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偶谈 卷十二·谈艺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池北偶谈
《池北偶谈》 卷十二·谈艺二 王士禛

◎淅川二诗

南阳淅川,古商于地,同年于道子"先登"尝令其地,为予言金人侵宋时,伐香严寺木造舟,木中有纹理成诗,云:"栽松种柏兴唐日,解板乘舟破宋时。 可惜香严千载树,等闲零落岁寒枝。"

又顺治辛卯岁,雷山道人伐松葺回阳观。

诸生李霁明者,祷于神,质明,松上有绝句,字如虫蛀者,云:"修庙还庙里松,庙成松去鹤巢空。 不如留却青松在,待得长生老化龙。"

众异之,遂止。

◎彭侍郎诗

《淅川志》载,县人彭侍郎"凌霄"龙巢寺诗句云:"残碑犹宋字,逝水自秦川。"

最佳。

侍郎字用沈,万历甲辰进士,先方伯公同年也。

新野马仲良"之骏"有寄彭诗云:"春山春日好,高枕若为情。 窗户白云里,朝昏芳草生。 把书看鸟灭,卷钓数鱼行。"

云云。

◎三家店词

涿州三家店,题壁一词,不注名氏,甚工:"客面京尘,登临目送飞鸿绝。 不堪重说,故国烟波阔。 一点孤灯,一片朦胧月,交明灭。 双眉寸结。 忍听秋蛩咽。"

又上谷旅店有题壁云:"一将有余魏武帝,百身莫赎楚怀王。"

语极豪健,亦无名氏。

◎霍亮雅

霍亮雅,曲周人,倜傥任侠,喜酒,好ヅυ之戏,亦工文章。

卒后,申和孟"涵光"为作传,其邑人刘津逮"逢源"哭以诗云:"门前债客雁行立,屋内酒人鱼贯眠。"

或曰:此十四字是败家子弟小影耳。

◎丁野鹤诗

徐东痴言,少时于章丘逆旅,见一客,裤褶急装,据案大嚼,旁若无人。

见徐年少,呼就语曰:"吾东武丁野鹤也。 顷有诗数百篇,苦无人知,子为我定之。"

因掷一巨编示徐,尚记其一律云:"陶令儿郎诸葛妻,妻能炊黍子燕藜;一家命薄皆耽隐,十载形劳合静栖。 野径看云双屐蜡,石田耕雨半犁泥;谁须更洗临流耳,戛戛幽禽尽日啼。"

野鹤晚游京师,与王文安"铎"诸公倡和,其诗亢厉,无此风致矣。

◎新淦笔工

宋岳侍郎珂《玉楮集》载,唐世有刺郡江表者,时宰嘱以新淦出笔,托制以相寄。

刺史至,召佳手,一老父应命,百日才得二管,驰贡相府。

既讶其迟,又薄其鲜,试之,乃绝不堪。

大怒曰:"数千里劳寄两管恶笔来。"

刺史闻之惧,欲罪老父,老父诉曰:"使君勿草草,我所制乃欧、褚所用,丐先示以相君翰墨,再制;苟不称,甘就鼎镬。"

既示之,笑曰:"如此,只消三十钱笔。"

不日献五十管,驰上之,相一试大喜,优赐匠者。

夜窗偶试毗陵张颢笔,因为赋诗云:"世间未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摧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顾人所用何如耳?笔工在昔本市佣,束毫傅管求售同。 谁云进伎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觅佳笔,双管何堪须百日?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愿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柄初回开电笑,橐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倘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别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毗陵。 未知当年新淦定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鹅毛抱筒卖,恰费书佣三十钱。"

岳公,忠武王孙,所著有《呈史》、《金佗粹编》等书。

此集凡八卷,乃故衡王府抄本也。

集中又有赠李微之秘监诗,自注云:"微之以吏馆牒来,索予所撰《东陲笔略》。"

此书不知尚传于世否?识其目,当更访之。

又《学圃萱苏》载:唐宣州陈氏,世能作笔,家传右军《求笔帖》。

至唐柳公权求笔于宣城,先予二管。

语其子曰:"柳学士能书,当留此笔;不尔,退还,即可以常笔予之。"

柳果以为不入用,别求,遂予常笔。

陈曰:"吾先予二笔,非右军不能用也。"

与此绝相类。

◎沧溟蔡姬

李沧溟先生,身后最为寥落。

其宠姬蔡,万历癸卯,年七十余矣,在济南西郊,卖胡饼自给,叔祖季木考功见之,为赋诗云:"白雪高埋一代文,蔡姬典尽旧罗裙。"

