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案 第五编 赖骗 争子辨其真伪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郭公案
《郭公案》 第五编 赖骗 争子辨其真伪

嵩明州二都张桌,妻王氏,富而无子。

至四十以后,王氏始生一子,名张文旆。

三岁,在溪边独自顽耍,被一打鱼人见之,抱之上船,竟自撑去。

离张家二十里田地,有一大户,姓杨名广,娶妻田氏,亦巨富而无子。

鱼人舡到岸边,听得杨广无子,遂抱得张文旆,到他家去卖,假说道:"小人妻子死了,家又贫穷,襁褓此子因此抱来,恩养于人 。"

杨广遂将三两纹银与他,讨为己子。

鱼人得了银子,写张文书遂将张文旆交付杨广而去。

后张桌寻子不见,只当淹死溪中,悲号无任。

一日,文旆在杨广家已四年,年已七岁,广送在先生处读书。

张桌为往州中去对钱粮,路经杨广门首过,忽见文旆身边走过。

桌认得是己子,连呼"文旆"数声。

旆即连应数句,以为素相熟者。

桌即同子入到杨广家中,告诉失子之故,说道:"此子乃吾之子,不知何为来至此间?"谁想广将此子改名杨一栋,惟恐为桌争去,遂曰 :"我这儿子拙妻田氏亲生,经今八岁。 但是从来见人,不问生熟 ,随呼随应,嬉笑与言。 故此你叫他,他便应。 你安得认为尔子?"桌曰 :"此子委实是我的。 怎么尔拐来在此?"广即大骂曰:"老畜生,不知死活!到此冒认人家儿子!"遂将张桌劈面连打两掌。

桌曰 :"打便任你打,儿子我必定要取去。"

杨广曰:"除了府县,除非都察院去告来,方奈得我何!"

桌曰 :"我就在都院告你 !"说罢竟自归家。

取了盘费,直到都院击鼓:告状人张桌,系嵩明州二都民籍。

告为拐骗事。

子文 旆年三岁 ,失去无踪。

经今四载。

偶于五都杨广家得之。

广冒认作子,抵赖不还。

理辩触恶赶打,不容分说。

子去绝嗣,孤寡后日将何依倚?恳天究子,庶使老有所终。

上告。

郭爷看了状辞,说道 :"这样小事,府县何不去告?"张桌曰:"杨广势大,小的无后为大,故此冒死来告!"郭爷遂准了状辞 ,仰知州艾思俊,速拘杨广,解院亲问。

牌下嵩明州,知州即擒得杨广,起解入院。

原、被告俱在,郭爷问曰 :"尔两人怎么争占儿子?"广曰 :"小的止生一子,今年八岁,送学读书。 被张桌看见,强认是他儿子。 小的赶骂他是实 。"

张桌曰 :"小人儿子三岁失去,今偶见于杨广家中。 呼他当时乳名,他便知应。 不惟面貌熟识,且即此知应,安得不是小的儿子?"杨广曰 :"小的儿子从来不问生熟人等,但见人呼,他即应声。 他的儿子乳名文旆,小的儿子当时偶亦此名。 只是如今入学改名一栋。"

当时,张争己子,杨亦争己子,两下争辩不歇。

郭爷俱令监起,心中自思此事怎么辨得真伪。

思想一会,遂唤两个牢子吩咐说道:"霎时我取张、杨二犯来问,我便差尔去提他儿子。 尔可在外迟一日,可假报他儿子前日中风已自死去 。"

牢子领了钧旨 。

郭爷复叫取张、杨来问。

二人在堂下依旧争辩不休。

郭爷叫承行牢子,去提二家妇女及儿子来问。

仍把张、杨监起。

过了一日 ,牢子将死信监中去报。

张桌一听儿死,眼泪汪汪,连忙问信。

杨广只是口中叹气几声,说:"可怜,可怜。"

郭爷升堂,复取张 、杨问曰 :"尔今所争儿子 ,何不两下共养也罢。"

张桌曰 :"小的只有此一子 ,怎肯与他共养。"

杨广曰:"小的只有这点血脉,怎忍分半与他 !"正在争辩之间,牢子已回,报道 :"小人承牌,到他二家,及提儿子。 只见杨广家 妻子田氏,哭出说道 :‘儿子昨夜中风身死。 ’小人进去观看,正在那里收殓入棺 。"

张桌闻得此等消息,眼泪汪汪不止。

杨广殊无戚容,只是口中叹气数声而已。

郭爷曰:"你二人争儿,今日儿子已死,无儿可争。 我姑赦尔罪,放尔各自归去也罢。"

二人磕了头各自归去 。

张桌走出门外,放声大哭,跌倒在地,哀不自胜 。

杨广出去,只叹曰 :"死者不能复生,命中无子,止该如此 。"

谁想,此时儿子已捉在察院。

又着人看二人动静何如。

即叫带转张、杨入去。

郭爷大骂杨广曰 :"儿子分明是张桌的,你强来争作你的儿子。 今日死去,你殊无戚容。 张桌这等啼哭不止,非是至亲,怎有此哀?你说此人,当时怎么得到尔家。 今已死去,说出亦无妨碍 !"杨广只当儿真死了,遂把当日鱼人来卖与己,出三两礼银,乞养之事,一一说明。

郭爷笑曰 :"我固因哭知其非尔之子。 但尔系将银买来,原非尔之拐骗 。 今此子岂能即死,我姑以死探尔耳 !"遂叫出其子,令张桌领去 。

又令张桌将银十两,谢广养育之恩。

广妻田氏,生得一女,已有六岁。

郭爷遂命之结为婚姻而去。

判曰:审得张桌子甫三岁,溪畔闲耍,而为鱼人攫之,卖与杨广。

则广之得此子,止知为鱼人之所出,而不知为张之所生也。

张见子而争,广执子不付,盖一以无后为大,一以继续为先。

俱思有子,则万事足矣。

一体真情立见。

两气不相关止惟付之号叹,宜其有死子而安忍不生哀哉!今断子还张 ,断银十两,以为杨四年哺养之谢。

杨女张子,自后结成婚姻,二家永以为好。

各释还家,立案存照。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