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太清问于无穷子曰:"子知道乎?"无穷子曰:"吾弗知也。"
又问于无为"吾知道有数。"
曰:"其数奈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窈,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 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太清又问于无始曰:"向者,吾道于无穷,曰:‘吾弗知之。"
又问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无为曰:‘吾知道有数。
’曰:‘其数奈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窈,可以明;可以包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
吾所以知道之数也。
’若是,则无为知与无穷之弗知,孰是孰非?”无始曰:"弗知之深,而知之浅;弗知内,而知之外;弗知精,而知之粗。"
太清仰而叹曰:"然则不知乃知邪?知乃不知邪?孰知知之为弗知,弗知之为知邪?"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孰知形之不形者乎?"故老子曰:"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
白公问于孔子曰:"人可以微言?"孔子不应。
白公曰:"若以石投水中,何如?"曰:"吴、越之善没者能取之矣。"
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菑、渑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
白公曰:"然则人固不可以微言乎?"孔子曰:"何谓不可?谁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 争鱼者濡,逐兽者趋,非乐之也。 故至言去言,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
白公不得也,故死于浴室。
故老子曰:"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吾知也。"
白公之谓也。
惠子为惠王为国法,已成而示诸先生,先生皆善之,奏之惠王。
惠王甚说之。
以示翟煎,曰:"善"!惠王曰:"善,可行乎?"翟煎曰:"不可。"
惠王曰:"善而不可行,何也?"翟煎对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岂无郑、卫激楚之音哉?然而不用者,不若此其宜也。 治国有礼,不在文辩。"
故老子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此之谓也。
田骈以道术说齐王,王应之曰:"寡人所有,齐国也。 道术虽以除患,愿闻国之政。"
田骈对曰:"臣之言无政,而可以为政。 譬之若林木无材,而可以为材。 愿王察其所谓,而自取齐国之政焉已。 虽无除其患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可陶冶而变化也。 齐国之政,何足问哉!"此老聃之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者也。
若王之所问者,齐也;田骈所称者,材也。
材不及林,林不及雨,雨不及阴阳,阴阳不及和,和不及道。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分人。
七日,石乙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
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而攻之。
十有九日而禽白公。
夫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也;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也,何以异于枭之爱其子也?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阏于曰:"无恤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
异日,知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
大夫请杀之。
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 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破其首以为饮器。
故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谿。"
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曰:"正女形,壹女视,天和将至。 摄女知,正女度,神将来舍。 德将来附若美,而道将为女居。 憃乎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言未卒,啮缺继以仇夷。
被衣行歌而去,曰:"形若槁骸,心如死灰。 直实不知,以故自持。 墨墨恢恢,无心可与谋。 彼何人哉!"故老子曰:"明白四达。 能以无知乎!"
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
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
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 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能乎持胜也。
唯有道之主能持胜。
孔子劲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
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惠孟见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曰:"寡人所说者,勇有功也,不说为仁义者也客将何以教寡人?"惠孟对曰:"臣有道于此,人虽勇,刺之不入。 虽巧有力,击之不中。 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善。 此寡人之所欲闻也。"
惠孟曰:"夫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 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夫不敢刺不敢击,非无其意也。 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意也。 夫无其意,未有爱利之也。 臣有道于此,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心。 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四累之上也。 大王独无意邪!"宋王曰:"此寡人所欲得也。"
惠孟对曰:"孔、墨是已。 孔丘、墨翟,无地而为君,无官而为长。 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者。 今大王,万乘之主也。 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矣。 此贤于孔、墨也远矣。"
宋王无以应。
惠孟出。
宋王谓左右曰:"辩矣!客之以说胜寡人也。"
故老子曰:"勇于不敢则活。"
由此观之,大勇反为不勇耳。
昔尧之佐九人,舜之佐七人,武王之佐五人;尧、舜、武王于九、七、五者,不能一事焉。
然而垂拱受成功者,善乘人之资耳。
故人与骥逐走,则不胜骥;托于车上,则骥不能胜人。
北方有兽,其名曰◆,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
◆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
此以其能,托其所不能。
故老子曰:"夫代大匠斫者,希不伤其手。"
