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僧寺
长溪县
长乐县
僧寺
长溪县
一百三十四所。
庆历《旧记》:一百六十所有寺额。
曾师建"记":一百一十五所。
钟世明根括宽剩:一百五十四所。
淳熙八年,县申:一百三十四所。
内一百七所会到有起置年代,二十七所未详。
建善寺擢秀里。
"底本作"翟秀□",据本志"叙县"里名,并据崇抄改补。 "齐永明元年置,旧号建福,在温麻县背洪岭之北面,黄沙之南,所谓安远里也。
今宁远镇故基。
自隋废温麻,唐析置长溪,寻省西镇。
长安中既再置县,景云二年,遂移建寺在县城东,《寺碑》云:"邑既迁来,寺亦随至"。
改号建善。
会昌例废。
大中四年,僧大干、令弇奏复之,赐大中建善为额。
有建隆四年,威武军节度馆驿巡官、儒林郎吴慎辞撰碑铭。
今存。
皇朝干兴元年,始为禅刹。
有放生池。
旧产钱六贯一百五十六文。
云峰寺招贤里。
梁太清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五十三文。
《县申》:八百五十五文。
清潭寺新北里,有松山,又十里,有潭渊然,涎沫时沸,凌波数丈,则雷霆风雨,暴不可避,潦涨移月,"底本、库本作"□□移月",皆缺二字,据崇抄补。 "田庐漂溺,民甚患之。
隋开皇二年,梵僧阇那崛多曰:"此龙之变也,宜峻佛祠以镇之"。
后十年,乃建寺,潭波贴妥,耆艾遂目曰清潭。
当时沙门若沩山灵祐"底本、崇抄皆作"祐灵"。 《传灯录》载,灵祐,长溪人,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后参百丈怀海,立沩仰宗。 据库本改。 "、云勤等十七人,皆出于此。
隋、唐之世,真修梵境,他所莫拟。
潭上有洞,林峦万状,秀兀可爱。
"底本作"元可爱",库本作"尤可爱",据崇抄改。 "
旧产钱一贯四百二十四文。
栖善院归化西里。
唐大中三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十四文。
《县申》:四百文。
栖隐院西兴里。
十二年置。
景福元年,号"景福栖隐院"。
旧产钱三贯四百七十文。
资国院廉江里。
咸通元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六十一文。
"曾记":一贯三百六十二文。
县申:五百六十二文。
灵岩院西兴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二贯六百二十七文。
"曾记":二贯六百一十五文。
通灵院"底本、库本皆作"□□院",缺二字,据崇抄补。 "平溪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一文。
崇仁院归化东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九十七文。
"曾记":一贯九十八文。
龙潭院温麻里。
二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十七文。
崇福院温麻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七百七十文。
资福院望海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十六文。
旃檀院万安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七百八十一文。
石门院归化东里。
五年置。
旧产钱八百五十九文。
清溪院望海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五百四十四文。
"曾记":五百四十七文。
双溪院万安里。
六年置。
旧产钱八百七十二文。
"曾记":八百五十三文。
《县申》同曾。
龙岩院归化东里。
十年置。
旧产钱四百八十六文。
《县申》:四百八十文。
