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话说卫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
最好的是羽族中一物,其名曰鹤。
按浮邱伯《相鹤经》云:
鹤,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乘火精以自养。
金数九,火数七,故鹤七年一小变,十六年一大变,百六十年变止,千六百年形定。
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其头赤;食于水,故其喙长;栖于陆,故其足高;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
大喉以吐,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
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家之骐骥也。
鹤之上相:隆鼻短口则少眠,高脚疏节则多力,露眼赤睛则视远,凤翼雀毛则喜飞,龟背鳖腹则能产,轻前重后则善舞,洪髀纤趾则能行。
那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所以懿公好之。
俗谚云:"上人不好,下人不要。"
因懿公偏好那鹤,凡献鹤者皆有重赏,弋人百方罗致,都来进献,自苑囿宫廷,处处养鹤,何止数百。
有齐高帝咏鹤诗为证:八风舞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懿公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
懿公若出游,其鹤亦分班从幸,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曰"鹤将军"。
养鹤之人,亦有常俸,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
大夫石祁子,乃石碏之后、石骀仲之子,为人忠直有名,与宁庄子名速同秉国政,皆贤臣也。
二人进谏屡次,俱不听。
公子毁乃惠公庶兄,公子硕烝于宣姜而生者,即文公也。
毁知卫必亡,托故如齐,齐桓公妻以宗女,竟留齐国。
卫人向来心怜故太子急子之冤,自惠公复位之后,百姓日夜咒诅:"若天道有知,必不终于禄位也!”
因急子与寿俱未有子,公子硕早死,黔牟已绝,惟毁有贤德,人心阴归附之。
及懿公失政,公子毁出奔,卫人无不含怨。
却说北狄自周太王之时,獯鬻已强盛,逼太王迁都于岐。
及武王一统,周公南惩荆、舒,北膺戎、狄,中国久安。
迨平王东迁之后,南蛮北狄,交肆其横。
单说北狄主名曰瞍瞒,控弦数万,常有迭荡中原之意。
及闻齐伐山戎,瞍瞒怒曰:"齐兵远伐,必有轻我之心,当先发制之。" 乃驱胡骑二万伐邢,残破其国,闻齐谋救邢,遂移兵向卫。 时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谍报:“狄人入寇。" 懿公大惊,即时敛兵授甲,为战守计。 百姓皆逃避村野,不肯即戎,懿公使司徒拘执之。 须臾,擒百余人来,问其逃避之故,众人曰:“君用一物,足以御狄,安用我等?"懿公问:“何物?"众人曰:“鹤。" 懿公曰:“鹤何能御狄耶?"众人曰:“鹤既不能战,是无用之物。 君敝有用以养无用,百姓所以不服也。" 懿公曰:“寡人知罪矣。 愿散鹤以从民,可乎?"石祁子曰:“君亟行之,犹恐其晚也。" 懿公果使人纵鹤,鹤素受豢养,盘旋故处,终不肯去。 石、宁二大夫,亲往街市,述卫侯悔过之意,百姓始稍稍复集。 狄兵已杀至荥泽,顷刻三报。 石祁子奏曰:“狄兵骁勇,不可轻敌,臣请求救于齐。" 懿公曰:“齐昔日奉命来伐,虽然退兵,我国并未修聘谢,安肯相救?