薄疑说卫嗣君以王术。
嗣君应之曰:"予所有者,千乘也。 愿以受教。"
薄疑对曰:"乌获举千钧,又况一斤乎?"杜赫以安天下说周昭文君,文君谓杜赫曰:"愿学所以安周。"
赫对曰:"臣之所言不可,则不能安周;臣之所言可,则周自安矣。"
此所谓弗安而安者也。
故老子曰:"大制无割,故致数舆无舆也。"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赣赎鲁人于诸侯。
来,而辞不受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 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受教顺可施后世,非独以适身之行也。 今国之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 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孔子亦可谓知礼矣。
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魏武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
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 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 以骄主使疲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疲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矣!夫差之所以自刭于干遂也。"
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宁越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
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越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
击牛角而疾商歌。
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
命后车载之。
桓公及至,从者以请。
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
桓公大说,将任之。
君臣争之曰:"客,卫人也。 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 问之而故贤者也,用之未晚。"
桓公曰:"不然。 问之,患其有小恶也。 以人之小恶而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凡听必有验,一听而弗复问,合其所以也。
且人固难合也,权而用其长者而已矣。
当是举也,桓公得之矣。
故老子曰:"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
以言其能包裹之也。
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
曰"翟人之所求者地。 无以财物为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处而杀其子,吾弗为。 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
杖策而去。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
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
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故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中山公子牟谓詹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子曰:"重生。 重生则轻利。"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
詹子曰:"不能自胜,则从之;从之,神无怨乎!不能自胜而强弗从者,此之谓重伤。 重伤之人,无寿类矣。"
故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也。"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任于身,不敢对以末。"
楚王曰:"善。"
故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也。"
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斫轮于堂下。
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
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
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
桓公曰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 有说。 臣试以臣之斫轮语之。 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 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 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 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
宋君曰:"善。 寡人当其美,子受其怨。 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
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子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子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
故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 书者,言之所出也。 言出于知者,知者藏书。"
于是王寿乃焚书而舞之。
故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令尹子佩请饮庄王。
庄王许诺。
子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
曰:"昔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 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子具于强台。 强台者,南望料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 恐留而不能反。"
故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晋公子重耳出亡,过曹,无礼焉。
厘负羁之妻谓厘负羁曰:"君无礼于晋公子,吾观其从者,皆贤人也。 若以相夫子反晋国,必伐曹,子何不先加德焉?"厘负羁遗之壶饭而加璧焉。
重耳受其饭而反其璧。
及其反国,起师伐曹,克之。
令三军无入厘负羁之里。
故老子曰:"曲则全,枉则正。"
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
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
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兵先马走,果禽之于干遂。
故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
越王亲之,故霸中国。
赵简子死,未葬,中牟入齐。
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