法林院安民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七十二文。
双岩院秦溪西里。
十一年后置。
按,钟刻云:"龙纪元年造。 舍入东熟文殊院。"
"各本皆作"东熟",查本志"叙县"地名作"东属"。 "后因巢贼欲以烹牛,钟乃飞至西熟潭,其后潭窒,又飞六屿江。
皇朝咸平三年,迎归于院。
旧产钱八百五十五文。
《县申》:八百五十文。
瀑泉院擢秀里。
十二年置。
崇宁元年赐额。
旧产钱五百三十二文。
中成院温麻里。
十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六文。
"曾记":五百五十六文。
《县申》同。
灵峰院望海里。
中和二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五文。
龟湖院柘阳里。
光启二年置。
始,僧惟亮筑庵今院之前山,有大龟浮湖中,沿崖而上,僧有所之,辄载往。
既而龟化为石,庵鞠为草,其徒乃移建今院。
皇朝景德,始为丛林。
林积仁记。
旧产钱九百四十八文。
"曾记":九百四十九文。
西云院安民里。
三年置。
旧产钱七百一文。
崇福院归化西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三文。
"曾记":一百九文。
上兴福院遥香里。
大顺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六十五文。
"曾记":八百六十四文。
栖胜院温麻里。
二年置。
古有十奇:旃檀林、文笔峰、石鉴轩、寿山台、翠萝屏、湛恩池、偃松塔、湼槃石、仙人冢、展旗峰。
元祐中,僧继超始辟新成、海印二庄。
陈祥道为记。
旧产钱六百九十文。
"曾记":七百文。
慈云院西兴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八百九十八文。
卢岩院温麻里。
景福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五十七文。
象山院遥香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八百九十五文。
"曾记":九百八十五文。
西峰院仁风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八百二十文。
曹山院沿江里。
二年置。
号曹山韫玉东兴禅院。
旧产钱四百一文。
"曾记":四百四文。
马冠院遥香里。
干宁三年置。
旧产钱一百二十文。
报恩院柘阳里。
天祐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三十二文。
"曾记":二百三十二文。
《县申》:二百三十五文。
瑞峰院擢秀里。
梁开平二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十文。
"曾记":一百四十四文。
《县申》:一百四十三文。
宣圣院柘阳里。
干化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文。
"曾记":七百九十六文。
禅寂尼院沿江里。
四年置。
旧产钱六十文。
"曾记":六十四文。
《县申》同曾。
建福院安民里。
贞明二年置
旧产钱五百六十五文。
"曾记":五百四十九文。
《县申》:五百五十五文。
清凉院"底本作"清源院",据库本、崇抄改。 "新北里。
五年置。
旧产钱五百一十八文。
"曾记":五百九文。
灵应院育仁里。
六年置。
旧产钱五十九文。
"曾记":四十九文。
资福院秦溪东里。
后唐长兴元年置。
旧产钱五百二十文。
"曾记":五百二十四文。
《县申》同曾。
广福院柘阳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十四文。
"曾记":无产钱。
"底本先作"曾记产钱",复校改加"无"字,库本、崇抄皆作"曾记产钱"。 "
