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总载地第一叙事《抱朴子》云:太极初构,清浊始分,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白虎通》云: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也。
《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河图·括地象》曰:昆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 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九州之外有八埏,"《淮南子》云:东方曰沙海,东南方曰沅泽,南方曰丹泽,西方曰泉泽,西北方曰海泽,北方曰塞泽,东北方曰无通泽。 《河图》曰:凡天下有九区,别有九州。 中国九州名赤县,即禹之九州也。 上云九州八柱,即大九州也,非禹贡赤县小九州也。 "八埏之外有八,"《淮南子》云:东北方之,曰和邱,曰荒土。 东方之,曰棘林野,曰桑野。 东南之,曰大穷,曰众安。 南方之,曰都广,曰反户。 西南方之,曰焦侥,曰火土。 西方之,曰金邱,曰沃野。 西北之,曰一目,曰少所。 北方之,曰积冰,曰委羽。 "八之外有八极。
"《淮南子》云: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苍门。 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门。 东南方曰波母之山,曰阳门。 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 西南方曰编驹之山,曰白门。 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 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曰幽都门。 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 "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
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周礼》又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 "《尔雅》云:东至于泰远,西至于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言所居近于海。 "《纂要》云:嵩,泰,衡,华,恒,谓之五岳;江,河,淮,济,谓之四渎;上,中,下,谓之三壤;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为五土。
"《周礼》:大司徒辨五地之物,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宜膏物;三曰邱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窍物;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宜荚物;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宜丛物。 "《物理论》云:地者,其卦曰坤,其德曰母,其神曰,亦曰媪。
大而名之曰黄地,小而名之曰神州,亦名后土。
"黄地,举八极之内地;神州,王畿方千里内地神也;后土,社也;社,地主也。 所在皆得言之也。 "
事对【坤元位】《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河图》曰:地之位,起形于昆仑,从广万里,高万一千里。
神物之所生,圣仙之所集。
【广大博厚】《易》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庄子》曰: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所容足耳。
《礼记》曰: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八柱九则】《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天地精通,神明列序也。
《离骚》曰: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注云:坟,分也,谓之九州之地,凡九品,禹何以能分别之乎?
【经纬广轮】《家语》曰: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形。
周礼,大司徒掌天下土地之图,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
【五物十形】五物见前叙事注。
杨泉《物理论》曰:夫土地皆有形名,而人莫察焉。
有龟龙体,有鳞凤貌,有弓弩势,有斗升象,有张舒形,有塞闭容,有隐真之安,有累卵之危,有膏英之利,有脊角之害。
此十形者,气势之始终,阴阳之所极也。
【母德媪神】杨泉《物理论》曰:地者,其神曰,其卦曰坤,其德曰母。
《汉书》曰: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纪天地,作成四时。
注云:媪,地神。
【绝维演络】《列子》曰: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天子,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
地不满东南,故百川归焉,而为渤海。
张衡《西京赋》曰:尔乃振天维,演地络,荡川渎,簸林薄。
【亥步章极】《山海经》曰:帝令竖亥步,自东极至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八步。
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淮南子》曰:禹使大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四柱九囿】张华《博物志》曰:昆仑东北地转下,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余万里;地下有四柱,广十万里。
地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
《洛书》曰:人皇始出于堤地之口,九男兄弟相像,以别长九州,为九囿。
人皇乃有中州,制八辅。
【流谦贵贞】《易》曰:地道变盈而流谦。
《汉书》曰: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政本物祖】《管子》曰:地者,政之本也,是知地可以正政也。
地不平均和调,则政不可正也。
《白虎通》曰: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祖也。
地之言施也,谛也。
应施变化,审谛不设,敬始重终,故谓之地。
【方舆大舟】宋玉《大言赋》曰:方地为舆,圆天为盖。
《河图》曰:地恒动不止,譬如人在大舟上,闭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
【取财成化】《礼记》曰:地载物,天垂象,取财于地,是以尊天而亲地。
《易》曰: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铜仪金柱】《续汉书》曰:张衡作地动仪,精铜以铸。