不如一战,以决存亡!"宁速曰:“臣请率师御狄,君居守。" 懿公曰:“孤不亲行,恐人不用心。" 乃与石祁子玉玦,使代理国政,曰:“卿决断如此玦矣!"与宁速矢,使专力守御,又曰:“国中之事全委二卿,寡人不胜狄,不能归也。" 石、宁二大夫皆垂泪。 懿公吩咐已毕,乃大集车徒,使大夫渠孔为将,于伯副之,黄夷为先锋,孔婴齐为后队。 一路军人口出怨言,懿公夜往察之,军中歌曰: 鹤食禄,民力耕, 鹤乘轩,民操兵。 狄锋厉兮不可撄, 欲战兮九死而一生。 鹤今何在兮?而我瞿瞿为此行! 懿公闻歌,闷闷不已。 大夫渠孔用法太严,人心益离,行近荥泽,见敌军千余,左右分驰,全无行次。 渠孔曰:“人言狄勇,虚名耳!"即命鼓行而进,狄人诈败,引入伏中,一时呼哨而起,如天崩地塌,将卫兵截做三处,你我不能相顾,卫兵原无心交战,见敌势凶猛,尽弃车仗而逃,懿公被狄兵围之数重。
渠孔曰:"事急矣!请偃大旆,君微服下车,尚可脱也。" 懿公叹曰:“二三子苟能相救,以旆为识,不然,去旆无益也!孤宁一死,以谢百姓耳!"须臾,卫兵前后队俱败,黄夷战死,孔婴齐自刎而亡,狄军围益厚,于伯中箭坠车,懿公与渠孔先后被害,被狄人砍为肉泥,全军俱没。
髯翁有诗云:
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
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狄人囚卫太史华龙滑、礼孔,欲杀之。
华,礼二人知胡俗信鬼,绐之曰:"我太史也,实掌国之祭祀,我先往为汝白神。 不然,鬼神不汝佑,国不可得也。"
瞍瞒信其言,遂纵之登车。
宁速方戎服巡城,望见单车驰到,认是二太史,大惊,问:"主公何在?"曰:“已全军覆没矣!狄师强盛,不可坐待灭亡,宜且避其锋。"
宁速欲开门纳之,礼孔曰:"与君俱出,不与君俱入,人臣之义谓何?吾将事吾君于地下。"
遂拔剑自刎。
华龙滑曰:"不可失史氏之籍。"
乃入城。
宁速与石祁子商议,引著卫侯宫眷及公子申,乘夜乘小车出城东走,华龙滑抱典籍从之。
国人闻二大夫已行,各各携男抱女,随后逃命,哭声震天。
狄兵乘胜长驱,直入卫城,百姓奔走落后者,尽被杀戮。
又分兵追逐。
石祁子保宫眷先行,宁速断后,且战且走,从行之民,半罹狄刃。
将及黄河,喜得宋桓公遣兵来迎,备下船只,星夜渡河,狄兵方才退去,将卫国府库,及民间存留金粟之类,劫掠一空,堕其城郭,满载而归。
不在话下。
却说卫大夫弘演,先奉使聘陈,比及反役,卫已破灭。
闻卫侯死于荥泽,往觅其尸,一路看见骸骨暴露,血肉狼藉,不胜伤感。
行至一处,见大旆倒于荒泽之旁,弘演曰:"旆在此,尸当不远矣。" 未数步,闻呻吟之声,前往察之,见一小内侍折臂而卧。 弘演问曰:“汝认得主公死处否?"内侍指一堆血肉曰:“此即主公之尸也。 吾亲见主公被杀,为臂伤疼痛,不能行走,故卧守于此,欲俟国人来而示之。" 弘演视其尸体,俱已零落不全,惟一肝完好。 弘演对之再拜大哭,乃复命于肝前,如生时之礼。 事毕,弘演曰:“主公无人收葬,吾将以身为棺耳。"
嘱从人曰:"我死后,埋我于林下,俟有新君,方可告之。" 遂拔佩刀自剖其腹,手取懿公之肝,纳于腹中,须臾而绝。 从者如言埋掩,因以车载小内侍渡河,察听新君消息。 却说石祁子先扶公子申登舟,宁速收拾遗民,随后赶上,至于漕邑,点查男女,才存得七百有二十人。 狄人杀戮之多,岂不悲哉!二大夫相议:“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奈遗民太少!"乃于共、滕二邑,十抽其三,共得四千有余人,连遗民凑成五千之数,即于漕邑创立庐舍,扶立公子申为君,是为戴公。
宋桓公御说许桓公新臣,各遣人致唁。
戴公先已有疾,立数日遂薨。
宁速如齐,迎公子毁嗣位。