龙寿院《县申》作隆寿。
安民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三十五文。
瑞岩院擢秀里。
清泰元年置。
旧产钱九百九十五文。
"曾记":九百八十三文。
圣寿院柘阳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贯九十四文。
"曾记":一贯九十八文。
保安院柘阳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五十七文。
"曾记":三百三十九文。
瑞云院望海里。
晋天福元年置。
旧产钱六百一十文。
保庆院新北里。
三年置。
旧产钱七百九十二文。
"曾记":七百六十八文。
西林院廉江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五十一文。
南峰院归化东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四十八文。
保林院仁风里。
五年置。
旧产钱三百四十七文。
地藏院万安里。
同年置。
旧产钱四百三十三文。
慈寿院"底本作"慈云院",据库本、崇抄改。 "安民里。
汉干祐二年置。
旧产钱一百九十四文。
南禅院万安里。
周广顺元年置。
旧产钱一千一百二十五文。
龙居院"曾记"作龙宫。
温麻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二百二十九文。
地藏院温麻里。
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四十八文。
《县申》:二百四十二文。
六禅院万安里。
三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十六文。
"曾记":一百五十六文。
资寿院擢秀里。
显德二年置。
初为保明院。
大中祥符六年,敕改今额。
旧产钱三贯四文。
"曾记":二贯八百五十文。
龙泉院擢秀里。
同年置。
开宝中号开宝龙泉。
旧产钱三百七十九文。
"曾记":三百四十四文。
五台院安民里。
三年置。
旧产钱六百二十八文。
天王院遥香里。
四年置。
旧产钱一百五十七文。
"曾记":一百五十六文。
南峰院万安里。
同年置。
旧产钱四十五文。
"曾记":三十五文。
报亲院温麻里。
五年置。
旧产钱三百一十一文。
"曾记":三百七文。
报慈院万安里。
六年置。
旧产钱二百六十文。
"曾记":二百三十文。
延寿院柘阳里。
皇朝建隆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四文。
《县申》:一百四十文。
兴福院遥香里。
二年置。
旧产钱五百五十八文。
"曾记":五百五十四文。
广应院柘阳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三十四文。
《县申》:三百四十四文。
招圣院擢秀里。
干德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二十七文。
"曾记":九十五文。
洋门院擢秀里。
同年置。
旧产钱四十一文。
"曾记":二十一文。
《县申》:二十七文。
仁王院秦溪东里。
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二十二文。
法华院招贤下里。
同年置。
旧号灵瑞。
"底本作"□□灵瑞",缺二字,据崇抄补。 "治平元年,敕赐今额。
旧产钱一百六十三文。
"曾记":一百二十九文。
《县申》:一百六十二文。
广济院擢秀里。
四年置。
旧产钱二百七十一文。
宝胜院"曾记"宝庆。
《县申》作宝胜。
柘阳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五百七十三文。
《县申》:五百七十七文。
白莲院秦溪东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一百八文。