其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
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蟾蜍承之。
其机关巧制,皆在樽中。
《关令内传》曰:地厚万里,其下得太空。
太空四角,下有自然金柱,辄方圆五千里也。
【七表九域】《河图》曰: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天有七星,地有七表。
张衡《灵宪》曰:元气剖判,清浊异位,地定于内而体于阴。
地有九域山川,圣人始纪纲而后经纬。
【行马御骥】《易》曰: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注云:干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孙楚祖《道诗》曰:御天惟龙,御地以骥,利有攸往,不期而至。
【养材敏树】《史记》曰:颛顼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
《礼记》曰: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郑注云:树谓植草木。
【东倾右动】《离骚》曰: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王逸注曰:共工怒触不周山,地柱折,故倾也。
《春秋元命苞》曰:天左旋,地右动。
【骊秦枢】《辛氏三秦记》曰:骊山始皇陵作地,生死人交易,平不得欺死人,云秦五地,有断马利。
袁淑效《白马篇》曰:骑剑何翩翩?长安五陵间;秦地天下枢,八方辏才贤。
【无私载有大利】《礼记》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杨泉《物理论》曰:凡居地有大利而无小害者,上地也。
【九地五土】扬雄《太玄经》曰:九地,一为沙泥,二泽浼,三征崖,四下田,五中田,六上田,七下山,八中山,九上山。
范子《计然》曰:夫地有五土之宜,各有高下。
郑玄注《孝经》曰:分别五土,视其高下。
若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邱陵坂险宜种枣栗。
【九阿四野】《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于九阿。
阮籍诗曰: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除。
张华诗曰: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论【西晋裴秀《禹贡九州地域图论》】图书之设,由来尚矣。
自古垂象立制,而赖其用。
三代置其史,掌其职,暨汉祖屠咸阳,丞相萧何尽收秦图籍。
今秘书既无古今地图,又无萧何所得秦图,唯有汉氏所画舆地及诸杂图。
各不设分率,又不考正准望,不备载名山大川,其所载列,虽有粗形,皆不精审,不可依据。
或称外荒迂诞之言,不合事实,于义无取。
今制地图之体有六:一曰分率,所以辨轮广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
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行,校夷险之故也。
有图像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
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一隅,必失之他方。
虽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相通。
有道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矣。
此六者,参而考之,然后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准望;径道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
故虽有峻山巨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也。
启【梁昭明太子《谢敕赉地图启》】汉氏舆地,形兹未拟;晋代方丈,比此非妙。
匹之长乐,唯画古贤;俦之未央,止图将帅。
未有洞该八薮,混观六合,域中天外,指掌可求。
地角河源,户庭不出。
岂问千秋,自识乌丸之地;脱逢壮武,方著博物之书。
赞【宋何承《天地赞》】九州攸同,时惟禹迹;爰及后代,疆分里析。
贡则屡迁,名犹不易。
文【颜师古《神州地祝文》】维某年敢昭告于神州地:惟包函区夏,载负群生,溥彼域中,赖兹厚德,式遵彝典,拣此元辰。
敬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明献厥诚,备兹瘗。
总载山第二叙事《国语》云:山者,土之聚也。
《尔雅》云:土高有石曰山。
《释名》曰:山,产也,言产生万物。
《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
有石而高,象形也。
《韩诗外传》云:夫山,万人之所瞻仰。
材用生焉,宝藏植焉,飞禽萃焉,走兽伏焉。
育群物而不倦,有似夫仁人志士,是仁者所以乐山也。
《释名》云:山顶曰冢,亦曰巅,亦曰椒;山脊曰冈,山大而高曰嵩,"嵩,高称也。 今中岳嵩山盖依此,亦作崧。 "小而高曰岑,锐而高曰峤,卑而大曰扈,小而众曰岿,上大下小曰。
山有草木曰岵,无草木曰垓,石载土曰,土载石曰崔嵬。
"此因形而名之。 "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照而名之"山足曰麓,山穴曰岫,山边曰崖。
崖之高曰岩,上秀者曰峰,陬浊高者曰。
山坡曰坂,山三袭曰陟,山再成曰坯。
山中绝曰陉,未及上曰翠微。
"一说,山气青缥色曰翠微。 "山属曰峄,"言络绎相连。 今鲁国有峄,山纯石相积构,连属成山,盖谓此也。 "山狭而高曰峦。
峦山曰{隋山}。
"谓山形长狭者。 荆州又谓之峦。 诗云:{隋山}山乔岳。 "土山曰阜。
"阜,厚也,言其高厚。 "曲阜曰阿,大阜曰陵。
小陵曰邱。
山精曰夔,亦曰,亦曰云阳。
祭山曰庋悬。
"自山顶曰冢已下,并出《说文》、《释名》、《尔雅》三书。 "
事对【蒙险含泽】杨文《易卦序论》云:险而止,山也;险而动,泉也。
动静皆蒙险,故曰山。
《春秋说题辞》曰: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
【银溢金涌】《汉书》曰:殷得金德,银自山溢。
苏林注曰:溢,出也。
《关令尹喜内传》曰:五百岁,天下名山一开。
开时金玉之精涌出。
【石镜玉台】山谦之《吴兴记》曰:临安县东五里,石镜山东,有石镜一所。
径二尺四寸,甚清亮。
张僧监《浔阳记》曰:石镜山东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
邓德明《南康记》曰:雩都君山有玉台,方广数丈。
【崖馆云府】庐谌诗曰:遐举游名山,松乔共相追;层崖成崇馆,岩阿结重闱。
庾肃之《山赞》曰:悬岩杳翳,神明攸居;官府风云,怀吐川渠。
【石闾金阙】《汉书》曰:武帝禅石闾。
谢灵运《太山吟》曰:石闾何ㄙ蔼,明堂秘灵篇。
《史记》曰:燕昭王使人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山,黄金白银为宫阙。
【霞璧云峰】《荆州图副》曰:丹雀山高可三十丈,北临丹水,赤壁如霞。
孔晔《会稽记》曰:四明山高峰轶云,连岫蔽日。
【五台九室】郦元注《水经》曰:薄池水西注五台山北。
其山五峦巍然,故号五台。
《玉匮》曰:青城山名九室之天。
【九坂千岩】张《汉记》曰:梁冀聚土筑山,十里九坂。
《世说》曰: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
