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李第一叙事许慎《说文》曰:李,果也,从木子声。
杼,古文李。
《尔雅》曰:休无实李,"郭璞注曰:一名赵李。 "座接虑李。
"今之麦熟李。 "驳赤李,桃李丑核,枣李,曰之。
"孙炎曰:桃李类皆核之去柢也。 "《西京杂记》曰:汉武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树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车下李、颜回李、合枝李、羌李、燕李、猴李。
《汉武内传》曰:李少君谓武帝:溟海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
陆《邺中记》曰:华林园有春李,冬华春熟。
《盐铁论》曰:桃李实多者,来岁为之穰,《本草》曰:李根治疮,服其花,令人好颜色。
凡李实,熟食之皆好。
除固热,调中,食之。
不可合雀肉食,又不可临水上啖之。
李皮水煎,含之治齿痛。
事对【翠质青皮】傅玄《李赋》曰:潜实内结,丰彩外盈;翠质朱变,形随运成。
郭义恭《广志》曰:有黄建李、青皮李、马肝李。
【采春山沉寒水】《山海经》曰:边春之山多李,里人常采之。
魏文帝《与吴质书》曰: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南居先熟东苑已朱】周处《风土记》曰:南居细李,四月先熟。
《荆州记》曰:房陵南居有名李。
张华《真人篇》曰:朱李生东苑,甘瓜出西郊。
【庐山白房陵缥】魏文帝《列异传》曰:袁本初时,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
人共立庙。
衮州苏氏母病,往祷,见一人,着白布单衣,高冠似鱼头,谓度索君曰:"昔庐山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恨然。"
去后,度索君曰:"此南海君也。"
傅玄《李赋》曰:乃有河沂黄建,房陵缥青;一树三色,异味殊名。
赋【西晋傅玄《李赋》】植中州之名果兮,结修根于芳园;嘉列树之蔚蔚兮,美弱枝之爰爰。
既乃长条四布,密叶重阴;夕景回光,傍荫兰林。
于是肃肃晨风,飘飘落英;潜实内结,丰彩外盈。
翠质朱变,形随运成;清角奏而微酸起,大宫动而和甘生。
既变洽熟,五色有章;种别类分,或朱或黄。
甘酸得适,美逾蜜房。
浮彩点驳,赤者如丹;入口流溅,逸味难原。
见之则心悦,含之则神安。
乃有河沂黄建,房陵缥青;一树三色,异味殊名。
乃上代之所不睹兮,咸升御乎紫房。
周万国之口实兮,充荐飨于神灵。
昔怪古人之感贶,乃答之以宝琼;玩斯味之奇玮兮,然后知报之为轻。
诗【唐太宗皇帝《赋得李诗》】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
丽景光朝彩,轻烟散夕阴;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林。
【又《探得李诗》】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三川。
【梁沈约《咏麦李诗》】青玉冠四海,碧石弥外区;化为中园实,其下成路衢。
在先良足贵,因小邈难逾;色润房陵缥,味夺寒水朱。
摘持欲以献,尚食且踟蹰。
【梁王筠《答元金紫饷朱李诗》】李华春发彩,结实下成蹊;潘生咏金谷,魏后沉寒溪。
逢君重妖丽,移玩入崇闺;惭无琼玖报,徒用萃幽栖。
柰第二叙事《晋起居注》曰:嘉柰,一蒂十五实,或七实,生于酒泉。
《西京杂记》曰:汉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树,中有白柰、绿柰。
《汉武帝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圆邱紫柰。
《广志》曰:柰有青白赤三种。
张掖有白柰,酒泉赤柰,西方例多柰。
家以为脯数十斛,以为蓄积,如收藏。
《本草》曰:柰味苦,令人臆胀,病人不可多食。
事对【浮朱耀白】孙楚《井赋》曰:沈黄李,浮朱柰。
潘岳《闲居赋》曰: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耀丹白之色。
【设玄室投清渠】《南岳夫人传》曰:夫人姓魏,名华存,性尤乐神仙。
季冬夜半,有四真人降夫人静室,因设玄室紫柰,绛实灵瓜。
夫人还王屋山,王子乔等并降。
时夫人与真人为宾主,设三玄紫柰。
潘尼《东武馆赋》曰:飞甘瓜于浚水,投素柰于清渠。
【摘圆邱濯玉井】《汉武故事》曰: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邱之紫柰。
王子年《拾遗记》曰:昆仑山上有柰,冬生,子碧色。
须玉井之水洗,方可食。
【绿花紫核】《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白柰、绿柰,绿花紫色。