云云。

邢太仆子愿有与孙月峰巡抚书云:"窃见李沧溟先生攀龙,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而今五亩之宅,已非文靖之旧;襄阳之里,空标孟亭之名。 侗每询访人士,皆云李驹沦丧,有子继亡,止遗孽孙,又复无母,才离襁褓,寄命嫠媪,僦居穷巷,托迹浮萍,并日无粗粝之食,经年鲜浆汁之馈。 伏愿明公,下记所司,略损公帑,为赎数椽之敝屋,小复白雪之旧居,月或给米一石,布若干疋,藉以长养壮发,绵延后昆。 一线犹龙之绪,实被如天之福。 斯文一脉,其畴逆心。"

观二事,沧溟清节可知矣。

◎二中字音

中兴中酒,二中字音,予尝言之。

适读《王敬美集》一段,附著于后,云中酒二字,始见《徐邈传》"中圣人"义如中著之中,而音反从平声。

《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

颜注云:"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

义宜从平声,而音乃竹仲切,何也?然古人诗如"气味如中酒"之类,皆从平声,无竹仲一读。

又宋王观国《学林》云:"老杜‘新数中兴年,百年垂死中兴时’。 中,并去声。 《民诗序》曰:‘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 ’陆德明《音义》曰:‘中,丁仲反。 ’观国按:中字有钟、众二音。 音钟者,当二者之中,首尾均也。 音众者,首尾不必均,但在二者之间尔。 此中兴之中,所以音众。 又如中年、中叶、中天、中涂、中诎之类,皆当从众。"

◎论五言诗作古诗,须先辨体,无论两汉难至,苦心摹仿,时隔一尘,即为建安,不可堕落六朝一语。

为三谢,不可杂入唐音。

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不可虎头蛇尾。

此王敬美论五言古诗法。

予向语同人,譬如衣服,锦则全体皆锦,布则全体皆布,无半锦半布之理,即敬美此意。

又尝论五言,感兴宜阮、陈,山水闲适宜王、韦,乱离行役、铺张叙述宜老杜,未可限以一格,亦与敬美旨同。

◎王奉常论诗语

明诗本有古澹一派,如徐昌国、高苏门、杨梦山、华鸿山辈。

自王、李专言格调,清音中绝。

同时王奉常小美作《艺圃撷余》,有数条与其兄及济南异者,予特拈出。

如云"今之作者,但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

又云"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如孟浩然洮洮易尽,只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有明则徐昌国、高子业二君,诗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有蝉蜕轩举之风,高有秋闺愁妇之态。 更午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此真高识迥论。

令于鳞、大美早闻此语,当不开后人抨弹矣。

先兄考功曩有题襄阳集一绝云:"鱼鸟云沙见楚天,清诗句句果堪传。 一从时世矜高唱,谁识襄阳孟浩然?"

◎用事

作诗用事,以不露痕迹为高。

往董御史玉虬"文骥",外迁陇右道,留别予辈诗云:"逐臣西北去,河水东南流。"

初谓常浯,后读《北史》魏孝武帝西奔,宇文泰循河西行,流涕谓梁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

乃悟董语本此,深叹其用古之妙。

◎忆秦娥词

无锡秦简讨留仙"松龄"从军荆州,雨泊仙桃镇,中夜闻琴声甚清越,迹之,乃一老书生也。

破檐数椽,风貌朴野,秦赋忆秦娥词赠之云:"西风切,雁声凄断重伤别。 重伤别,水村孤棹,雨丝残叶。 天池雅调删繁节,乱离时候谁人说。 谁人说,朱弦暗响,茅堂清绝。"

◎记观宋子昭画

丙辰二月二十一日,过商丘宋子昭"荦"户部观画,李伯时白描十八应真最为奇妙,有"友谅""益之"二小印。

巨然山水,为贾秋壑故物,有《悦生》小印,首有"宣和之宝"。

又勾龙爽《蜡屐图》、吴仲圭山水卷,为东原杜琼家藏,后归沈恒吉。

恒吉,即石田父。

后归吴文定,有石田跋。

郭忠恕雪景、黄居宝花鸟、胡廷晖山水、沈石田《秋林读书》、宋元人画二册。

其高房山小幅,有鲜于伯机题云:"素有烟霞疾,开图见乱山。 何当谢尘迹,缚屋住云间。"