【五女两童】扬雄《蜀本纪》曰:秦王献美女于蜀王。
蜀王遣五丁迎五女,见大蛇,入山穴中。
五丁引蛇,山崩。
五女上山,化为石。
魏文帝《登山远望诗》曰:西山一何高?望望殊不及;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
【仙宫神阙】王韶之《南康记》曰:雩县有君山,大风雨后,闻弦管声。
其山谓之仙宫。
邓德明《南康记》曰:归美山高数百丈,远望嵯峨,灵阙腾空,故老谓之神阙。
【出日落星】《山海经》曰:东海之外,大荒中有山,名大谷,日月所出。
山谦之《南徐州记》曰:临沂县前有落星山,今云班渎,即《绿江图》所谓落星浦。
【员峤方壶】《列子》曰:渤海之东有壑,其中山曰员峤。
《拾遗记》曰:海中三山,一名方壶方丈,二曰蓬壶蓬莱,三曰瀛洲。
形如壶,上广下狭。
【车盖香炉】山谦之《吴兴地记》曰:乌程县车盖山,山东旧有殷康所立亭,瞩望极佳。
郭仲产《南雍州记》曰:望楚山有三磴道,上磴道名香炉峰。
【凿室临榭】《楚词》曰:凿山楹以为室,下披衣于水府。
又曰:层台累榭临高山。
【天台地首】刘敬叔《异苑》曰:会稽天台山路遐远,自非忽生忘形,不能跻也。
《河图》曰:昆仑之山为地首。
【天目地】山谦之《吴兴记》曰:于潜旧县天目山,极高险,且长远,与宣城怀安并分山为界。
谢灵运《游名山志》曰:地山者,王演山记谓之木榴山,一名地。
《永嘉郡记》曰:地山在乐城县东大海中,去岸百余里。
【青邱丹穴】《山海经》曰:青邱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ぬ。
有兽如狐九尾;有鸟如鸠,佩之不惑。
又曰:丹穴山丹水出焉。
有鸟如鹤,五采而文,名曰凤鸟,不饮不食,自歌自舞。
见则天下安宁。
【视三公植万物】《礼记》曰:天子祭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
郑玄注曰:视者,牲器之数。
《韩诗外传》曰:山者万人之所瞻仰,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伏焉。
赋【唐太宗《小山赋》】何四序之交运,转三阳之暮时,风辞暄而入暑,树替锦而成帷?想蓬瀛兮靡觌,望昆阆兮难期;抗微山于绮砌,横促岭于丹墀。
启一围而建址,崇数尺以成坯。
既无秀峙之势,本乏云霞之资;承坠宇之残溜,挂低空之断丝。
尔乃参差绝,威纡短迳,风暂下而将飘,烟才高而不暝;寸中孤嶂连还断,尺里重峦欹复正;岫带柳而合双眉,石澄流兮分两镜。
尔其移芳植秀,擢干抽茎,松新翠薄,桂小丹轻。
细影杂兮俱乱,弱势夹兮共萦;才有力以胜蝶,本无心而引莺。
半叶舒而岩暗,一花散而峰明;何纤微之同景,亦卑细以相成。
于是换浮权于沉思,赏轻仁于胜地。
俯蚁垤而有余,仰终南而多愧;非为固于九折,庶无亏于一篑。
聊夕玩而朝临,足摅怀而荡志。
【梁江淹《江上之山赋》】{渊}Е溶兮楚水而吴江,刻划Β兮山而碧峰。
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百重兮岩,如斫兮如削;嶷兮尖出,岩兮穴凿。
波潮兮吐纳,甚崖兮积沓。
见红草之交生,眺碧树之四合,草自然而千华,树无情而百色。
嗟人道之异兹,牵忧恙而来逼。
怀炉炭于片景,抱丝绪于一息。
俗逐事而变化,心应物而回旋;既齿歙以未悟,亦纬纟画而已迁。
伊人寿兮几何?譬流星之霄天。
怅日暮兮吾有念,临江上之断山;虽不敏而无操,愿从兰芳兮与玉坚。
诗【唐太宗《咏小山诗》】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梁庾肩吾《赋得山诗》】层云霾峻岭,绝涧倒危峰;刻削临千仞,嵯峨起百重。
行曦上杳杳,结雾下溶溶;仁心留此属,休奉愧群龙。
【周萧《上莲山诗》】独迈青莲岭,超奇紫盖峰;挂流遥似鹤,插石近如龙。
沙崩闻韵鼓,霜落似鸣钟;飞花满丛桂,轻吹起修筇。
石蒲今尚有,采摘更相逢。
【陈萧诠《赋得往往孤山映诗》】青山照落晖,映远望连飞;仙峰看玉笥,关路视金微。
鼓吹声疑尽,香炉烟觉稀;共君临水别,劳此送将归。
【陈释惠В《咏山诗》】灵山蕴丽名,秀出写蓬瀛;香炉带烟上,紫盖入霞生。
雾卷莲峰出,岩开石镜明;定知邱壑里,并伫白云情。
【又】蛾眉信重险,天目本仙居;金华抱丹灶,玉笥蕴神书。
幽人披薜荔,怨妾采蘼芜;紫岩无暮雨,何时送故夫。
【又】丹霞拂层阁,碧水泛蓬莱;鳌岫含烟耸,莲崖照日开。
松门夹细叶,石磴染新苔;能令平子见,淹留未肯回。
【萧悫《奉和望山应教诗》】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
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余。
【隋李德林《咏山诗》】登岭望重关,腰佩且鸣环;天河临易饮,月桂近将攀。
王母仙山至,夫人南岳还;何必阳台下,要待梦容颜。
【隋刘斌《咏山诗》】雪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
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欲知闻道里,别自有仙歌。
序【宋谢灵运《游名山志序》】夫衣食生之所资,山水性之所适,今滞所资之累,拥其所适之性耳。
俗议多云,欢足本在华堂,枕岩漱流者乏于大志,故保其枯槁。
余谓不然。
君子有爱物之情,有救物之能;横流之弊,非才不治,故有屈己以济彼,岂以名利之场,贤于清旷之域耶。
语万乘则鼎湖有纵辔,论储贰则嵩山有绝控。
又陶朱高揖越相,留侯愿辞汉傅,推此而言,可以明矣。
泰山第三叙事按:泰山,五岳之东岳也。
《博物志》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
主召魂。
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五经通义》云:一曰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
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
"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白虎通》云:王者受命,必封禅。
封者,增高也;禅者,广厚也。
"禅,除地为坛,字本为单,以其祭神,故从示。 "皆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示报天;禅梁甫之址,以报地。
"《史记》曰: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帝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帝封泰山,禅梁甫。 肃然及蒿里石闾,后又凡五修封泰山。 《后汉书》曰:光武封泰山,禅梁甫凡三,云亭。 肃然、蒿里、社首、梁甫,皆泰山下小山也。 石闾在西岩下。 "《汉官仪》及《泰山记》云: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经小天门、大天门。
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
山顶西岩为仙人石闾,东岩为介邱,东南岩名日观。
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
又东南名秦观。
秦观者,望见长安;吴观者,望见会稽;周观者,望见齐。
黄河去泰山二百余里,于祠所瞻黄河如带,若在山址。
山南有庙,悉种柏千株,大者十五六围,相传云汉武所种。
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见在。
"《茅君内传》云:仙家凡有三十六洞。 在岱宗之洞,周回三千里,名曰三宫空洞之天。 "
事对【仙闾神府】《汉书》曰:武帝封泰山,禅石闾。
应劭注曰:石闾在泰山下南方,土人言仙人闾。