郭子横《洞冥记》曰:有紫柰,大如升,甜如蜜,核子花青。
【瓜州素酒泉赤】张载诗曰:江南郡蔗,张掖丰柿,三巴黄甘,瓜州素柰。
凡此数品,殊美绝快,渴者所思,铭之裳带。
郭义恭《广志》曰:柰有白青赤三种。
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色柰。
诗【梁谢《和萧国子咏柰花诗》】俱荣上节初,独秀高秋晚;吐绿变衰园,舒红摇落苑。
不逐奇幻生,宁从吹律暖;幸同瑶华折,为君聊赠远。
【梁褚《咏柰诗》】成都贵素质,酒泉称白丽;红紫夺夏藻,芬芳掩春蕙。
映日照新芳,丛林抽晚蒂;谁为种三株,终焉竞八桂。
不让圆邱中,粢洁华庭际。
表【魏曹植《谢赐柰表》】即夕殿中虎贲宣诏,赐臣等冬柰一奁。
以柰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非臣等所宜荷之。
蒙报植等诏曰:山柰从凉州来,道里既远,又东来转暖,故柰中变色不佳耳。
桃第三叙事《尔雅》曰:桃李丑核,桃曰胆之。
"胆,择取其美者。 "《西京杂记》曰:汉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
有缃核桃、紫文桃、霜桃、"霜下可食。 "金城桃。
《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勾鼻桃,重二斤半。
郭氏《玄中记》曰:木子之大者,有积石之桃焉,大如十斛笼。
《本草》云:枭桃,在树不落,杀百鬼。
玉桃,服之长生不死。
《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制百鬼。
故今人作桃符著门以厌邪,此仙木也。
《太清诸卉木方》曰:酒渍桃花而饮之,除百病,好容色。
事对【华甘实】《毛诗》曰:何彼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傅玄《桃赋》曰:叶落实结,与时刚柔;既甘且脆,入口消流。
【宜五沃已三偷】《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桃。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
帝呼东方朔。
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岁一子。 此子不良,已三过偷之矣。"
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自啖二,以五枚与帝。
帝留核着前,母曰:"用此何?"上曰:"欲种之。"
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
【紫文青色】《西京杂记》曰: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
有缃核桃紫文桃。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帝宫,命侍女索桃。
须臾以玉盘盛桃七枚,大如鸭卵,形圆色青,以呈王母。
王母以五枚与帝,自食二枚。
【青花红萼】王子年《拾遗记》曰:磅害山去扶桑五万里,日所不及。
其地寒,有桃树千围,其花青黑色,万岁一实。
谢灵运诗曰: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缃核绶花】《西京杂记》曰:修上林苑,群臣远方献名果,有缃核桃。
应劭《汉官仪》曰:二千石绶,青地桃花缥三彩。
【生玉岭植霜园】邓德明《南康记》曰:南康玉山上有石桃。
故老云:"古有寒桃,生于岭巅。 隐沦之士,将大取其实,因变成石焉。"
王子年《拾遗记》曰:汉明帝,常山献巨核桃。
霜下结花,隆暑方熟,常使值于霜林园,谓相陵误。
【武陵源洛阳路】陶潜《桃源记》曰:晋太康中,武陵人捕鱼,从溪而行,忘路远近。
忽逢花林,夹两岸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林尽得山,山有小口。
初极狭,行四五步,豁然开朗。
邑屋连接,鸡犬相闻,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见渔父惊,为设酒食。
云先世避秦难,率妻子来此,遂与外隔。
问今是何代,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既出,白太守。
遣人随往寻之,迷不复得。
宋子侯董娇娆诗曰: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南北起,花叶自低昂。
赋【西晋傅玄《桃赋》】有东园之珍果兮,承阴阳之灵和;结柔根以列树兮,艳长亩而骈罗。
夏日先熟,初进庙堂;辛氏践秋,厥味益长。
亦有冬桃,冷侔冰霜;和神适意,恣口所尝;华升御于内庭兮,饰佳人之令颜。