赵松雪题云:"每爱侍郎山水,绝与画史离群。 谁似高怀如许,曾看香炉晓云。"

展子虔画《高欢归晋阳图》最奇。

子虔,高齐、宇文周时人。

即不必确出其手,亦唐、宋高手所临摹也。

◎范氏诗画吴桥节孝范氏,名景姒,文忠公"景丈"女弟也。

好读书,通经史,尤工书画,绘大士像,仿佛龙眠,有《冰玉斋诗》若干卷。

归同邑王世德,二十而寡,年三十九卒。

文忠撰墓志,见集中。

◎反锦《左传》僖二十三年,晋重耳及曹,僖负羁馈盘飧,置璧焉;受飧反璧。

今却馈曰反璧,本此。

又:"昭十三年,卫人馈叔向羹,与一箧锦;叔向受羹反锦。 则以反锦为词亦可,而世无举此者。 右见《瀛南子》。 《瀛南子》邹平张松所著。 松字瀛涯,博学好占,读书十行俱下。 固安杨状元方城,布政山东,致先生于塾,许以领解。 先生不可,谢归,竟不遇。 后以太学生仕止祁县令。 ◎古刺水诗左公萝石手书一帖云:乙酉年五月,客燕之太医院,从人有自市中买得古刺水者,上镌“永乐十八年熬造古刺水一,净重八两,重三斤。"

内府物也。

挥泪赋此:"玉泉山下水,远流帝陵前。 芦沟桥下水,其流声溅溅。 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 制之扃天府,元石流清泉。 列皇饮祖泽,旨之如羹然。 逆寇犯天纪,守陴臣匪贤。 君不弃社稷,鼎髯垂白天。 经筵赤金几,斤斧生炊烟。 况兹天府水,宁不落市廛?小臣侍筵者,睹水心如煎。 再拜尝此水,含之不忍咽。 心如南生柏"自注:子卿墓柏,大小数百株,枝皆南向,在韩城。 予曾为文记之",泪似东流川。 捧之以南旋,跪咏丰芑篇。"

◎记观宋牧仲书画

丁巳四月初二日,过宋牧仲"荦"刑部邸舍观书画。

《洛神赋全图》,卷长丈许,山用矾头,余皆丹碧。

上有元公主"金闺"小印,是宋人临阎立本笔。

世祖顺治三年,赐阁臣内府藏画百轴,此其一也。

一、郭河阳《江山雪霁》,卷长丈三尺。

首有"政和"印,尾"宝"字小印、"振之"印。

旧是睢州袁司马"枢"家物。

一、《钟馗小妹图》,吴道子笔。

妹卓剑于地,一鬼捧剑室旁侍,一鬼在前按板而歌。

有元人"乔篑山东成"墨印,"乔中山"印,"希世之宝"印。

一、宋人翎毛二十幅,多雪景,皆林椿、吴炳、马远作。

一、宋、元名人真迹,首有道君飞白"看云"二大字,米芾、李之仪、陈升之诸帖,康里子山临十七帖,又无名氏临十七帖,后题"建文己卯三月临于海馆"。

牧仲又云,在武昌某士夫家,见吴道子水墨普贤像,甚奇。

又京师愍忠寺有贯休画罗汉十八轴,世祖末,吴人持以进御,会崩,遂粥寺中,价七百金。

◎唐诗本六朝唐诗佳句,多本六朝,昔人拈出甚多,略摘一二,为昔人所未及者。

如王右丞"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本谢康乐"洪波不可极,安知大壑东";"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本庾肩吾"何必游春草,王孙自不归";"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本吴均"野战剑锋尽,攻城才智贫";"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本何逊"家本青山下,好登青山上";"莫以今时宠,能忘昔日恩",本冯小怜"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飒飒秋雨中,潺潺石溜泻",本王融"潺石溜泻,绵蛮山雨闻";"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本江淹"丹砂信难学,黄金不可成";"如何此时恨,敫敫夜猿鸣",本沈约"敫敫夜猿鸣,溶溶晨雾合"。

孟襄阳"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本鲍明远"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

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本吴均"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

崔国辅"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 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则竟用庾诗"全因履迹少,并欲上阶生"也。

◎杜诗本古谣

汉桓帝时童谣云:"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杜《大麦行》全袭其语,《兵车行》句调亦本此。

◎能字

能,奴登切;又乃带切。

兽名,熊属,足似鹿。

《说文》曰:"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

音奴登切。

字书:"三足鳖曰能。"

