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当下符最灵走了进来,伯述便起身让坐。
符最灵看见我在座,便道:"原来阁下也在这里。 早上我荒唐得很,实在饿急了,才蒙上一层老脸皮。"
我道:"彼此同居,这点小事,有甚么要紧!"伯述接口道:"怎么你那位令孙,还是那般不孝么?"符最灵道:"这是我自己造的孽,老不死,活在世界上受这种罪!我也不怪他,总是我前一辈子做错了事,今生今世受这种报应!"伯述道:"自从上半年他接了你回去之后,到底怎样对付你?我们虽见过两回,却不曾谈到这一层。"
符最灵道:"初时也还没有甚么,每天吃三顿,都是另外开给我吃的。"
伯述道:"不同在一起吃么?你的饭开在甚么地方吃?"符最灵道:"因为我同孙媳妇一桌吃不便当,所以另外开的。"
伯述道:"到底把你放在甚么地方吃饭?"符最灵嗫嚅着道:"在厨房后面的一间柴房里。"
伯述道:"睡呢?"符最灵道:"也睡在那里。"
伯述把桌子一拍道:"这还了得!你为甚么不出来惊动同乡去告他?"符最灵道:"阿弥陀佛!如此一来,岂不是送断了他的前程。 况且我也犯不着再结来生的冤仇了。"
伯述叹了一口气道:"近来怎样呢?"符最灵又喘着气道:"近来一个多月,不是吃小米粥"小米,南人谓之粟,无食之者,惟以饲鸟。 北方贫人,取以作粥",便是棒子馒头"棒子,南人谓之珍珠米。 北人或磨之成屑,调蒸作馒头,色黄如蜡,而粗如砂,极不适口,谓之棒子馒头,亦贫民之粮也",吃的我胃口都没了,没奈何对那厨子说,请他开一顿大米饭"南人所食之米,北方土谚谓之大米,盖所以别于小米也",也不求甚么,只求他弄点咸菜给我过饭便了。 谁知我这句话说了出去,一连两天也没开饭给我吃;我饿极了,自己到灶上看时,却已是收拾的干干净净,求一口米泔水都没了。 今天早起,实在捱不过了,只得老着脸向同居求乞。"
伯述道:"闹到如此田地,你又不肯告他。 我劝你也不必在这里受罪了,不如早点回家乡去罢。"
符最灵道:"我何尝不想。 一则呢,还想看他补个缺;二则我自己年纪大了,唪经画符都干不来了,就是干得来,也怕失了他的体面。 家里又不曾挣了一丝半丝产业,叫我回去靠甚么为生。 有这两层难处,所以我捱在这里,不然啊,我早就拔碇了"拔碇,山东济南土谚,言舍此他适也"。"
伯述道:"我本来怕理这等事,也懒得理。 此刻看见这等情形,我也耐不住了。 明日我便出一个知单,知会同乡,收拾他一收拾。"
符最灵慌忙道:"快不要如此!求你饶了我的残命罢!要是那么一办,我这几根老骨头就活不成了!"伯述道:"这又奇了!我们同乡出面,无非责成他孝养祖父的意思,又何至关到你的性命呢?"符最灵道:"各同乡虽是好意,就怕他不肯听劝,不免同乡要恼了。 倘使当真告他一告,做官的不知道我的下情,万一把他的功名干掉了,叫我还靠谁呢?"伯述冷笑道:"你此刻是靠的他么!也罢,我们就不管这个闲事,以后你也不必出来诉苦了。"
符最灵被伯述几句话一抢白,也觉得没意思,便搭讪着走了。
应畅怀连忙叫用人来,把符最灵坐过的椅垫子拿出去收拾过,细看有虱子没有。
他坐过的椅子,也叫拿出去洗。
又叫把他吃过茶的茶碗也拿去了,不要了,最好摔了他。
你们舍不得,便把他拿到旁处去,不要放在家里。
伯述见他那种举动,不觉愣住了,问是何故。
畅怀道:"你们两位都是近视眼,看他不见。 可知他身上的虱子,一齐都爬到衣服外头来了,身上的还不算,他那一把白胡子上,就爬了七八个,你说腻人不腻人!"伯述哈哈一笑,对我道:"我是大近视,看不见,你怎么也看不见起来?"我道:"我的近视也不浅了。 这东西,倒是眼不见算干净的好。"
正说话时,外面用人嚷起来,说是在椅垫子上找出了两个虱子。
畅怀道:"是不是。 倘使我也近视了,这两个虱子不定往谁身上跑呢。"
大家说笑一阵,我便辞了回去。
刚到家未久,弥轩便走了过来,彼此相见熟了,两句寒暄话之外,别无客气。
谈话中间,我说起彼此同居月余,向不知道祖老大人在侍,未曾叩见,甚为抱歉。
弥轩道:"不敢,不敢!家祖年纪过大,厌见生人,懒于酬应,虽迎养在京寓,却向不见客的。"