云峰院柘阳里。
五年置。
旧产钱六百九文。
云林院秦溪东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六百五十一文。
灵泉塔院擢秀里。
同年置。
旧产钱四百七十四文。
明宗塔院万安里。
开宝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二文。
南峰院新南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二十文。
应庆院同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六百一十文。
资崇院新北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五百九十四文。
灵泉院安民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五百三十四文。
兴庆院西兴里。
开宝元年置。
旧产钱五百二十九文。
兴福院擢秀里。
开宝四年置。
旧产钱九百六十一文。
福生院望海里。
八年置。
旧产钱一文。
金光明院温麻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八十文。
越峰院同里。
同年置。
旧产钱六十文。
观音院西兴里。
九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文。
祥云院同里。
同年置。
旧产钱三百六十文。
宝幢院西兴里。
太平兴国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二十二文。
善积院新北里。
同年置。
旧产钱五十一文。
华严院温麻里。
太平兴国七年置。
旧产钱四百八十四文。
惠日院温麻里。
雍熙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九十五文。
西禅员果院万安里。
四年置。
旧产钱二百一十文。
"曾记":三百五文。
目连院温麻里。
淳化四年置。
旧产钱五十文。
国兴院望海里。
大中祥符四年置。
太姥山旧名才山。
《力牧录》云:"容成先生尝栖之。"
今中峰下有石井、石鼎、石臼存。
王烈《蟠桃记》:尧时,有老母以蓝练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
有道士尝就求浆,母饮以醪。
道士奇之,乃授以九转丹砂之法。
服之,七月七日,乘九色龙而仙。
因相传呼为‘大母’。
山下有龙墩,今乌桕叶落溪中,色皆秀碧。
俗云: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
汉武帝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文,乃改‘母’为‘姥’。”
林嵩记云:先是无寺。
祥符间,僧师待始筑居于此,乃图其秀拔二十二峰示林陶。
陶因名之新月、天冠、神羊、球头、宝强、仙女、仙童、仙仗、迎仙、象简、呈珠、团玉、碧锷、怪石、二灵、抗天、捧玉、摘星、飞盖、灵龟、龙角、天圭。
山凡有三十六奇。
仙掌、石虎、摩霄、悬钟、石笋、天柱、拨云、卓笔、琸子"底本、库本作"□□琸子",缺二字,据崇抄补。 "、莲花、石鸦、飞仙、棋盘、隐真。
林嵩草堂嵩,唐咸通初,山居读书,尝作草堂,基今犹存。
旧产钱一百三文。
"曾记":八十八文。
涌泉院温麻里。
天禧元年置。
旧产钱四百四十七文。
金刚台院擢秀里。
天圣元年置。
旧产钱一百六文。
"曾记":一百文。
报福院温麻里。
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七十六文。
罗汉院钦德里。
七年置。
旧产钱一百九十文。
"曾记":一百二文。
《县申》:一百一十文。
山门院育仁里。
景祐二年置。
旧产钱一百二文。
"曾记":二十六文。