齐桓公曰:"公子归自敝邑,将守宗庙,若器用不具,皆寡人之过也。" 乃遗以良马一乘,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各三百只,又以鱼轩赠其夫人,兼美锦三十端,命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送之,并致门材,使立门户。 公子毁至漕邑。 弘演之从人,同折臂小内侍俱到,备述纳肝之事,公子毁先遣使具棺,往荥泽收殓,一面为懿公。 戴公发丧,追封弘演,录用其子,以旌其忠,诸侯重齐桓公之义,多有吊赙,时周惠王十八年冬十二月也。 其明年,春正月,卫侯毁改元,是为文公。 才有车三十乘,寄居民间,甚是荒凉。 文公布衣帛冠,蔬食菜羹,早起夜息,抚安百姓,人称其贤。 公子无亏辞归齐国,留甲士三千人,协戍漕邑,以防狄患。 无亏回见桓公,言卫毁草创之状,并述弘演纳肝之事。 桓公叹曰:“无道之君,亦有忠臣如此者乎?其国正未艾也。" 管仲进曰:“今留戍劳民,不如择地筑城,一劳永逸。" 桓公以为然。 正欲纠合诸侯同役,忽邢国遣人告急,言:“狄兵又到本国,势不能支,伏望救援!"桓公问管仲曰:“邢可救乎?"管仲对曰:"诸侯所以事齐,谓齐能拯其灾患也,不能救卫,又不救邢,霸业陨矣!"桓公曰:“然则邢、卫之急孰先?"管仲对曰:"俟邢患既平,因而城卫,此百世之功也。" 桓公曰:“善。" 即传檄宋、鲁、曹、邾各国,合兵救邢,俱于聂北取齐。 宋、曹二国兵先到。 管仲又曰:“狄寇方张,邢力未竭,敌方张之寇,其劳倍,助未竭之力,其功少,不如待之,邢不支狄,必溃,狄胜邢,必疲,驱疲狄而援溃邢,所谓力省而功多者也。" 桓公用其谋,托言待鲁、邾兵到,乃屯兵于聂北,遣谍打探邢、狄攻守消息。 史臣有诗讥管仲不早救邢、卫,乃霸者养乱为功之谋也。 诗云:救患如同解倒悬,提兵那可复迁延? 从来霸事逊王事,功利偏居道义先! 话说三国驻兵聂北,约及两月,狄兵攻邢,昼夜不息,邢人力竭,溃围而出。 谍报方到,邢国男女,填涌而来,俱投奔齐营求救。 内一人哭倒在地,乃邢侯叔颜也。 桓公扶起,慰之曰:“寡人相援不早,以致如此,罪在寡人,当请宋公、曹伯共议,驱逐狄人。" 即日拔寨都起。 狄主瞍瞒掳掠满欲,无心恋战,闻三国大兵将至,放起一把火,望北飞驰而去。 比及各国兵到,只见一派火光,狄人已遁。 桓公传令将火扑灭,问叔颜:“故城尚可居否?"叔颜曰:"百姓逃难者,大半在夷仪地方,愿迁夷仪,以从民欲。" 桓公乃命三国各具版筑,筑夷仪城,使叔颜居之,更为建立朝庙,添设庐舍,牛马粟帛之类,皆从齐国运至,充牣其中,邢国君臣如归故国,欢祝之声彻耳。 事毕,宋、曹欲辞齐归国,桓公曰:“卫国未定,城邢而不城卫,卫其谓我何?"诸侯曰:"惟霸君命。" 桓公传令,移兵向卫,凡畚锸之属,尽携带随身。 卫文公毁远远相接,桓公见其大布为衣,大帛为冠,不改丧服,恻然久之,乃曰:“寡人借诸君之力,欲为君定都,未审何地为吉?"文公毁曰:"孤已卜得吉地,在于楚邱。 但版筑之费,非亡国所能办耳!"桓公曰:“此事寡人力任之!" 即日传令三国之兵,俱往楚邱兴工,复运门材,重立朝庙,谓之“封卫",卫文公感齐再造之恩,为《木瓜》之诗以咏之。
诗云:
投我以木瓜兮,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兮,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兮,报之以琼玖。
当时称桓公存三亡国,谓立僖公以存鲁,城夷仪以存邢,城楚邱以存卫。
有此三大功劳,此所以为五霸之首也。
潜渊先生读史诗云:
周室东迁纲纪摧,桓公纠合振倾颓。
兴灭继绝存三国,大义堂堂五霸魁。
时楚成王熊恽,任用令尹子文图治,修明国政,有志争霸.闻齐侯救邢存卫,颂声传至荆襄。
