;至若火之有无,又当审其脉证而兼为之治也。

气滯者,宜排气饮,大和中饮,四磨饮,或牛黄丸,苏合丸,《集成》润下丸之类主之。

痰盛者,宜清膈饮,六安煎,二陈汤橘皮半夏汤,或抱龙丸,硃砂滚涎丸之类主之。

兼痰兼火者,宜清膈饮,硃砂安神丸,丹溪润下丸之类主之。

痰逆气滯之甚者,必用吐法,吐后隨证调理之。

4。

癲癇证无火者多。

若无火邪,不得妄用凉药,恐伤脾气,以致变生他证。

且復有阴盛阳衰及气血暴脱,而绝无痰火气逆等病者,则凡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补等汤,或干姜,桂,附之类,皆所必用,不得谓癲癇尽属实邪,而概禁补剂也。

若真阴大损,气不归根,而时作时止,昏沉难愈者,必用紫河车丸,方可奏效。

其有虚中挟实,微兼痰火不清,而病久不愈者,《集验》龙脑安神丸最得其宜,隨证增减,可为法也。

5。

痴獃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致痴獃,言辞顛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

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別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

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復,非可急也。

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

6。

小儿无狂证,惟病癲者常有之。

凡小儿之病,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

故凡治小儿之惊癇,必须先审正气,然后察其病邪,酌宜治之。

诸法俱载小儿门,所当详究。

述古共四条1。

《千金方》云:小儿之癇有三,风癇,惊癇,食癇也。

风癇缘衣煖汗出,风因入也。

初时先屈指如数,乃作。

惊癇起於惊悸,大啼乃作。

食癇其先不哺乳,而变热后发,或先寒后热者,皆食癇也。

又云:病先身热,掣纵,惊啼叫唤,而后发癇,脉浮者为阳癇,病在六腑外,在肌肉,犹易治也。

病先身冷,不惊掣,不啼叫,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癇,病在五臟內,在骨髓,难治也。

2。

陈无择云:夫癲癇病,皆由惊动,使臟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

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幼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於臟气而成。

盖忤气得之外,惊恐得之內,饮食属不內外,三因不同,忤气则一。

愚谓此二家之说,虽若切当,然风寒外感,自有表证,饮食內伤,是有裏证,俱未必乱神。

若此而癲癇为病,则忽尔昏厥,此其病则专在心经,以及肝胆二臟,又非风寒饮食所能顿病若此者。

且风癇之义,本以木邪所属为言,亦非外感之谓,即有外感,或有饮食,亦无非因惊因恐相兼为病耳,若以三因并列之,则有未必然也。

3。

张子和曰:肝屡谋\,胆屡不决,屈无所伸,怒无所泄,肝木胆火隨火隨炎入心,心火炽亢,神不守舍,久逆而成癲狂,一因也。

有思虑过多,脾伤失职,心之官亦主思,甚则火炽,心血日涸,脾液不行,痰迷心窍,以致癲狂,二因也。

4。

丹溪曰:大法行痰为主,黄连,南星,瓜蔞,半夏,寻火寻痰,分多少而治,无不愈。

有热者,以凉药清其心。

有痰者,必用吐法,吐后用东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药,青黛,柴胡,川芎之类。

简易方一方,治狂邪触发无时,披头大叫,但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用苦参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滚汤或清茶送下。

灸法间使五壮,人中用小炷灸之,骨?二十壮。

两手足大拇指,以二指并缚一处,灸爪甲角七壮。

须於甲肉之半,令其四处著火。

癲狂论列方抽薪饮新寒三。

四君子汤补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排气饮新和六。

大和中饮新和七。

白虎汤寒二。

清心汤寒三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六安煎新和二。

抱龙丸小八五。

滚痰丸攻七七。

二陈汤和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牛黄丸和三六五。

八珍汤补十九。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二阴煎新补十。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四磨饮和五二。

服蛮煎新寒十九。

《集成》润下丸和百十七。

大承气汤攻一。

《集验》龙脑安神丸和一四七。

紫河车丸小百七。

三黄丸攻六八。

苏合丸和三七一。

当归龙薈丸寒一六七。

四物汤补八。

七福饮新补七。

硃砂滚涎丸攻七八。

凉膈散攻十九。

三补丸寒一六二。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

吐法新攻一。

生铁落饮寒七七。

黄连解毒汤寒一。

论外备用方正心汤补八一心虚生热。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寧志丸和三百六十心风养神。

归神丸和三五九神不守舍。

寧心丸补百十四养心神。

抱胆丸和三五七惊气结。

人参琥珀丸和三六一养心安神。

神应丹和三六三镇惊痰。

五癇神应丸和三四六风痰。

辰砂丸和三五八痰气结。

五生丸热九六寒痰。

牛黄清心丸攻三五实热。

《秘方》半夏丸和三六二风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痰癇。

犀角丸攻九一风痰。

--------------------------------------------------------------------------------

癃闭经义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三焦者,决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宣明五气篇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生气通天论曰:阳不胜其阴,则五臟气爭,九窍不通。

口问篇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本输篇曰:三焦者,足少阴太阳之所將,太阳之別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奇病论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

详死生门八。

玉机真藏论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气厥论曰:胞移热於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於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

经脉篇曰: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

足少阴之別,实则闭癃。

骨空论曰:督脉为病,癃痔遗溺。

厥论曰: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阴缩肿,胻內热。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痺论曰:肠痺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爭,时发飧泄。