观音院擢秀里。
庆历六年置。
旧产钱四十七文。
观音院遥香里。
至和元年置。
旧产钱四十五文。
保岩院招贤下里。
熙宁七年置。
旧产钱二百七十九文。
漳洋院安民里。
同年置。
旧产钱四十一文。
"曾记"作漳潭,无产。
□明院廉江里。
元九年置。
旧产钱八十八文。
"曾记":三十八文。
西山尼寺万安里。
元符二年置。
旧产钱二百七十文。
报恩山院擢秀里。
旧产钱二贯七百二十六文。
"曾记":二贯七百九文。
报德院同里。
旧产钱一十一文。
西方院新南里。
旧产钱一贯八百八十二文。
"曾记":一贯八百七十八文。
资圣院西兴里。
旧产钱一贯一百一十八文。
"曾记":一贯一百四十八文。
广化院遥香里。
旧产钱八百七十五文。
"曾记":八百六十六文。
《县申》:八百七十七文。
黛凝院"底本、库本皆作"大疑院",据崇抄改。 "仁风里。
旧产钱八百一十五文。
栖林院同里。
旧产钱四百八十一文。
报恩院同里。
旧产钱二百七十八文。
"曾记":二百六十六文。
《县申》:二百三十八文。
兴云院同里。
旧产钱四十文。
仙圣院归化东里。
旧产钱四百八十五文。
"曾记":四百八十三文。
《县申》:五百一十五文。
栖云院归化西里。
旧产钱三百七十三文。
《县申》:三百七十二文。
白莲院温麻里。
旧产钱四百一十八文。
灵瑞院同里。
旧产钱二文。
"曾记":无产钱。
中峰尼院沿江里。
旧产钱二百三十四文。
报恩院万安里。
旧产钱二百一十二文。
《县申》:一百一十二文。
药师院同里。
旧产钱一百九十七文。
"曾记":一百八十四文。
建福院同里。
旧产钱五百二十六文。
北山尼院同里。
旧产钱五百二十三文。
"曾记":无产钱。
观音院同里。
旧产钱八十九文。
"曾记":二十九文。
松峤院新北里。
旧产钱一百九文。
光化尼院同里。
旧产钱一百一十八文。
青云院秦溪东里。
旧产钱九十八文。
宝林院同里。
旧产钱九十文。
安福院望海里。
旧产钱三百六十二文。
凤岭尼院同里。
旧产钱九十五文。
保崙院招贤下里。
旧产钱八十四文。
锁泉院平溪里。
旧产钱三十九文。
"曾记":三十三文。
《县申》:三十二文。
已上二十七所,"崇抄、库本皆作"三十七所"。 "未会到起置年代。
兴圣院《旧记》:唐中和元年置。
"曾记":万安里。
产钱三贯一百一十六文。
禅岩寺《旧记》:陈天嘉六年置。
禅林寺《旧记》:梁太清十年置。
辉光寺《旧记》:景云二年置。
已上四所,今《州籍》并无。
长乐县
七十九所。
庆历"旧记":八十所。
内一十六所有寺额。
曾师建"记":八十三所。
钟世明根括宽剩:七十七所。
今《州籍》七十八所,《县申》一所。
"各本皆作"县申一所",必有脱误,无从校。 "内七十七所有起置年代,二所未详。
灵隐寺逍遥里。
梁大通二年置。
《县申》:咸通元年置。
旧产钱三百七十五文。
皇恩寺方乐里。
太清元年置。
《县申》:咸通八年置。
唐咸通九年赐额。
潘诚诗:"睿泽覃来数百年,海山高处有祗园。 花林自是三千界,"底本作“□林自是三三界",缺一字,库本作"禅林",但与下"禅翁"字重,据崇抄补。 "尘世谁知十二门。
诗客迢迢寻义路,禅翁特特起谈轩。
"底本作"起◆〈立炎〉轩",暂据崇抄、库本改。 "香炉顶上观东注,"底本作"□东注",缺一字,库本作"垂东注",据崇抄补。 "万派分明出一源。”
旧产钱一贯二百九十六文。
法涧院敦素里。
同年置。
《县志》作:"咸通四年,林渎舍地创。"
陈毅诗:"远归沧海通舟楫,近洗山僧一片心。 留与卧龙成窟穴,等闲飞去也为霖"。
旧产钱一贯六百四十一文。
光严寺仁义里。
陈太建元年置。
初,土人严光之子恭商维扬,舟次江浒,市鼋五十而舍之。
光家居,一日,被黑衣者五十人送缗钱五十,曰:"君之子恭扬州所附还也。"
及恭回,验之,实未尝有,乃悟赎鼋之故,遂舍宅为寺田,为湖,因以为名。
寺背二里有瀑布,下有白龙潭。
旧产钱二贯五百八十九文。
光泽院崇贤里。
唐天宝二年置。
初,僧光蟾庵此,夜现神光,因曰"普光"。
后改今额。
旧产钱一百四十八文。
建林院廉风里。
永泰元年置。
《县志》:施主陈兰创。
旧产钱五百七十五文。
泗明院永胜里。