音乃带切。

阮嗣宗咏怀诗:"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

与莱哉相叶。

阮七哀诗:"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能。"

与来莱相叶。

则是贤能之能,亦乃带切,叶平。

◎罘ぜ

顾太初《说略》引郑康成、颜师古、崔豹诸说,辨"罘ぜ"之制甚详。

以为阙屏间刻镂鸟兽云气,疏通连缀之状。

唐苏鹗引《子虚赋》罘网弥山,证罘当为网。

顾以为非是。

予按柏梁诗上林令云:"走狗逐兔张罘ぜ",则罘ぜ之为网明甚。

罘ぜ之为网户,正以其象类网而借用耳。

◎阿房宫赋

杜牧之《阿房宫赋》,文之奇不必言,然于事实殊戾。

按《史》:始皇三十五年,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

阿房宫未成。

二世元年,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为堂室。 今释阿房宫弗就,是彰先帝举事过也。"

复作阿房宫。

二年冬,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谏止作阿房宫作者。

二世怒,下去疾等吏。

去疾、劫自杀,斯就五刑。

是终秦之世,阿房宫未成也。

又考《史》:二十六年,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则牧之所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者,指此。

此实不名阿房官,而谓"有不见者三十六年",非阿房事实矣。

予既辨此,后读程大昌《雍录》、赵与肯《宾退录》皆已辨之,大略相同。

聊存之。

◎皎然贾岛诗

《唐文粹》载皎然古意诗云:"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紫皇案前五色麟,忽然掣断黄金锁。"

《才调集》载贾岛诗:"妻是九重天子女,身为一品令公孙。 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楼前拜至尊。"

其俚已甚。

予尝合《文粹》及唐人选唐诗删为一集,今刻于昆山。

◎尔雅翼序体

宋淳熙初,罗端良"愿"撰《尔雅翼》,其自序皆四言,间杂五六言,叶韵,文甚奇肆;洪焱祖为之注,序之变体也。

端良以《淳安县社坛》、《陶令祠堂》二记得名。

《小集》五卷,宋景濂、苏平仲为序,宋序亦仿《尔雅翼·序》体,而不及远矣。

◎李王二公书画

丁巳秋,嘉禾友人携示宋李公芾手札六通,云李君实太仆所藏也。

其一云:"芾皇恐顿首,再拜上覆。 芾茸无能,猥继清献之绪,为贫所迫,冒昧宦游,试吏于江陵司计之官。 甫幸善罢,到侍郎选拟会稽,征廛迟次罹罚。 继而间关淮ヂ,窃仪真鹾庾之禄几年,又以内艰而去。 流离困踬,无所告语,静思庸戆,乃分之宜。 自此绝意荣望,敢意字民,复在畿邑,斐然学制,宁逃伤锦之讥,旷败必矣。 此芾之所甚惧也。 不图夤缘幸会,获庇所天,当赖余光下照,匿瑕之仁,庶免于戾。 此心□切,私自幸。 芾皇恐顿首再拜。"

又王岩叟画梅一卷,有"南昌袁氏家藏珍玩子孙永保"印,"忠彻"印,后有四明乌斯道十二绝句。

◎龟毛兔角

龟毛兔角,见《楞严经》。

然《述异记》亦云: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

乃兵甲将兴之象也。

故宋吴淑《事类·兔赋》云:为商纣而生角。

◎杜秋诗解

幼读杜牧之《杜秋娘》诗,考其始末,略记之。

文宗太和五年春,上与宰相宋申锡谋诛宦官,申锡引吏部侍郎王为京兆尹,以密旨谕之,泄其谋。

郑注、王守澄阴为之备。

上弟漳王凑"穆宗之子"贤,有人望。

注令豆卢著诬告申锡谋立漳王,上怒,罢申锡为右庶子,命守澄捕著所告晏敬则、王师文等,于禁中鞫之,诬服。

左常侍崔元亮等,力争于延英,宰相牛僧孺亦言之,乃贬漳王为巢县公,申锡为开州司马。

九年,巢公凑薨,追赠齐王。

初,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诏德裕存处之。

会德裕离浙西,牒留后李蟾如诏旨。

至是,王、李汉奏德裕厚赂仲阳,阴结漳王,图为不轨。

上怒甚。

宰相路隋曰:"德裕不至有此。 果如所言,臣亦应得罪。"