胞痺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汤,涩於小便,上为清涕。

经脉篇曰:足少阴之別,名曰大鍾,实则闭癃,虚则腰痛。

阴阳类论曰:二阴一阳,病出於肾,阴气客游於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別离。

至真要大论曰:太阳之胜,隱曲不利,互引阴股。

岁太阴在泉,少腹痛肿,不得小便。

五常政大论曰:涸流之纪,其病癃闭,邪伤肾也。

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民病癃闭。

標本病传曰:大小不利者,治其標。

热病篇曰:癃,取之阴蹻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终始篇曰:內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上以长鍼。

论证共三条1。

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

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

今人一见此证,但知利水,或用田螺罨脐之法,而不辨其所致之本,无怪其多不治也。

2。

凡癃闭之证,其因有四,最当辨其虚实。

有因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此以水泉干涸,而气门热闭不通也。

有因热居肝肾者,则或以败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若此者,本非无水之证,不过壅闭而然,病因有余,可清可利,或用法以通之,是皆癃闭之轻证也。

惟是气闭之证,则尤为危候。

然气闭之义有二焉:有气实而闭者,有气虚而闭者。

夫膀胱为藏水之腑,而水之入也,由气以化水,故有气斯有水;水之出也,由水以达气,故有水始有溺。

经曰:气化则能出矣。

盖有化而入,而后有化而出;无化而出,必其无化而入,是以其入其出,皆由气化,此即本经气化之义,非单以出者言气化也。

然则水中有气,气即水;也气中有水,水即气也。

今凡病气虚而闭者,必以真阳下竭,元海无根,水火不交,阴阳否隔,所以气自气,而气不化水,水自水,而水蓄不行。

气不化水,则水腑枯竭者有之;水蓄不行,则浸渍腐败者有之。

气既不能化,而欲强为通利,果能行乎?

阴中已无阳,而再用苦寒之剂,能无甚乎?理本甚明,何知之者之不多见也?至若气实而闭者,不过肝强气逆,移碍膀胱,或破其气,或通其滯,或提其陷,而壅者自无不去。

此治实者无难,而治虚者必得其化,为不易也,故凡临此证,不可不详辨其虚实。

3。

仲景曰: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此误认关格之义也,详见关格门。

论治共七条1。

火在下焦,而膀胱热闭不通者,必有火证火脉,及溺管疼痛等证,宜大分清饮,抽薪饮,益元散,玉泉散,及绿豆饮之类以利之。

若肝肾实火不清,或遗浊,或见血者,大都清去其火,水必自通,前法俱可通用。

2。

气闭证,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

凡气实者,气结於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多属肝强气逆之证,惟暴怒郁结者多有之,宜以破气行气为主,如香附,枳壳,乌药,沉香,茴香之属,兼四苓散而用之。

若气陷於下,药力不能骤及者,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使气升则水自降也。

有痰气逆滯不通者,即以二陈汤,六安煎之类探吐之。

有热闭气逆者,即以大分清饮探吐之。

有气实血虚而闭者,用四物汤探吐之。

凡气实等证,无如吐之妙者,譬之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

盖有升则有降,无升则无降,此理势之使然也。

凡气虚而小便闭者,必以素多斲丧,或年衰气竭者,方有此证,正以气有不化,最为危候,不易治也。

然凡病此者,必其有渐,但觉小便短少,或便时费力,便当留心速治,若待其剧,恐无及也。

但治此者,亦当辨其臟气之寒热。

若素无內热之气者,是必阳虚无疑也。

或病未至甚,须常用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汤丸,或壮水以分清,或益火以化气,隨宜用之,自可渐杜其原。

若病已至甚,则必用八味丸料,或加减《金匱》肾气汤大剂煎服,庶可挽回。

或疑桂附辛热不敢轻用,岂知下元阳气亏甚,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舍此二者,更有何物可以直达膀胱而使水因气化也?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即用此汤探吐之,最妙。

若素稟阳臟內热,不堪温补,而小便闭绝者,此必真阴败绝,无阴则阳无以化,水亏证也,治宜补阴抑阳,以化阴煎之类主之。

或偏於阳亢而水不制火者,如东垣之用滋肾丸亦可,但此即火证之属耳。

3。

大小便俱不通者,必先通其大便,则小便自通矣,宜八正散之类主之。

4。

久服桂附之属,以致水亏阳亢,而小便不通者,宜解毒壮水,以化阴煎之类主之。

甚者,以黄连解毒汤加分利滋阴等药亦可,然尤惟绿豆饮为解毒之神剂。

其有因久服阳药,作用过多,火本不盛,单由水亏者,非六味地黄汤大剂滋之不可也。

5。

服分利既多,而小水愈不通者,此必下竭之证。

察其水亏者,必须大补真阴;火虚者,必须峻补阳气,气达水行,其便自调。

不可见其假实,恣意疏通,此与榨干汁,泲枯油者何异?致今竭者愈竭,鲜不危矣。

6。

膀胱无水等证,有因泄泻,水归大肠而小水不通者,此当但治泄泻,泄泻止而水自利也。

有因大汗多汗,气从汗泄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治营卫,表气收而小便自利也。

有虚劳亡血伤精,水隨液去,五內枯燥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补真阴,血气渐充而小水渐利也。

凡此数者,皆膀胱无水枯涸之证,水泉既涸,故不可再加分利;內惟泄泻证亦有可分利者,然亦不过十之三耳。

诸如此者,当於各门详察治之,皆非有水不通而为癃闭之类也。

7。

怀妊之妇,每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气下陷,溺孔被压而然,多以气虚不能举胎所致,宜八珍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