实充虚而疗饥兮,信功烈之难原;嘉休牛于斯林兮,悦万国之安。
望海岛而慷慨兮,怀度索之灵山;何兹树之独茂兮,条枝纷而丽闲。
根龙虬而云结兮,弥万里而屈盘;御百鬼之妖慝兮,列神荼以司奸。
辟凶邪而济正兮,岂唯荣美之足言。
诗【唐太宗皇帝《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隋萧悫《奉和咏龙门桃花诗》】旧闻开露井,今见植龙门;树少知非塞,花高异少原。
论时应未发,故欲影归轩;氐言经摘罢,犹胜逐风翻。
【孔绍安《应诏咏夭桃诗》】结叶还临影,飞香欲遍空;不意余花落,翻沉露井中。
樱桃第四叙事《尔雅》曰:楔荆桃。
"郭璞注:今樱桃也。 "《礼记》曰: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郑玄注:含桃,今樱桃。 "《汉书》曰:惠帝出离宫,叔孙通曰:"礼,春有尝果。 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
上许之。
诸献果由此兴。
《广志》:樱桃大者,有长八分者,有白色多肌者,凡三种。
《本草》曰:樱桃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
一名牛桃,一名麦英。
事对【莺含蝉翳】《吕氏春秋》曰:仲夏之月,羞含桃。
高诱注曰:含桃,樱桃为鸟所含,故曰含桃,傅咸《粘蝉赋》曰:樱桃为树则多阴,为果则先熟,故种之于厅事之前,有蝉鸣焉。
顾命黏取,以弄小儿。
遂寓目以周览,听鸣蜩于纤枝;翳翠叶以长吟,信厥乐之在斯。
【缃叶红蕊】王僧达诗曰:初樱动时艳,擅藻烁辉芳;缃叶未开萼,红葩已发光。
张华诗曰:樱桃含红蕊。
【春就夏羞】左思《蜀都赋》曰:朱樱春就,素柰夏成。
《礼记》曰:仲夏之月,天子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二株三种】《洛阳宫殿簿》曰:显阳殿前樱桃六株,徽音殿前干元殿前并二株。
郭义恭《广志》曰:樱桃大者,有长八分者,有白色多肌者,凡三种。
赋【后梁宣帝《樱桃赋》】懿夫樱桃之为树,先百果而含荣;既离离而春就,乍苒苒而冬迎。
异群龙之无首,垂牢器之晚成;鸟才食而便坠,雨薄洒而皆零。
未睹红颜之实,空有荐庙之名;等橘柚于詹户,匹诸荐乎中庭。
异梧桐之栖凤,愧绿竹之恒贞;岂复论其美恶,且耸干乎前棂。
叶繁抽而掩日,枝长弱而风生;且得蔽乎羲赫,实当暑之凄清。
诗【唐太宗皇帝《赋得樱桃春为韵诗》】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转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来席上珍。
【梁简文帝《奉答南平王康赍朱樱诗》】倒流映碧丛,点露擎朱实;花茂蝶争飞,枝浓鸟相失。
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宁异梅似丸,不羡萍如日。
永植平台垂,长与云桂密;徒然奉推甘,终以愧操笔。
枣第五叙事《尔雅》曰:枣,壶枣,"郭璞曰:今江东呼大而锐上者为壶枣。 壶犹瓠也。 "遵羊枣,"实小而圆,紫黑色。 《孟子》曰:曾皙嗜羊枣。 "洗大枣,"今河东倚氏出大枣,子如鸡卵大。 "蹶泄苦枣,"子味苦也。 "皙无实枣,"不著子。 "还味稔枣。
"还味,短味。 "枣李曰之。
"孙炎曰:,去其氐。 "《周官》曰:馈食之笾其实枣。
《毛诗》曰:八月剥枣。
《礼记》曰:妇人之贽,具榛脯修枣栗。
又曰: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揸梨曰钻之。
食枣桃李,不致于核。
卢谌《祭法》曰:春祠用枣油。
《史记》曰:李少君以却老方见武帝。
少君方帝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先生食巨枣,大如瓜。"
《汉书》曰:安邑千树枣,此与千户侯等。
《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其食玉文之枣,其实如瓶。
《孟子》曰:曾皙嗜羊枣,曾子不忍食之。
《广志》曰:谷城紫枣,长二寸。
西王母枣三月熟,在众果之先。
梁国夫人枣,大白枣,名曰蹙咨,小核多肌;三皇枣、骈白枣、灌枣,获此四者。
官园所种枣,有鸡心、牛头、猕猴、细腰之名,又有互枣、大枣、崎廉枣、桂枣、夕枣之名。
《本草》曰:凡枣九月采,日干。
补中益气,久服神仙。
事对【羊角鸡心】陆《邺中记》曰:石季龙园有羊角枣,三子一尺。
郭义恭《广志》曰:枣有狗牙、鸡心、牛头、羊角、猕猴、细腰之名。
【骈白鹿卢】郭义恭《广志》曰:三皇枣骈白枣。
郭璞曰:子细腰者,今谓之鹿卢枣。
【细核弱枝】王子年《拾遗记》曰:北极有岐峰之阴,多枣树。
百寻,其枝茎皆空。
其实长尺,核细而柔,历百岁一实。
潘岳《闲居赋》曰: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