我道:"年纪大的人,懒于应酬,也是人情之常;只是老人家久郁在家里,未免太闷,不知可常出来逛逛?"弥轩道:"说起来我们做晚辈的很难!寒家本是几代寒士,家训相承,都是淡泊自守。 只有到了兄弟,侥幸通籍,出来当差。 处于这应酬纷繁之地,势难仍是寒儒本色,不免要随俗附和,穿两件干净点的衣服,就是家常日用,也不便过这于俭啬;这一点点下情,想来当世君子,总可以原谅我的。 然而家祖却还是淡泊自甘。 兄弟的举动支消,较之于同寅中,已是省之又省的了。 据家祖的意思,还以为太费。 平日轻易不肯茹荤,偶见家人辈吃肉,便是一场教训。 就是衣服一层,平素总不肯穿一件绸衣,兄弟做了上去请老人家穿,老人家非但不穿,反惹了一场大骂,说是‘暴殄天物,我又不应酬,不见客,要这个何用’。 这不是叫做小辈的难过么。 兄弟襁褓时,先严、慈便相继弃养,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这昊天罔极之恩,无从补报万一,思之真是令人愧恨欲死!"我听了他这一席话,不住的在肚子里干笑,只索由他自言自语,并不答他。
等他讲完了这一番孝子顺孙话之后,才拉些别的话和他谈谈,不久他自去了。
到了晚上,各人都已安歇,我在枕上隐隐听得一阵喧嚷的声音,出在东院里。
侧耳细听,却听不出是嚷些甚么,大约是隔得太远之故。
嚷了一阵,又静了一阵;静了一阵,又嚷一阵。
虽是听不出所说的话来,却只觉得耳根不得清净,睡不安稳。
到得半夜时,忽听得一阵匉訇之声,甚是利害。
接着又是一阵乱嚷乱骂之声,过了半晌,方才寂然。
我起先听得匉訇之声之时,便披衣坐起,侧耳细听。
听到没有声息之后,我的睡魔早已过了,便睡不着,直等到自鸣钟报了三点之后,方才朦胧睡去。
等到一觉醒来,已是九点多钟了,连忙起来,穿好衣服,走出客堂。
只见吴亮臣、李在兹和两个学徒、一个厨子、两个打杂,围在一起,窃窃私语。
我忙问是甚么事。
亮臣早已看见我出来,便叫他们舀洗脸水,一面回我说没甚么事。
我一面要了水漱口,接着洗过脸,再问亮臣、在兹:"你们议论些甚么?"亮臣正要开言,在兹道:"叫王三说罢,省了我们费嘴。"
打杂王三便道:"是东院符老爷家的事。 昨天晚上半夜里,我起来解手,听见东院里有人吵嘴,我要想去听听是甚么事。 走到那边,谁想他们院门是关上的,不便叫门,已经想回来睡觉了。 忽然又想到咱们后院是统的,就摸到后院里,在他们那堂屋的后窗底下偷听。 原来是符老爷和符太太两个在那里骂人,也不知他骂的是谁,听了半天,只听不出。 后来轻轻的用舌尖把纸窗舐破了一点,往里面偷看,原来符老爷和符太太对坐在上面,那一个到我们家里讨饭的老头儿坐在下面,两口子正骂那老头子呢。 那老头子低着头哭,只不做声。 那符太太骂得最出奇,说道:‘一个人活到五六十岁,就应该死的了,从来没见过八十多岁人还活着的!’符老爷道:‘活着倒也罢了,无论是粥是饭,有得吃吃点,安分守己也罢了;今天嫌粥了,明天嫌饭了!你可知道要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是要自己本事挣来的呢。 ’那老头子道:“可怜我并不求好吃好喝,只求一点儿咸菜罢了。 ’符老爷听了,便直跳起来说道:‘今日要咸菜,明日便要咸肉,后日便要鸡鹅鱼鸭;再过些时,便燕窝鱼翅都要起来了!我是个没补缺的穷官儿,供应不起!’说到那里,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骂;骂了一回,又是一回,说的是他们山东土话,说得又快,全都是听不出来。 骂到热闹头上,符太太也插上了嘴,骂到快时,却又说的是苏州话,只听得‘老蔬菜’"吴人詈老人之词"、‘杀千刀’两句是懂的,其余一概不懂。 骂彀了一回,老妈子开上酒菜来,摆在当中一张独脚圆桌上,符老爷两口子对坐着喝酒,却是有说有笑的;那老头子坐在底下,只管抽抽咽咽的哭。 符老爷喝两杯,骂两句;符太太只管拿骨头来逗着叭儿狗顽。 那老头子哭丧着脸,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匉訇一声,桌上的东西翻了个满地,大声喝道:‘你便吃去!’那老头子也太不要脸,认真就爬在地下拾来吃。 符老爷忽的站了起来,提起坐的凳子对准了那老头子摔去,幸亏旁边站着的老妈子抢着过来接了一接,虽然接不住,却挡去势子不少,那凳子虽还摔在那老头子的头上,却只摔破了一点头发;倘不是那一挡,只怕脑子也磕出来了!"我听了这一番话,不觉吓了一身大汗,默默自己打主意。
到了吃饭时,我便叫李在兹赶紧去找房子,我们要搬家了。
在兹道:"大腊月里,往来的信正多,为甚忽然要搬家起来?"我道:"你且不要问这些,赶着找房子罢。 只要找着了空房子,合式的自然合式,不合式的也要合式,我是马上就要搬的。"
在兹道:"那么说,绳匠胡同就有一处房子,比这边还多两间;也是两个院子,北院里住着人,南院子本来住的是我的朋友,前几天才搬走了,现在还空着。"