若临盆之际,胎压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其胎,则小水自出。

通闭方法1。

凡治小水闭塞不通,危急之甚,诸药不效者,速寻白菊花根捣烂,用生白酒冲和,取酒汁温而饮之,神效。

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时难得,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必无不效。

2。

一法治膀胱有溺,或因气闭,或因结滯阻塞,不能通达,诸药不效,危困將死者,用猪溲胞一个,穿一底窍,两头俱用鹅翎筒穿透,以线扎定,并缚住下口根下出气者一头,乃將溲胞吹满,缚住上窍,却將鹅翎尖插入马口,解去根下所缚,手捻其胞,使气从尿管透入膀胱,气透则塞开,塞开则小水自出,大妙法也。

3。

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臥,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乃以水银一二钱徐徐灌入,以手逐段轻轻导之,则诸塞皆通;路通而水自出,水出则水银亦从而喷出,毫无伤碍,亦最妙法也。

4。

薰洗通便法:凡偶有气闭,小水不通,胀急危困之极者,速用皂角,?头,王不留行各数两,煎汤一盆,令病者坐浸其中,薰洗小腹下体,久之热气內达,壅塞自开,便即通矣。

若係妇人,亦可用?数茎塞阴户中,外加薰洗,其通尤速。

述古共三条1。

易老云:寒在胞中,遏塞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须用感北方寒水之化,气味俱阴之药,以除其热,泄其闭塞。

2。

东垣治一人,病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胀如鼓,膝已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服甘淡渗利之药皆不效。

予曰:疾急矣,非精思不能处。

思至半夜,曰,吾得之矣!经曰膀胱者,津液之腑,必气化而能出焉。

多服渗利之药而痛益甚,是气不化也。

启玄子云:无阳则阴无以主,无阴则阳无以化。

甘淡气薄者皆阳药,独阳无阴,欲化得乎?遂以滋肾丸群阴之剂投之,再服愈。

3。

丹溪曰:小便不通,有气虚,有血虚,有实热,有痰,有湿,有气结下焦。

血气干者死。

癃闭论列方抽薪饮新寒三。

八正散寒百十五。

玉泉散新寒十五。

化阴煎新寒七。

二陈汤和一。

八味汤补一二一。

左归饮新补二。

黄连解毒汤寒一。

四物汤补八。

绿豆饮新寒十四。

四苓散和一八七。

益元散寒百十二。

大分清饮新寒五。

滋肾丸寒一六三。

六味汤补百二十。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右归饮新补三。

六安煎新和二。

《金匱》肾气汤补一二四。

八味丸补一二一。

论外备用方地髓汤和三四五闭痛。

疏凿饮和五三水闭。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

白汤和三百五十气闭欲死。

导赤散寒一二二。

导水茯苓汤和六二闭而肿。

清肺饮子寒四十气分热。

葵子汤寒一二四膀胱热。

《直指》黄芩汤寒百七心肺热。

独蒜通便方因二八九。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六四。

加味通心饮寒三三疝闭。

大连翘饮寒七八风热。

五苓散和一八二。

万全木通汤和三四九利便。

七正散寒百十六火闭。

?熨法因二九一。

黄芩清肺饮寒三八气热。

赤茯苓汤寒一二三膀胱热。

猪苓汤和一八八伤寒下后小水不通。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肝火。

三味牛膝汤寒一二六茎痛闭。

加味逍遥散补九三虚热。

《良方》龙胆泻肝汤寒六二。

小便不通方因二百九十。

--------------------------------------------------------------------------------

秘结经义金匱真言论曰: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二阴。

气厥论曰:膀胱移热於小肠,膈肠不便。

脉解篇曰:太阴所谓病胀者,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肾脉微急,为不得前后。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

五常政大论曰:涸流之纪,其病痿厥坚下。

其病癃闭,邪伤肾也。

六元政纪大论曰:不远热则热至,淋閟之病生矣。

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燥胜则干。

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司天,病阴痺,大便难,阴气不用,病本於肾。

太阳之胜,隱曲不利,互引阴股。

少阴之復,隔肠不便。

宣明五气篇曰:肾恶燥。

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杂病篇曰: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论证共二条1。

秘结一证,在古方书有虚秘,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等说,而东垣又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之说,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確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

不知此证之当辨者惟二,则曰阴结,阳结而尽之矣。

盖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结之纲领矣。

若或疑余之说,而欲必究其详,则凡云风秘者,盖风未必秘,但风胜则燥,而燥必由火,热则生风,即阳结也,岂谓因风而宜散乎?有云气秘者,盖气有虚实,气实者阳有余,阳结也;气虚者阳不足,阴结也,岂谓气结而尽宜破散乎?至若热秘,寒秘,亦不过阴阳之別名耳。

