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卷十一列传第五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陈书
《陈书》 卷十一列传第五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 姚思廉

黄法抃\,字仲昭,巴山新建人也。

少劲捷有胆力,步行日三百里,距跃三丈。

颇便书疏,闲明簿领,出入郡中,为乡闾所惮。

侯景之乱,于乡里合徒众。

太守贺诩下江州,法抃\监知郡事。

高祖将逾岭入援建业,李迁仕作梗中途,高祖命周文育屯于西昌,法抃\遣兵助文育。

时法抃\出顿新淦县,景遣行台于庆至豫章,庆分兵来袭新淦,法抃\拒战,败之。

高祖亦遣文育进军讨庆,文育疑庆兵强,未敢进,法抃\率众会之,因进克笙屯,俘获甚众。

梁元帝承制授超猛将军、交州刺史资,领新淦县令,封巴山县子,邑三百户。

承圣三年,除明威将军、游骑将军,进爵为侯,邑五百户。

贞阳侯僭位,除左骁骑将军。

敬帝即位,改封新建县侯,邑如前。

太平元年,割江州四郡置高州,以法抃\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高州诸军事、信武将军、高州刺史,镇于巴山。

萧勃遣欧阳頠攻法抃\,法抃\与战,破之。

永定二年,王琳遣李孝钦、樊猛、余孝顷攻周迪,且谋取法抃\,法抃\率兵援迪,擒孝顷等三将。

进号宣毅将军,增邑并前一千户,给鼓吹一部。

又以拒王琳功,授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熊昙朗于金口反,害周文育,法抃\共周迪讨平之,语在昙朗传。

世祖嗣位,进号安南将军。

天嘉二年,周迪反,法抃\率兵会都督吴明彻,讨迪于工塘。

迪平,法抃\功居多,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仪同、鼓吹并如故。

未拜,寻又改授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镇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六年,征为中卫大将军。

废帝即位,进爵为公,给扶。

光大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二年,徙为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

太建元年,进号征西大将军。

二年,征为侍中、中权大将军。

四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南豫州刺史。

五年,大举北伐,都督吴明彻出秦郡,以法抃\为都督,出历阳。

齐遣其历阳王步骑五万来援,于小岘筑城。

法抃\遣左卫将军樊毅分兵于大岘御之,大破齐军,尽获人马器械。

于是乃为拍车及步舰,竖拍以逼历阳。

历阳人窘蹴乞降,法抃\缓之,则又坚守,法抃\怒,亲率士卒攻城,施拍加其楼堞。

时又大雨,城崩,克之,尽诛戍卒。

进兵合肥,望旗降款,法抃\不令军士侵掠,躬自抚劳,而与之盟,并放还北。

以功加侍中,改封义阳郡公,邑二千户。

其年,迁都督合、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合州刺史,增邑五百户。

七年,徙都督豫、建、光、朔、合、北徐六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寿阳,侍中、散骑常侍、持节、将军、仪同、鼓吹、扶并如故。

八年十月,薨,时年五十九。

赠侍中、中权大将军、司空,谥曰威。

子玩嗣。

淳于量,字思明。

其先济北人也,世居京师。

父文成,仕梁为将帅,官至光烈将军、梁州刺史。

量少善自居处,伟姿容,有干略,便弓马。

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文成分量人马,令往事焉。

起家湘东王国常侍,兼西中郎府中兵参军。

累迁府佐、常兼中兵、直兵者十余载,兵甲士卒,盛于府中。

荆、雍之界,蛮左数反,山帅文道期积为边患,中兵王僧辩征之,频战不利,遣量助之。

量至,与僧辩并力,大破道期,斩其酋长,俘虏万计。

以功封广晋县男,邑三百户,授涪陵太守。

历为新兴、武宁二郡太守。

侯景之乱,梁元帝凡遣五军入援京邑,量预其一。

台城陷,量还荆州。

元帝承制以量为假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巴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巴州刺史。