乃以德裕为宾客分司。

"秋娘",即仲阳也。

"燕得皇子",谓漳王也。

"江充",喻郑注、豆卢著辈也。

"王幽茅土削",凑自漳王贬巢公也。

"四朝三十载",自宪宗元和二年诛李,历穆、敬、文,凡四朝也。

◎又中字音

中兴,中字去声。

杜诗"汉家新数中兴年",杨仲弘诗"一代人才颇中衰",此字概无平声。

中酒,中字平声。

如"气味如中酒","浊贤清圣时中之",皆平声,此字概无去声。

近人用二字,往往交误。

姚福云:"中酒作去声,于义为长,盖中有中伤之义。"

又今两京有治中,呼作平声,非是。

《周礼·天官》:凡官府都乡州及都鄙之制,治中受而藏之。

郑司农曰:"中者,要也,谓其职治簿书之要也。"

◎闺秀画

徐元叹《落木庵集》云,访江城毛休文于竺坞慧文庵,出其母汝太君画扇十八面,山水草虫,无不臻妙。

三百年中,大方名笔,可与颉颃者不过二三而已。

近日闺秀如方维仪之大士,倪仁吉山水,周禧人物,李因、胡净"陈洪绶妾"草虫花鸟,皆入妙品。

安丘张杞园说,曾见邢慈净发绣大士极工。

慈净,子愿之妹。

又崔子忠青蚓二女,亦工画。

◎女子善书

胶州宋方伯子妇姜,字淑斋,自号广平内史,善临十七帖,笔力矫劲,不类女子。

又高密单某妾,学右军楷书,似《黄庭》、《遗教》二经。

二人皆髫龀女子也。

◎陈洪绶诗

陈洪绶以画名,予尝见其小诗,颇有致,今录于此。

"枫溪梅雨山楼醉,竹坞茶香佛火眠。 清福不知今日忆,神宗皇帝太平年。"

◎阳关曲注

坡公阳关三绝,其二云:"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龙山,在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章丘城西南四十里,古平陵城,唐之全节也。

次公注云:"龙山,桓温九日所登之山。"

按此龙山,在今江南之太平府,与济南了不相涉,诗意何缘及此?可见注诗不易,信如陆务观语周益公云云也。

◎杜律细芜湖萧尺木"云从"以画擅名江左,常作《杜律细》一卷,以为杜律无拗体,穿凿可笑。

而援据甚博,聊记一二条于此,以资拊掌。

如:"江草日日唤愁生",草音骚,《诗》:劳心忄蚤忄蚤,又劳心草草,皆牢骚之转音也。

"盘涡鹭浴底心性",底即低,《说文》:下也。

隋薛道衡使江南,作《人日》诗,首二句人笑之曰:是底言。

低同,轻忽之也。

"独树花发自分明",发音飞。

《左传》:建而不旆,音霏。

《荀子·议兵篇》引作载发,注:发,旆也。

分,去声,《尔疋》:律谓之分,郭璞读也,此应作仄者。

若杜《社日》诗"陈平亦分肉",当作平,然不合律,亦作仄声,盖此字元有二声。

"十年戎马暗南国",暗音庵。

《书》:高宗谅ウ。

郑注作梁庵,小室曰庵,闭户曰ウ,不明曰暗。

"异域宾客老孤城",客音开。

元曲凡如青云客、读书客,俱作平声。

孤音故,如姑作鼓、沽作估、箍作股例。

"渭水秦川得见否",得音登。

《公羊传》:登,来也。

注:登,得也。

则得可云登。

《易》:豫,繇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簪音尊,得叶之。

又"一双白鱼不受钓",白音杯。

《七命》:燕脾猩唇,髦残象白,灵渊之龟,莱黄之骀。

叶鱼音勇。

《荀子·礼论》:丝{此禹}缕た。

《礼记》作鱼,曰鱼跃沸池。

{此禹}亦音勇。

《易》贯鱼,叶宫人宠。

不,平声。

《沈韵》载十一尤,受音收。

傅玄诗:悠悠建平,皇泽未流,朝选于众,乃子之授。

"未闻细柳散金甲",散,平声,生南反。

元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

转觉意阑散。

潘岳《笙赋》:辍张女之妙弹,罢广陵之清散。

散叶弹。

诸仿此。

◎崔孝廉

予门人崔华孝廉,字不凋,太仓之直塘人。

性孤洁寡合,画翎毛花卉甚工,尤工诗,清迥自异,吴梅村常目为直塘一崔。

其佳句云:"欹樯坐清昼,薄冷出苹间。"