再若湿秘之说,则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气之不行,即虚秘也,亦阴结也。

总之,有火者便是阳结,无火者便是阴结,以此辨之,岂不了然?余故曰:凡斯二者,即秘结之纲领也。

2。

秘结之由,除阳明热结之外,则悉由乎肾。

盖肾主二阴而司开闔,故大小便不禁者,其责在肾,然则不通者,独非肾乎?故肾热者宜凉而滋之,肾寒者宜温而滋之,肾虚者宜补而滋之,肾干燥者宜润而滋之。

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气也,正此之谓。

论治共七条1。

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

此或以饮食之火起於脾,或以酒色之火炽於肾,或以时令之火蓄於臟,凡因暴病,或以年壮气实之人,方有此证。

然必有火证火脉,內外相符者,方是阳结。

治此者,又当察其微甚。

邪结甚者,非攻不可,宜诸承气汤,神祐丸,百顺丸之类主之。

邪结微者,宜清凉饮子,《元戎》四物汤,或黄龙汤,玉烛散之类主之。

火盛不解者,宜凉膈散,大黄硝石汤,八正散,大分清饮,大金花丸之类主之。

火盛水亏,阴虚而燥者,宜丹溪补阴丸,人参固本丸,或六味地黄加黄檗,知母,麻仁之类主之。

2。

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或其人喜热恶冷,则非阳证可知。

然既无邪,何以便结不通?盖此证有二,则一以阳虚,一以阴虚也。

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於下,此阳虚而阴结也。

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到而肠臟干槁,此阴虚而阴结也。

故治阳虚而阴结者,但益其火,则阴凝自化,宜右归饮,大补元煎,大营煎之类主之,或以人参,当归数钱煎汤,送右归,八味等丸俱妙。

治阴虚而阴结者,但壮其水,则涇渭自通,宜左归饮,左归丸,当归地黄饮,五福饮,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二者欲其速行,宜於前法中各加肉蓯蓉二三钱,以酒洗去咸,同煎服之,其效尤速。

然此等证候,其来有渐,但初觉时,便当加意调理,自无不愈。

若待气血俱败,则最难为力,而徒归罪於药之不效,亦何其不智也。

以上阴结一证,虽气血之分自当如此,然血虚者,亦必气有不行;气虚者,岂曰血本无恙?大都虚而兼热者,当责其血分;虚而兼寒者,当责其气分,此要法也。

第今之世人,但知有热秘,而不知有冷秘,所以《局方》有半硫丸,海藏有已寒丸之类,皆治此之良剂,所当察也。

若欲兼温兼补,似不若八味地黄丸及理阴煎之属为更妙。

3。

大便本无结燥,但连日或旬日欲解不解,或解止些须而不能通畅,及其既解,则仍无干硬,凡此数者,皆非火证,总由七情,劳倦,色慾,以致阳气內亏不能化行,亦阴结之属也。

此当详察脾肾,辨而治之。

病在脾者宜治中焦,以理中汤,温胃饮,五君子煎,归脾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病在肾者宜治下焦,以右归饮,大补元煎,八味地黄汤之类主之。

4。

老人便结,大都皆属血燥。

盖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阴虚之渐也,此外则愈老愈衰,精血日耗,故多有干结之证。

治此之法无他,惟虚者补之,燥者润之而尽之矣。

然亦当辨其虚实微甚,及有火无火,因其人而调理之可也。

凡润燥等剂,如导滯通幽汤,蓯蓉润肠丸,搜风顺气丸,东垣润肠丸,《卫生》润肠丸,《元戎》四物汤,三仁丸,百顺丸之类,皆可选用。

又豕膏为润燥之神剂,最当隨宜用之。

其有大虚大热者,宜用前阴阳结治法。

许学士治年老虚人便秘,只用火麻仁,苏子仁各半,研取汁服之,更煮粥食之,不必服药而秘愈。

5。

便闭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

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8之,则无有不达。

6。

元气薄弱之人,凡患伤寒杂证病气不足等病,而有大便不行者,但察其胸腹下焦,若绝无胀实痞塞,急坠欲解等患,此其中本无实邪,即虽十日二十日不解,亦自无妨,切不可因其不便,强为疏导。

盖其胃口未开,食饮未进,则全赖中气以为捍御之本,但俟邪气渐退,胃气渐和,则自然通达,无足虑也。

若肠臟本无滯碍,而强为通利以泄胃气,遂至主不胜客者有之,邪因而陷者亦有之,此其害受於冥冥之中,而人多不知也,识之!慎之!

7。

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阴臟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

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將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

况虚弱之辈,幸得后门坚固,最是寿征,虽有涩滯,亦须缓治,但以养阴等剂,渐加调理,则无有不润。

故病家医家凡遇此类,切不可性急欲速,以自取其败,而致悔无及也。

述古共四条1。

东垣曰:金匱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於肾,开窍於二阴。

又云:大便难者,取足少阴。

夫肾主五液,津液润则大便如常,若饥饱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味厚之物而助火邪,耗散真阴,津液亏少,故大便结燥。

然结燥之病不一,有热燥,有风燥,有阳结,有阴结,又有老年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

治法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

结者散之。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

阳结者散之,阴结者温之。

仲景曰:小便利而大便硬,不可攻下,以脾约丸润之。

食伤太阴,腹满而食不化,腹响然不能大便者,以苦药泄之。

如血燥而不能大便者,以桃仁,酒制大黄通之。

风结燥而大便不行者,以麻子仁加大黄利之。

如气涩而大便不通者,以郁李仁,枳实,皂角仁润之。

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復下復结,极则以致导引於下而不通,遂成不救。

噫!可不慎哉。

又曰:凡臟腑之秘,不可一例治,有虚秘,有实秘,实秘者能饮食,小便赤,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厚朴汤主之。

盖实秘者,物也;虚秘者,气也。

予观此东垣之法,多从治標。

虽未有虚实之辨,而用厚朴汤者,此但以有物无物言虚实,谓有物者当下之,无物者当行其气耳。

而於真阴亏损,邪正之虚实,则所未及。

此其法固不可废,亦不可泥也。

2。

丹溪曰:古方有脾约证,制脾约丸,谓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故小便数而大便难者,曰脾约,与此丸以下脾之结燥,肠润结化,津液入胃而愈。

