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消息
×
loading..

返生香 第一回 矮屋摇篮一宵风雪 画屏禅榻三梦因缘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返生香
《返生香》 第一回 矮屋摇篮一宵风雪 画屏禅榻三梦因缘 韵清女史吕逸

吾曩见矮人于丹初者,长不满五足,而身通百艺,既精绘事,复擅楸枰,于金石骨董之真赝,亦复一览了然。

至于管弦词曲之能,戏剧排场之妙,偶一登场串演,老伶工尝自愧勿如。

而尤工于笛,每当良宵风月,一曲横吹以娱其母。

闻者辄曰:"此于矮子笛声也。"

或谓于丹初囟门隆起,若覆盂然,宜其智慧过人,若易于为智,则于其名始称,故里人成以矮智呼之。

然丹初固读书能文,不乐应试,遂集资,设装裱肆于城南老屋。

屋凡两进,其前开轩面圃,地颇空阔,设为他人居者,徒供畜鸡晒衣而已。

而一经丹初经营,则花木泉石,无不位置得宜。

屋后临河,即古香斋裱画肆是已。

特其逸事,颇有供人笑柄者。

一日为腊月之初,有以牡丹立轴托丹初代售者,展之则为瓯香馆真迹。

丹初爱不忍释,而索价十四金。

筹之,仅得过半,急切无从措置。

不得已,质其绵被,如数购之。

孰知天时骤变,霎时之间,西风刮地,大雪纷飞,入夜愈寒,更无卧具。

又勿忍使母知,乃觅幼时所卧摇篮,实以败絮,裹毡而卧焉。

事后有嘲之者,谓其蜷睡摇篮,首足不露于外,此不无过甚之辞。

然丹初之清贫雅尚,于是可见矣。

故年逾而立,依然孑身。

有劝之授室者,丹初叹曰:"吾体矮而心高,非德容兼备,与吾同嗜好者,勿娶。 特如此人才,岂屑下顾窭人。 矧吾一岁,半涉江湖,脱不幸娶一悍妇,徒苦吾慈母。 为我终身之虑,欲求如今日承欢之乐,其可得乎?"盖丹初薄田,不足资半岁粮,肆中获利綦微。

每岁必游艺江湖,以补不足。

其时外侮虽迫,而海内晏安,人民尚有盖藏。

舶来品之进口者,未如今日之盛,画师所获尚丰。

时丹初慷慨热肠,急人之急,虽穷饿勿悔。

然由是声誉日广,渐入佳境矣。

某年夏,炎暑初消,丹初以老母安健,尚可远游,庶所获较丰于内地,乃迎其孀妹侍母。

迳赴秣陵,跋陟舟车,止于江宁僧舍所谓报恩寺者,而下榻焉。

虽此邦初莅,交好寥寥,幸主僧悔余,工书善谈,雅重士流,主客颇相投洽。

一日下午,悔余方摘花供佛,忽报客至,则檀越杨公德芳与公子撷珊也。

悔余因丈室客堂,适事修葺,尘灰障天,不足辱杨公之驾,遂延於别室曰爽翠轩者,而奉茗焉。

轩在佛殿之东,沿廊辟门而入,凡五楹,中为客座。

庭中松竹萧疏,余悉黄杨虎刺之类,无一杂花,殊足爽人心目。

茗谈之次,杨公见西室门帘未下,篆烟随风而飏,偶起觇之,酌无一人。

惟临窗案上,古鼎余香,铜瓶中插晚香玉一束,余则惟画具,大小笔纵横于架,而洁无纤尘。

顾谓僧曰:"此中何人所寓,雅洁乃尔!"曰:"画师于丹初也。 此君于山水、人物、花鸟,莫不兼擅其长,求者颇众。 绘成之件犹在,不妨入室一观。"

杨公颔之,遂从僧人,见壁间有巨幅,未加题款,笔法文待诏,盖园景也。

图中曲池水榭、山亭佳石等处,杨公似曾游涉,遂谓悔余曰:"斯人安在?吾欲见之。"

悔余以既得杨公赏鉴,己之榆扬不谬,喜而对曰:"彼此时或在寺后散步。 请少待,吾往迹之。"

未几,闻履声橐橐,撷珊方踱于廊,趋谓乃父曰:"一侏儒耳,阿父见之何为?"杨公目止之,而丹初已随僧入。

布衣整洁,揖让中礼,已觉其人不俗。

坐既定,杨公略展邦族,即曰:"适闯薛斋,得观丹翁壁上大作,可谓摹古入神,不胜钦佩。 此图为他人点景也,抑出自胸中邱壑耶?"丹初谦让不遑,便曰:"言之滋奇。 此盖十年来,三次梦游之所,绘之,志梦中鸿雪耳。"

杨公掀髯曰:"然耶。 吾意丹翁,游踪必广,足迹所至,或有如此园亭,识之于心,所谓结想为梦是也。"