又"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

又"此中枕簟客初到,半夜梧桐风起时。"

又"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吴人目为"崔黄叶"云。

予论诗绝句云:"溪水碧于前渡日,桃花红是去年时。 江南肠断何人会?只有崔郎七字诗。"

二句,亦崔诗也。

◎宋林唐两义士

陶南村《辍耕录》载:唐义士珏玉潜、林义士德景曦收葬宋陵骨事同异,或谓"昭陵玉匣走天涯"等四首为唐作,今考林集具载。

又冬青花一首亦载集中。

独所谓"马棰问《骨尧》形"一篇,集无之,似属唐作耳。

考林集有答唐玉潜诗云:"畎亩孤心老未衰,一篱瘦菊一瓢诗。 黄埃赤日漫多事,苍狗白云能几时?山酒柏香春寿母,按书芸冷夜呼儿。 横琴妙在无弦处,何必知音有子期!"盖二公同时友善,同为义举,尔时各有诗纪事,皆以冬青寄意。

而王筠庵"国器"、郑明德"元"二君所记传闻异词耳。

南村以东嘉去杭千里,冬青岂易持去?纵持去,岂能不枯瘁?疑是唐诗作林诗,此则未取林集参互考证之也。

按林又有诗酬谢皋父云:"夜梦绕勾越,落日冬青枝。"

此尤可证。

又有《精卫秦吉了》、《南山有孤树》、《蔡琰归汉图》等篇,皆可互相发明。

《草木子》亦以为林景曦、唐玉蟾二公事,叶世杰去元未远,所记多元朝遗事,闻见尤可据也。

明嘉靖初,辽藩光泽王重刻《霁山集》,序之甚详。

◎吴画余绣康熙丁未,从同年徐敬庵"旭龄"处,见秀水吴氏画扇二:一学李小将军山水,一洛神图,妙入毫发。

吴字素闻,其人亦天人也。

予在广陵时,有余氏女子,字韫珠,年甫笄,工仿宋绣,绣仙佛人物,曲尽其妙,不啻针神。

曾为予绣神女、洛神、浣纱诸图,又为西樵作须菩提像,皆极工。

邹程村、彭羡门皆有词咏之,载《倚声集》。

◎世祖御笔

康熙丁未上元夜,于礼部尚书王公"崇简"青箱堂,恭睹世祖章皇帝御笔山水小幅,写林峦向背水石明晦之状,真得宋、元人三昧。

上以武功定天下,万几之余,游艺翰墨,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而胸中丘壑又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真天纵也。

◎汪静宜

刘公《甬戈》吏部姬汪氏静宜,字稚娴,金陵人。

有诗云:"长信不知君意切,相思犹隔两重云。 不须更买长门赋,但画蛾眉以待君。"

"六月高风振海吹,遥遥亲舍白云陲。 谁知天上芳菲泪,湿却新愁似断丝。"

康熙丁未在京邸作也。

逾年归颍,至青县,覆舟死。

◎脱十娘郑妥娘

金陵旧院,有顿、脱诸姓,皆元人后没入教坊者。

顺治末,予在江宁,闻脱十娘者,年八十余尚在,万历中北里之尤也。

予感而赋诗云:"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裳。 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又郑姬无美,顺治中尚无恙,虞山钱宗伯赠诗云:"闲开闰集教孙女,身是前朝郑妥娘。"

◎安问狐狸

汉张纲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西汉侯文署东部督邮,对京兆尹孙宝曰:"豺狼当道,不宜复问狐狸。"

语在纲前。

◎唐才子传

杨文贞《东里集》载:《唐才子传》,西域辛文房著,十卷,总三百九十七人,皆有诗名当时。

其见于《唐书》者百人,其行事不关大体,不足为劝戒者不录。

《研北杂志》记王执谦伯益事云:同时有辛文房良史,西域人,并称能诗。

按《全唐诗话》、《唐诗纪事》二书例,皆以诗系人。

文房此书,视二书当尤详备,惜今无传矣。

《元文类》载文房《苏小小歌》一篇云:"东流水底西飞鱼,衔得钱唐纹锦书。 几回错认青骢马,著处闲乘油壁车。 鹦鹉杯残春树暗,葡萄衾冷夜窗虚。 莲子种成南北岸,苦心相望欲何如。"

◎黄媛介诗

禾中闺秀黄媛介,字皆令,负诗名数十年。

近为予画一小幅,自题诗云:"懒登高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 澹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在有无间。"

