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第十三回 秦无道四十年止传二世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第十三回 秦无道四十年止传二世 吕安世

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诗曰:

记得东周并入秦,回头楚汉闹干坤,

时来骤雨推潢冫尞,势败狂风卷片云。

富贵一场鸳枕梦,是非千载马啼尘。

残山剩水年年在,不见图王争霸人。

却说秦吕政立为秦王,时年十三岁,吕不韦当国。

不韦因与太后有旧,时入宫,与太后私通。

即而王渐壮,不韦恐事觉及祸,乃以嫪毐诈为宦者而进之,生二子,封毐为长信侯,政事皆决于毐。

后有人告毐实非宦者,王下吏治毐。

毐矫御玺,发兵作乱。

王使昌平君、昌文君攻毐,获之,夷三族,迁太后于雍,杀其二子。

不韦徙蜀,自杀。

后以茅焦谏,迎太后,谏复为母子如初。

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于是楚、赵、魏、韩、燕合纵以伐秦,以楚王为纵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师出,五国之兵皆败走。

秦王政十七年,秦使内史胜灭韩,虏王安,初置颍川郡。

十八年,秦王翦伐赵,赵使李牧御之。

秦与赵嬖臣郭开金,使言牧欲反,赵王使赵葱、颜聚代之。

牧不受命,遂杀之。

秦灭赵。

虞王迁,初置邯郸郡。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与燕合兵,军上谷。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秦王善。

及秦王即位,丹质于秦,秦王不礼焉。

丹怒,亡归,欲报秦王。

秦将军樊于期得罪,亡之燕,丹受而舍之。

闻卫人荆轲贤,卑词厚礼请见,使劫秦王,反诸侯侵地;不可,则刺杀之。

轲曰:"行而无信,秦未可亲。 愿得樊将军首及燕督亢地图,以献秦王,秦王必悦见臣,臣乃有以报。"

丹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不忍也。"

轲乃私见樊于期而说之。

于期泣涕自刎,乃函盛其首。

又尝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缨,无不立死者。

乃遣入秦。

太子及宾客送至易水上,慷慨悲歌,白虹贯日。

轲至咸阳,秦王设九宾而见之,轲奉图以进,图穷而匕首见,把王袖而扌甚之,未至身。

王惊起,袖绝,轲逐秦王,王环柱而走。

秦法:群臣侍殿上,不得操尺寸兵,左右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旦以药囊投轲,左右曰:"王负剑!王负剑!"王遂拔剑击轲,断其左股。

轲引匕首摘王不中。

自知事不就,叹曰:"事所以不成者,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遂体解以殉。

王怒,益发兵就王翦于中山,与燕代战易水西,大破其军。

遂围蓟,拔之。

燕王走辽东,斩丹以献于秦。

二十二年,秦王贲伐魏,引河灌大梁城。

魏王假降,杀之,遂灭魏。

二十四年,秦王问李信曰:"吾欲取荆,度用几何人?"

信曰:"不过二十万。"

问王翦。

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曰:"将军老矣,何怯也。"

乃使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

翦谢病归频阳。

信败楚军,引兵西与蒙恬会。

楚人随之,三日不顿舍,秦军大败,信奔还。

王怒,自至频阳谢翦,强起之。

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许之。

于是将兵伐楚。

王自送之霸上。

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

既行,又数使使者归请之。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翦曰:"玉怛中而不信人。 今空国委我,不有以自坚,令王坐而疑我矣。"

翦至平舆,坚壁不出,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

久之,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剪曰:"可矣!"因击楚,大破之,杀其将项燕,遂灭楚,虏其王负刍。

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楚郡。

二十五年,秦遣王贲灭燕,虏燕王喜;还灭代,虏代王嘉。

二十六年,灭齐。

初,齐王建年少,政事皆决于君王后。

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

齐亦处东海边上,秦日夜攻五国,五国各自救,以故建立四十余年不受兵。

及君王后薨,后胜相齐,与宾客多受秦王间金,劝王朝秦,不修战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至是王贲攻齐,民莫敢斗。

建遂降。

秦迁之共处之松柏之间,饿而死。

齐人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详也。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除谥法,曰:"死而以生平所行之事为谥,则是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 自朕为始皇帝,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

定为水德王,以十月为岁首,衣服旌旗皆尚黑。

变封建为郡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尉、监。

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以为钟狂鐻;为金人十二,高二丈,重各千石,每石重一百二十斤,置宫廷中。

徙夭下豪杰十二万户于咸阳,更名民曰"黔首"。

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颂功;上泰山,筑土祭祀,立石。

既下,风雨暴至,休松树下,封五松为五大夫。

禅于梁父,遂东游海上,南登琅琊,作台刻石。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问:"湘君何神"?对曰:"尧女舜妻。"

始皇大怒,使伐湘山树,赭其山,遂游阳武。

韩人张良,五世相韩,及韩亡,良散千金之产,欲为韩报仇。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张良令力士操流星椎,狙击始皇,误中副车。