丹初微笑曰:"此园山水天然,较诸时下之园林别墅,五步一亭,十步一阁,勉强造作者,不可同日语。 而亦下走从未游涉者,此诚勿可思议矣。"

三人称奇勿置。

杨公略一沉思,即挽丹初重入,指图中一石,曰:"尚有疑问,愿闻明教。 此石皴横而中空,形类卷轴,君意何似者?"曰:"此卷书石也。 题者形容酷肖。"

杨公诧甚。

丹初复指一跨池长石,状若桥梁,谓此石亦篆有枕流二字。

杨公不待其辞毕,出谓其子,曰:"奇哉!丹翁所指,即隐秘处,亦历历似见。"

复谓丹初曰:"尊图景物,酷肖吾所购废园,其名曰可。 而两石名称竟合。 然吾懒于修葺,扃闭至今。 即悔公亦未一到,矧丹翁初客是间?此诚奇事,不可不请一游,不识能屈驾否?"丹初对曰:"既荷宠招,敢不如命。 今日晚矣,明日敬当奉谒耳。"

杨公邀致殷拳,以九时奉候为言。

因见斜日将沉,遂与辞。

二人恭送之。

及去,悔余叹曰:"奇哉此梦。 殆我佛所谓造因,缘即在其中欤。"

是夜蒲台佛火之间,悔余与丹初共话,始知杨公皖人,以京朝官告归。

爱金陵水山之胜,卜宅南门,距庵仅里许耳。

翌日丹初晨起,盥洗已,杨仆已持片催请。

丹初遂与同行。

比至,杨公延接于厅事,备茗点款之。

遂命仆人取钥,由东花厅后院而出,则园门在望,仅隔一巷于中间,于是探钥启扉,三人同入。

但见草长林荒,亭台之丹垩剥落。

杨公喟然叹曰:"一园风月,都付与娇鸟乱虫,为之主者,能无负之。"

继见假山障路,自南至北绵互约数十步,嵌空玲珑,古藤似网似络,盘绕于上。

杨公谓丹初曰:"此山之未颓,藤与有力,于以见弱亦可以扶强。"

丹初谨对曰:"此言深察物情,知公之悟道深矣。"

言次穿洞而出,只见池水斜横似带,石岸有倾圯者,沿堤垂柳阴中,露朱栏板桥,桥垂圯矣。

乃迤南入春星草堂,堂之西,鸳鸯为厅,楠木所建,雕刻工细,南近聚奎楼。

主宾相与登楼,止于涵秋水榭,以此间榻椅俱备,似经洒扫者,遂少憩焉。

丹初凭窗闲眺,于窗隙中,得一纸团,展视之,有断句云:"栏干倾圯无人倚,几朵野荷花自开。"

不觉曼声长吟,进于杨公。

杨公颔首曰:"诗虽稚气,颇得天籁。"

问仆何人至此。

曰:"前日少爷等小饮于是,余无他人。"

杨公自语曰:"撷珊安知诗,敏甫亦然,作者谁欤?"时则小僮进茗,既退,复探首内窥,目丹初微笑。

杨公倚榻合目,衔烟勿吸。

丹初觉其倦,请独往一览全园风景。

及出,小僮迎问曰:"主人不与先生同游耶?"曰:"然。"

曰:"则吾当报之。"

言已遂行。

丹初乃越枕流东渡,折而北,负手行吟,四顾云树,闻隔岸呼陆姆,应者声出一靠水之亭,额题澄漪二字。

红窗忽启,一中年妇问小僮何事。

僮即顷间送茗者,遥立不前,谓妇曰:"主人不来矣。 请小姐恣游毋恐。"

曰:"阿寿,汝言确耶?"曰:"此颖少爷传语,勿信可问之。"

时则有两女郎,闻声而出。

丹初知为杨氏宅眷,适近处有假山,突出水面,高五尺许,足以隐身。

闻一女子声,曰:"然则吾侪且少留,往视野荷花开未,以质颖哥之言信否。"

答者曰:"彼岂妄言哉?"丹初于洞隙中窥之,见一女年约十四五,一则较稚,方仰首与陆妈言。

陆乃复呼阿寿,而寿已行,闻声复返,曰:"吾将取茗,奚暇留此。"

曰:"主人不来,尚有他客至此否?"寿乃伸手臂,高出其顶者及尺,既又摇摆行数步,以示陆妈,谓来亦奚碍,言已大笑,跳跃而去,意盖指来客滋矮,见亦无妨。

丹初不禁自笑,知陆妈等未喻也。

然僮实未归,攀登一桃树之上。

摘果实啖之,啖已,乃下,行歌而去。

但闻歌词断续,似有:"桃花红,李花白,花异色,枝相接,谁知连枝花,不结合欢实"之句。

丹初纵目视之,则树之半,累累青李,盖桃李相接者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