然既曰脾约,必阴血枯槁,內火燔灼,热伤元气。

故肺受火邪而津竭,必窃母气以自救;金耗则则土受木伤,脾失转输,肺失传送,宜大便秘而难,小便数而无藏蓄也。

理宜滋养阴血,使阳火不炽,金行清化,脾土清健,津液入胃,则肠润而通矣。

今此丸用之热甚而气实,与西北方人稟之壮实者无有不安;若用之东南方人,与热虽盛而气血不实者,虽得暂通,將见脾愈弱而肠愈燥矣。

须知在西北以开结为主,在东南以润燥为主。

3。

王节斋曰:若年高人脾虚血燥,易饥易饱,大便燥难,用白芍药,当归各一两,人参七钱,升麻,炙甘草各四钱,山楂,大麦芽,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五钱,此老人常服药也。

4。

薛立斋曰:前证属形气,病气俱不足,脾胃虚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耳,法当滋补化源。

又有脾约证,成无己曰: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小便数而大便难者是也,宜用脾约丸。

阴血枯槁,內火燔灼,肺金受邪,土受木剋,脾肺失传,大便秘而小便数者,宜用润肠丸。

此乃病气有余之治法也。

经云:脾为至阴己土而主阴。

然老弱之人,当补中益气以生阴血。

又曰:肾开窍於二阴,大小便也。

若肾经津涸者,用六味丸,脾肺气虚者,补中益气汤。

脾经郁结者,加味归脾汤。

气血虚者,八珍汤。

若发热作渴饮冷,用竹叶黄耆汤。

若膏梁厚味积热者,加味清胃散。

阳结新按余尝治一壮年,素好火酒,適於夏月,醉则露臥,不畏风寒,此其食性臟气,皆有大过人者,因致热结三焦,二便俱闭。

余先以大承气汤,用大黄五七钱,如石投水。

又用神祐丸及导法,俱不能通,且前后俱闭,危剧益甚。

遂仍以大承气汤加生黄二两,芒硝三钱,加牙皂二钱,煎服。

黄昏进药,四鼓始通,大便通而后小便渐利。

此所谓盘根错节,有非斧斤不可者,即此之类,若优柔不断,鲜不害矣。

阴结新按朱翰林太夫人,年近七旬,於五月时,偶因一跌,即致寒热。

群医为之滋阴清火,用生地,芍药,丹皮,黄芩,知母之属,其势日甚。

及余诊\之,见其六脉无力,虽头面,上身有热,而口则不渴,且足冷至股。

余曰:此阴虚受邪,非跌之为病,实阴证也。

遂以理阴煎加人参,柴胡,二剂而热退,日进粥食二三碗;而大便以半月不通,腹且渐胀,咸以为虑,群议燥结为火,復欲用清凉等剂。

余坚执不从,谓其如此之脉,如此之年,如此之足冷,若再一清火,其原必败,不可为矣。

经曰: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正此谓也。

乃以前药更加姜,附,倍用人参,当归,数剂而便即通,胀即退,日渐復原矣。

病起之后,眾始服其定见。

秘结论列方承气汤攻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八正散寒百十五。

凉膈散攻十九。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理阴煎新热三。

温胃饮新热五。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右归饮新补三。

右归丸新补四。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

豕膏新因二九。

六味丸补百二十。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玉烛散攻二四。

黄龙汤攻二一。

厚朴汤和三三六。

大补元煎新补一。

大营煎新补十四。

理中汤热一。

当归地黄饮新补二十。

归脾汤补三二。

左归饮新补二。

加味清胃饮寒五五。

五福饮新补六。

济川煎新补二一。

《元戎》四物汤攻二六。

八味丸补一二一。

麻仁丸攻九二。

竹叶黄耆汤寒七。

脾约丸攻九三。

东垣润肠丸和三百四十。

百顺丸新攻六。

《卫生》润肠汤和三三三。

清凉饮子攻二五。

神祐丸攻四八。

导滯通幽汤和三三五。

搜风顺气丸和三四三。

八珍汤补十九。

三仁丸和三三八。

大分清饮新寒五。

七宣丸攻九四。

蓯蓉润肠丸和三四一。

大金花丸攻五五。

大黄硝石汤攻十四。

论外备用方三和散和百五十气秘。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

通幽汤和三三四燥结痛。

皂角散和三三七通秘。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虚秘。

益血润肠丸和三四二老人便秘。

大已寒丸热一七一寒秘。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桃仁承气汤攻四。

益血丹补一五七亡血久虚。

润肠汤和三三三血燥。

半硫丸热一八七虚冷秘。

当归承气汤攻六。

犀角丸攻九十痰火秘。

调营活络饮和二八三。

木香檳榔丸攻五十积热秘。

当归龙薈丸寒一六七。

《圣惠》搜风顺气丸和三四四血燥热。

--------------------------------------------------------------------------------诈病论证夫病非人之所好,而何以有诈病?盖或以爭讼,或以斗殴,或以妻妾相妒,或以名利相关,则人情诈偽出乎其间,使不有以烛之,则未有不为其欺者。