楚成王心甚不乐,谓子文曰:"齐侯布德沽名,人心归向。 寡人伏处汉东,德不足以怀人,威不足以慑众,当今之时,有齐无楚,寡人耻之!"子文对曰:“齐侯经营伯业,于今几三十年矣。 彼以尊王为名,诸侯乐附,未可敌也。 郑居南北之间,为中原屏蔽,王若欲图中原,非得郑不可!"成王曰:“谁能为寡人任伐郑之事者?"大夫斗章愿往,成王与车二百乘,长驱至郑。 却说郑自纯门受师以后,日夜提防楚兵,探知楚国兴师,郑伯大惧,即遣大夫聃伯率师把守纯门,使人星夜告急于齐。 齐侯传檄,大合诸侯于柽,将谋救郑。 斗章知郑有准备,又闻齐救将至,恐其失利,至界而返。 楚成王大怒,解佩剑赐斗廉,使即军中斩斗章之首。 斗廉乃斗章之兄也,既至军中,且隐下楚王之命,密与斗章商议:"欲免国法,必须立功,方可自赎!"斗章跪而请教,斗廉曰:“郑知退兵,谓汝必不骤来,若疾走袭之,可得志也!" 斗章分军为二队,自率前队先行,斗廉率后队接应。 却说斗章衔枚卧鼓,悄地侵入郑界,恰遇聃伯在界上点阅兵马。 聃伯闻有寇兵,正不知何国,慌忙点兵,在界上迎住厮杀,不期斗廉后队已到,反抄出郑师之后,腹背夹攻。 聃伯力不能支,被斗章只一铁简打倒,双手拿来。 斗廉乘胜掩杀,郑兵折其大半。 斗章将聃伯上了囚车,便欲长驱入郑,斗廉曰:“此番掩袭成功,且图免死,敢侥幸从事耶?"乃即日班师。 斗章归见楚成王,叩首请罪,奏曰:“臣回军是诱敌之计,非怯战也!"成王曰:“既有擒将之功,权许准罪。 但郑国未服,如何撤兵?"斗廉曰:“恐兵少不能成功,惧亵国威。" 成王怒曰:“汝以兵少为辞,明是怯敌,今添兵车二百乘,汝可再往,若不得郑成,休见寡人之面。" 斗廉奏曰:“臣愿兄弟同往,若郑不投降,当缚郑伯以献。" 成王壮其言,许之。 乃拜斗廉为大将,斗章副之,共率车四百乘,重望郑国杀来。 史臣有诗云: 荆襄自帝势炎炎,蚕食多邦志未厌。 溱洧何辜三受伐,解悬只把霸君瞻。 且说郑伯闻聃伯被囚,复遣人如齐请救。 管仲进曰:“君数年以来,救燕存鲁,城邢封卫,恩德加于百姓,大义布于诸侯,若欲用诸侯之兵,此其时矣。 君若救郑,不如伐楚,伐楚必须大合诸侯。" 桓公曰:“大合诸侯,楚必为备,可必胜乎?"管仲曰:“蔡人得罪于君,君欲讨之久矣。 楚、蔡接壤,诚以讨蔡为名,因而及楚,《兵法》所谓‘出其不意’者也。" 先时,蔡穆公以其妹嫁桓公为第三夫人。 一日,桓公与蔡姬共登小舟,游于池上,采莲为乐。 蔡姬戏以水洒公,公止之。 姬知公畏水,故荡其舟,水溅公衣,公大怒曰:‘婢子不能事君’。" 乃遣竖貂送蔡姬归国,蔡穆公亦怒曰:“已嫁而归,是绝之也。" 竟将其妹更嫁于楚国,为楚成王夫人。 桓公深恨蔡侯,故管仲言及之。 桓公曰:“江、黄二国,不堪楚暴,遣使纳款,寡人欲与会盟,伐楚之日,约为内应,何如?"管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一向服楚,所以仅存。 今背而从齐,楚人必怒,怒必加讨。 当此时,我欲救,则阻道路之遥;不救,则乖同盟之义。 况中国诸侯,五合六聚,尽可成功,何必借助蕞尔。 不如以好言辞之。" 桓公曰:“远国慕义而来,辞之将失人心。" 管仲曰:“君但识吾言于壁,异日勿忘江、黄之急也。" 桓公遂与江、黄二君盟会,密订伐楚之约,以明年春正月为期。 二君言:“舒人助楚为疟,天下称为‘荆、舒’,不可不讨。" 桓公曰:“寡人当先取舒国,以剪楚翼。" 乃密写一书,付于徐子。 徐与舒近,徐嬴嫁为齐桓公第二夫人,有婚姻之好,一向归附于齐,故桓公以舒事嘱之。 徐果引兵袭取舒国,桓公即命徐子屯兵舒城,以备缓急。 江、黄二君,各守本界,以候调遣。 鲁僖公遣季友至齐谢罪,称:"有邾、莒之隙,不得共邢、卫之役,今闻会盟江、黄,特来申好。 嗣有征伐,愿执鞭前驱。" 桓公大喜,亦以伐楚之事,密与订约。 时楚兵再至郑国,郑文公请成,以纾民祸。 大夫孔叔曰:“不可。 齐方有事于楚,以我故也。 人有德于我,弃之不祥,宜坚壁以待之。" 于是再遣使如齐告急,桓公授之以计,使扬言齐救即至,以缓楚,至期,或君或臣,率一军出虎牢,于上蔡取齐,等候协力攻楚。 于是遍约宋、鲁、陈、卫、曹、许之君,俱要如期起兵,名为讨蔡,实为伐楚。 明年,为周惠王之十三年,春正月元旦,齐桓公朝贺已毕,便议讨蔡一事。 