大中六年置。
《县志》:厓人陈省创。
"崇抄作"县志里人陈省创"。 "以塑泗洲像名。
旧产钱一贯五百八十八文。
天王院宾贤里。
大中七年置。
初,有檀木溯江潮而上,牧童取之,夜中发光。
里人林闉梦其木谓:"我北方毗沙门天王"。
遂舍宅为寺。
廉帅杨公奏"底本、库本皆作"□公",缺一字,崇抄作"杨公"。 大中十年,观察使为杨发,当是,据补。 "赐额曰灵感天王寺。
寺有天王阁、檀像,今存。
烟萝亭庆历中,县令董渊立。
枕流轩皇祐中,县令吴仲举立。
连江尉林伯材诗:"谁在红莲阵里行,"底本作“红莲□里行",缺一字,崇抄作"红莲叶里行",据库本补。 "泠泠飞玉抱轩清。
几番人世兴亡梦,千古云涯黯淡声。
春暖藓花随雨到,夜深寒月落湍明。
倦怀一枕清凉梦,斗薮尘埃羽翼生。”
县令关希哲诗:"山出太虚外,溪流千古高。 过窗喧客枕,洗钵溅僧袍。 夜月气犹凛,秋风声更豪。 二年幽赏剧,欲别首频搔。"
"底本缺若干字,据库本"希"下补"哲"字,"溪"下补"流"字;其下,据崇抄"窗"前补"过"字,"洗"下补"钵"字,"年"下补"幽"字。 "
清心亭皇祐中,县令余俯立。
松石峰嘉祐中,县令王企立,"底本作"王□",缺一字,库本作"王金",崇抄作"王企",再参对下页"翠亭"条,有"嘉祐中,县令王企立",据补。 "诗云:"老树阴中闲日月,小池波面醉家乡"。
运判蒋之奇诗:"晚向津亭泊画船,忽逢佳处在云烟。 松根化作千峰石,山气蒸为一涧泉。 祖意共看亭下柏,禅心同结社中莲。 明朝舆马还跻岭,聊借僧房一觉眠"。
闽清令彭次云诗:"来登云级上危巅,松石嵚崟挂晚烟。 好是回头遥望处,海波如带石如拳。"
"以上三首诗,据库本改"十池"为"小池",改"千年石"为"千峰石",改"山寺蒸"为"山气蒸",改"禅交"为"禅心";又据崇抄改"舆轿"为"舆马";"□登云级",据崇抄补。 "
乐寿台嘉祐中,县令胡昱立。
望江亭熙宁中,县令萧竑立,诗云"底本作"萧竑邱诗云",据库本、崇抄改。 ":"沧波水上岭崔嵬,中有幽亭向水开。 草色直连天色远,风声长送浪声来。 云收山脚鸡园见,潮满航头钓艇回。 咫尺市廛尘不到,槛前鸥鸟自毰毸。"
竹溪陈传诗:"山蔼峨峨江岸深,望余亭影落江心。 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 思远解邀无韵句,流清宜写不齐琴。 仙槎一棹惊秋晓,此去银河尚几寻。"
旧产钱二贯四百一十二文。
"曾记":二贯四百四十一文。
灵峰院良田里。
同年置。
初,僧恩卓庵于溪潭上,有石洞。
尝见龙乘云而归。
里人施志为创寺,号龙龛山灵峰院。
八年,赐额及图书。
陈密学襄诗:"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 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 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 凭栏望乡国,"底本作“望乡国",崇抄作"望乡树"。 按:陈襄《古灵集》诗题为"望海",此句作"望乡墅"。 "千里楚江皋。”
知县董渊诗:"礧硌弥沙界,谽砑古洞天。 门邻金布地,桥枕玉鸣泉。 庭鹤归迷主,龛龙去失年。 扫云嫌俗驾,题壁诧诗仙。 胜景无今古,居人有后先。 不知游者驭,谁见海为田。"
程大卿师孟诗:"阶前玉水供千指,钵里金沙饭百年"。
运判蒋之奇诗:"龙归一晌云遮洞,猿叫三声月满山"。
张徽诗:"云蒸洞穴秋成雨,泉落庭除夏结冰"。
湛俞诗:"禅林潇洒倚危巅,税驾登临思豁然。 万里碧光晴望海,一堂幽响夜听泉。 寒龛龙卧清凉地,古洞云归黯淡天。 好景自嗟吟不尽,拟凭图画寄诗仙。"
县令萧竑诗:"怪石参差蹲虎兕,乱峰重迭走龙蛇"。
连江陈珏诗:"崇抄作"陈珪",底本、库本皆作"陈珏"。 ""石洞云归春雨足,海门月上夜潮生"。
罗源林迥诗:"门前红日海千里,地上白莲山四邻"。
僧子耶诗:"松欺腊雪千年翠,"底本作“千年□",缺一字,崇抄作"千年古",据库本补。 "竹引溪风六月寒”。