其治之之法,亦惟借其欺而反欺之,则真情自露而假病自瘳矣,此亦医家所必不可少者。

仲景曰:病者向壁臥,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嚥唾者,此诈病也。

设见脉自和处,或师持其脉病人欠者,皆无病也。

但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鍼灸数十百处乃愈。

新按共三条予向同数友游寓榆关,客邸內一友,素耽风月,忽於仲冬一日,譙鼓初闻,其友急叩予户,启而问之,则张皇求救。

云:所狎之妓,忽得急证,势在垂危,倘遭其厄,祸不可解。

予隨往视之,见其口吐白沫,僵仆於地,以手摸之,则口鼻四肢俱冷,气息如绝。

陡见其状,殊为惊骇,因拽手诊\之,则气口和平,脉不应证。

予意其脉和如此,而何以证危如是?第以初未经识,犹不知其为诈也。

然沉思久之,则將信將疑,而復诊\其脉,则安然如故,如豁然省悟,岂即仲景之说也。

遂大声於病妓之傍曰:此病危矣,使非火攻,必不可活;非用如枣如栗之艾,亦不可活;又非连灸眉心,人中,小腹数处,亦不可活,余寓有艾,宜速取来灸之。

然火灸尚迟,姑先与一药,使其能嚥,嚥后少声息,则生意已復,即不灸亦可,若口不能嚥,或嚥后无声,当速灸可也。

即与一药,嘱其服后即来报我。

彼狡奴闻予之言,窃已惊怖,惟恐大艾著身,药到即嚥,嚥后少顷,即哼声出而徐动徐起矣。

予次日问其所以,乃知为吃醢而发也。

予闻之大笑,始知姊妹行中,奸狡之况有如此。

又予在都中时,一相契金吾公,畜二妾,其一则燕姬也,有母隨之。

一日二妾相竞,燕妾理屈,其母助恶,叫跳撒赖,遂至气厥若死。

乃令一婢抱持而坐,自暮及旦,绝无甦意。

清晨延予疗之。

予初入室,见其肉厚色黑,面青目瞑,手撒息微,及诊\其脉,则伏渺如脱,亦意其真危也。

斯时也,欲施温补,则虑其大怒之后,逆气或有未散;欲加开导,则虑其脉之似绝,虚极有不能胜,踌躇未决,乃请復诊\。

及入室再见,则不若前次之撒手,而十指交叉,抱腹仰坦於婢者之怀。

因疑其前番撒手,今既能叉手,岂他人之所为乎?及著手再诊\,则似有相嫌不容之意,而拽之不能动,此更可疑也。

因出其不意,卒猛一扯,则顿脱有声,力强且劲。

由是前疑始释,谓其將死之人,岂犹力有如是乎?乃思其脉之若此者,或以肉厚气滯,此北人稟赋多有之也,或以两腋夹紧,此奸人狡诈亦有之也。

若其面青息微,则怒气使然,自不足怪。

识见既定,因声言其危,使闻灸法,以恐胜之。

遂先投一剂,到咽即活。

次日会公,因询予曰:日昨之病,固料其势必危矣。

然谓其为真邪,则何以药甫其唇,而效之峻速有如此?谓其为假耶,则何以能终夜做作,而形证之肖似有如此?昨公所用之药,果亦有何玄秘否?是皆不能无疑也。

予曰:予之玄秘,秘在言耳。

亦不过借药为名耳,但使彼惧,敢不速活。

经曰:忧可胜怒,正此谓也。

是可见人情之巧,其有最难测者皆如此,使昨非再诊\而再察之,则予亦几为所誑矣。

是以凡遇此类,不可不加之详审。

又一姻戚士子,为宦家所殴,遂臥病旬日,吐血盈盆。

因喧传人命,连及多人,延医数辈,见其危剧之状,皆束手远避,防为所累也。

最后予往视之,察其色,则绝无窘苦之意,诊\其脉,则总皆和缓如常。

予始疑之,而继则悟之,因潜语之曰:他可欺也,予亦可欺耶?此尔之血也,抑家禽之血耶?其人愕然。

浼予无言,遂为调和,而相衔感而散。

又一邻妇,以妒妾作闹,詬夫反目,因而病剧,则咬牙瞪眼,僵厥不苏,若命在呼吸间者。

其夫惊惶无措,其妾几遭不堪。

浼予救之,则脉非其病,遂用前法治之,愈后其夫感谢,而不知为其所愚也。

若此二人,则又人事中之常態,使不有悬朗之鑑,则此中变幻,有以假病而延成真病者;有以小忿而延成大祸者,兹予拂之若振埃,不但为人造福,而且可防人之欺,故亦纪之,以资仓卒之急用。

--------------------------------------------------------------------------------

癘风经义风论曰: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於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

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行也。

癘者,有营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风,或名曰寒热。

长刺节论曰: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墮,名曰大风。

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鍼。

癘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鍼鍼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