【东邻伐树北园垂阴】《汉书》曰: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其东家有枣树,垂吉庭中。
吉妇取以啖之,吉知,乃去其妇。
东家闻,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
赵整诗曰:北国有一枣,布叶垂重阴。
【细腰圆实】《尔雅》郭璞注曰:子细腰者,今谓之鹿卢枣。
又曰:遵羊枣。
郭璞注曰:实小而圆紫黑色。
【玉文朱实】《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玉文枣。
其实如瓶。
傅玄《枣赋》曰:斐斐素华,离离朱实;脆若离雪,甘如含蜜。
【万年实千户侯】郭子横《洞冥记》曰:元鼎元年,起招仙阁,进旁唐细枣。
此枣出旁唐山,临碧海上,万年一实。
子如今嫩枣,迮之有膏。
膏可然灯。
《汉书》曰:安邑千树枣,此其人与千户侯等。
赋【晋傅玄《枣赋》】有蓬莱之嘉树,植神州之膏壤;擢刚茎以排虚,诞幽根以滋长。
北阴塞门,南临三江;或布燕赵,或广河东。
既乃繁枝四合,丰茂蓊郁,斐斐素华,离离朱实。
脆若离雪,甘如含蜜。
脆者宜新,当夏之珍;坚者宜干,荐羞天人。
有枣若瓜,出自海滨;全生益气,服之如神。
【陈后主《枣赋》】芳园列干,森梢繁罗;蕊余茎少,叶暗枝多。
复有奇树,风间临柯。
深夜影来,未若丹心美,实绛质嘉枝。
重针共暗,枝瓠同瑰;羞金盘于冰水,荐玉案于深杯。
此欢心之未已,方梦肠而屡回。
诗【后秦赵整《咏枣诗》】北园有一树,布叶垂重阴;外虽多棘刺,内实怀赤心。
【梁简文帝《赋枣诗》】浮华齐水丽,垂彩郑都奇;白纷英靡靡,紫色标离离。
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谷城逾石蜜,蓬岳表仙仪。
已闻安邑美,永茂玉门垂。
赞【晋郭璞《枣赞》】建国辨方,外朝九棘;因材制义,赤心鲠直。
蔼蔼卿士,亮此衮职。
栗第六叙事《毛诗》曰:阪有漆,隰有栗。
《诗义疏》曰:栗五方皆有,周秦吴扬特饶。
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不及也。
倭韩国上栗大如鸡子,亦短味不美。
桂阳有栗丛生,大如杼。
《周官》曰:馈食之笾其实栗。
《汉书》曰:燕秦千树栗,与千户侯等。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侯栗、瑰栗、魁栗、榛栗、峄阳栗。
辛氏《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大栗十五枚为一斗。
事对【女贽笾实】《左传》曰:女贽不过榛栗枣修。
《周礼》曰:馈食之笾其实栗。
【南安出北朔荐】王褒《僮约》曰:南安拾栗采橘。
注云:南安,县名,出好栗橘。
王逸《荔枝赋》曰:西旅献昆山之蒲桃,北燕荐朔滨之巨栗。
【华林一株燕地千树】《晋宫阁名》曰:华林园中栗一株,侯栗六株。
《汉书》曰:燕秦千树栗,此人与千户侯等也。
【秦王苑汉帝园】《韩子》曰:秦饥,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果,疏橡枣栗,足以活人,请发与之。"
《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大栗十五枚为一斗。
【华山麓汝水湾】《华山记》曰:西山麓中有栗林,艺植以来,萧森繁茂。
郦元注《水经》曰:汝南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山,味不并南安之实也。
燕岁贡四百石,以充天府。
水渚即栗洲也。
赋【后汉蔡邕《伤故栗赋》】树遐方之嘉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
弥霜雪之不凋兮,当春夏而滋荣;因本心以诞节兮,挺青蘖之绿英。
形猗猗以艳茂兮,似碧玉之精明。
【陈陆琼《栗赋》】四时逸盛,百果玄芳;绿梅春馥,红桃夏香。
何群品之浮脆,惟此质之久长;外刺同夫枳棘,内洁甚于冰霜。
伏南安而来清,列御宿而悬房;荐羞则具榛并列,加笾则菱芡同行。
金盘兮丽色,玉俎兮鲜光;周人以之战惧,大官称于柏梁。
诗【梁陆玢《赋得杂言咏栗诗》】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
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梨第七叙事《说文》曰:梨,果也,从木利声。
《汉书》曰:淮北荣南河济之间千树梨,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晋令》曰:诸官秩梨守护者,置吏一人。
《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紫梨。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果,有玄光梨。
