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全集 杜甫诗选之零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杜甫诗全集
《杜甫诗全集》 杜甫诗选之零 杜甫

编选、输入:方舟子

「凡例」

一、现存杜诗共一千四百五十多首,本诗选约选了四分之一。

一、本诗选以浦起龙的《读杜心解》为底本,参考了其它版本。

一、本诗选编排以写作年代为序,以《读杜心解》中《少陵编年诗目谱》为本,参照别家说法。

一、前人谓杜诗字字有出处,若加笺注则卷帙浩翰,非短期内可完成,故本诗选一般不加注解,惟诗后略加题解及各家评点。

一、昔人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地,不可与言杜。

后学小子,擅自别裁诗圣遗作,罪过罪过。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杜工部集》。

"《辞海》1989年版"「《旧唐书》文苑本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注:应为开元末"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注:应为右卫率府参军"。

十五载,禄山馅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注:时未尝到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注:应为凤翔",拜右拾遗"注:应为左拾遗"。

房[王官]为布衣时,与甫善。

时[王官]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是年十月,[王官]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王官]罢相。

甫上疏言[王官]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王官]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注:成州之上漏去秦州",自负薪采[木吕],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注:公不赴功曹之命,系代宗广德元年居梓、阆间事"。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注:武凡两镇成都,其在上元二年,则以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兼除西川。 至以黄门侍郎再帅剑南,乃代宗广德二年事",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注:此在严再镇后,非上元也"。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

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公之去蜀东行,以公诗证之,当在严武未卒之前"。

及郭英□""刈"的左部"代武镇成都,英□武人,粗暴,无能刺谒,耐游东蜀,依高适"注:时适已官京朝,不在东蜀,公亦未依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注:去蜀后居夔且二年,史漏",扁舟下峡。

未维舟而江陵乱"注:其时江陵无警",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注:自衡往郴,舟泊耒阳耳,未尝寓居也"。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注:阻水不在岳庙",旬日不得食。

耒阳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注:当作大历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注:此说出于唐小说家,不可信,当以公诗正之",时年五十有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注:元氏撰墓系,无自耒阳之文",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

天宝末诗人,甫与李白齐名,而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有饭颗山头之嘲诮"注:唐《本事诗》云:太白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盖讥其拘束也。 此诗太白集不载,不可信"。

元和中,词人元稹论李、杜之优劣,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

「《新唐诗》本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楚、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注:公献赋在天宝十载"。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途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临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注:三川县属[鹿阝]州"。

肃宗立,自[鹿阝]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至德二载,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王官]为布衣交。

[王官]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诏三司杂问。

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

帝乃解。

甫谢,且称:"[王官]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礼。 时论许[王官]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 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 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 廷兰托[王官]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 [王官]爱惜人情,一至玷污。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 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鹿阝],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亲。

从还京师,"注:孺弱饿死,乃天宝十四载自京赴奉先时事。 若往[鹿阝]迎家,则在至德二载"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注:更以东都残毁,故乡不可归",辄弃官去。

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

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注:此二句当在"往依焉"之下"。

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

而性褊躁傲诞,尝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以为忤,中衔之。

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

武将出,冠钩于帘三。

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注:此说出《云溪友义》,不可信。 以公诗考之,严武来镇蜀,章彝已入觐"。

武卒,崔[日干]等乱,甫往来梓、夔之间"注:游梓乃宝应、广德间事,至是惟寓夔耳"。

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注:此段之谬,与旧史同",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

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

为歌诗,伤时浇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至宋之问、沈[亻全]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

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为,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甫乃厌余。

残膏胜馥,沾丐后人多矣。

故元稹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

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诚可信云。

「元稹撰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江陵士曹时作"」

叙曰: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历夏、殷、周千余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余无闻焉。

骚人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

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

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兴。

苏子卿、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

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

晋世风概稍存。

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

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

意义格力固无取焉。

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唐兴,官举大振。

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

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

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礻付]事于偃师。

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

辞不能绝,余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系曰:昔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

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

审言生闲,闲生甫;闲为奉天令。

甫字子美,天宝中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命宰相试文,文善,授右卫率府胄曹属。

京师乱,步谒行在,拜左拾遗。

岁余,以直言失官,出为华州司功,寻迁京兆功曹。

剑南节度严武状为工部员外郎,参谋军事。

旋又弃去,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九。

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

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

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余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铭曰:维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辰,合窆我杜子美于首阳之山前。

呜呼!千载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坟。

「浦起龙撰读杜提纲」

杜集不应称草堂。

草堂特流寓之一,该不得此老一生。

读杜逐字句寻思了,须通首一气读。

若一题几首,再连章一片读。

还要判成片工夫,全部一齐读。

全部诗竟是一索子贯。

读杜须耐拙句、率句、狠句、质实句、生硬句、粗糙句。

天宝间诗,大抵喜功名、愤遇蹇、忧乱萌三项居多。

玄、肃之际多微辞。

读者要屏去逆料意见、腹诽意见、追咎意见。

老杜爱君,事前则出以忧危,遇事则出以规讽,事后则出以哀伤。

这里磋一针,厚薄天渊。

客秦州,作客之始。

当日背乡西去,为东都被兵,家毁人散之故。

河北一日未荡,东都一日不宁。

晓此,后半部诗了了。

本传旧谱并说是关辅饥,没交涉。

蜀中诗只"剑外官人冷"一句盖却。

设不遇严武,蚤已东下。

夔州诗口口只想出峡,荆州、湖南诗口口只想北还。

说杜者云每饭不忘君,固是。

然只恁地说,篇法都坏。

试思一首诗本是贴身话,无端在中腰夹插国事,或结尾拖带朝局,没头没脑,成甚结构?杜老即不然。

譬如《恨别》诗,"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是望其扫除祸本,为还乡作计。

《出峡》诗,"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抟扶",是言国乱尚武,耻与甲卒同列,因而且向东南。

以此推之,慨世还是慨身。

太史公《屈平传》谓其"系心君国,不忘欲反,冀君一寤,俗之一改也。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数语,正蹋着杜氏鼻孔。

益信从前客秦州之始为寇乱,不为关辅饥,原委为然。

代宗朝诗,有与国史不似者。

史不言河北多事,子美日日忧之;史不言朝廷轻儒,诗中每每见之。

可见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

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

若拈了死句,苦求证佐,再无不错。

杜诗合把做古书读。

小年子弟拣取百篇,令熟复,性情自然诚悫,气志自然敦厚,胸襟自然阔绰,精神自然鼓舞。

读杜诗不颛是学作诗。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