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汉中志一汉中郡,本「附」旧本並衍此字,兹刪。
庸国〔地。
周匡王二年,巴、秦、楚灭庸,其地分〕属〔秦、巴。
〕旧本此页脱乱,不成文理。
盖元丰本所据首叶烂脱,残字零乱,吕刻黏接失考所致。
兹依《左传》补灭庸事。
又残存属字下补秦巴二字。
说详注。
〔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
后为蜀。
〕蜀字元丰本接在首句「庸国」下。
考当在此。
嘉泰本以下,皆作「后为秦」。
非也。
〔恒成爭地。
〕此上十七字,宋刻误接在「略侔三蜀」句下。
夫秦惠文王灭蜀巴后乃置汉中郡。
岂能以六国时楚得汉中敘列置郡之后?云「恒成爭地」者,谓秦、巴、楚、蜀互爭汉中,歷三百年而后秦终定之以为郡也。
旧刻为脱简误接甚明。
兹移正。
並详注释。
周赧王「二」〔三〕年旧各本皆作二年。
按《秦本纪》、《六国表》,皆当作三。
当是旧刻脱一画耳。
秦惠文王置郡。
因水名也。
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
《水经注》卷二十引此作「为漾水」三字。
古时引文不必全遵原字也。
《禹贡》「流漾为汉」是也。
《水经注》引作「导漾东流为汉是也」。
西源出陇西〔西县〕旧本脱此二字。
《水经注》引,赵本、官本、王氏合校本並有。
朱本亦脱。
当有。
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
始源曰沔,《水经注》引至此止。
经作逕。
故曰「汉沔。
」常氏此上四十九字,几於无句不谬。
又非如上文脱乱可比。
按之《水经注》引,则是常氏原误也。
另於注释辨订之。
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其应上「照」〔昭〕廖本作照於天。
又曰:「惟天有汉。
」其分野,与巴、蜀同占。
其地东接南郡。
南接「广汉」〔於巴〕。
旧本四至被传钞误改者甚多。
如此「南接广汉」,以本书校,广汉郡不言接汉中,而《巴志》云「北接汉中」。
实际亦是巴西郡北接汉中,广汉郡只葭萌驛道一线通联汉中而已。
兹仿《蜀志》「南接于越」文,作「接于巴」。
庶还常氏原语。
西接「陇西、阴平」〔武都〕。
陇西、阴平二郡,从未与汉中接。
就秦世言,无阴平郡。
就汉初言,汉中西界为广汉西部都尉治。
就武帝以后言,则已置武都郡矣。
本书武都东接下脱文,是脱汉中二字可定。
故推常氏此文为「西接武都」亦可定。
北接秦川。
此指渭水平原,即所谓「三辅」郡县。
与上「汉沔」皆用《隆中对》文。
厥壤沃美。
赋贡所出,略侔三蜀。
「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
后为秦。
恒成爭地。
」十七字,旧刻全皆误缀在此。
时敘谬乱,义无可通。
夫秦灭巴蜀而后置此郡,时楚削弱已濒于亡。
则谁更与秦爭此地乎"参看注"?其为秦惠文王置郡前脱简误缀甚明。
兹上移。
並改秦为蜀字。
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当王关中〕。
旧本脱此四字,於史法,文意皆有未合。
应是写本首页蠹蚀。
兹用《史记》文补。
项羽封高帝为汉王。
王巴、蜀、〔汉中四〕「三」十一县。
旧脱汉中二字,又作「三十一县」。
兹依《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