辛氏《三秦记》曰:汉武帝园,一名樊川,一名御宿。
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破。
其主取布囊承之,名曰含消梨。
何晏《九州论》曰:安平好枣,真定好梨。
《广志》曰: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唯有一树。
有常山真定山阳钜野梨,梁国睢阳梨,齐郡临淄梨,钜鹿槁梨,上党亭梨,小而甘;新丰箭谷梨,关以西梨,多供御。
广都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
又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凌,可以解烦释饣。
事对【真定广都】魏文帝诏曰:真定梨大如拳,甘如蜜。
郭义恭《广志》曰:广都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
【灵关御宿】谢《谢梨启》曰:味出灵关之阴,旨介玉津之ㄛ。
辛氏《三秦记》曰:汉武帝园名樊川,一名御宿。
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破,名含消梨。
【大谷钜野】潘岳《闲居赋》曰: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卑之柿。
郭义恭《广志》曰:有常山真定梨,山阳钜野梨。
【生玄圃种青田】王赞《梨颂》曰:太康十年,梨树西枝,其条与中枝合,生于玄圃园,皇太子令侍臣作颂。
《永嘉记》曰:青田村人家多种梨。
有一梨树,名曰官梨,大一围五寸,恒以供献,名为御梨。
【甘香津润】《韩子》曰:夫树且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
左思《蜀都赋》曰:紫梨津润,榛栗罅发。
诗【梁沈约《应诏咏梨诗》】大谷来既重,岷山道又难;摧折非所吝,但令入玉盘。
【梁刘孝绰《于座应令咏梨花诗》】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讵匹龙楼下,素叶映华扉。
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围。
【后梁宣帝《大梨诗》】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甘第八叙事周处《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
有黄者,有者,谓之壶甘。
崔豹《古今注》曰:甘实形如石榴者,亦谓之壶甘。
《广志》曰:有黄甘,一核。
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
犍为南安县出黄甘。
《荆州记》曰:宜都郡旧江北甘园,名宜都甘。
《襄阳记》曰:李叔平临终,敕其子曰:"龙阳洲里有千头木奴,及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事对【平蒂圆实】郭义恭《广志》曰: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
胡济《甘赋》曰:三秋迭运,初寒履霜;壶形既兆,圆实一煌。
【披黄苞系丹实】潘岳《笙赋》曰: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
刘韶《甘树赋》曰:丰条翠叶,系以丹实。
【西平更生东望共食】范宁表曰:南昌令解列西平里有一甘树,枯死一年后,以今年更生。
枝叶丰茂,今多少作子。
《述异志》曰:南康郡南东望山,有人入山。
山顶有果林,众果毕植,行列整齐,如人工。
甘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饱。
怀二枚,欲示人,闻空中语云:"催放双甘,乃听汝去。"
【若菱华侔萍实】胡济《黄甘赋》曰:照曜原隰,荫映林荒;丹黄赫以晨炜,逸景接乎离光。
若菱花之绣绮井,似烛龙之衔金。
谢惠连《甘赋》曰:侔萍实于江介,超玉果于昆山。
【超玉果若金】并见上注。
赋【刘瑾《甘树赋》】伊冥造之绵绵兮,纟丽群象于成遇;嗟卉草之森秀兮,将归美于甘树。
诞寄生于南楚兮,播万里而东布;浸冷泉以摇根兮,竦逸条以承露;结密叶以舒荫兮,涤纤尘以开素。
仰清气以旭晨兮,流惠飚于薄暮;虽飞荣于园沼兮,契峦松之贞趣。
时屡迁而弥真兮,凌寒暑而一度。
【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拟夕霞以表色,指朝景以齐圆;侔萍实乎江介,超玉果于昆山。
倾子节兮湘之区,承君玩兮堂之隅,濯雨兮冒霜,长无绝兮芬敷。
诗【梁徐陵《咏甘诗》】朱实挺荆南,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
