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孙星衍敘录隋志:汉官解詁三篇,汉新汲令王隆撰,胡广注。
唐志作三卷。
后汉书胡广传:「所著诗、赋、铭、颂、箴、弔及"诸"解詁,〔一〕凡二十二篇。
」不言此书卷数。
续汉志补注引广注,述此书始末极详。
王隆字文山,建武中为新汲令,见文苑传。
汉官篇仿凡將、急就,四字一句,故在小学中。
今以隆书为正文,列广注於下,末附胡广汉制度十条。
汉官解詁一卷汉太傅胡广注清孙星衍辑王隆汉官篇前安帝时,越骑校尉刘千秋校书东观,好事者樊长孙与书曰:「汉家礼仪,叔孙通等所草创,皆隨律令在理官,藏于几阁,无纪录者,久令二代之业,闇而不彰。
诚\宜撰次,依擬周礼,定位分职,各有条序,令人无愚智,入朝不惑。
君以公族元老,正丁其任,焉可以已!」刘君甚然其言,与邑子通人〔郎中〕张平子参议未定,〔二〕而刘君迁为宗正、卫尉,平子为尚书郎、太史令,各务其职,未暇恤也。
至顺帝时,平子为侍中典校书,方作周官解说,乃欲以渐次述汉事,会復迁河闲相,遂莫能立也。
述作之功,独不易矣。
既感斯言,顾见故新汲令王文山小学为汉官篇,略道公卿內外之职,旁及四夷,博物条畅,多所发明,足以知旧制仪品。
盖法有成易,而道有因革,是以聊集所宜,为作詁解,各隨其下,缀续后事,令世施行,庶明厥旨,广前后愤盈之念,增助来哲多闻之览焉。
续汉志补注案:汉官篇正文別作一行,其有未备者,以续汉志小字补之。
太傅录尚书事。
犹古冢宰总己之义也。
续汉志补注
司马中外以亲宠殊,平事尚书,宰尹枢机,勉用八政,播时百谷。
北堂书钞设官部两引
下理坤道,〔三〕上和干光,谓之司空。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將军
前、后、左、右將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綬,皆掌兵及四夷。
有长史,秩千石。
北堂书钞设官部
前、后、左、右將军,宣元以后,〔四〕虽不出征,犹有其官,位在诸卿上。
北堂书钞设官部
太常,社稷郊畤,〔五〕事重职尊,故在九卿之首。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古文儒林,旧艺皆说。
北堂书钞职官部
博士稽合同异,讲论五始,为春秋。
北堂书钞设官部 公羊传云:五始者,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也。
北堂书钞设官部
官名祭酒,皆一位之元长者也。
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旧说以为示有先。
续汉志补注 光禄勋
勋犹閽也,易曰「为閽寺」。
〔宦寺〕主殿宫门户之职。
〔六〕续汉志补注
光禄大夫,〔七〕諫议大夫,揖让群卿,四方则之。
北堂书钞设官部 光禄大夫,本为中大夫。
武帝元狩五年,置諫大夫为光禄大夫。
世祖中兴,以为諫议大夫。
又有太中、中散大夫。
此四等於古皆为天子之下大夫,视列国之上卿。
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设官部
武帝以中大夫为光禄大夫,与博士俱以儒雅之选,异官通职,周官所谓「官联」者也。
艺文类聚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温故知新,率由旧章,与参国体,稽合同异,案:北堂书钞引有此二句。
皆能分明古今,辨章旧闻。
北堂书钞设官部、艺文类聚职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案:北堂书钞引此在「视列国之上卿」下。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此在「所谓官联者也」下。
但此与光禄大夫不相比附,疑本议郎之职。
今改为正文,而不復別出。
卫尉
卫尉主宫闕之內,卫士于垣下为庐,案:北堂书钞设官部引作「为区庐于垣下」。
各有员部。
〔凡〕居宫中者,〔八〕皆施籍于门,案其姓名。