我道:"那么你吃过饭赶紧去看,马上下定,马上今天就搬。"
在兹道:"何必这样性急呢。 大腊月里天气短,怕来不及。"
我道:"怕来不及,多雇两辆大敞车"敞之为言露天也,敞车无顶篷,所以载运货物者",一会儿就搬走了。"
在兹答应着,饭后果然便去找房东下定,又赶着回来招呼搬东西。
赶东西搬完了,新屋子还没拾掇清楚,那天气已经断黑了,便招呼先吃晚饭。
晚饭中间,我问起李在兹:"你知道今天王三说的,被符弥轩用凳子摔破头的那老头子,是弥轩的甚么人?"在兹道:"虽是两个月同居下来,却还不得底细,一向只知道是他的一个穷亲戚。"
我道:"比亲戚近点呢?"在兹道:"难道是自家人?"我道:"还要近点。"
在兹道:"到底是甚么人?"我道:"是他嫡亲的祖父呢!"在兹吐舌道:"这还了得!"我道:"非但是嫡亲的祖父,并且他老子先死了,他还是一个承重孙呢。 你想今天听了王三的话,怕人不怕人?万一弄出了逆伦重案,照例左右邻居,前后街坊,都要波及的,我们好好的作买卖,何苦陪着他见官司,所以赶着搬走了。 此刻只望他昨天晚上的伤不是致命的,我们就没事;万一因伤致命,只怕还要传旧邻问话呢。"
当下我说明白了,众人才知道我搬家的意思。
一连几日,收拾停妥了,又要预备过年。
这边北院里同居的,也是个京官,姓车,号文琴,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
为人甚是风流倜傥。
我搬进来之后,便过去拜望他;打听得他宅子里只有一位老太太,还有一个小孩子,已经十岁,断了弦七八年,还不曾续娶。
我过去拜望过他之后,他也来回拜。
走了几天,又走熟了。
光阴迅速,残冬过尽,早又新年。
新年这几天,无论官商士庶,都是不办正事的。
我也无非是看看朋友,拜个新年,胡乱过了十多天。
这天正是元宵佳节,我到伯述处坐了一天,在他那里吃过晚饭,方才回家。
因为月色甚好,六街三市,甚是热闹,便和伯述一同出来,到各处逛逛,绕着道儿走回去。
回到家时,只见门口围了一大堆人。
抬头一看,门口挂了一个大灯,灯上糊了好些纸条儿,写了好些字,原来是车文琴在那里出灯迷呢。
我和伯述都带上了眼镜来看。
只见一个个纸条儿排列得十分齐整,写的是:
一吊者大悦《论语》一句………………………………
二斗药名一……………………………………………
三四《论语》一句………………………………………
四子不子《孟子》一句…………………………………
五硬派老二做老大《孟子》一句………………………
六不可夺志《孟子》一句………………………………
七飓《书经》一句………………………………………
八徐稚下榻县名一……………………………………
九焚林字一……………………………………………
十老太太字一…………………………………………
十一杨玉环嫁王约县名一……………………………
十二地府国丧《聊》目一………………………………
十三霹雳《西游》地名一………………………………
十四开门见山《水浒》浑一……………………………
十五一角屏山《水浒》浑一……………………………
十六亅常语一句………………………………………
十七广东地面《孟子》一句……………………………
十八宫《易经》一句……………………………………
十九监照《孟子》一句…………………………………
二十凤鸣岐山《红楼》人一……………………………
看到这里,伯述道:"我已经射着好几条了,请问了主人,再看底下罢。"
说话时,人丛里早有一个人,踮着脚,伸着脖子望过来。
看见伯述和我说话,便道:"原来是◆老爷来了"第一回楔子,叙明此书为九死一生之笔记,此九死一生始终以一‘我’字代之,不露姓名,故此处称其姓之处,仍以◆代之"。 自己一家人,屋里请坐罢。 咱们老爷还在家里做谜儿呢。"
原来是车文琴的家人在那里招呼。
我便约了伯述,回到文琴那边去。
才进了大门,只见当中又挂了一个灯,上面写的全是《西厢》谜儿:
二十一一杯闷酒尊前过
二十二天兵天将捉嫦娥
二十三望梅止渴
二十四相片
二十五破镜重圆
二十六哑巴看戏
二十七北岳恒山三句
二十八走马灯人物
二十九藏尸术
三十谜面太晦
三十一亏本潜逃
三十二新诗成就费推敲白一字
三十三强盗宴客
三十四打不着的灯谜
我两人正看到这里,忽然车文琴从里面走了出来,一把拉着我手臂道:"请教,请教。"
我连说:"不敢,不敢。"
于是相让入内。
正是:门前榜出雕虫技,座上邀来射虎人。
未知所列各条灯谜,均能射中否,且待下回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