万室拟封家,千株挺荆国;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
得陈终宴欢,良垂雨育。
橘第九叙事《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
"孔安国曰:小曰橘,大曰柚。 "《周书》曰:秋食楂梨橘柚。
《周礼》曰:橘逾淮北而为枳,此地气使然也。
《春秋运斗枢》曰:璇星散为橘。
《汉书》曰: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
张勃《吴录》曰: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
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
《上林赋》云:卢橘夏熟。
卢,黑色也,盖近是也。
又曹叔《异物志》曰:橘为树,白华赤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
交趾有橘官,长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事对【白华朱实】李尤《七叹》曰:梁土青丽,卢橘是生;白华绿叶,扶疏冬荣。
曹植《橘赋》曰:朱实不凋,焉得素荣。
【绿叶金衣】《楚词·橘颂》曰: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其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
李尤《七叹》曰:金衣素里,班理内充;滋味伟异,淫乐无穷。
【怀三掷两】《吴志》曰: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
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绩曰:"欲归遗母。"
术大奇之。
陶潜《搜神后记》曰:会稽东野有女子,姓吴,字望。
于路忽见一贵人,俨然端坐,即蒋侯像也,因掷两橘与之。
数数形见,遂降情好。
【建春山德阳殿】东方朔《神异记》曰:东方裔外有建春山,其上多橘柚。
李尤《德阳殿赋》:橘柚含桃,百果成丛。
赋【魏曹植《橘赋》】播万里而遥植,列铜爵之园庭;背江洲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
邦换壤别,爰用丧生;处彼不凋,在此先零。
朱实不凋,焉得素荣。
惜寒暑之不均,嗟华实之永乖;仰凯风以倾叶,冀炎气之可怀。
鸣条以流响,越鸟之来栖;夫灵德之所感,物无微而不和。
神盖幽而易激,信天道之不讹;既萌根而弗干,谅结叶而不华。
渐玄化而不变,非彰德于邦家;拊微条以叹息,哀草木之难化。
诗【梁范云《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园实变霜朱;徙根楚州上,来覆广庭隅。
【梁沈约《园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半,金衣非所吝。
【周李元操《园中杂咏橘树诗》】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林;白华如霰雪,朱实似悬金。
布影临丹地,飞香度玉岑;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赞【王叔之《甘橘赞》】节重履险,操贵有恒;一树保荣,四运齐能。
在质惟美,于味斯弘;异分南域,北则枳橙。
梅第十叙事《诗义疏》曰: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
《西京杂记》曰:汉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
有侯梅、朱梅、紫花梅、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
《异物志》曰:杨梅似弹丸,五月熟。
《广州记》曰:庐山顶上有湖,广数顷,有杨梅、山桃。
止得于上饱啖,不得将去。
《广志》曰:蜀名梅为{艹},大如雁子,梅{艹}皆可以为油。
黄梅,以熟{艹}作之。
事对【紫蒂白花】《西京杂记》曰: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
有紫蒂梅、燕脂梅。
刘义庆《游鼍湖诗》曰:暄景转谐淑,草木日滋长;梅花覆树白,桃杏发荣光。
【一枝三实】刘向《说苑》曰: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
梁王之臣曰韩子,顾左右曰:"恶有一枝梅乃遗制国之君乎?"《毛诗》曰:В有梅,其实三兮。
【明目香口】《吴氏本草》曰:梅核明目,益气不饥。
《诗义疏》曰:梅曝干为腊,羹霍齑中,又可含以香口。
【云山干腊洛繁荣】《山海经》曰:云山之上,其实干腊。
郭璞注曰:腊,干梅也。
