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梅 第二十六回 陈春生当街喊状 邱军门勘问如雄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二度梅
《二度梅》 第二十六回 陈春生当街喊状 邱军门勘问如雄

诗曰:

八字生来命本乖,多因日月时徘徊。

胸中有志休言志,腹内怀才莫论才。

夫子绝粮在陈蔡,太公独守钓鱼台。

二人俱有经纶志,因为时乖运未来。

话说春生问众渔人道:"列位老丈就该秉正从公,如何袖手旁观?似乎物伤其类,宁不寒心的?"众渔人道:"我们岂不知物伤其类!只是他的老子,现任本府太守。"

春生道:"莫说他本府太守,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我们何不到军门大人那里去告他。"

众渔人道:"军门大人,可是那放咕咚炮的,门口有两根红虾须旗杆,出门面前有插野鸭毛的,拿鬼头刀的,八个人抬着他的吗?"春生道:"正是。"

众渔人把舌头一伸道:"我们是尿膀胱不上碗的,小心些吧!"春生道:"不妨,有我。"

又烦邻船照应他的船上的物件,即刻同众人并周奶奶一齐上岸。

进得城来,天色已晚。

街上走路的人说道:"今日是哪里做渔船会?"不言街坊谈讲。

再说众渔人来到街上十字口,正往羊门衙署而去,只听得鸣锣开道,高灯提着,上面写着:"提督军门操江部堂。"

春生看见,向着周奶奶说道:"岳母站定了。 大人在此经过,不若当街喊禀吧!"

说话之间,只见那些执事,一对对过去,八人轿离前不远。

春生抢行了一步,跪在轿前,扯住了轿杠,周奶奶也随后跪下,二人一齐喊道:"青天大人救人!势压穷民,白日劫抢有夫之女,无法无天,乞求大人作主!"那官长轿前护卫,见他忏轿喊冤,俱吓得一惊,便回身举棍要打。

那官长吩咐不要打他,吩咐住了轿子,那些灯笼火把,尽都回转,分两旁照得如同白日一般。

那官长在轿内,电目观看,问道:"那告状的人,将状子呈上来。"

春生哭哭啼啼禀道:"爷呀!这是空中楼阁无风之波,迅雷不及掩耳之时,哪里写得及状?"那大人在轿内点了一点头道:"这不象渔人的口气。"

便向春生道:"告状人,你抬起头来,本部堂有话问你。"

春生禀道:"大人天威,小民怎敢抬头?"那官长说道:"恕你无罪,只管抬头。"

春生抬起头来。

那官长叫差役,将灯笼筐儿去了。

那灯笼照得如同白日一般,那官长用手扶在轿板,醉眼朦胧,将春生仔细一看,心中暗暗称奇。

想道:"捕鱼之家,怎么生得这样骨格清奇,言语儒雅的后生?"暗赞了一会,便开言问道:"你告的是何人?怎么抢了有夫之女?那抢的女子,是你何人?后边跪的,是你何人?你好生细细地讲来。 说得情正理确,本部院自然准你,就是王子犯法,本部院亦有三尺之刑法。 语中若有半字含糊,本部院执法如山,那反坐之条,断断不能姑宽的。"

那些众渔人听得大老爷发出这一番言语,合众人家都怨道:"你我原说大家商议,说同他出来见风使舵,他就一往走得来喊冤,不知陈家姐夫可说得话来么?倘若说不出来,只怕陪了夫人又损兵的故事呢!"又有一渔人说道:"古人说得好,贫不与富斗,富不可与官斗,况且官官相护,这是他自己寻苦,与我们无涉。"

不说众渔人议论,再言春生跪在轿前,哭哭啼啼说道:"爷爷听禀,那抢劫有夫之女,乃本府江大老爷的公子。 自小民的渔船停泊于北门之外,那官船从小民船旁而过。 恶棍从仆数十余人,不由分说,硬抢小民之妻。 生生打散鸳鸯伴,活活拆开连理枝,似此光天化日,殃民活折。 倒悬之惨,锄奸保赤,救奇祸之冤,此乃大人马足之下,岂能容那不惧王法,势压域野之徒?求大人速正国体,以救民命,刻不容缓,使人民感沐深恩,朱衣万代。 上禀,后面跪的是小民岳母,被抢的女子,是小民结发之妻。 此禀无一毫虚诬,望大人救民如救火,真真世世不忘鸿慈矣!"