皆令作小赋,颇有魏晋风致。

少时太仓张西铭"溥"闻其名,往求之,皆令时已许字杨氏,久客不归,父兄屡劝之改字,不可。

闻张言,即约某日会某所,设屏幛观之;既罢,语父兄曰:"吾以张公名士,欲一见之。 今观其人,有才无命,可惜也。"

时张方入翰林,有重名,不逾年竟卒。

皆令卒归杨氏。

◎豁堂诗钱塘正禅师,字豁堂,赋诗清丽。

予于金陵灵谷寺,见其《同凡诗集》二卷,爱之。

略采数首于此:"御教场中月直时,下山全不道归迟。 三松影落半湖水,一路沿钟到净慈。"

"扁舟赤壁酹西风,千古雄雌在眼中。 欲得周郎重回顾,铜弦铁板唱江东。"

"晋人名理宗庄老,剡县风流说谢支。 虽为神州钟紫气,惜君未见马驹儿。"

"几日春游遍若耶,入城满面是烟霞。 正愁仙福难消受,又吃人间御贡茶。"

皆无香火气,《唐弘秀集》中所少。

◎记观杜氏书画

偶过杜子静编修"镇",出书画同观,记其尤者于左:

一、郭河阳摹《王宰平泉图》。

署"臣郭忠恕奉旨摹",有御府图书,后有东坡《李氏园诗》,子由书。

书法类长公,署绍圣二年十月二日。

按:长公以元八年自定州南迁,绍圣二年,公在惠州,少公亦在谪所。

而此乃御府所藏,不知何从书之?此为可疑。

又有洛阳富直柔绍兴癸丑春题字,景定壬戌重午臣贾似道敬观题字,襄阳李友真、陈懋钦、陆祖凯至正元年六月题字,张渥叔厚至正壬辰跋,吴兴赵孟吁子俊跋,商文毅公弘载跋。

子俊跋以为李文饶洛阳平泉,且引陇右诸侯日南太守之句。

而卷首署李将军,画中有伟丈夫,设皋比亭中,亭下壮士林立,挟弓矢,衣裤褶,顾ツ自雄。

按平泉为卫公别墅,不应称将军。

若苏诗乃为李茂贞园作,凤翔八观之一也。

茂贞以僖宗光启三年平李昌符,寻为凤翔节度使,园正其时营造。

诗中所谓"云昔李将军,负险乘衰叔"者是也。

俗又称皇后园,盖谓茂贞之妻。

然又不应称平泉。

又杜子美有王宰山水歌,所谓"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云云。

则当是开元、大历间人,与文饶、茂贞皆不相及。

皆不可解。

然画图清丽,非俗笔,富赵诸题字尤精妙,聊记于此,俟博学君子辨之。

一、赵文敏山水卷。

山浓水澹,一小舟出没烟霭中,舟上人小如蝇头,气韵生动可爱。

江岸有牧人驱两乌牛,一啮水草,一前行昂首,若有待而鸣唤其群者。

署"延庚申岁子昂"七字。

后有陵阳牟、汉东孟淳、吴兴周鲁三诗。

又邹立诚一诗云:"王孙去后草萋萋,故国荒凉路欲迷。 梦入江南图画里,绿阴愁煞杜鹃畴。"

吴僧妙才诗云:"前汀水暖新蒲绿,鸢日日来。 路入平湖半烟树,片帆何日雨中开。"

二诗尤佳。

一、米元章细楷《黄庭内景经》。

自署"中岳外史"。

首尾皆有"绍兴内殿秘赏"御印,及贾似道姓名小印,柯九思印。

南宫墨迹,传者多大字,如此者尤为稀有。

闻孙退谷侍郎极赏之。

又元章行草《奕棋图长歌》。

后署"元丰二年为宏斋",笔势奇拔,类黄鲁直。

诗云:"‘神仙缥缈何年别?忽此逢迎山石裂。 前溪练瀑派玉帘,更后云林雾痕缺。 聚头磕额方外人,担肩抱蟾骨法新。 棋枰对奕环座看,谁信樵斧忘青春。 我今发雪三千丈,尚要昆仑撑顶上。 炉心且养九转丹,拂劫铢衣记无恙。 ’宏斋出此卷,皆方外一种阅世高人,面目相看,皆巨生历劫中,昆仑顶上聚首磕额者,划然良觌,喜不自胜,为书其左方。 元丰二年,米芾。"

