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却说朝歌群贼宁季等数千余人,并起扰掠,劫害良民,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县不能禁捕。
时河南诸郡太守各使诣京上章,请发兵拒。
帝闻大惊,急问太后曰:"今朝歌贼叛,摇动郡州。 奈我将寡兵衰,不能上阵御敌,将如之何?"太后曰:"既然如此,宜速出兵,莫使民遭涂炭。 可复征邓骘为师,监军往伐,方可破之。"
帝遂下诏,遣使复征邓骘。
使领敕勒骑,径至其门,下马令人报知。
骘出迎接,邀入礼坐,令设宴相待。
骘于席间问曰:"使者何事?"答曰:"为朝歌贼反,无人堪任,太后娘娘特征大人往收复之,愿大人急赴无拒。"
骘闻言,暗思:"虞诩原相触忤,恶无可奈,遂乘隙以谮陷之。"
即日同使入朝见太后,奏曰:"臣举一将,可镇服之。"
太后曰:"何将?"骘曰:"见任中郎虞诩,文武兼备,有牧民御众之才。 非此臣,莫可任也。 愿陛下详察。 "太后准奏,遂传旨封诩为朝歌长,与兵三万,出镇群贼。
虞诩领敕将行,故旧亲戚皆送吊之。
诩笑曰:"事不避难,臣之职也。 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乃吾立功之时,何惧之有?"言讫,遂别上马。
前行数日,至县升堂而坐。
召诸将入厅吩咐,令设三科,以募求壮士。
有能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不事家业者为下。
众各遵命去讫。
是日,收纳百数余人。
诩令设宴飨会,悉赦其罪。
诩谓众曰:"汝等投入贼中,诈降顺服,至夜放火烧劫其寨。 吾伏兵外应,破除此贼,保封重用。"
众皆遵诺而去。
却说宁季等正聚群贼议论进攻之事,忽人报曰:"寨外有投军者,久立伺候,未敢擅入,乞大王发令。"
季令召至。
众皆随入,跪伏帐下。
季问曰:"汝等何方军人?答报名姓。"
答曰:"吾等本省人也。 小人姓李名丹凤,余各载册,乞大王姑纳为用。"
季令俱为帐外步卒,巡哨辕门。
凤等应诺而出。
与众议曰:"准备今晚接应。"
至夜二更,诩领众军披挂上马,出至其寨,分兵围祝凤等知至,即入宁季及诸军帐外,举营放火。
炮响一声,诩军齐杀入寨,惊起群贼,各各奔窜,不识东西。
诩等搅撞混杀,金鼓连天。
宁季急望东出,逢诩当头截祝约战五合,季败回急走,引众军拼死撞出。
虞诩卒兵赶上,大杀一阵,斩首数百级,获其辎重,不可胜数。
诩遂收军入城安歇。
窗士有诗攒曰:将军威武振朝歌,犹胜征南马伏波。
杀气寒云昏战地,丹心烈日照山河。
马前不有书生谏,月下应知贼虏摩。
可笑当时权邓鸳,空谋虚望白云过。
却说宁季走至凤凰冈上,竖起高旗,招聚众兵,复相扰害。
日间交替入城,窥听消息。
夜间聚屯结寨,劫掠良民。
诩知,乃召贫民能缝衣者至,谓曰:"汝等潜往贼内,佣作衣裳,以红彩之线缝其据下为号,后重赏赐。"
缝者领命,即往贼内叫作衣裳。
贼听,皆争为服。
缝者遂依诩计,悉为挛彩于下。
次日,回县报知所事。
诩大喜,赏其白银十两,缝者拜谢而出。
诩遂令军遍街巡察,凡贼人市者,悉认擒之。
由是,贼皆骇散,咸称其明,朝歌县界悉收平服。
太后闻知,叹曰:"诩诚有将帅之才,安民之略。"
遂遣使持节,升为武都太守。
使者至,令人报知。
诩急整衣接诏。
宣罢,着使回朝。
次日,领军之任。
行至陈仓崤谷,忽听坡后炮响一声,羌虏数千踊出,当头截祝宁季冲过。
诩即停军不进,而令卒宣言上书,请取救兵,待到则发。
羌虏闻言,即退兵散旁县而去。
诩因其兵散,催军偷进。
日夜兼行数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
使羌闻之,不敢追逼。
或问曰:"昔孙膑减灶,而君增之。 《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 而今日且二百余里,何也?"诩曰:"羌虏众多,吾兵寡少。 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可同也。 何是言哉!"于是虏皆震恐,莫敢加兵近迫。
数日,诩至武都,州县官吏各持羊酒迎贺。
诩俱不受,满城百姓咸称其清。
次日,遣使至京,上表奏闻捷略。