那官长见说得剀切,又如流似水,便点了点头道:"就是江连之子,倚父之势,这等可恶!"又问道:"你妻子被他抢去,今在何处?本部院好着人捉拿这厮,好找还你的奔子。"

春生还未开言,周渔婆禀道:"他把我女儿抢去,现在北关,此刻还未开船。"

那官长闻言,此时大怒,向着那随行的旗牌道:"本院不及票签,着你等四人到北关船上,将江魁与众恶仆一并拿来。 本部院在大堂上立等。 如若逃走,即行究治。"

那衙役答应,即奔北关拿人。

那官长又吩咐:"将告状犯人,一齐唤到辕门听审。"

那执衙役便来上刑具。

那官长吩咐:"不要锁他。 着他随了本院轿走,还有细话问他。"

执刑的人役,听得吩咐不要上刑具,便押在轿后,一声锣响,开道回衙。

那官长一则似喜,一则似怒。

喜的是得遇少年之人,眼见他非渔人之后,必有隐情在内,还要慢慢地用话问他。

怒的是江连之子江魁,在省城之下,肆行无忌,抢劫贫民之妻,有犯律令。

在轿内踌躇,不多时,已到衙门。

合省员役,早已尽知督院准了状子,必要审理,俱各明灯高烛,照耀如同白日。

单表院衙门,真正是赫赫威严之势,正是,赞曰:

元戎府,开基第一家。

辕门生瑞色,虎坐起光华。

玉石铺署衙门楼五彩搽,照壁墙画虎,九头狮子吼。

鼓亭内,三通鼓吹打,大开门;大门上写着执掌天下,权衡邦家。

粉壁墙上贴严禁二张,上写着字迹无差。

一示严管守讯,二禁盔甲光华。

所过处秋毫无犯,使百姓好作生涯。

掳民财迟不怠缓,兵须将主即参拿,好妇女罪归将主,地方官一同斩杀。

三重门长条封锁,四面灯龙凤交加。

左边摆刀枪剑戟,右边是鞭筒爪鋷,弯弓如同秋月插,鵰翎箭似狼牙。

暖阁上有对联,联上写:封疆如同铁面;又写着:凭赤胆,神鬼惊怕。

东南门虎头牌悬挂,上写:升赏参罚,革职捆打。

西角门扭叩远探马、近探马,报事取耳马,然牢抢分上下。

东角门站立兵备道、河库道、军镇道、督粮道,一个个头戴着乌纱帽,身穿大红袍。

西角门站立着总镇府、副总府、都督府、协镇府,戴金盔,穿金甲,脚踏白粉底靴。

东辕门挂号房、禀事房、报本房、行文房,一房房静寂如默。

西辕门奏事厅、管粮厅,一厅厅怎敢混杂。

北南排是无敌大将军,西瓜炮、马蹄炮、静瓶炮、连珠炮,俱是油瓶;盖内打着黄罗散遮阳扇,瓜锤钺斧两边排。

辕门外,站立了许多文官武将,拴扣了多少追风马,凄凄洒洒。

内中军传出号令,外中军禁止喧哗,天子诏也须缓报,候元戊击鼓排衙。

挨肩擦背,皆低低问,今日辕门实可夸。

诗曰:画鼓铜锣几下敲,辕门内外聚英豪。

冲天三个狼牙炮,展转军旗奏乐高。

且不言军门威严。

单讲那督院进了衙门,走上了大堂,坐下公案许久。

连次差人捉拿江知府之子。

且不言督院衙署之事。

再说那旗牌官离了大老爷轿前,领了军令,来到北关。

抬头看见前面有一号官船,那灯笼上写着是:济南府正堂江。

几个旗牌来到船边,只见里面有痛哭之声,内中夹杂正励之言。

旗牌又怕大人等久,只得开言叫道:"船上人哪里?"那船上家人便问道:"那岸上来的是什么人?在此大呼小叫。"