后有文休承、王元美二跋。

又元章九月十一日晓渡扬子五言古诗墨迹,有"孤屿水中圆,遥空海边阔"之语,殊有阴、何风致。

后有董宗伯跋。

一、梅花道人山水。

上方有竹间题五言绝句诗,八分书。

◎苏黄诗品

苏文忠作诗,常云效山谷体。

世因谓苏极推黄,而黄每不满苏诗,非也。

黄集有云:"吾诗在东坡下,文潜少游上,杂文与无咎伯仲耳。"

此可证俗论傅会之谬。

《野老记闻》载,林季野目鲁直诗未必篇篇佳,但格制高耳。

◎同父论曹瞒之非陈同父论曹操:"当合张鲁之资,乘汉中之势,整兵临蜀;则刘璋震恐,欲召刘备而无所及;备虽至,而亦不能御。 况荆州用武之国,备必不释以与人而径入蜀,则璋不得不降,璋降蜀平,然后命夏侯渊、张守之,躬自还邺,整兵向荆。 使许洛之兵冲其膺,蜀汉之兵捣其脊,绝吴之粮援,则荆州破,则备蹙。 然后传檄江东,虽有智者,不能为吴谋矣。"

云云。

近日临川傅占衡平叔论刘晔云:"操破张鲁,刘晔说以乘胜取蜀,操不听。 说者咎操失此机事,令蜀用法正计,遂破渊、邻军,得汉中。 予以为不然。 操既平张鲁,兵威已极,士皆思归,若复规益州,艰在转运,是强弩之末,非所以保胜而自全也。 定河北,讨乌丸,犹踌躇前却。 荆、吴果谋袭许,幸而未成耳。 乌林以来,操有戒心于江东久矣,安肯远涉巴蜀?操之用兵,必顾万全,皆类此也。"

二说殊相矛盾。

予尝考其时,昭烈入益州在建安十九年,操破汉中在二十年,是时昭烈已领益州牧,有诸葛公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赵、张、马超之属为爪牙,刘巴、彭之流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纲举目张,蜀中已成磐石之势,安得谓蜀人慑操之威,必不拒守?而且谓备不入蜀,璋必出降,如蒙者之道黑白耶。

◎陶诗甲子辨

临川人傅平叔"占衡"《永初甲子辨》云:"陶诗中凡题甲子者十,皆是晋年。 最后丙辰,安帝尚在,琅邪未立,虽知裕篡代形成,何得先弃司马家年号,而豫题甲子乎?自沈约、李延寿并为此说,颜鲁公醉石诗亦云:‘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盖始以集考之,谓庚子后不复题年矣。 不知陶公之出处大节,岂在区区耶?《晋书·陶传》削去甲子之说,《昭明·靖节传》亦无是语。 一在《南史》前,一在《宋书》后,同时若此,不妄附会。"

云云。

及读宋文宪公集,乃知此论先发于潜溪,平叔特踵其说耳。

宋跋渊明像云:"有谓渊明耻事二姓,在晋所作,皆题年号,入宋之时,惟书甲子。 则惑于传记之说,而其事不得不辨。 今渊明之集具在,其诗题甲子者,始于庚子,而迄于丙辰,凡十有七年,皆晋安帝时所作;初不闻题隆安、元兴、义熙之号。 若九月闲居时,有‘空视时运倾’。 拟古九章,有‘忽值山河改’之语,虽未敢定于何年,必宋受晋禅之后所作。 不知何故,反不书甲子也。 其说盖起于沈约,而李延寿著《南史》,五臣注《文选》皆因之,虽有识如黄庭坚、秦观、李焘、真德秀,亦踵其谬而弗之察。 独萧统撰本传,以曾祖普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 朱元晦述《纲目》,遂本其说,书曰‘晋征士陶潜卒’,可谓得其实矣。 乌!渊明之节,其待书甲子而后见耶。"

◎羽阳宫瓦

《橘轩杂录》:"凤翔府,古雍州,秦穆公羽阳宫故基在焉。 其瓦有古篆‘羽阳千岁’字,昔云中马胜公得之。 阴字,在砚之左,奇古,非铜雀所及。"

《东观余论》云:"长安民献秦穆公羽阳宫瓦十余枚,若今筒瓦然。 首有‘羽阳千岁万岁’字",《老学丛谈》云:"铜雀瓦皆阳字,纪建安十三年造。 尝闻其土著人云,瓦甚大,一片可为四砚。"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