始皇惊,令天下大索十日,不得。

遂登之罘山,巡北边。

卢生入海还,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始皇乃遣蒙恬发兵三十万,北伐匈奴,收河套地为四十四县。

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一万余里,威震匈奴。

李斯以儒生多是古而非今,奏请史官,非秦纪者,悉焚之。

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有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诏从之。

侯生、卢生相与讥议始皇,因亡去。

始皇大怒。

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谤我。 诸生在咸阳者,我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使御史悉按问。"

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

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以先王宫廷小,乃营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渡渭,属之咸阳。

役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

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咸阳旁三百里内,宫观复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按署,不移徙。

所行幸,有言其处者死。

群臣决事者,悉于咸阳宫。

时有石陨于东郡,或刻之曰:"始皇死而地分。"

使御史按问,莫报,乃尽诛石旁居人,燔其石。

三十六年冬十月,始皇东巡,至云梦,祀虞舜,上会稽,祭大禹,立石颂德。

秋七月,至沙邱崩。

丞相李斯,宦者赵高,矫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太子,杀故太子扶苏及将军蒙恬,还至咸阳,胡亥袭位。

九月,葬骊山,以后宫无子者殉。

赵高奏曰:"沙邱之谋,诸公子大臣多不服,请严刑治之。"

乃杀公子十二人于咸阳市,裂公主十人于杜。

赵高、李斯教以愈为严刑,以治天下。

元年七月,楚人陈胜、吴广起兵于蕲。

陈胜,字涉。

时发贫民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胜、广为屯长。

会天下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乃召令徒曰:"公等皆失期,当斩,且壮士不死财已,死则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岂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

胜自立为将军,广为都尉。

攻蕲,下之。

入据陈,大梁陈余、张耳上谒。

胜素闻其贤,大喜。

因陈中父老请,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之。

使从东方来,以反闻。

二世大怒,下之吏。

后至者曰:"群盗鼠窃狗偷,郡守尉捕且尽,不足忧也。"

乃悦。

张耳、陈余说张楚陈王略赵地。

陈王以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与卒二千人徇赵;使魏人周市徇魏;使陈人周文西击秦。

周文行收兵,得数万人。

至戏,二世乃大惊。

少府张邯请赦骊山徒,悉发以击楚军,大破之,周文败死。

张耳、陈余辅武臣行收兵,得数万人,号武臣为武信君。

下赵三十余城。

闻诸将为陈王徇地者,多以谗毁诛,乃说武臣自立为赵王。

后赵将李良弒其君武臣,张耳、陈余逃脱,收散兵击良,良败走。

张耳、陈余立赵后曷为赵王。

楚人刘邦起兵于沛,自立为沛公。

邦字季,沛人,今江南徐州沛县是也。

季隆准龙颜,左股有七十二黑痣,爱人好施,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业。

为泗上亭长,亭中无所不狎侮。

尝以供役至咸阳,观秦始皇,喟然叹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是矣。"

单父人吕公奇其貌,以女妻之。

女名雉,字娥姁,有美色,即吕后也。

秦始皇尝以东南有天子气,因东游厌之。

季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季怪问之。

吕氏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沛中子弟闻之,多欲附者。

时始皇葬骊山,郡县皆送徒士役作。

季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到丰西,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徒中壮土愿从者十余人。

季被酒,夜径泽中,有大蛇当径,季拔剑斩之。

后人来至蛇所,有老姬夜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赤帝子斩之。"

姬忽不见。

后人告季,季心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及陈胜起兵,沛令欲应之。

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恐子弟不从。 愿召诸亡在外者,以劫众。"

乃令樊哙召季,季众已数十百人矣。

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

季乃书帛,射城上,遗沛父老,为陈利害。

父老乃率子弟,杀令迎季,立为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者言"赤帝子"故也。

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二三千人,以应诸侯。

楚人项梁起兵于吴。

梁,下相人,今江南淮安府邳州是也,楚将项燕之子。

尝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

籍字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器过人。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请学万人敌。"

梁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会稽守殷通,欲应陈胜,使梁将。

梁因使籍斩通。

梁持守头,佩其印绶,击杀数百人。

遂举吴中兵,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梁自为会稽守,以籍为裨将。

籍年二十四岁。

时有田儋者,故齐王族也,与从弟田荣、田横皆豪杰,得人,起兵,略定齐地,自立为齐王。

后儋救魏,败死于章邯。

齐人立故齐王建之弟假为王。

儋弟荣逐王假,立儋子市为齐王,而己相之。

赵将韩广略定燕地,遂背赵,自立为燕王。

楚将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后公子咎为魏王,而自为相。

后章邯击魏,市败死,咎自杀。

楚立咎弟豹为魏王。

二年冬,秦益遣兵击楚,楚庄贾弒其君陈胜,以降于秦。

吕臣讨贾,杀之,复以陈为楚,谥胜曰隐王?秦攻陈,下之,吕臣败走。

陈人秦嘉起兵于郯,立景驹为楚王。

项梁以八千人渡江而西,众至六七万,击景驹,驹走死。

至薛,沛公往从之。

梁召诸将问计,居鄛人范增,年七十,好奇计,说梁曰:"楚自怀王入秦不返,楚人至今怜之。 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陈胜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蠭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能复立之楚后也。"