道书《福地记》曰:泰山多芝草玉石,下有洞天,周回三千里,鬼神之府。
【去阙天门】袁山松《后汉书》曰:光武封泰山,云气成宫阙。
《汉官仪》曰:泰山东上七十里至天门。
【五祠三庙】《汉书》曰:五岳四渎,皆有常祀。
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济于临邑界中,皆使者持节特祠。
唯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祠。
伍缉之《从征记》曰:泰山有上中下三庙。
庙前有大井,水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
【日观天孙】日观见叙事。
张华《博物志》曰:泰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石闾玉几】《汉书》曰:武帝禅石闾。
刘向《列仙传》曰:岱宗石室中上下悬绝,其中金床玉几。
【金箧玉简】《风俗通》曰:古封泰山,禅梁甫,说岱宗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
汉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倒读曰八十,其后果寿长八十。
刘义恭诗曰:大明总神武,乘时以御天;金牒封梁甫,玉简禅岱山。
【鲁瞻秦观】《毛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秦观见叙事。
【郑祀吴观】《左传》云: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
杜预注曰:郑有助祭泰山,汤沐邑在礻方。
吴观事见上。
【虞柴兖镇】《虞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
《周官》曰:"兖州,其镇山曰岱山。"
【云封雨坂】《史记》曰:汉武帝封泰山,白云起封中。
又曰:秦始皇上泰山,中坂遇风雨。
【Θ父芝童】葛洪《神仙传》曰:泰山下老父者,失其姓名。
汉武帝东游,见老父Θ于道间,头生白光。
曹植《飞龙篇》曰: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千树三宫】《泰山记》曰:泰山庙在山南,悉种柏树千株。
《茅君内传》曰:岱宗山之洞,周回三千余里,名三宫空洞之天。
【神房香井】《尸子》曰:泰山之中,有神房阿阁。
香井事见上三庙注。
【稷邱君崔文子】刘向《列仙传》曰:稷邱君者,泰山下道士,汉武东巡泰山,乃拥琴来拜。
又曰:崔文子,泰山山人,好黄老术,潜居山下,作黄丸卖药。
有疫气者,饮药即愈。
【凿石釜探玉策】崔鸿《前秦录》曰:处士张忠隐于泰山,岩栖谷饮,修导养之法。
凿石为釜,泰山人于今法之。
探玉策见上金箧注。
诗【李义府《在州遥叙封禅诗》】天齐В巨镇,日观启崇祠;临渤,隐嶙控河沂。
建岳诚为长,升功谅在兹;帝猷符广运,玄言畅文思。
飞声总地络,载化抚干维;瑞策开珍凤,祯图荐宝龟。
东后方肆觐,西都导六师;天驾移星苑,扬驭风司。
沸鼓喧平陆,凝跸静通逵;汶阳驰月羽,蒙阴警电辎。
岩花飘曙辇,峰叶荡春旗;石闾环藻卫,金坛映黼帷。
仙阶溢秘,灵检祥芝;三始贻遐兄,万岁受重厘。
非质陶恩奖,趋迹奉轩墀;触网沦幽裔,乘徼限明时。
周南昔已叹,邛西今复悲。
【宋谢灵运《泰山吟》】岱宗秀维岳,崔刺云天;昨既,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ㄙ蔼,明堂秘灵篇。
祭文【后魏孝文帝《祭岱岳文》】维太和十九年,敢昭告于泰山东岳之灵:造化氛氲,是生二仪;玄黄既辟,山川以离。
四流含灵,五岳苞;并兼万象,出纳望羲。
岱宗穹崇,梁甫盘崛;青邱奇羲,春址郁律。
肇生庶类,启光品物;上敷神工,下融灵秩。
载协化文,四气以溢;百王镌成,莫不兹室。
【后魏高允《祭岱宗文》】维皇兴二年,敢昭告于岱宗之灵:正趾坤元,作镇东夏,齐二仪以永固,崇至德以配天,故能资元气以造物,协阴阳而变化。
若其岩岭峭峙,川谷幽深,神怪谲诡,倏忽百灵,吐纳风云,育成万品,摄生之所归焉。
祯祥之所萃焉。
是以历代帝王之崇,封禅铭功,以告其成;七十二君,咸在兹焉。
自非功侔造化,应同自然,孰能若此者哉。
自我国家,肃恭祀,怀柔百神,邦域之内,罔不咸秩。
往以天路未夷,虽望祭有在;今大化既同,奄有淮岱。
谨荐于岳宗之灵,尚飨。
衡山第四叙事《周官》:荆州,其山镇曰衡山。
徐灵期《南岳记》及盛弘之《荆州记》云: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
其来尚矣。
至于轩辕,乃以霍之山为其副焉。
故《尔雅》云:霍山为南岳,盖因其副焉。
"或云衡山,一名霍山。 "至汉武南巡,又以衡山南远,道隔江汉,于是乃徙南岳之祭于庐江山,此亦承轩辕副义也。
"干宝《搜神记》云:汉武徙南岳之祭著庐江县之霍山。 郭璞《尔雅注》云:霍山在庐江郡潜县,别名天柱山。 汉武以衡山辽远;谶纬以霍山为岳,故祭之。 "故南岳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上承冥宿,铨德钧物,故名衡山;下踞离宫,摄位火乡,赤帝馆其岭,祝融托其阳,故号南岳。
周旋数百里,高四千一十丈。
东南临湘川,自湘川至长沙七百里,九向九背,然后不见。
禹治水,登而祭之,因梦遇玄夷使者,遂获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
山有三峰,其一名紫盖;天景明澈,有一双白鹤徊翔其上。
一峰名石,下有石室,中常闻讽诵声。
一峰名芙蓉,上有泉水飞流,如舒一幅练。
《山海经》云:衡山一名岣嵝山,其上多青ぬ,鸟多ず鹆。
事对【紫盖朱陵】紫盖、朱陵并见叙事。
【九向三峰】罗含《湘中记》曰:衡山遥望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
三峰见叙事。
【舜歌禹啸】罗含《湘中记》曰:衡山九疑,皆有舜庙。
太守至官,常遣户曹致敬修祀,则如有弦歌之声。
赵晔《吴越春秋》曰:禹伤父功不成,乃案《黄帝中经历》,盖见圣人所记曰:在于九疑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山,赤帝左阙。
其岩之巅,承以文玉,覆以磐石。
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琢其文。
禹乃东巡登衡山,血白马以祭之,仰天而啸。
忽然而卧,梦见赤绣文衣男子,称玄夷苍水使者,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清斋于黄帝之岳岩岩之下。"
禹乃退斋三月,以季之日,登宛委山,发石取书。
【石宝洞】臧荣绪《晋书》曰:刘ら之好游山泽,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一开一闭,水深不得过。
宝洞见叙事。
【玉字石书】玉字见叙事。
徐灵期《南岳记》曰: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
《高岳文》云:高四千一十丈。
【灵台仙宇】灵台见叙事。
衡山赤帝馆其岭,祝融宅其阳,威神堂堂,荫映峨峨。
是以宅薮神灵,室宇仙罗。
【峻坡秀壁】马融《琴赋》曰:惟梧桐之所生兮,在衡山之峻坡。
桓玄南《游衡山序》曰:崇峦桀以云绕,竦秀壁于苍眉。
【执书遗字】盛弘之《荆州记》曰:初有采药衡山,见一老翁,四五年少,对坐执书。
刘敬叔《异苑》曰:湘东姚祖,太元中为郡吏,经衡山,望岩下,数少年并执笔作书。
祖谓行旅休息,乃过之。
未至百步,少年相与飞,遗一纸书在坐处。
前数句古时字,自后皆鸟篆。
【结宇憩舆】孙严《宋书》曰:宗炳寻名山,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
桓玄南《游衡山诗序》曰:姑洗之旬,始暨衡岳;憩舆素石,映濯水湄。
【神宅仙岩】神宅见上仙宇注。