侯景西上攻巴州,元帝使都督王僧辩入据巴陵。

量与僧辩并力拒景,大败景军,擒其将任约。

进攻郢州,获宋子仙。

仍随僧辩克平侯景。

承圣元年,以功授左卫将军,封谢沐县侯,邑五百户。

寻出为持节、都督桂、定、东、西宁等四州诸军事、信威将军、安远护军、桂州刺史。

荆州陷,量保据桂州。

王琳拥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虽与琳往来,而别遣使从间道归于高祖。

高祖受禅,授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大将军,给鼓吹一部,都督、刺史并如故。

寻进号镇南将军。

仍授都督、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世祖嗣位,进号征南大将军。

王琳平后,频请入朝,天嘉五年,征为中抚大将军,常侍、仪同、鼓吹并如故。

量所部将帅,多恋本土,并欲逃入山谷,不愿入朝。

世祖使湘州刺史华皎征衡州界黄洞,且以兵迎量。

天康元年,至都,以在道淹留,为有司所奏,免仪同,余并如故。

光大元年,给鼓吹一部。

华皎构逆,以量为使持节、征南大将军、西讨大都督,总率大舰,自郢州樊浦拒之。

皎平,并降周将长胡公拓跋定等。

以功授侍中、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醴陵县公,增邑一千户。

未拜,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侍中、仪同、鼓吹并如故。

太建元年,进号征北大将军,给扶。

三年,坐就江阴王萧季卿买梁陵中树,季卿坐免,量免侍中。

寻复加侍中。

五年,征为中护大将军,侍中、仪同、鼓吹、扶并如故。

吴明彻之西伐也,量赞成其事,遣第六子岑率所领从军。

淮南克定,量改封始安郡公,增邑一千五百户。

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巴、南司、定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郢州刺史,侍中、仪同、鼓吹、扶并如故。

七年,征为中军大将军、护军将军。

九年,以公事免侍中。

寻复加侍中。

十年,吴明彻陷没,加量使持节、都督水陆诸军事,仍授散骑常侍、都督南北兗、谯三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南兗州刺史,余并如故。

十三年,加左光禄大夫,增邑五百户,余并如故。

十四年四月薨,时年七十二。

赠司空。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

祖道盖,齐广平太守。

父法尚,梁扬州议曹从事。

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

少时,尝遇相者,谓昭达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损,则当富贵。"

梁大同中,昭达为东宫直后,因醉坠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

及侯景之乱,昭达率募乡人援台城,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贵。"

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因结君臣之分。

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

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

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

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军吴兴,以讨杜龛。

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

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是时留异拥据东阳,私署守宰,高祖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县令,居其心腹。

永定二年,除武康令。

世祖嗣位,除员外散骑常侍。

天嘉元年,追论长城之功,封欣乐县侯,邑一千户。

寻随侯安都等拒王琳于栅口,战于芜湖,昭达乘平虏大舰,中流而进,先锋发拍中于贼舰。

王琳平,昭达册勋第一。

二年,除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巴、武沅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郢州刺史,增邑并前千五百户。

寻进号平西将军。

周迪据临川反,诏令昭达便道征之。

及迪败走,征为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改封邵武县侯,增邑并前二千户,常侍如故。

四年,陈宝应纳周迪,复共寇临川,又以昭达为都督讨迪。

至东兴岭,而迪又退走。

昭达仍逾岭,顿于建安,以讨陈宝应。

宝应据建安、晋安二郡之界,水陆为栅,以拒官军。

昭达与战不利,因据其上流,命军士伐木带枝叶为筏,施拍于其上,缀以大索,相次列营,夹于两岸。

宝应数挑战,昭达按甲不动。

俄而暴雨,江水大长,昭达放筏冲突宝应水栅,水栅尽破。

又出兵攻其步军。

方大合战,会世祖遣余孝顷出自海道。

适至,因并力乘之,宝应大溃,遂克定闽中,尽擒留异、宝应等。

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

至是侍宴,世祖顾诏达曰:"卿忆梦不?何以偿梦?"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寻又出为使持节、都督江、郢、吴三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常侍、仪同、鼓吹如故。

废帝即位,迁侍中、征南将军,改封邵陵郡公。

华皎之反也,其移书文檄,并假以昭达为辞,又频遣使招之,昭达尽执其使,送于京师。

皎平,进号征南大将军,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

秩满,征为中抚大将军,侍中、仪同、鼓吹如故。

高宗即位,进号车骑大将军,以还朝迟留,为有司所劾,降号车骑将军。

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达都督众军讨之。

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

纥闻昭达奄至,恇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洭口,多聚沙石,盛以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

昭达居其上流,装造拍,以临贼栅。

又令军人衔刀,潜行水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

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

以功进车骑大将军,迁司空,余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

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

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曰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

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城,降之。

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

赠大将军,增邑五百户,给班剑二十人。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

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寇敌,旗鼓相望,弗之废也。

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子大宝,袭封邵陵郡公,累官至散骑常侍、护军。

出为豊州刺史,在州贪纵,百姓怨酷,后主以太仆卿李晕代之。

至德三年四月,晕将到州,大宝乃袭杀晕,举兵反,遣其将杨通寇建安。

建安内史吴慧觉据郡城拒之,通累攻不克。

官军稍近,人情离异,大宝计穷,乃与通俱逃。

台军主陈景详率兵追蹑大宝。

大宝既入山,山路阴险,不复能行,通背负之,稍进。

寻为追兵所及,生擒送都,于路死,传首枭于硃雀航,夷三族。

史臣曰:黄法抃\、淳于量值梁末丧乱,刘、项未分,其有辩明暗见是非者盖鲜,二公达向背之理,位至鼎司,亦其智也。

昭达与世祖乡壤惟旧,义等邓、萧,世祖纂历,委任隆重,至于战胜攻取,累平寇难,斯亦良臣良将,一代之吴、耿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