归云洞邑佐曹元振诗:"石洞兴衰亦有时,因师移锡致云飞。 云心莫道全无着,应解从师去复归。"
陈毅诗:"云道无心亦爱山,雨余时向此中还。 而今天下焦枯甚,只恐苍龙未放闲。"
翠亭嘉祐中,县令王企立,有诗:"岚光入座茶瓯绿,海气逢春柱础腥"。
望海亭熙宁中张运使立。
有蒋运判之奇诗。
香炉峰放生池
旧产钱一贯二百八十一文。
竹林寺崇贤里。
十一年置。
见《县志》。
《旧记》作梁太清元年置。
时户曹林勣观"大历二年,释法照游衡州云峰寺,堂食次,钵中忽五色云现,云中有寺,寺有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
叹异之。
以其居修篁千亩,遂舍为寺。
藏经宝函《藏经》五百余函。
内有宝函一,乃干德中得之于海上,以巨螺乘之,发函,乃《妙莲经》也。
前贤诗云:"昔闻僧观云中瑞,今得函浮海上书"。
龟山寺后主山,其形若龟。
蔡公襄尝至,亲笔勒于石。
有运判蒋之奇诗。
白龙岩寺背。
乃唐末甘蔗洲白龙院僧遁于此。
后人誌之。
安适轩唐最诗:"卧听潮音坐看山,烟萝静处闭禅关。 都将物外红尘隔,占得壶中白日闲。 吟罢寒猿号木末,定回清罄落云间。 高僧隐几无余事,应笑劳生去又还。"
白云亭溪会亭昔元祐中,县令袁正规立。
三十六庵白莲、慈氏、上方、邻溪、华严、慈云、普云、地藏、龙溪、瑞应、观音、文殊、普贤、天冠、白龙、龙丘、释迦、白云、宝积、灵源、泗洲、归云、延寿、香严、弥勒、凌云、龟石、广平、弥陀、积翠、藏院、忏堂、干懿、功德堂、育王塔、罗汉院,凡三十六所,皆唐末同兴。
庆历中,并为禅寺,庵始废。
旧产钱二贯八百九十九文。
龙泉院清平里。
十三年创庵。
见《县志》。
《旧记》作梁承圣四年置。
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
一日,师令浣巾,久之,师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
乃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
后果于百丈开山,著《丛林规式》,盛行于世。
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乃赐今额。
旧产钱一贯五百四十三文。
新成院崇化里。
同年置。
《县志》作十四年,里人林烈创。
旧产钱一贯三百七十一文。
"曾记":一贯三百五十七文。
《县申》:一贯五百八十八文。
五云院崇仁里。
同年,僧道深创庵,清昼澄霁,五色庆云旋覆其上。
咸通初,黄璟创院,二年,赐今额。
旧产钱四百七十五文。
碁山院新开里。
咸通二年置。
后西峰顶有石台,耆艾云:昔有二仙于此枰碁”。
知县董渊诗:"风际有云多世态,海中无底是人心。 可堪更问碁山话,一局闲争古到今。"
旧产钱一贯八百八十一文。
北崇信院大宏里。
同年,陈皎舍地创。
旧产钱一贯四十六文。
"曾记":一贯九文。
《县申》:一贯四十八文。
福兴院崇邱里。
同年,林迁创。
后唐清泰初,赐今额。
旧产钱二十五文。
《县申》:九十五文。
南观音院同荣里。
四年,陈公荐创。
十年,赐今额。
旧产钱一百四十九文。
观音寺宾贤里。
同年置。
本大夫王想之宅,宅背有岩,中有古观音像,像后,芝草覆焉。
因舍为寺。
石屏庆历中,监司苏、邵二公刻"去华、才翁"四字。
见江亭元祐中,县令袁正规立。
有诗:"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 江心远迭通潮浪,海外还分异域疆。 "底本作“遇分",崇抄作"从分",据库本改。 "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
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旧产钱一贯二百五十文。
双峰院方安里。
五年,林秦舍地以创。
旧产钱一百一十五文。
金砂尼院建兴里。
五年置。
旧产钱六百三十文。
"曾记":六十三文。