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脉要精微论曰:脉风成为癘。

论证癘风即大风也,又谓之癩风,俗又名谓大麻风。

此病虽名为风,而实非外感之风也。

实以天地间阴厉浊恶之邪,或受风木之化而风热化虫,或受湿毒於皮毛而后及营卫,或犯不洁,或因传染,皆得生虫。

盖虫者,厥阴主之,厥阴为风木,主生五虫也。

虫之生也,初不为意,而渐久渐多,遂致不可解救,诚\最恶最危最丑证也。

又《千金》云:自作不仁极恶之业也,所以最为难治。

观孙真人云:尝治数百人,终无一人免於死者,盖无一人能守禁忌故耳。

惟一妇人,病愈后又服加减四物汤百余剂,半年之上,方得经行,十分全愈。

又,丹溪治五人,亦惟一妇人得免,以贫甚且寡,无物可喫也。

外三四人者,越二三年皆復作而死。

由此观之,可见此证非得出奇秘方,鲜能取效。

故予逢此证,不敢强以为知,而妄施治疗,亦不敢强言治法,以惑后人。

至若古人论治之法,亦甚详悉,用之得宜,虽病根未必可拔,而延保余年,夭枉自亦可免。

由是遍求诸说,则惟薛立斋《癘疡机要》证列已全,今择其要,并诸諭之得理者,详述於左,以为证治之纲领云。

述古论共三条1。

立斋曰:大抵此证,多由劳伤气血,腠理不密,或醉后房劳沐浴,或登山涉水,外邪所乘,卫气相搏,湿热相火,血隨火化而致。

故淮扬闽广间多患之。

近代先哲云:感天地肃杀恶气所致。

其上体先见或多者,毒在上也;下体先见或多者,毒在下也。

盖气分受邪则上多,血分受邪则下多,气血俱受则上下齐见。

凡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脚底先痛或穿者,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者,毒在心,此五臟受病之重者也。

又,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鍼刺不痛;三曰血死,溃烂;四曰筋死,指脱;五曰骨死,鼻柱坏,此五臟受伤之不可治者也。

若声哑目盲,尤为难治。

又,治法当辨本证,兼证,变证,类证,阴阳虚实而斟酌焉。

若妄投燥热之剂,脓水淋漓则肝血愈燥,肾水愈枯,相火愈旺,反成败证矣。

2。

癘疡所患,非止一臟,然其气血无有弗伤,兼证无有弗见,况积岁而发见於外。

须分经络之上下,病势之虚实,不可概施攻毒之药,当先助胃壮气,使根本坚固,而后治其疮可也。

经云:真气夺则虚,邪气胜则实。

凡云病属有余者,当察其元气不足。

《耆婆恶病论》曰:疾风有四百四种,总而言之不出五种,即是五风:一曰黄风,二曰青风,三曰白风,四曰赤风,五曰黑风,其风合五臟,故曰五风。

五风生五虫:黄风生黄虫,青风生青虫,白风生白虫,赤风生赤虫,黑风生黑虫,食人五臟。

若食人脾,语变声散。

食人肝,眉睫墮落。

食人心,遍身生疮。

食人肺,鼻柱崩倒,鼻中生瘜肉。

食人肾,耳鸣啾啾,或如车行雷鼓之声。

若食人皮,皮肤顽痺。

食人筋,肢节墮落。

五风合五臟,虫生致多,入於骨髓,往来无碍,坏於人身,名曰疾风。

疾风者,是癘风之根本也。

病之初起,或如鍼锥所刺,名曰刺风。

或如虫走,名曰游风。

遍身掣动,名曰?风。

不觉痛痒,名曰顽风。

肉起如桃李小枣核,从头面起者,名曰顺风。

从两脚起者,名曰逆风。

如连钱团圆,赤白青乌斑驳,名曰?风。

或遍体生疮,或如疥癣,或如鱼鳞,或如榆荚,或痒或痛,黄汁流出,肢节坏烂,为脓为血,或不痒不痛,或起或灭,青黄赤白黑变易不定。

病起之由,皆因冷热不调,流於五臟,通彻骨髓,用力过度,饮食杂秽,房室不节,虚劳动极,汗流遍体,因兹积热於五臟,致生多虫,食人五臟,骨髓,皮肉,筋节,久久败坏,名曰癘风。

惟见黑虫者,最为难治,人得此疾,速宜弃家室财物,离妻妾,入山静养疗治,无有不瘥。

述古治法共八条1。

薛立斋曰:凡癘疡,当知有变有类之不同,而治法有汗有下,有砭刺攻补之不一。

盖兼证当审轻重,变证当察先后,类证当详真偽,而汗,下,砭刺,攻补之法,又当量其人之虚实,究其病之原委而施治之。

盖虚者,形气虚也;实者,病气实而形气未必实也。

2。

癘疡砭刺之法,子和张先生谓:一汗抵千鍼。

盖以砭血不如发汗之周遍也。

然发汗即出血,出血即发汗,二者一律。

若恶血凝滯在肌表经络者,宜刺宜汗,取委中出血则效。

若恶毒蕴结於臟腑,非荡涤其內则不能痊。

若毒在外者,非砭刺遍身患处及两臂腿腕,两手足指缝各出血,其毒必不能散。

若表裏俱受毒者,非外砭內泄,其毒决不能退。

若上体多,宜用醉仙散,取其內蓄恶血从齿缝中出,及刺手指缝并臂腕,以去肌表毒血。

若下体多,宜用再造散,令恶血陈虫从谷道中出,仍鍼指足缝并腿腕,隔一二日更刺之,以血赤为度。

如有寒热头痛等证,大补气血为主。

3。

癘疡服轻粉之剂,若腹痛去后,兼有脓秽之物,不可用药止之。

若口舌肿痛,秽水时流,作渴发热喜冷,此为上焦热毒,宜用泻黄散。

若寒热往来,宜用小柴胡汤加知母。

若口齿缝出血,发热而大便秘结,此为热毒內淫,宜用黄连解毒汤;若大便调和,用《局方》犀角地黄汤。

若秽水虽尽,口舌不愈,或发热作渴而不饮冷,此虚热也,宜七味白朮散。

4。

癘疡手足腿臂或各指拳挛者,由阴火炽盛,亏损气血,当用加味逍遥散加生地黄,及换肌散兼服。

5。

癘疡生虫者,以五方风邪翕合,相火制金,金衰不能平木,所以化虫,內食五臟,而证则见於外也。

宜用升麻汤送泻青丸,或樺皮散以清肺肝之邪,外灸承浆,以疏阳明,任脉,则风热息而虫不生矣,若肝经虚热者,佐以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