梁然其言,乃立楚怀王孙心为楚怀王,都盱眙。

梁自号为武安君。

时张良从沛公在楚,良亦说梁曰:"君已立楚后,韩诸公子,成最贤,可立为王,益树党。"

梁从之,立成为韩王。

以良为司徒,略定韩地。

时盗贼日迫,赵高教二世愈为无道。

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以忠言谏二世,请止阿房宫作者,减四边戍转。

二世怒,下吏按罪。

去疾自杀,李斯就狱。

赵高诬其欲反,遂腰斩斯,夷其三族。

以赵高为中丞相,政事皆决于高。

高欲专秦权,乃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

问左右,或默,或言马,或言鹿。

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而秦之亡决矣。

楚项梁击破章邯军于东阿下,引兵至定陶,再破秦军。

项羽、沛公又与秦军战于雍邱,大破之,斩其将李由。

梁益轻秦,有骄色。

宋义谏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臣为君畏之!"勿听。

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大破之于定陶。

梁死,怀王徙都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

以沛公为砀郡长,封武安侯。

项籍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章邯已破项梁,乃北击赵,破邯郸。

张耳以赵王走巨鹿,王离围之。

陈余军其北,章邯军其南。

赵请救于楚。

楚怀王闻宋义先策武安君必败,召与计议,大悦之,因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赵。

诸别将皆属于义,号为卿子冠军。

宋义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劝义疾引兵渡河,义曰:"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乘其敝;不胜,则我鼓行而西,必举秦矣!"因下令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遣其子襄相齐,送之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羽曰:"今岁饥民贫,卒食半菽,须戮力攻秦。 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与赵并力,乃曰‘乘其敝’。 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何敝之乘?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属将军。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臣也。"

十一月,羽晨朝义,即帐中斩之。

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王阴令籍诛之。"

诸将莫敢枝梧。

遣使报命怀王,王以羽为上将军,羽悉引兵渡河,沉船破釜,烧庐舍,持三日粮,示士卒以必死。

与秦军遇,九战,皆大破之。

章邯败走,遂虏王离。

时诸侯救巨鹿者十余遍,莫敢战。

及楚击秦,皆从壁上观。

楚军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惴恐。

既破秦军,项羽召见诸将,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兵皆属焉。

章邯既败,军棘原,使司马欣奏事咸阳。

赵高匿不使见。

欣恐,还报邯。

章邯以军降羽。

羽立章邯为雍王,以司马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初,楚怀主与诸侯约:"先人关者王之。"

时秦兵尚强,诸将莫敢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愿与沛公西。

诸将曰:"羽残暴不可遣。"

乃遣沛公伐秦。

三年春二月,沛公击昌邑,彭越以兵从。

沛公过高阳。

高阳人郦食其,年六十余,家贫落魄,为里监门。

其里人有为沛公骑士者。

食其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

骑士曰:"沛公不好儒。 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不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第言之。"

骑士从容言。

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

生至入谒。

沛公方踞牀,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而起,延生上坐,问计。

生曰:"足下兵不满万,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降足下。 即不听,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乃遣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生为广野君。

其弟商,亦聚兵四千人,来属沛公。

沛公攻颍川,取之。

因张良遂略韩地。

良引兵从沛公,略南阳郡;引兵而西,无不下者。

所过禁掳掠,秦兵皆喜。

八月,沛公攻屠武关。

赵高前言关东盗无能为,至是二世使责高。

高惧,乃与其婿咸阳令阎乐谋立新君。

乐将吏卒入望夷宫。

二世召左右,皆惶忧不斗。

乐前数二世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皆叛。 其自为计。"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

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

又弗许。

曰:"愿与妻子为黔首。"

乐曰:"吾受命丞相,为天下诛足下。 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麾其兵进。

二世自杀,赵高乃立二世兄之子子婴为秦王。

子婴称疾不行。

高自往请,子婴遂刺杀高,夷其三族;遣将将兵拒峣关。

沛公欲击之。

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乃遣人益张旗帜于山上,为疑兵;使郦食其、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秦将果欲连和。

沛公欲许之。

张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其士卒不从,不如因其懈怠击之。"

沛公遂击秦军,大破之;至蓝田北,又破之。

冬十月,沛公至霸上。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奉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

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因以我能宽容,且人已服,杀之不祥。"

乃以属吏。

秦凡三主,自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并天下为一统,至二世乙未,子婴为君四十六日,共一十六年而亡,通共四十二年。

未和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