仙岩见下谢灵运诗。
【鸟书鹤舞】鸟书见上遗字注。
罗含《湘中记》曰:衡山有悬泉,滴沥岩间,声泠泠如弦音;有鹤回翔其上,如舞。
诗【东晋庾阐《游衡山诗》】北眺衡山道,南瞻五岭末;寂坐抱虚恬,运目情四豁。
翔虬凌九霄,陆鳞困濡沫;未体江湖游,安识南溟阔。
【宋谢灵运《衡山诗》】岩下一老翁,四五年少者。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序【东晋桓玄《南游衡山诗序》】岁次降娄,夹钟之初,理楫将游于衡岭。
涉湘千里,林阜相属;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无纤埃之秽。
修途逾迈,未见其极;穷日所经,莫非奇趣。
姑洗之旬,始暨于衡岳,于是假足轻舆,宵言载驰,轩途三百,出径彻通。
或垂柯跨谷,侠献交荫;或曲溪如塞,已绝复开;或步乘长岭,邈眺遥旷;或憩舆素石。
映濯水湄。
所以欣然奔悦,求路忘疲者,触事而至也。
仰瞻翠В,邈尔天际;身凌太清,独交霞景。
周览甫毕,顿策岩阿;管弦并奏,清征再响。
思古永逝,神气未言。
华山第五叙事按:华山,五岳之西岳也。
《周官》:豫州,其镇山曰华山。
《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又《白虎通》云:西方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 "《山海经》曰:一名太华。
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高五千仞。
其广十里。
薛综注《西京赋》云:华山对河东首阳山,黄河流于二山之间。
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以通河流。
今睹手迹于华岳上,指掌之形具在;脚迹在首阳山下,亦存焉。
郭缘生《述征记》及《华山记》云:山下自华岳庙列柏,南行十一里,又东回三里,至中祠。
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
南入谷口七里,又至一祠。
"凡欲升山者皆祈祷焉。 "又南一里至天井。
天井才容人上,可长六丈余。
出井如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矣。
出井东南二里,至峻坂斗上,又东上百丈崖,皆须攀绳挽葛而后行。
又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胡越寺神。
又行二里,便届山顶。
上方七里,有灵泉二所,一名蒲池,一名太上泉。
池北有石鼓,尝闻其鸣。
其上有三峰直上,晴霁可睹。
事对【二华四方】张衡《西京赋》云:缀以二华,谓太华、少华也。
少华在华山西。
《山海经》云:泰华之山,削成而四方。
【地载神开】《礼记》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
郭缘生《述征记》曰:华岳与首阳山本一山,河神巨灵,析开为二。
事具在叙事中。
【豫镇秦城】《周官》曰:豫州,其镇山曰华山。
《汉书》曰:贾谊《过秦论》曰:"秦王缵六代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四合二岑】《华山记》曰:华山高岩四合,重岭秀起。
郭缘生《述征记》曰:华山有二岑,直上数千仞;自下小岑迭秀,迄于岭表,有如削成。
【莲峰柏箭】《华山记》曰:华山顶生千叶莲花,《韩子》曰: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棋长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
"棋作綦,非。 "
【玉版金液】崔鸿《前燕录》曰:石季龙使人采药,上华山,得玉版。
《列仙传》曰:马明生从安期先生受金液神丹方,乃入华阴山,合金液。
不乐升天,但服半剂,为地仙。
【骑龙驾鹿】《列仙传》曰:呼子先者,汉中关下卜师,寿百余岁。
临去,呼酒家妪急装。
有仙人持二茅狗来。
至,先将一与酒妪。
俱骑之,乃龙也。
上华山,常于山大呼,言子先酒母在此。
《神仙传》曰:卫叔卿常乘,驾白鹿。
见汉武帝,将臣之,叔卿不言而去。
帝悔,求得其子度世,令追其父。
度世登华岳,见其父与数人博于石上,敕度世令还。
【石鼓玉浆】《华山记》云:华山顶有石鼓,父老传云:"尝有闻其鸣者。"
郭璞赞曰: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归马遗璧】《尚书》曰: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史记》曰:秦始皇三十六年,郑容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山上下,知其非人,止而待之。
遂至,持璧与郑容曰:"为我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天井石榻】《水经注》曰:华山中路名天井,才容人行。
迂回顿曲而上,可高六丈余。
山上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沾人。
出井望空视明,如在室窥窗。
《列仙传》曰:修羊公者,魏人,止华阴山石室中。
中有悬石榻,卧其上,石尽穿陷。
【扪虱持狗】崔鸿《前燕录》曰:王猛隐华山,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说当代之事,扪虱而言,傍若无人。
持狗已见骑龙注中。
【毛女巨灵】《列仙传》曰:毛女者,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
巨灵见叙事中。
【五里雾千叶莲】范晔《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山。
学者随之,所居成。
能为五里雾,后华山南遂有公超雾。
千叶莲见叙事。
【集灵宫望仙门】桓谭《仙赋序》曰:华山下有集灵宫,汉武帝欲怀集仙者,故名殿为存仙,门为望仙。
诗【隋孔德绍《行经太华诗》】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
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
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郡外,此处可抽簪。
【沈期《西岳诗》】西镇何穹崇?壮哉信灵造。
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傍见巨掌存,势如拓东倒;颇闻首阳去,开拆此河道。
磅礴压洪源,嵬峨载清昊;泉纷乱瀑,天磴横抱。
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
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微末忝闲从,兼得事藻。
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阴壑已永闭,宝绝探讨。
芳月期再来,回策思方浩。
序【后汉张旭《华岳碑序》】《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然则山莫尊于岳,泽莫崇于渎。
岳有五而华处其一,渎有四而河在其数,其为灵也至矣。
人主废兴,必有其应,故岱山石立,中宗继统,太华授璧,秦胡绝绪。
布五方则受其西,列三条则居其中。
若广兽奇虫,山经有纪;经有望秩之礼,典有生殖之祀。
盖所以宗山川而报功也。
四海一统,天子乘其祀;诸侯力政,强国摄其祭。
其奉邑曰华阴久矣。
【西晋傅玄《华岳碑序》】易称法象莫大乎天地。
天以高明为称,而岳配焉;地以广厚为基,而岳体焉。
