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将帅小数八
◎搜伏
臣闻天下之事,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者,皆可以预备。
耳目之所不闻见,则预备之术何自而施?声音之相接,颜色之相睹者,皆可以巧致。
至于声音之不相接,颜色之不相睹,虽欲巧而致之,讵可得邪?兵家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乘人之不及,攻其所不戒者,皆伏兵说也。
孙、吴之书,韩、曹之术,皆有出奇设伏之名,而不及九伏。
十一伏之法,虽遗逸之士言其大概,而得其传者类皆粗略。
故其所存惟九伏而已:一曰山伏,谓山岩崎曲,关隘险阻;二曰土伏,枯壕堤岸,古城旧垒;三曰草伏,草蒿蓊郁,茅苇掩映;四曰林伏,蒹葭荆棘,茂林修竹;五曰夜伏,天色昏暗,夜气晦冥;六曰烟伏,山岚气雾,罩占郊野;七曰水伏,束苇流身,覆荷盖面;八曰 伏,桥梁枯涸,屋舍幽暗;九曰伪伏,我欲设伏而窘于无兵,欲不设伏而恐其袭我,故就险阻之处伪为尘埃、旗帜,如设伏之状,使贼疑而遁。
以是九者,出军之日,先选机巧合于人一名为伏兵,将应行军下营,专一拣择形势,多设奇兵,伏以备盗劫。
故伏兵之法,一人不知,万人不期;一夫不睹,万骑失措。
至于曳柴扬尘,而中有突骑;断木成庵,而后有伏弩,皆所谓流伏是也。
善伏兵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发伏者,动于九天之上。
鬼神有所不能测,雷电有所不可及。
微乎微乎,至于无声;神乎神乎,至于无形。
而至此,讵容以言尽邪?盖伏生于奇,奇生于机,机生于正,奇正发于无穷之源。
非员机之君子,安能与于此哉?然善于设伏而不善于搜伏,恐我之伏以陷彼者,将转而为陷我之具矣。
故搜伏之法,远入虏地,营垒生疏、道路险隘,恐其设伏,尤当先发伏。
兵将纵横搜索,斯无疏失。
故草中走兽突出,则伏必在草;林中飞鸟鸣噪,则伏必在林;无风而竹苇自动,则伏必在山;无雨而滩碛自湿,则伏必在水;溪涧浑浊,则伏必在流;凹坞昏暗,则伏必在僻野;无风起尘,则伏必未定;未晓鸡鸣,则伏必夜动。
故善搜伏者,必依四搜之法,炬木组竹,击石运弩;搜生而纵死,搜向而纵背,纵火于东而静搜于西发,弩于左而静搜其右。
是谓搜伏。
◎反泄 反号召、反旗帜、反金鼓、反烽燧
臣闻我秘敌泄,则胜常在我;敌秘我泄,则胜常在敌。
近日边政正堕乎此。
故自田俊迈禽,而虏人出我颍河、安丰之兵,尽用吾军之旗帜;而吾军每败于辨认之不真。
自吴曦叛,而虏人入我安、复、荆、襄之兵,尽识吾军之队伍;而吾军每泄于机械之不密。
此兵家反泄之法,盖不可不讲也。
然反泄之法有四。
一曰号召,谓昔以青旗而招将佐,今以青旗而招士卒;昔以白旗而招统制官,今以白旗而招队、部将。
二曰旗帜,谓昔以青为左、白为右,今则以青为白,使敌人不得以知吾左右之名;昔以青为直、黑为曲,今则以黑为青,使敌人不得以知吾曲直之势。
三曰金鼓,谓昔闻鼓而进,今则闻鼓而反止;昔闻金而止,今则闻金而反进。
四曰烽燧,谓昔以一燧为遇寇,二燧为索救,今则反以一燧而为索救之号;昔以无烟为无事,有烟为有警,今则反以有烟而为无事之验。
是为反泄。
◎暗认
臣闻晋师伪旆曳柴,而司马得脱;虞升卿易衣入质,而戎虏果信;曹公伪为袁氏之旗,而焚袁氏之辎重;于仲文伪建尉迟之帜,而袭尉迟之守将。
皆吾军诈以诱敌而致其师也,况使敌人诈以致我哉?此暗认之法,不可不讲也。
一曰旗号,谓恐敌军诈作吾军,合于相遇之际,先逐将队旗帜三伏三起,尽行卷轴;复将旗杆三伏三起,尽行舒展。
若彼军起伏皆如吾法,然后合阵;否则番军,即时掩杀。
二曰金鼓,谓恐贼军诈吾号令,即令诸军于相见之际,一鼓一金,次二鼓二金,次三鼓三金。
彼既同此相应,即是吾军,然后合阵;否则番军,即时掩杀。
三曰阵法,谓恐贼军诈吾军号令,诸军于相遇之际,不以人马多寡分为两队,左队左旋,右队右旋,至一周遭而止。
彼既同此相应,又令诸军急合而为一阵,双日左旋,只日右旋,至一周遭而止。
彼又同此相应,即是吾军,然后合阵;否则番军,即时掩杀。
是谓暗认。
◎潜易一易将、一易兵
臣闻以将闻于天下者,易将不易兵;以兵闻于天下者,易兵不易将。
吾之能将,素为三军倚重,一旦他出别营,则贼军必[ A] 吾后。
吾之精兵,素为敌国震服,一旦改发他道,则贼军必伺吾隙。