当阳院同荣里。
六年置。
以面东名。
高亭嘉祐中,县令王企立。
山月堂有陈郊诗。
旧产钱八百一十八文。
南崇信院崇丘里。
八年置。
旧产钱四百八十二文。
禅林尼院仁义里。
同年置。
宝元二年,并为十方。
旧产钱一贯七百五十八文。
灵光院海滨里。
九年置。
林荣以其地夜发光,昼掘之,获古像首,遂创院,以像首重塑。
同光中赐额。
旧产钱八百二文。
北灵山院敦化里。
同年置。
十年,赐额。
旧产钱一贯二百二十六文。
灵鹫院昆由里。
同年置。
《县志》系此年里人冯吉创。
《旧记》作:梁大通二年置。
耆老相传:先有二塔飞来。
僧云:佛说法时,宝塔涌地,即灵鹫峰也。
因以为名。
塔为中朝所取,后人以砖为之,志其所也。
既而院移溪上,故基惟二塔存。
旧产钱二百九十一文。
龙宫院絃歌里。
干符三年,陈朏创。
旧产钱九百八十七文。
灵握院嵩平里。
广明元年置。
以开山僧能伏灵蛇故名。
旧产钱二贯二十九文。
南栖林院泉元里。
中和元年置。
邑僧师普孤洁,乐处山林。
林邵舍地以创。
旧产钱三百三十六文。
阮山院泉元里。
二年,阮氏创。
旧产钱三百一十文。
"曾记":三百二十二文。
《县申》:三百三十三文。
国兴院建兴里。
大顺二年,陈兰创。
以祈国祚兴隆,故名。
旧产钱二百一十四文。
南阳院千零里。
景福元年,福清僧宗岳卓庵,林济舍地创。
旧产钱六百九十文。
"曾记":六百九十五文。
祥云院方安里。
光化二年置。
去院三里有潭,时有毒龙,僧彦希善咒术,日诵以降之。
郑堙为创院,曰龙树。
皇朝治平初,改今名。
旧产钱七百五十一文。
岩泉报恩院敦化里。
天复二年,监军李柔创。
旧产钱一贯八百八十二文。
福安院廉风里。
天祐二年,僧皓琛庐于山之阳,右军太尉张彦纵为建刹,目曰"董平"。
闽王易以今额。
琛师示寂。
其徒律学星处。
景祐初,更为禅寺。
元祐二年,林□□记。
福山《郡国志》云:"上有神人,裸身散发。 人见,必有福,因以名之。 吴先主时,董奉尝隐此山,往来南海,以灵丹起死疾。 后轻举于豫章之杏林,此山之名遂著。 董岩奉尝于此炼丹,后从顶峰上升。 履迹存焉。 人指其处曰董岩。 旧产钱一贯三十四文。 灵瑞院方乐里。 同年,以僧德冲卓庵有异,吴贤等为创院。 旧产钱二百八十三文。 南福兴院灵石里。 同年,司议潘季翔舍田创。 旧产钱一百四十一文。 西峰院昆由里。 梁开平二年。 里人陈湜舍西山之地以创。 旧产钱一贯四百二十九文。 净林院崇丘里。 干化二年尼法政创。 皇朝明道二年,改僧住持。 旧产钱八十六文。 新安院信德里。 后唐同光元年,郑晖募建。 旧产钱二十八文。 《县申》:二十六文。 秀峰院嵩平里。 长兴二年,南安县令陈鹄创。 鲍承议诗:“平田千顷绿秧稠,水绕山阿出涧流。 门掩落花春自晚,画檐时听鸟声幽。"
旧产钱二贯五百九十二文。
资福院敦化里。
清泰二年置。
旧产钱七百一十八文。
栖林尼院招贤里。
晋天福二年,陈由舍宅,尼善缘创。
旧产钱二百八十三文。
小门院灵石里。
同年,陈图创。
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
幽林院崇丘里。
同年,陈塔舍地,僧法诲创。
旧产钱六百三十七文。
南崇福院泉元里。
同年,北岭崇福僧绍澄卓庵,里人为创院。
太平兴国七年,赐今额。
旧产钱二百三文。
宝藏院昆由里。
"底本先书"昆由里",复校改"由"为"田",崇抄作"田",库本作"由"。 今据本志"叙县"统一作"由"。 "三年,周角创。
以渔人于江上获宝函,首置于此,故名。
函复入竹林寺。
旧产钱五百六十七文。
东庵院泉元里。
四年,陈将坚创。
旧产钱四百六十六文。
甘泉院"底本作"□泉院",缺一字,据库本、崇抄补。 "宾贤里。
九年,雪峰僧守稠卓庵施水。
里人卓垂远舍地。
黄仁伟创甘泉普济茶院。
开宝七年,张正字克俭记,刻石前西塔下,云:"平险道以利行人,施义泉而资渴者"。
义浆亭旧曰茶亭。
嘉祐中改名。
旧产钱八百七十一文。
北崇福院敦化里。
十年,端州司马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