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
襄子击金而退之。
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 ’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
中牟闻其义,乃请降。
故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 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 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 若此马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 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方九堙,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之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马矣。 在于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牡而黄。"
使人往取之,牝而骊。
穆公不说。
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 子之所使求者。 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马者!"马至,而果千里之马。
故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吴起为楚令尹,适魏。
问屈宜若曰:"王不知起之不肖,而以为令尹。 先生试观起之为人也。"
屈子曰:"将奈何?"吴起曰:"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
屈子曰:"宜若闻之,昔善治国家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 今子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是变其故,易其常也。 行之者不利。 宜若闻之曰:‘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 争者人之所本也。 ’今子阴谋逆德,好用凶器,始人之所本,逆之至也。 且子用鲁兵,不宜得志于齐,而行志焉;子用魏兵,不宜得志于秦,而得志焉。 宜若闻之,非祸人不能成祸。 吾固惑吾王之数逆天道,戾人理,至今无祸。 差须夫子也。"
吴起惕然曰:"尚可更乎?"屈子曰:"成形之徒,不可更也。 子不若敦爱而笃行之。"
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晋伐楚,三舍不止。
大夫请击之。
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 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孤之过也。 若何其辱群大夫?"曰:"先臣之时,晋不伐楚。 今臣之身,而晋伐楚,此臣之罪也。 请三击之。"
王俯而泣,涕沾襟,起而拜群大夫。
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轻下其臣,不可伐也。"
夜还师而归。
老子曰:"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
公惧,召子韦而问焉。
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祸且当君。 虽然,可移于宰相。"
公曰:"宰相,所使治国家也。 而移死焉。 不祥。"
子韦曰:"可移于民。"
公曰:"民死,寡人谁为君乎?宁独死耳!"子韦曰:"可移于岁。"
公曰"岁,民之命;岁饥,民必死矣。 为人君而欲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尽矣!子韦无复言矣。"
子韦还走,北面再拜曰:"敢贺君。 天之处高而听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有三赏君。 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
公曰:"子奚以知之?"对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赏,星必三徙舍。 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移年二十一岁。 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 星不徙,臣请死之。"
公曰:"可"。
是夕也,星果三徙舍。
故老子曰:"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
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
后数日,往说燕王。
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
一呼而航来。
故曰:圣人之处世,不逆有伎能之士。
故老子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
子发攻蔡,逾之。
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
子发辞不受。
曰:"治国立政,诸侯入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失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 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者,非仁义之道也。"
故辞而弗受。
故老子曰:"功成而不居。 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晋文公伐原,与大夫期三日。
三日而原不降。
文公令去之。
军吏曰:"原不过一二日将降矣。"
君曰:"吾不知原三日而不得下也。 以与大夫期,尽而不疲,失信得原,吾弗为也。"
原人闻之,曰:"有君若此,可弗降也?"遂降。
温人闻,亦请降。
故老子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故"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 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 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一曰:知足不辱。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
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是以免三怨,可乎?"故老子曰:"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大司马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钩芒。
大司马曰:"子巧邪?有道邪?"曰:"臣有守也。 臣年二十好捶钩,于物无视也。 非钩无察也。"
是以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而况持而不用者乎?物孰不济焉!故老子曰:"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文王砥德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垂归之。
纣闻而患之,曰:"余夙兴夜寐,与之竞行,则苦心劳形,纵而置之,恐伐余一人。"
崇侯虎曰:"周伯昌行仁义而善谋,太子发勇敢而不疑,中子旦恭俭而知时。 若与之从,则不堪其殃;纵而赦之,身必危亡。 冠虽弊,必加于头。 及未成,请图之。"
屈商乃拘文王于羑里。