徐东皋曰:经云,汗之则疮已,况癩之为风,尤疮之最恶者,故曰癘风。

诸疮热久,热则生风,且癘风尤染肃杀之气而成者,若非汗法,何以去其毒风?所以汗之一法,乃治癘之最要者,其余诸方,次第用之可也。

凡患人身上痒甚,盖以风邪气郁,血不荣敷而然,宜四物汤加黄芩,白芷,调浮萍末服,发汗而愈。

6。

癘风灸法,先服樺皮散,自少至多,服五七日,灸承浆穴七壮,灸疮愈后,再灸之。

凡三灸之后,服二圣散泄热,袪血中之风邪,时更以升麻汤送下泻青丸为佳。

倘年深日久,即以愈风丹,换骨丹等方,详而用之。

7。

凡大风初起,头面搔痒,便有红紫疹块起者,即可服防风通圣散加苦参,天麻,蝉退数十贴,外用七珍汤浴洗,发汗则易愈。

大忌五辛荤腥厚味半年,必不再发。

述古变证治法共三条1。

立斋曰:一身起疙瘩,搔破脓水淋漓,若寒热往来者,肝经气血虚而有火也,用八珍汤加丹皮,柴胡。

寒热內热者,血气弱而虚热也,八珍汤倍加参,朮。

若恶寒形寒者,阳气虚寒也,用十全大补汤。

若肌肤搔如帛隔者,气血不能外荣也,人参养营汤。

若面部抓之麻木,气血不能上荣也,补中益气汤。

若痿弱筋挛者,血气不能滋养也,补中益气汤佐以六味地黄丸。

2。

遍身疙瘩,或癮疹搔痒,此风热伤血,用羌活当归散。

气虚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梔,鉤藤鉤,血虚者佐以加味逍遥散加鉤藤鉤。

若手足皴裂,不问黯白,或於手足腿腕搔起白皮,此风热燥涩也,用清胃散加芍药。

3。

面赤搔痒,或眉毛脱落,此属肺经风热,用人参消风散,樺皮散。

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天麻,殭蚕;血虚用加味逍遥散加鉤藤鉤。

若面发紫泡,或成块,或眉毛脱落,属肝经风热,先用小柴胡汤加山梔,丹皮,鉤藤鉤,后用加味逍遥散。

凡证属肝经血燥生风者,但宜滋肾水生肝血,则火自息,风自定,痒自止。

兼证治法癘疡之有兼证变证,凡如表裏臟腑诸病,无不有之,其各治法亦已具悉各门,但有所值,即宜隨证参用之,左右逢源,无弗善也,重录资繁,兹不赘及。

解诸毒敷砒霜,患处作痛或腐溃者,用湿泥频涂换之。

若毒气入腹,胸膈苦楚,或作吐泻,饮冷米醋一二杯即止,多亦不妨。

生绿豆末,芝麻油俱可。

敷贴雄黄药,闷乱或吐泻,用防己煎汤解之。

服辛热药而眉发脱落者,乃肝经血伤而火动,非风也,用四物汤,六味丸,以滋肝血生肾水。

服川乌,草乌等药,闷乱流涎,或昏憒呕吐,或出血吐血,用大豆,远志,防风,甘草,任用一味煎汤解之。

大凡服风药过多,皆宜用之,如未应,急用甘草生姜汁。

敷贴巴豆之药,患处作痛,肌肉溃烂,以生黄连为末,水调敷之。

若毒入內,吐泻等证,更以水调服一二钱,或大小豆,菖蒲汁,皆可。

敷贴藜芦,毒入內,煎?汤解之。

服袪风剋伐之药,呕吐少食,胸膈不利,或形气倦怠等证,用六君子汤以补阳气。

若烦热作渴,饮食不思,或晡热內热,面赤发热,用四物汤加参,朮以生阴血。

余从各门治之。

禁忌人之患斯疾者,多由嗜慾不谨所致。

治斯疾者,速当断戒荤腥盐酱,一切厚味。

只宜清心寡慾,绝色忘虑,幽隱林泉,屏弃世务,蚤蚤救疗,庶几可活。

稍不守禁,每见愈而復作,及致危剧,莫能再救,总以其不守禁忌也。

癘风论列方醉仙散外二百七十。

黄连解毒汤寒一。

换骨丹和二七九。

七珍汤外二八三。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二圣散外二六七。

愈风丹外二六六。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六君子汤补五。

再造散外二七三。

换肌散外二七二。

七味白朮散小七。

八珍汤补十九。

四物汤补八。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泻黄散寒五七。

樺皮散外二六八。

人参消风散散四七。

清胃散寒五四。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局方》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小柴胡汤散十九。

泻青丸寒一五一。

加味逍遥散补九四三。

论外备用方升麻汤外二六九。

白花蛇丸外二七四。

雷丸散外二七九。

行药方外二七七。

防风天麻丸外二七六。

乌头汤外二八四。

敷癘方外二八五。

浮萍散外二七一。

皂角散外二七八。

白花蛇膏外二七五。

硫黄酒外二八二。

苦参汤外二八一。

洗癘方外二八六。

黑虎丹外二百八十。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四终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