表曰:覆载之间,生民总总。
有君则安,无主则乱,天命有德,历世相传。
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所以运有长短,国有兴衰,此古今之明鉴也。
钦惟皇太后陛下,天锡神智,德合干坤。
四海沾恩,万方蒙化。
故能豫制于万全,是以功成于莫测。
近日朝歌遗孽崛起骚州,不肯归德。
陛下雇命臣率马步兵卒追讨,臣竭力平服。
境界既清,人门共乐,复加职武都。
臣即就任缘道,经崤谷而路阻羌胡。
臣故宣言请救,虏骑闻气胆寒。
增灶厉兵,威扬万里。
日夜兼行数百,以避不虞。
晨昏运策示强,用丧羌胡之魄,遂致身宁,抚绥黎庶。
是皆陛下圣德神威,恩沾四表,不费寸兵之劳,卒收其效闻。
臣本无御侮之才,过受阃外之寄,仰奉神算,幸底成功。
尚祈宣布皇仁,辑安于众,边庭无警,万方仰中国之遵,华夏奠安,兆庶享承平之福。
太后览表,深纳嘉之。
顾谓群臣曰:"羌胡之祸中国,其来久矣。 历观前代,受其疲敝,道其困辱,深有可耻。 今群虏一定,岂独国家无夷狄之忧,实天下生民之福也!"众臣皆顿首称贺。
遂令光禄寺大开宴会群臣。
次日,悉入朝谢恩。
八月,皇太后邓氏崩,寿六十二,葬于慎陵山。
却说安少辨聪明,故邓太后立之。
及长,多不相得。
而乳母王圣见太后久不归政,虑有废置,常与中黄门邓慆慆伺候。
其左右宫女,先有受罚者,心怀忿怒。
今见邓后崩世,乃于帝前诬言告曰:"邓后娘娘在日,暗与邓悝、邓弘、邓慆及尚书邓访,欲谋害陛下,复立平原王德为君。 臣等欲告陛下,奈其贵宠,禁不敢言。 愿陛下圣明详察,远斥奸臣,以为后世法。 "帝闻大怒,急令有司上奏,言悝等大逆不道,传旨废陇西平候广宗、叶侯广德、西华侯忠阳、安侯珍都、乡侯甫德皆为庶人。
以邓骘未与通谋,但免特进,遣令就国。
宗族人等,皆免官罢职归乡。
骘等资财田宅,悉追收之。
徙邓访及家属流于远郡。
令郡县官吏逼迫广宗及忠等皆自杀死。
又徙封骘为罗侯。
于是,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
骘从弟豹为河南尹,遵为度辽将军舞阳侯,畅为将作大匠。
知骘等废罢而死,亦皆自杀。
惟广德兄弟,以母阎氏为后,得留京师。
时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乃为肉袒舆榇,上疏追讼。
疏曰:伏维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
兄弟忠孝,同心忧国。
宗庙有主,王室是赖。
功成身退,护国逊位。
历世外戚,无与为比。
当赐福善履谦之佑,而横为宫人单辞所陷。
利口倾险,反乱国家。
罪无申证,狱不讯鞫。
致邓骘等罹此酷滥,一门七人并不以命。
尸骸流离,怨魄不返。
逆天感人,士卒丧气。
陛下宜收还家次,宠树遗孤,奉承血祀,以谢亡灵。
臣宠冒犯,战栗天庭。
由是,众士大夫俱为骘称枉罪。
帝意颇悟,乃发州郡护骘之尸,还葬洛阳北芒旧茔。
满朝公卿,会其丧者,莫不为之悲泣。
诏遣使者为立祠庙,以太牢告祀。
令其诸从昆弟,皆归京师。
乙丑三月,帝崩,寿三十二。
却说阎氏太后,久欲专夺国政,而贪立幼主。
安帝崩后,亲摄临朝,召弟阎显入宫,议曰:"国家大事,不可久荒无主。 奈太子庸弱,难当国政。 吾欲迎立济北惠王之子、北乡侯懿为嗣,可继否乎?"显曰:"娘娘所言,正合臣意。 然国家传位,所嗣得宜。 苟非其人,则政乱易矣,岂庸常哉!今娘娘独能深谋远虑,是为万世之法。"
太后大喜,遂遣使者往北相迎。
使者至,懿即赴京。
太后急令安排筵宴,迎接入殿。
乙丑八月,懿即皇帝位。
冬十月而薨。
十一月,中常侍孙程、王康等一十九人,聚于德阳殿,谋议立君之事。
孙程谓曰:"太后同显摄朝,迎立北乡侯懿,未满百日而薨。 乃其天数然也,非人致之。 且上古国家,流传正叶,若先帝无子,庶几可嗣。 况太子宁致为王而立他人以失礼乎。 且太子深明善政,诚为有德,吾欲迎而立之。 诸公若何?"众皆然诺。
遂令使者往迎济阴王保立嗣为君。
数日,车驾临京,文武香花接人,扶上龙牀,即皇帝位。
群臣舞蹈,山呼礼毕,遂封孙程、王康等一十九人,皆为列侯。
诏下收捕阎显、王岳,当殿处斩。
徙迁太后阎氏于离宫,不闻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