命管仲为大将,率领隰朋、宾须无、鲍叔牙、公子开方、竖人貂等,出车三百乘,甲士万人,分队进发。 太史奏:"七日出军上吉。" 竖貂请先率一军,潜行掠蔡,就会集各国车马,桓公许之。 蔡人恃楚,全不设备,直待齐兵到时,方才敛兵设守。 竖貂在城下耀武扬威,喝令攻城,至夜方退。 蔡穆公认得是竖貂,先年在齐宫曾伏侍蔡姬,受其恩惠,蔡姬退回,又是他送去的,晓得是宵小之辈,乃于夜深使人密送金帛一车,求其缓兵。 竖貂受了,遂私将齐侯纠合七路诸侯,先侵蔡,后伐楚一段军机,备细泄漏于蔡:"不日各国军到,将蔡城蹂为平地,不如及早逃遁为上。" 使者回报,蔡侯大惊,当夜率领宫眷,开门出奔楚国。 百姓无主,即时溃散。 竖貂自以为功,飞报齐侯去讫。 却说蔡侯至楚,见了成王,备述竖貂之语。 成王方省齐谋,传令简阅兵车,准备战守,一面撤回斗章伐郑之兵。 数日后,齐侯兵至上蔡,竖貂谒见已毕,七路诸侯陆续俱到,一个个躬率车徒,前来助战,军威甚壮。 那七路:宋桓公御说、鲁僖公申、陈宣公杵臼、卫文公毁、郑文公捷、曹昭公班、许穆公新臣,连主伯齐桓公小白,共是八位。 内许穆公抱病,力疾率师先到蔡地,桓公嘉其劳,使序于曹伯之上。 是夜,许穆公薨,齐侯留蔡三日,为之发丧,命许国以侯礼葬之。 七国之师望南而进,直达楚界。 只见界上早有一人衣冠整肃,停车道左,磬折而言曰:“来者可是齐侯?可传言楚国使臣奉候久矣。" 那人姓屈名完,乃楚之公族,官拜大夫,今奉楚王之命为行人,使于齐师。 桓公曰:“楚人何以预知吾军之至也?"管仲曰:“此必有人漏泄消息,既彼遣使,必有所陈,臣当以大义责之,使彼自愧屈,可不战而降矣。" 管仲亦乘车而出,与屈完车上拱手。 屈完开言曰:“寡君闻上国车徒辱于敝邑,使下臣完致命,寡君命使臣辞曰:“齐、楚各君其国,齐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虽风马牛不相及也,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 敢请其故?"管仲对曰:“昔周成王封吾先君太公于齐,使召康公赐之命,辞曰:‘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夹辅周室,其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凡有不共王职,汝勿赦宥!’自周室东迁,诸侯放恣,寡君奉命主盟,修复先业,尔楚国于南荆,当岁贡包茅,以助王祭。 自尔缺贡,无以缩酒,寡人是征,且昭王南征而不返,亦尔故也,尔其何辞?"屈完对曰:“周失其纲,朝贡废缺,天下皆然,岂惟南荆?虽然,包茅不入,寡君知罪矣!敢不共给,以承君命?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完将复于寡君。" 言毕,麾车而退。 管仲告桓公曰:“楚人倔强,未可以口舌屈也,宜进逼之。" 乃传令八军同发,直至陉山,离汉水不远。 管仲下令:"就此屯扎,不可前行。" 诸侯皆曰:“兵已深入,何不济汉,决一死战,而逗留于此。" 管仲曰:“楚既遣使,必然有备,兵锋一交,不可复解。 今吾顿兵此地,遥张其势。 楚惧吾之众,将复遣使,吾因取成焉。 以讨楚出,以服楚归,不亦可乎?"诸侯犹未深信,议论纷纷不一。
却说楚成王已拜斗子文为大将,搜甲厉兵屯于汉南,只等诸侯济汉,便来邀击。
谍报:"八国之兵,屯驻陉地。"
子文进曰:"管仲知兵,不万全不发。 今以八国之众,逗留不进,是必有谋,当遣使再往,探其强弱,察其意向,或战或和,决计未晚。" 成王曰:“此番何人可使?"子文曰:“屈完既与夷吾识面,宜再遣之。" 屈完奏曰:“缺贡包茅,臣前承其咎矣。 君若请盟,臣当勉行,以解两国之纷;若欲请战,别遣能者。" 成王曰:“战盟任卿自裁,寡人不汝制也!"屈完乃再至齐军。
毕竟齐、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