若有医巫僦人当入者,本官长吏为封启传,案:当作「本宫长史为封棨传」,见续汉志。
〔九〕审其印信,然后內之。
人未定,又有籍,皆復有符。
符用木,长二寸,以当所属两字为铁印,〔一0〕亦太卿炙符,案:续汉志补注引作「长可二寸,铁印以符之。
」〔一一〕当出入者,案籍毕,復齿符,〔一二〕乃引內之也。
其有官位得出入者,令执御者官,传呼前后以相通。
从昏至晨,分部行夜,夜有行者,輒前曰:「谁!谁!」若此不解,终岁更始,所以重慎宿卫也。
艺文类聚职官部
诸门部各陈屯夹道,其旁当兵,以示威武,交戟,以遮妄出入者。
续汉志补注
太仆厩府,皮轩鸞旗。
初学记器物部
马有厩,车有府。
皮轩,以虎皮为轩。
续汉志补注、初学记器物部、太平御览车部
考工黄魏琐连,孙吴之法。
北堂书钞武功部
兵书有黄氏琐连之器,盖弩射法也。
北堂书钞武功部 廷尉当理疑狱。
北堂书钞设官部讞,质也。
续汉志补注
鸿臚赞通四门,抚柔远宾。
北堂书钞设官部鸿,声也。
臚,传也。
所以传声赞导九宾也。
太平御览职官部昔唐虞宾于四门,此则礼宾之制,与鸿臚之任亦同。
太平御览职官部 宗正又岁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
续汉志补注 司农调均报度,输漕委输。
续汉志补注 边都诸官请调者,皆有调均报给之也。
以水通输曰漕。
委,积也。
郡国所积聚金帛货贿,隨时输送诸司农,曰委输,以供国用。
续汉志补注
侍中掌侍从左右,无员,常侍中。
汉书百官公卿表注
给事〔中〕,〔一三〕常侍〔从〕左右,〔一四〕无员,位次侍中、中常侍,或名儒,或国亲。
汉东方朔拜中郎,为给事中。
刘向諫议大夫,拜给事中也。
北堂书钞设官部
尚书出纳詔命,齐眾喉口。
北堂书钞设官部、初学记职官部 唐虞曰纳言,周官为內史。
机事所总,号令攸发。
北堂书钞设官部、文选、晋纪总论注、后汉二十八將论注、〔一五〕辨亡论注太平御览职官部 机密之事。
文选晋纪总论注
士之权贵,不过尚书,其次诸吏。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诸吏,光禄勋是也。
太平御览职官部
御史
建武以来,省御史大夫官属入侍兰台。
兰台有十五人,特置中丞一人以总之。
此官得举非官,案:北堂书钞引作「举法」,皆误。
当作「举非法」。
〔一六〕其权次尚书。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
北堂书钞设官部
孝宣感路温舒言,秋季后请讞。
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御史起此。
案:当重有「治书」二字。
后因別置,冠法冠,秩百石,案:「百」上当有「六」字。
有印綬,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罪当轻重。
续汉志补注
执金吾,执禁典兵。
北堂书钞设官部执金吾,吾者御也,典执金革,以御非常也。
北堂书钞设官部
卫尉巡行宫中,则金吾徼于外,相为表裏,以擒奸討猾。
续汉志补注、北堂书钞设官部
太子太傅,日就月將,琢磨玉质。
北堂书钞设官部言太子有玉之质,〔一七〕琢磨以道也。
位次太师。
北堂书钞设官部
少傅琢磨玉质,永承无疆。
北堂书钞设官部言太子者,珪玉也。
北堂书钞设官部 將作大匠树栗、椅、桐、梓。
〔一八〕续汉志补注古者列树以表道,並以为林囿。
四者皆木名,治宫室並主之。
续汉志补注
中垒、城门,北军士校,修尔车马,以戒不虞。
北堂书钞设官部汉掌兵官。
北堂书钞设官部
河南尹
武帝太初元年,〔一九〕左內史为左冯翊,主爵都尉、右內史为右扶风、京兆尹,治京师,以为三辅,皆如郡。
〔二0〕主爵列侯,其职並鸿臚。
〔二一〕世祖案:当有「都」字。
〔二二〕雒阳,改河南案:当有「郡」字。
为河南尹。
北堂书钞设官部
三辅职如郡守,独奉朝请。
成帝丞相张禹逊位,位特进,奉朝请。
又以关內侯萧望之、大司马嘉皆进奉朝请。
光武司徒孙资加特进,奉朝请。
奉朝请之号,则非为官。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