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岳列位而在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
参两仪以比德,协和气之。
济云行而雨施,兴雷风以动物,是以圣帝明王,莫不燔柴加牲。
尊而祀焉。
赞【东晋郭璞《太华赞》】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挹玉浆。
其谁游之,龙驾裳。
恒山第六叙事按:恒山,五岳之北岳也。
《周官》:并州,其镇山曰恒山。
《风俗通》曰: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亦谓之常山。
"《白虎通》曰:北方为常山者何?阴终阳始,其道常久,故曰常山。 "《尔雅》曰:常山谓之恒山。
《五岳图》云:恒山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三十里,周回三千里。
有太玄之泉。
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
《管子》云:恒山北临代,南俯赵,东接河海之间。
早生而晚杀。
五谷之所蕃熟,四种五获焉。
《后魏书》云:道武立庙于其上,置侍祀九十人,岁时祈祷水旱。
至文成帝东巡,亲礼其神焉。
事对【赵符燕玉】《史记》曰:赵简子谓诸子曰:"吾藏宝符于常山中,往得者立为后。"
诸子皆竞往,无所得。
无恤曰:"常山临代,代可取也。"
简子曰:"是知符矣。"
遂立之。
崔鸿《前燕录》曰:慕容俊寿光二年,常山寺大树根下得璧七十,圭七十三,光色精奇。
有异常玉,俊以为神岳之命,以太牢祠之。
【率然神护】《孙子兵法》曰:常山之蛇,名曰率然,一身而两头。
击其一头则一头至,击其中则两头俱至。
《神农本草》曰:常山有草名神护,置之门上,每夜叱人。
【璧蓬{艹累}】璧见上燕玉注中。
《列仙传》曰:昌容者,常山道士,自称殷女,食蓬{艹累}根,往来山下。
见者二百余年,颜色如二十许人。
【临代俯赵】事并见叙事中。
【虞巡并镇】《虞书》曰:十有一月北巡狩至北岳,如西礼。
并镇见叙事。
【两头蛇五获谷】两头蛇事见率然注中。
五获谷事见叙事中。
【毕昴之精赵代之境】《春秋元命苞》曰: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立为常山。
宋均注曰:常山即恒山也,是毕昴之精。
又曰:赵国有常山,临代也。
【无恤得符昌容得道】得符事见赵符注。
昌容事见蓬{艹累}注。
诗【西晋傅咸诗】奕奕恒山,作镇冀方;伊赵建国,在岳之阳。
【周王褒《渡河北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绝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文【唐太宗《祭北岳恒山文》】维大唐贞观十九年,以大牢之奠,敬祭于恒岳之灵次。
苍苍元气,纪三光而成象;茫茫后土,镇五岳以成形。
衡岱启东南之趾,嵩华表西中之固。
惟灵山之秀峙,亘朔野而В奇。
兽啸龙腾,风云之所吐纳;霓裳鹤盖,神仙之所往还。
迭嶂参差,凝烟含翠,重冈纷纠,照日分红。
绝壁千寻,孤峰万仞,桂华侵月,松萝挂云。
幽涧冬暄,飞泉夏冷。
宝符临代邦之美,灵蛇表阵势之奇。
铄石七年,无以亏其大;含波九载,不能损其高。
巍巍乎与干坤而永固,隐隐乎横古今而不绝。
属以授旗赵郊,誓师冀土,敢荐牲玉,惟神飨之。
【后魏孝文帝《祭恒岳文》】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恒岳之灵。
天极构高,人晖肇启;幽明合欢,百神同悦。
今龙旆鸣銮,载还伊室,迈历恒峦,路邻阴岳;惟灵作镇,出纳炎冰,帝道资功,坤仪凭德。
故遣兼官以牲玉荐于恒岳之灵。
尚飨。
嵩高山第七叙事按:嵩高山者,五岳之中岳也。
《释名》云:嵩字或为崧。
山大而高曰嵩。
《白虎通》云:中央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
《续汉书》云:汉武帝礼登中岳闻言万岁声三,于是以三百户封奉词,命曰崇高邑。
至后汉灵帝,复改崇高为嵩高焉。
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
谓之室者,以其下各有石室焉。
少室高八百六十丈,上方十里,与太室相埒,但小耳。
《杂道书》云:自岳神庙东北二十里至一山,名曰东龙门,其东有三台山。
昔汉武东巡过此山,见学仙女,帝观之,遂以名焉。
南有许由山,高大四绝。
其北有颍水,尧聘许由,其处犹有坛单。
昔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人浮邱公接上嵩山。
三十余年,往来缑氏山。
缑氏山,近在嵩山之西也。
汉世有道士,从外国将贝多子来,于嵩高西脚上种之。
有四树,与众木有异,一年三花,白色香美。
事对【二室三台】二室,太室、少室也,已具叙事中。
三台山,汉武帝立名,在嵩山上,事已具叙事中。
【神岳天镇】《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庾阐《建武颂》曰:邈彼华岱,维岳之峻;岩岩高大,配天作镇。
【金璧凤鹤】孙严《宋书》曰:高祖表曰:"沙门释法义于嵩高,庙所石坛下得玉璧三十二枚,黄金一钅并,符彩润洁。 河南太守毛修之以灵岳降瑞,送诸神府。"
《列仙传》曰: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
好吹笙,作凤鸣。
浮邱公接上嵩高,三十余年。
后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
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乃举手谢时人而去。
【玉人金像】卢元明《嵩山记》曰:岳庙尽为神像。
有玉人高五寸,五色甚光润,制作亦佳,莫知早晚所造,盖岳神之像,相传谓明公。
山中人悉云,屡常失之,或经旬乃见。
《仙经》云:嵩高山大岩下有佛图奇妙,有一大金像在中,来语寺僧密公。
密公时在嵩寺,寺在嵩山脚下,闻之欣然,即与人披林求索。
时白雾昏迷,密公荒迷失路。
一往看之,即入山中,唯见一麝香,出入三四步,侧足双跳,步步回顾。
复去十步,中有青炎,出就视之,有自然天地。
【石床铜铫】潘岳《关中记》曰:嵩高山石室十余孔,有石床、池水、食饮之具,道士多游之,可以避世。
卢元明《嵩山记》曰:嵩山最是栖神之灵薮,长松绿柏,生于岭涧左右。
古人住止处,有铜铫器物。
东北出云,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
【乘龙控鹤】《汉武内传》云:武帝夜梦与李少君俱上嵩山。
半道,有绣衣使,乘龙持节,从云中下,言太一请少君。
觉乃告近臣曰:"如朕梦,少君将舍朕而去。"
控鹤事已具前凤鹤注。
又孙登《天台赋》曰:王乔控鹤以冲天。
【玉浆石髓】刘义庆《世说》曰:嵩高山北有大穴。
晋时有人误堕穴中,见二人围棋,下有一杯白饮。
与堕者饮,气力十倍。
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堕者曰:"不愿停。"
棋者曰:"从此西行有天井,其中有蛟龙,但投身入井,自当出。 若饿,取井中物食之。"
堕者如言,可半年,乃出蜀中,归洛下。
问张华,华曰:"此仙馆,夫所饮者玉浆,所食者龙穴石髓。"
【白雾青炎】并见前金像注中。
【登仙台万岁亭】戴延之《西征记》曰:汉武帝于太室山作登仙台及万岁亭。
【吹笙王子衣绣使者】吹笙王子见上凤鹤注。
衣绣使者见上乘龙注。
【种花道士围棋仙人】种花道士见叙事。
围棋仙人见玉浆注。
【月光童子鬼谷先生】《嵩山记》曰:月光童子常在天台,亦来于此。
又曰:鬼谷先生于嵩山东南学仙。
诗【唐宋之问《奉使嵩山途经缑岭诗》】侵晨发洛阳,城中歌吹声;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祭文【宋范泰《为宋公祭嵩山文》】刘裕敬荐中岳之灵,惟岳作镇中畿。