于是散宜生乃以千金求天下之珍怪,得驺虞、鸡斯之乘,玄玉百工,大贝百朋,玄豹、黄罴、青豻、白虎文皮千合,以献于纣。
因费仲而通。
纣见而说之,乃免其身,杀牛而赐之。
文王归,乃为玉门,筑灵台,相女童,击钟鼓,以待纣之失也。
纣闻之,曰:"周伯昌改道易行,吾无忧矣。"
乃为炮烙,剖比干,剔孕妇,杀谏者。
文王乃遂其谋。
故老子曰:"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成王问政于尹佚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
王曰:"其度安在?"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王曰:"惧哉!王人乎。"
尹佚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仇也。 昔夏、商之臣反仇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此世之所明知也。 如何其无惧也?"故老子曰:"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
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盗乎?"跖曰:"奚适其无道也!夫意而中藏者,圣也;入先者,勇也;出后者,义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之。"
由此观之,盗贼之心,必托圣人之道而后可行。
故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
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 臣,偷也,愿以技赍一卒。"
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
左右谏曰:"偷者,天下之盗也。 何为之礼?"君曰:"此非左右之所得与。"
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
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
于是市偷进请曰:"臣有薄技,愿为君行之。"
子发曰:"诺"。
不问其辞而遣之。
偷则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
子发因使人归之。
曰:"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
明又复往,取其枕。
子发又使人归之。
明日又复往,取其簪。
子发又使归之。
齐师闻之,大骇。
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
乃还师而去。
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也。
故老子曰:"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颜回谓仲尼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
仲尼曰:"可矣。 犹未也。"
异日复见,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也。"
仲尼曰:"可矣。 犹未也。"
异日复见。
曰:"回坐忘矣。"
仲尼遽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洞于化通。 是谓坐忘。"
仲尼曰:"洞则无善也,化则无常矣。 而夫子荐贤。 丘请从之后。"
故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秦穆公兴师,将以袭郑。
蹇叔曰:"不可。 臣闻袭国者,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为其谋未及发泄也,甲兵未及锐弊也,粮食未及乏绝也,人民未及疲病也。 皆以其气之高与其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威。 今行数千里,又数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 君重图之。"
穆公不听。
蹇叔送师,衰绖而哭之。
师遂行,过周而东。
郑贾人弦高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秦师而宾之。
三师乃惧而谋曰:"吾行数千里以袭人,未至而人已知之。 其备必先成,不可袭也。"
还师而去。
当此之时,晋文公适薨,未葬。
先轸言于襄公曰:"昔吾先君与穆公交,天下莫不闻,诸侯莫不知,今君薨未葬,而不吊吾丧,而不假道,是死吾君而弱吾孤也。 请击之。"
襄公许诺。
先轸举兵而与秦师遇于殽。
大破之,禽其三帅以归。
穆公闻之,素服庙临,以说于众。
故老子曰:"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
齐王后死,王欲置后而未定。
使群臣议。
薛公欲中王之意,因献十珥而美其一。
旦日,因问美珥之所在。
因劝立以为王后。
齐王大说,遂尊重薛公。
故人主之意欲见于外,则为人臣之所制。
故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
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
轩轩然方迎风而舞。
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
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
卢敖与之语曰:"唯敖为背群离党,穷观于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至长不渝。 周行四极,唯北阴之未窥。 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23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阳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 若我南游乎冈《宀良》之野,北息乎沉墨之乡,西穷窅冥之党,东关鸿蒙之光,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眴。 此其外犹有汰沃之汜。 其余一举而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 今子游始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
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
卢敖仰而视之,弗见,乃止驾,柸治,悖若有丧也。
曰:"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 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 岂不悲哉!"故庄子曰:"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此言明之有所不见也。
季子治亶父三年,而巫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观化焉。
见得鱼释之。
巫马期问焉,曰:"凡子所为鱼者,欲得也。 今得而释之,何也?"渔者对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鱼也。 所得者小鱼,是以释之。"
巫马期归,以报孔子曰:"季子之德至矣。 使人暗行,若有严刑在其侧者。 季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问之以治,言曰:‘诫于此者刑于彼。 ’季子必行此术也。"
故老子曰:"去彼取此。"
罔两问于景曰:"昭昭者,神明也?"景曰:"非也。"
罔两曰:"子何以知之?"景曰:"扶桑受谢,日照宇宙,昭昭之光,辉烛四海,阖户塞牖,则无由入矣。 若神明,四通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 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 昭昭何足以明之!"故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光耀问于无有曰:”子果有乎?其果无有乎?”无有弗应也。