旗牌答应:"是太爷衙门中来的差役,来请公子有要紧的话说。"

那家人不敢隐瞒,只得回禀了江魁。

那厮正在与玉姐缠绕,只听得家人说了此话,心中只是暗暗想道:"老爷这早晚夜静黄昏可有什么话说?叫那人前来,我有话亲自问他。"

家人答应,叫水手搭跳板,叫那人来面禀公子。

水手搭了跳板,旗牌走上船来问道:"公子在哪里?"家人答应在舱内。

旗牌见江魁就锁了。

家人还装势道:"公子是老爷嫡亲的儿子,就是有话,等老爷当面去问他。 你们因何这等胆大,就上起刑具来?"那江魁气得三尸神暴躁,口中说道:"反了,反了!"这旗牌见家人言三语四,遂向那家人道:"我们是军门大人差来捉拿你们的。 清平世界,抢劫民间有夫之女,你们还好大胆!说甚么话!"

那些家人听得说,吓得屁滚流星。

那旗牌此时把那些家人,俱已都锁了,又说道:"那渔船的女子,藏在何处?"玉姐在舱内听得军门锁了那些家人与江魁,她心中早已知道是她丈夫在军门喊了冤,自必是准了状。

哭哭啼啼,只得走出舱来说道:"难女就是被劫之人。"

那旗牌把玉姐上下一看,虽然是哭的形容,果然生得十分可爱。

便开言说道:"你的丈夫告了状,大人坐在堂上立等众人审问。 你们随我一同进衙门去。"

于是,家人随了江魁并玉姐一同上岸进城,到军门衙署而来。

再讲那传知府的旗牌,离了轿前,星速到知府衙门而来。

却正走之间,只见知府的灯笼执事喝道而来。

那旗牌抢行了一步,迎至执事前,高声道:"军门大人传江大老爷在辕门伺候!"

那知府执事吏役禀上大老爷,江老爷吓得一跳,即忙吩咐执事传回衙署,同着了旗牌取路而行。

在轿内思忖,再想不出是为何事。

便向两个旗牌笑嘻嘻的问道:"不知大人传本府,有何吩咐?"旗牌道:"你家公子,在北关抢了人家有夫之女,她丈夫、母亲喊了冤,大老爷在辕门等候。"

江连一听此言,即刻吓得面如土色,暗暗骂道:"不肖的畜牲,抢甚么女子!闯出祸来连累我,只怕乌纱帽也不稳了呢。"

不觉已至辕门。

下轿走入官厅。

不一时,四个旗牌押着江魁与众家人已到了。

江连见了儿子,又看见了家人,不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便气喘喘地走出官厅。

江魁见了他父亲,便说道:"爹爹救命!"

那知府走上前,恶狠狠不论清浊,便是一气靴尖,痛骂了一番,回头就把众家人辱骂了一会,且不言。

再表周婆一见玉姐,便上前一把抱住,她母女二人大哭了一场。

母问道:"儿呀,你被奸人抢去,可曾被他玷轩否?若是那样的了,你可难为娘的说,啃掉他一块肉!"玉姐把脸一红,说道:"母亲为何说出这等话来?孩儿宁可一死,怎么肯玷轫名节?"春生听得尚未失身,心中暗暗欢喜。

正在议论,忽听得堂上二声点响,传知府入见。

礼毕,站立一边。

那大人问道:"知府知罪吗?"江连一躬到地道:"卑府知罪。"

那军门问道:"贵府平日为官,也还清正,情有可愿。 只是贵府之子,几时到你任所?"江连又一躬道:"卑府这个不肖之子,是昨日纔到任所。 今日卑府着他乘舟回去,不知这畜牲干出这无王法的事来。 是卑府罪该万死,回署请印进来,请大人题参。"

军门笑道:"自古道,『家无全犯』。 贵府既知认罪,本督院开一线之恩,免你参,在下面伺候。"

江连打一躬道:"多谢大人。"

站立一旁。

那军门便吩咐人役,将原被告犯人一齐带进来听审。

衙役听得便一层层传将下去。

于是,旗牌带着众犯一齐报名而进,都在丹墀跪下点名,一个个开了刑具。

但不知军门如何审理。

且听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