拟天比峻,降祉发辉,宣和阴阳,道达幽微。
既曰辅顺,亦昭厥违;霜露所均,万人是依。
不以虚薄,志扫不庭;仰纾国耻,俯拯黎。
望岭怀仁,践境延情;金璧之赠,愧惧交盈。
思乐时雍,终凭威灵;旧都既清,三秦期廓。
岂惟人谋?亦仰冥略;逝将言旋,自雍徂洛。
何以寄怀?一卮清酌,璧云乎?深诚攸。
【后魏孝文帝《祭嵩高山文》】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嵩高中岳之灵:太极分浑,两仪是生;辰作干宝,岳树坤灵。
昭彰天地,吐纳五精;唯中挺神,祥契幽经。
日月交晖,寒暑递成;万象合和,兆类孳盈。
爰自化辟,ㄈ庆胥庭;轩辕曜哲,伊祁载形。
逮于有周,实光洛祯;川潜龙光,山隐凤停。
三才凭微,七曜依明;人伦倾首,百神柔诚。
造厥区夏,历兹三正;应符代绩,孰不斯营。
曰乎皇魏,飞虬玄并;螭腾穹象,用九黔嬴。
新邦兴略,丕猷罔清;佗琼指阴,淹翠湿亭。
河图旷览,升中阙铭;朕承法统,诞邀休宏。
开物成务,载铄成龄;迁宇柳方,阐绳廛城。
则直之兴,百堵若星;日躔流馥,月陆芬馨。
锵旋紫宿,景曜黄衡;鸾声ィィ,和嘤嘤。
归盖如雪,还若霆;惟嵩岩岩,峻极昊青。
惟邑翼翼,长启魏京;荐玉告虔,用昭永贞。
纳兹多福,万国以宁。
终南山第八叙事《五经要义》云:终南山,长安南山也。
一名太一。
"又《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山。 "潘岳《关中记》云:其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曰中南。
"《毛诗·秦风·终南》诗亦云:终南,周之名山,中南山也。 "《福地记》云:其山东接骊山、太华;西连太白,至于陇山;北去长安城八十里;南入楚塞,连属东西诸山。
周回数百里,名曰福地。
《辛氏三秦记》云:其山从长安向西,可二百里。
中有石室、灵芝。
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一之精,斋洁乃得见之。
而所居地名曰地,可避洪水。
相传云上有水神,人乘船行,追之不及,犹见有故漆船者。
秦时四皓亦隐于此山。
事对【玉堂石室】《福地记》云:终南太一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有玉堂阳宫。
《辛氏三秦记》曰:太一在骊山西,山之秀者也。
中有石室,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一之精。
《秦州记》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山。
【匿绮潜嘉】皇甫谧《高士传》曰:四皓绮里季等,共入商洛,隐地山,以待天下定。
汉高祖征之不至,乃深自匿终南山。
崔鸿《前秦录》曰:王嘉不食五谷,清虚服气,潜隐终南山,独庵庐而止。
【张乐表都】《汉书》曰:王莽《下书》曰:《紫阁图》云:太一台,黄帝皆得仙而上天,张乐昆仑虔山之上。
后世圣主得瑞者,张乐奏于终南山上。
班固《西都赋》曰: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神水福地】《辛氏三秦记》曰:终南山一名地,可避洪水。
俗人云,山上有水神,人乘船行,追之不及。
《福地记》曰:终南太一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
【崔巍峨】张衡《西京赋》曰:终南太一,崇崛崔。
傅玄《叙行赋》曰:终南郁以巍峨,太幽凌乎昊苍。
【地漆船】并见前叙事中。
【あだ巍峨】潘岳《西征赋》曰:九截孽,太一あだ,太一即终南也。
孙楚《登楼赋》曰:青石连冈,终南嵯峨。
【有条有梅有屺有堂】《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又曰:终南何有?有屺有堂。
赋【汉班固《终南山赋》】伊彼终南,岿{山截}嶙。
概青宫,触紫辰,郁律,萃于霞。
暖对ㄙ蔼,若鬼若神;傍吐飞濑,上挺修林。
玄泉落落,密荫沉沉;荣期绮季,此焉恬心。
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皇鸾,警乃前丘;尔其珍怪。
碧玉挺其阿,密房溜其巅。
翔凤哀鸣集其上,清水泌流注其前。
彭祖宅以蝉蜕,安期飨以延年。
唯至德之为美,我皇应福以来臻。
埽神坛以告诚,荐珍馨以祈仙。
嗟兹介福,永钟亿年。
诗【唐太宗《望终南山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迭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周宇文昶《陪驾幸终南山诗》】尧盖临河颍,汉跸践华嵩;日旗回北凤,星旆转南鸿。
青过宣曲,先丘背射熊;金桴拂泉底,玉吹云中。
古辙称难极,新途或易穷;烟生山欲尽,潭净水恒空。
交松上连雾,修竹下来风;仙才道无别,灵气法能同。
东枣羞朝座,西桃献夜宫;诏令王子晋,出对浮邱公。
【隋胡师耽《登终南山拟古诗》】结庐终南山,西北望帝京;烟霞乱鸟道,俯见长安城。
宫雉互相映,双阙云间生;钟鼓沸阊阖,笳管咽承明。
朱阁临槐路,紫盖飞纵横;望望未极已,瓮牖秋风惊。
岩岫草木黄,飞雁遗寒声;坠叶积幽径,繁露垂荒庭。
瓮中新酒熟,涧谷寒虫鸣;且对一壶酒,安知世间名。
寄言朝客,同君乐太平。
【杨师道《赋终南山同风字韵应诏诗》】睿言怀隐逸,辍驾践幽丛;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
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
铭【周庾信《终南山义谷铭》】周保定二年,大冢宰晋国公命凿石开谷,下南山之材。
惟公匡济彝伦,弘敷庶绩,燮理余暇,披阅山经,以为终南物。
日月亏蔽,栝柏屯干,椅桐梓漆,年代蕴积,于何不有。
乃谋山泽之官,兼列衡虞之匠。
东出蓝田,则控灞乘;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
派别八溪,分流九谷,铜梁四注,石阙双耸。
青绮春门,沟渠交映,绿槐秋,舟楫相通,运以冥宫。
裁其梓匠,岂如运石丹泉,裁通梁阳之殿;穿渠谷水,直浇金墉之城。
国富人殷,方传千载,立功立事,敢勒山阿。
铭曰:寥廓上浮,峥嵘下镇,立壁千丈,横峰万仞。
松桂危悬,风泉虚韵,乘舆岭坂,举锸云根。
八溪分注,九谷通源,北含铜井,南浮石门,横泻大河。
银绳百堵,胶葛九成,徘徊千柱,桂栋凌波。
梅梁垂雨,疏川奠岭,落河摧柯。
事均刊木,功侔凿河。
石第九叙事《释名》云:山体曰石。
石,硌也,坚捍硌也。
山多大石曰喾。
喾,学也,大石之形,学学然。
山多小石曰敖。
敖,尧也,每石尧尧独处而出见也。
《春秋说题辞》云:《周易》艮为山,为小石。
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辅阳,故山含石,石之为言托也。
托,立法也。
《物理论》云:土精为石。
石,气之核也。
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
《释名》云:铄,小石也;磊,众石也;砀,文石也;琅,石似朱也;"出《尚书注》。 ",石似玉也。
"出《广雅》。 "星陨为石,"出《春秋》。 "水沫为浮石,"《抱朴子》云:烧泥为瓦,燔木为炭,蜂窠为蜡,水沫为浮石。 凡此皆去其柔脆,变为坚刚。 "石解散曰泐。
"《周礼》曰:石有时而泐。 "石有嘉石、石、"《周礼》:以嘉石平罢民。 注云:嘉石,文石也;以石达穷民,凡远近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为之达者,立于石。 注云:石,赤石也;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 "磁石、"《抱朴》曰:磁石引针。 "石鲸、石燕、石麟、石羊、石狗、石牛、石鸡、石犀、石骆驼、石狮子、石人、石桥、石塘、石床、石室、石柱、石阙、石闾、石案、石函、石鼓、石椁、石楼、石盘、石印、石墨、石砚、石镜、石、石磬。