潘岳《闲居赋》曰:退而闲居,于洛之。
又曰: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赋【梁兰文帝《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
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筒。
并皆枯悴,色落摧风。
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遍能识春。
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
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
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漂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
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
于是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
礻夹衣始薄,罗袖初单。
折此芳花,举兹轻袖;或插鬟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
恨鬟前之大空,嫌金钿之转旧。
顾影丹墀,弄此娇姿;洞开春牖,四卷罗帷。
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娥眉。
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
诗【梁简文帝《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
【梁何逊《咏早梅诗》】菟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梁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
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焦页》,对镜不能窥。
【梁庾肩吾《同萧左丞咏摘梅花诗》】窗梅朝始发,庭雪晚初消;折花牵短树,幽丛入细条。
垂冰溜玉手,含刺冒春腰;远道终难寄,馨香徒自饶。
【周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兰;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石榴第十一叙事《埤苍》曰:石榴,柰属也。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
缪袭《祭仪》曰:秋尝果以梨、枣、柰、安石榴。
沈约《宋书》曰:晋安帝时,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碗盏,其味不酸。
周景式《庐山记》曰:香炉峰头有大磐石,可坐数百人,垂生山石榴,三月中作花,色似石榴而小淡,红敷紫萼,炜晔可爱。
事对【丹须紫萼】夏侯湛《石榴赋》曰:接翠萼于绿蒂,冒红牙于丹须;然含蕤,璀尔散珠。
周景式《庐山记》曰:山石榴红敷紫萼,炜晔可爱。
【六实千房】沈约《宋书》曰: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
潘尼《石榴赋》曰:千房同蒂,十子如一;缤纷磊落,垂光耀质。
【玉润星悬】范坚《安石榴赋》曰:膏凝玉润,光犹莹削;如丹砂,粲若银砾。
应吉甫《安石榴赋》曰:丹葩结秀,朱实星悬。
【素粒红肤】张协《安石榴赋》曰:素粒红液,金房缃隔。
范坚《安石榴赋》曰:缟隔区分,雕实绮错;红肤帖素,揉以紫的。
【玉莹珠骈】张协《安石榴赋》曰:柔肤冰洁,凝光玉莹;ㄘ如冰碎,泫若珠迸。
应贞《安石榴赋》曰:肤折理阻,斓若珠骈。
赋【西晋夏侯湛《石榴赋》】览华圃之嘉树兮,羡石榴之奇生;滋玄根于夷壤兮,擢繁干于兰庭。
沾灵液之粹色兮,含渥露以深荣。
若乃时雨新希,微风扇物,蔼萋萋以鲜茂兮,纷扶舆以蓊郁;枝掺稔以环柔兮,叶鳞次以周密;纤条参差以窈窕兮,洪柯流离以相拂。
于是乎青阳之末,朱明之初,翕微焕以ゼ采兮,的窟桀以扬敷;接翠萼于绿蒂兮,冒红牙以丹须。
然含蕤,璀尔散珠。
若乃丛纨始裹,聚葩方离,潜晖蜿艳,绿采未披,照灼攒列,荧莹玄垂。
【西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仰天路而高睇,顾邻国以相望;位莫微于宰邑,馆莫陋于河阳。
虽则陋馆,可以遨游;实有嘉木,曰安石榴。
修条外畅,荣干内つ;扶疏偃蹇,冉弱纷柔。
于是暮春告谢,朱夏戒初,新茎擢润,膏叶垂腴。