故兵家秘法,易将则兵不随行,所以使两军之皆重;易兵则将不同往,所以使彼此之兼全。
兵发之日,去藉彻爨,而炊宿无踪;晓出夜行,而尘矣不起。
将发之日,不彻仪仗,以愚敌军;不落号带,以安我士。
故易将而兵无失将之忧,易兵而将无失兵之虑。
是谓潜易。
◎急据据山、据水、据林
臣闻争山不得上,则利在赵而不在秦;争水不得渡,则利在汉而不在楚。
两军相遇,不据利地以抗之,讵能扼敌人于仓卒之际哉?此据利之法,不可不讲也。
然其法有三。
一曰据山,谓三军遇敌,既无城邑,又无沟垒,即于近便有山,不拘高低,据以为险,静以待敌。
登高望远,可见虚实,而施吾破贼之谋;发石断木,可避锋锐,而扼其逼我之势。
二曰据水,谓三军遇敌,进无可依,退无可保,即于近便有水,不拘浅深,急据为险,静以待敌。
敌渡,则候其半涉而击其济薄之师;敌逼,则誓众以死而激其背水之战。
三曰据林,谓三军遇敌,既无山阜可依,复无川泽可据,即于近便有林木掩映,急据以为待敌之所。
敌将而愚,则依林设伏,而敌不及备;敌将而智,则缘林发矢,而敌不可以入。
林燥则畏焚,而敌兵不可搜;林密则畏绊,而敌骑不敢逼。
然后张翼伪遁,而反击之。
是谓急据。
◎分渡兵多地广则分一为十、兵少地狭则分一为五
臣闻涉水为兵家之至险,半渡可击见于《书》,半济而击详于法。
故分兵而涉,则过路多,而敌无御我之谋;合兵而涉,则过路少,而我无绝敌之策。
此分渡之法,不可不讲也。
然其妙有二。
兵多地广,分一为十,使对敌一军先至水次而不得渡。
敌军必相持于水岸,而又不容吾军急涉,即佯与交锋于水之两傍;使其余去敌差远九军急涉彼岸,直冲敌军之后,与敌邀战;待其反顾而拒我九军,则吾对敌之军可不战而自涉矣。
兵少地狭,分一为五,使对敌一军先逼水岸而不得渡。
敌军必相持于水岸,而不容吾军急涉,即佯与交锋于水之两傍;使其余去敌差远四军急涉彼岸,直冲其军之后,与敌邀战;待其反顾而扼我四军,则吾对敌之军可不战而自涉矣。
故分渡之妙,后涉之兵先发,先涉之兵后发。
彼诚能拒我之二三,则我之已涉者盖已七八;彼诚能拒我之一二,则吾之已涉者盖已三四。
是谓分渡。
◎自认雪迷、烟迷、尘迷、雨迷、夜迷、人迷、马迷
臣闻阴陵之失,项羽之勇无所逃;霸陵之失,李广之智不能免。
吾骑远出,吾军远探,或雪迷路径而士卒易忘,或烟暗山川而士卒莫辨,或尘埃草莽而难认形势,或风雨晦冥而不见山坡,或星昏月暗而夜入他路,或人疑马惑而误行别径。
是谓军迷,最为恶证。
在我有自认之法:一则采探、马军及吾军将士,常带五色花纸钱替代数沓,及造小布袋一枚,内贮石灰令满,安在搭袋之内。
遇白昼兼程、星夜潜发,路无辨认,野无踪迹,雪则用五色花纸钱替代之属,系挂于茅苇草木之上。
仍以数之多寡而辨其远近次序,则积雪之中不致迷道。
雨则用石灰布袋之属,印灰点于地面之上,仍以点之多寡而寓其远近先后之别。
前队先回,则添纸钱、增灰点,而使后队之不相失;后队先回,则又减纸钱、乱灰点,而使前队之不相误。
纸钱则青、黄、赤、黑、白五色以表远近,灰点则以一、二、三、四、五数目以表往来。
纸钱则收以便袋腰复而以备缓急,灰点则曳以鞭梢而用以印点。
贼人见此,将谓村民祈福之具、猎人捕兽之迹,而不知吾军用为乡导。
后军欲寻前军,则望此趋向;前军欲追后军,则得此记认。
是谓自认。
◎就顺顺山、顺水、顺风
臣闻势不两立,术不两全。
处己于顺,则在彼皆逆;处己于逆,则在彼皆顺。
故争山不得,魏兵以败;拒水上流,蜀军以胜;顺风扬尘,贼军以溃。
皆古人就顺之验也,兵家未尝明言之。
近者诸将失紫金山,而花靥受敌;失故镇河,而符离受闭。
夏风多南,冬风多北,不占风势,而淮北之师败于暴风霰雹之所震鼓者,屡矣。
此就顺之法,不可不讲也。
一曰顺山。
必使吾军先居高险,则贼自陷于低下。
故矢石击发,我远彼近;人马驰逐,我逸彼劳。
我则前峻后险,而无向不济;彼则内卑外高,而数面受敌。
二曰顺水。
必使吾军先占上游,则贼自堕于下流。
故顺水行舟,顺流济兵,而利害之势已分;拒水为营,背水为阵,而难易之形已判。
自上而下,在我有摧枯折朽之易;自下而上,在彼有登高涉险之难。
三曰顺风。
每遇战斗风起,必使吾军先背上风,则贼自不能免于风。
故曳柴扬尘,而敌军莫知吾之虚实;吹沙走石,而敌军莫当吾之冲突;顺风扬药,而敌之口鼻可以受毒;因风纵火,而敌之营壁可以延烧。
是谓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