事对【补天佐岳】《列子》曰:天地亦物也,有不足,石以补其缺。
王隐《晋书》曰:陈总迁殿中侍御史,诏遣诣终南山请雨。
总先除小石祠,唯存大石一所而祈之,上文曰:峨峨大石,佐岳通理,含滋吐润,惠我四海。
【越履蜀镜】盛弘之《荆州记》曰:兴安县水边有平石,其上有石栉石履各一具,俗云越王渡溪,脱履堕栉于此。
扬雄《蜀本纪》曰:武都丈夫化为女子,颜色美好,盖山之精也。
蜀王娶以为妻。
无几,物故于成都。
郭中葬之以石镜一枚,径二丈,高五尺。
【督邮亭长】刘义庆《幽明录》曰:宜都建平二郡之界有五六峰,参差互出,上有倚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谓二郡督邮争界于此。
张敏《奇士刘披赋》曰:盖土龙不可以升天,石人不任为亭长;容貌虽似,蹄足难奖。
【款梓扣桐】乐资《春秋传》曰:秦始皇使者郑容将入函关,见华山有素车白马,疑为鬼神。
熟视,问郑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阳。"
素车上人曰:"吾华山使,愿托一牍书致镐池君所。 子之咸阳,道过镐池,见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 当有应者。"
即以书与之。
郑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树,果有人来取书。
刘敬叔《异苑》曰: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
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
于是如言,声闻数十里。
【宋陨晋言】《左传》:陨石于宋五,陨星也。
杜预注曰:但言星则嫌星使石陨,故重言陨星。
又曰: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臣闻作事不时,怨ゥ动于人,则有非言之物而言。"
【化女望夫】刘义庆《幽明录》曰:阳羡县小吏吴龛,有主人在溪南。
尝以一日掘头舟过水,溪内忽见一五色浮石,取内床头,至夜化成一女子。
又曰: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
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
【纸臼书研】庾仲雍《湘州记》曰:应阳县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伦舂纸臼。
刘澄之《江州记》曰:兴平县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许丈,石色青,堪为书研。
【仙博帝棋】仙博,见华山事对内驾鹿注。
张华《博物志》曰:桃林在弘农湖城县休马之山,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五色而文,状如鸡卵。
【井龟印鹊】郭颁《魏晋世语》曰:长沙王封常山王。
至国,掘井入地四丈,得白玉。
玉下有大石,其上有灵龟,长二尺余。
干宝《搜神记》曰:常山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
人掷之堕地,人争取,化为一圆石。
颢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
【浮磬列钱】《尚书》曰:泗滨浮磬。
孔安国注云:泗水、滨涯也,水中见石,可以为磬。
《抱朴子》曰:浮磬息音,未别于众石。
《洞冥记》曰:汉武帝生时,有雀群翔于灞城门,改为青雀门。
乃饰以锦文石,为列钱之形。
【秦梁汉柱】郭缘生《述征记》曰:秦梁,地名也。
或云秦始皇东巡,弗行旧道,过此水,率百官以下,人提一石以填之,俄而梁成。
今睹所累石,无造作之处。
《三辅故事》曰:秦造作横桥,汉承后置承令石柱以南属京兆,北属右扶风,各分其半。
【神鞭仙迹】《三齐略记》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看日出处。
有神人能丘石下海。
石去不下速,神辄鞭之,皆流血。
郦元注《水经》曰:思阳川水东有独山,北有岩。
岩上有人坐迹,山腹石上有两手迹,山下石上有两脚迹,俗名之为仙人石也。
【饮羽覆书】《韩诗外传》曰: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兽,弯弓射之,没金饮羽。
《吴越春秋》曰:禹案《黄帝中经》,见圣人所记曰:"在乎九疑上东南,号曰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玉字。"
禹乃退斋三日,发石取书。
【昆明鱼零陵燕】《西京记》曰:昆明池,刻石为鲸鱼。
每至雷雨,鱼常鸣吼。
顾凯之《启蒙记》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
【肃慎临海矢】《帝王记》曰:周成王时,肃慎氏来献苦矢石,长尺有咫。
《异物志》曰:夷州土无铜铁,取磨砺青石以作弓矢。
此石苦矢之类。
赋【陈张正见《石赋》】连山蔽亏,巨石崎;上兴云而蔚荟,下激水而推移。
舒丹霞于九折,混白露于三危;镇方城于汉水,固天阙天汤池。
依岛屿而绵邈,住溪壑之。
尔乃蕴怪含灵,怀奇蓄变,兽形鸟像,畜身人面。
已化陈仓之鸡,复舞零陵之燕。
迎一童于洛阳之水,送五妇于成都之县。
帝王憩而投壶,仙人坐而高燕。
架沧海之神塘,俨夷陵之瑞场,发黄金之秘简,隐白玉于仙床。
双立天门之郡,特起缙云之堂。
李广射而为兽,初平叱以成羊;图孔明之八阵,亘吴橘之三梁。
惊神人于武落,骇商客于瞿塘。
诗【梁朱超《咏孤石诗》】侵霞去日近,镇水激流分;对影疑双阙,孤生若断云。
遏风静华浪,腾烟起薄曛;虽言近七岭,独高成不群。
【梁萧推《赋得翠石应令诗》】依峰形似镜,构岭势如莲;映林同绿柳,临池乱百川。
碧苔终不落,丹字本难传;有迈东明上,来游皆习仙。
【陈阴铿《咏石诗》】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余;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
云移莲势出,苔驳锦文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陈В法师《咏孤石诗》】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池莲;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陈高骊定法师《咏孤石诗》】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岩隈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隋崔仲方《奉和周赵王咏石诗》】玉绳随月落,金碑映日鲜;入江疑濯锦,出峡似开莲。
文马河西瑞,兵符济北篇;会逐灵槎上,还归天汉边。
【隋岑德润《赋得临阶危石诗》】当阶耸危石,殊状宕难名;带山疑似兽,侵波或类鲸。
云峰临栋起,莲影入檐生;楚人终不识,徒自蕴连城。
【隋虞茂《赋得咏石诗》】蜀门郁遐阻,燕碣远参差;独标千丈峻,共起百重危。
镜峰含月魄,盖岭逼云枝;徒然抱贞介,填海竟谁知。
【苏味道《咏石诗》】济北甄神贶,河西濯瑞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雁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掘灵髓,高枕绝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