光耀不得问,而就视其状貌,冥然、忽然,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可得,望之不可极也。
光耀曰:"贵矣哉!孰能至于此乎!予能有无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于此哉!"故老子曰:"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白公胜虑乱。
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血流至地而弗知也。
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此言精神之越于外,智虑之荡于内,则不能漏理其形也。
是故神之所用者远,则所遗者近也。
故老子曰:"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此之谓也。
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发边戍,筑长城,修关梁,设障塞,具传车,置边吏。
然刘氏夺之,若转闭锤。
昔者武王伐纣,破之牧野,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朝成汤之庙,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破鼓折枹,驰弓绝弦,去舍露宿以示平易,解剑带笏以示无仇。
于此天下歌谣而乐之,诸侯执币相朝,三十四世不夺。
故老子曰:"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尹需学御,三年而无得焉。
私自苦痛,常寝想之。
中夜,梦受秋驾于师。
明日往朝,师望之,谓之曰:"吾非爱道于子也,恐子不可予也。 今日教子以秋驾。"
尹需反走,北面再拜曰:"臣有天幸,今夕固梦受之。"
故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昔孙叔敖三得令尹,无喜志;三去令尹,无忧色。
延陵季子,吴人愿一以为王而不肯;许由,让天下而弗受;晏子与崔杼盟,临死地不变其仪;此皆有所远通也。
精神通于死生,则物孰能惑之!荆有亻次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挟绕其船,亻次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
于是亻次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 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 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
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
孔子闻之,曰:"夫善哉!腐肉朽骨弃剑者,亻次非之谓乎!"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
齐人淳于髡以从说魏王,魏王辩之。
约车十乘,将使荆,辞而行。
人以为从未足也,复以衡说,其辞若然。
魏王乃止其行而疏其身。
失从心志,而又不能成衡之事。
是其所以固也。
夫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技能虽多,不若其寡也。
故周鼎著倕,而使啮其指,先王以见大巧之不可也。
故慎子曰:"匠人知为门,能以门,所以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
墨者有田鸠者,欲见秦惠王。
约车申辕,留于秦,周年不得见。
客有言之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甚悦之。
予以节,使于秦。
至,因见。
予之将军之节。
惠王见而说之。
出舍,喟然而叹,告从者曰:"吾留秦三年不得见,不识道之可以从楚也。"
物故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至所极而已矣。
此所谓《管子》"枭飞而维绳"者。
沣水之深千仞,而不受尘垢,投金铁针焉,则形见于外。
非不深且清也,鱼鳖龙蛇莫之肯归也。
是故石上不生五谷,秃山不游麋鹿,无所阴蔽隐也。
昔赵文子问于叔向曰:"晋六将军,其孰先亡乎?"对曰:"中行、知氏。"
文子曰:"何乎?"对曰:"其为政也,以苛以察,以切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计多为功,譬之犹廓革者也。 廓之,大则大矣,裂之道也。"
故老子曰:"其政闷闷,其民纯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景公谓太卜曰:"子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
晏子往见公,公曰:"寡人问太卜曰:‘子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 ’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
出,见太卜,曰:"昔吾见句星在房、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
晏子出。
太卜走往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
田子阳闻之,曰:"晏子默然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往见太卜者,恐公之欺也。 晏子可谓忠于上而惠于下矣。"
故老子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魏文侯觞诸大夫于曲阳,饮酒酣,文侯喟然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乎?"蹇重举白而进之,曰:"请浮君。"
君曰:"何也?"对曰:"臣闻之,有命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 夫豫让之君,亦何如哉?"文侯受觞而饮釂不献。
曰:"无管仲、鲍叔以为臣,故有豫让之功。"
故老子曰:"国家昏乱有忠臣。"
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卮。
孔子曰:善哉!予得见此器。”
顾曰:"弟子取水。"
水至,灌之。
其中则正,其盈则覆。
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贡在侧曰:"请问持盈。"
曰:"益而损之。"
曰:’何谓益而损之?”曰:"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 是故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多闻博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 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尝不危也。"
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武王问太公曰:"寡人伐纣天下,是臣杀其主而下伐其上也。 吾恐后世之用兵不休,斗争不已,为之奈何?"太公曰:"甚善,王之问也!夫未得兽者,唯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唯恐伤肉之多也。 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道全为无用之事,烦扰之教,彼皆乐其业,供其情,昭昭而道冥冥,于是乃去其瞀而载之木,解其剑而带之笏。 为之三年之丧,令类不蕃,高辞卑让,使民不争。 酒肉以通之,竽瑟以娱之,鬼神以畏之,繁文滋礼以弇其质,厚葬久丧以亶其家,含珠鳞、施纶组以贫其财,深凿高垄以尽其力,家贫族少,虑患者贫,以此移风,可以持天下弗失。"
故老子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