刺史十有三牧,分土食焉。
北堂书钞设官部
京畿师外,案:当有讹。
十有三牧,分部驰郡行国,督察在位,奏以言,案:「奏」上当有「敷」字。
录见囚徒,案:「见」当作「视」。
考实侵冤,退不录职,案:「录」当作「称」。
状状进一奏事焉。
案:当有讹。
北堂书钞设官部
巡谓驛马也,县次传驾之,以走疾,犹古言附遂。
续汉志补注
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真偽。
有侵冤者,即时平理。
续汉志补注 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
其有治能者为最。
察上尤异州,又状州中吏民茂才异等,岁〔举〕一人。
〔二三〕续汉志补注
所察有条应绳异者,輒覆问之,不茹柔吐刚也。
岁尽,齎所状纳京师,名奏事,差其远近,各有常会。
续汉志补注
中兴不復自诣京师,其所道皆如旧典。
续汉志补注假佐,取內郡善史书佐给诸府也。
汉书王尊传注
冀赵常山。
太平御览州郡部经曰「冀州既载」。
居赵,今治常山。
太平御览州郡部
兗卫济河。
太平御览州郡部经曰「济河惟兗州」。
卫国,今治山阳。
太平御览州郡部
青齐河岱。
〔二四〕太平御览州郡部经曰「海岱惟青州」。
居齐国,今治焉。
太平御览州郡部
徐鲁淮沂初学记州郡部、太平御览州郡部 经曰「海岱及淮惟徐州」。
又曰「淮沂其乂」。
居鲁国,今据豫州而东海。
太平御览州郡部
扬吴彭蠡。
太平御览州郡部
经曰「淮海惟扬州」。
又曰「彭蠡既渚」。
居吴国,今治九江。
太平御览州郡部 荆楚衡阳。
太平御览州郡部经曰「荆及衡阳惟荆州」。
居楚国,今治武陵。
太平御览州郡部
益庸岷梁。
太平御览州郡部
经曰「华阳黑水惟梁州」。
汉改梁州"治九江"〔为益州〕,〔二五〕今治广汉。
太平御览州郡部 凉邠黑水。
初学记州郡部、太平御览州郡部
经曰「黑水西河惟雍州」。
居邠国,汉改雍州为邠州,国右扶风栒邑县,属司隶部,不復属州。
今治汉阳。
太平御览州郡部
雍別朔方。
太平御览州郡部案:续汉志朔方郡在并州刺史部,无朔方刺史,与此不合。
汉別雍州之地,置朔方刺史。
太平御览州郡部
交阯南越。
太平御览州郡部汉平南越之地,置交州刺史,列诸州治苍梧。
太平御览州郡部
幽燕朝鲜。
太平御览州郡部经无幽州,而周官有焉。
盖冀之別也。
居燕国,今广阳是。
太平御览州郡部
并代晋翟。
太平御览州郡部
经无并州,而周官有,盖冀州之別也。
居燕国,今广阳是。
太平御览州郡部案:「居燕国,今广阳是」七字,当有误。
太守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賑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察郡奸,举善黜恶,诛討暴残。
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案:太平御览引作「诛杀残暴」。
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
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
功多尤为最者,於廷尉案:此当作「慰」劳勉之,以劝其后。
负多尤为殿者,於后曹別责,以纠怠慢也。
诸对辞穷尤困,收主者,掾史关白太守,使取法,丞尉缚责,以明下转相督敕,为民除害也。
明帝詔书不得僇辱黄綬,以別小人吏也。
续汉志补注
都尉將兵,副佐太守。
〔二六〕北堂书钞设官部、太平御览职官部案:北堂书钞引作「都尉一人」。
〔二七〕
言与太守俱受银印部符之任,为一郡副將,然俱主其武职,不预民事。
旧时以八月都试,讲习其射力,以备不虞。
案:太平御览引有「备盗贼\也」四字。
皆絳衣戎服,示扬威武,折冲厌难者也。
北堂书钞设官部〔二八〕
少官嗇夫,各擅其职。
周礼天官疏谓仓库少內嗇夫之属,各自擅其条理所职主。
周礼天官疏
盐铁官
盐官掊坑而得盐,或有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