曾华晔以先越,含荣其方敷;丹晖缀于朱房,缃的点乎红须。
煌煌炜炜,熠龠委累;似琉璃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渌水。
既乃攒乎狭庭,载厄载褊;土阶无等,肩墙惟浅。
壁衣苍苔,瓦被驳藓;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诗【梁孝元帝《赋得石榴诗》】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隋魏彦深《咏石榴诗》】分根金谷里,移植广庭中;新枝含浅绿,晚萼散轻红。
影入环阶水,香随度隙风;路远无由寄,徒念春闺空。
【孔绍《咏石榴诗》】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谓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瓜第十二叙事《尔雅》曰:瓞《瓜勺》其绍瓞。
"孙炎曰:《诗》云:绵绵瓜瓞。 《瓜勺》,小瓜子,其本子小。 "《说文》曰:瓜,象形也;瓣,瓜实也。
《大戴礼》曰:五月乃瓜。
乃瓜者,治瓜之辞也。
瓜也者,始食瓜。
八月剥瓜,蓄瓜时也。
《礼记》曰:为天子削瓜者副之。
巾以,"副,析也,既削又四析之,乃横断之,而巾覆焉。 "为国君者华之;巾以,"华,中裂也,不四析也。 "为大夫累之;"累,倮也,谓不巾覆也。 "士之,"不中裂横断,去而已,"庶人之。
"不横断。 "又曰:瓜祭,上环,食中,弃所操。
妇人之贽,瓜桃李梅。
卢谌《祭法》曰:夏祠秋祠皆用瓜。
《续汉书》曰:汉安帝三年,有瓜异本同蒂,共生一瓜,时以为嘉。
《太上黄庭经注》曰:大霍山下有洞台,司命君府也。
中有神盘灵瓜,食之者至玄也。
《庄子》曰:朽瓜化为鱼,物之变也。
《广志》曰:凡瓜之所出,以辽东卢江敦煌之种为美。
有鱼瓜,缣瓜,狸头瓜。
瓜州大瓜如斛,御瓜也。
有青登瓜,大如三斗魁;有柱杖瓜,长二尺余。
蜀地温食瓜,至冬熟。
有秋泉瓜,秋种冬熟。
《鱼龙河图》曰:瓜有两鼻者杀人。
事对【青门朱火】阮籍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谓上元夫人曰:"共造朱炎山陵,食灵瓜,其味甚好,忆此未久已七千岁。"
【蜜房冰谷】刘桢《瓜赋》曰:甘逾蜜房,冷亚冰圭。
郭子横《洞冥记》曰:有龙肝瓜,长一尺,花红时素,生于冰谷,所谓冰谷素叶之瓜。
【龙肝兽掌】龙肝事见上冰谷注。
张揖《广雅》曰:龙蹄兽掌,羊骸兔头,瓜属也。
【紫花素叶】伏侯《古今注》曰:孝平帝元年,武陵县生瓜,花如葱,花紫色,实如小麦,堕地复生。
素叶事见冰谷注。
【五色九彩】阮籍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刘桢《瓜赋》曰:丰细异形,圆方殊务;扬晖发藻,九彩杂糅。
【黄花绛实】刘桢《瓜赋》曰:三星在隅,温风节暮;枕翘于藤,流美远布。
黄花炳晔,潜实独著;丰细异形,圆方殊务。
《南岳夫人内传》曰:夫人姓魏,名华存,性乐神仙。
季冬之月,夜半清明,有真人至静室。
陈玄室紫柰,绛实灵瓜。
【白《扁瓜》玄】张揖《广雅》曰:桂枝蜜筒,白《扁瓜》无余,瓜属。
陆机《瓜赋》曰:小青大班,玄素碗。
【二茎一实四剖三离】刘敬叔《异苑》曰:汉安帝元初三年,平陆有瓜,异本同蒂共生一瓜。
晋武太康八年,王浚园生瓜,三茎一实。
刘桢《瓜赋》曰:析以金刀,四剖三离;承之以雕盘,幂之以纤。
赋【西晋陆机《瓜赋》】佳哉瓜之为德,邈众果而莫贤;殷中和之淳佑,播滋荣于甫田。
背芳春以初载,近朱夏而自延;奋修系之莫莫,迈秀体之绵绵。
赴广武以长蔓,粲烟接以云连;感嘉时而促节,蒙惠露而增鲜。
若乃纷敷杂错,郁悦婆娑,发彼适此,迭相经过。
熙朗日以熠熠,扇和风其如波;有葛{艹累}之覃及,象椒聊之众多。
发金萦于秀翘,结玉实于柔柯;蔽翠景以自育,缀修茎而星罗。
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括蒌定桃。
黄《扁瓜》白搏,金文蜜筒,小青大班,玄素碗,狸首虎蹯。
东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五色比象,殊形异端。
或济貌以表内,或惠心而丑颜;或摅文以抱绿,或被素而怀丹。
气洪细而俱芬,体修短而必圆。
【晋傅玄《瓜赋》】调土下种,播之有经;应运候时,负甲徐生。
遂日就而月将,既成母而盘萦;次落莫之密叶兮,交逶迤之修茎。
敷碧绿之纯采,金华炳其朗明。
育之以人功,养之以六气;黄逾金缃,青侔含翠。
虽狸首之甘美兮,未若东门之奇伟。
旧有蜜筒,及青括蒌,嘉味溢口,鲜类寡俦;一啮之顷,至三摇头。
选美芳园,重简其珍。
披以吴刀,承以朱盘。
中割而破,虽分若完;质兼三味,气美芳兰。
愈得冷而益甘兮,怡神爽而解烦。
细肌密里,多瓤少瓣,丰旨绝异,食之不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