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水浒 前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残水浒
《残水浒》 前言 程善之

水浒传,愤书也,英雄不能致用于朝,则放浪江湖,聚啸山林,疏财仗义,慷慨激烈。

虽处江湖,未忘庙堂。

故水浒传既写山林英雄,而必冠以"忠义"二字。

虽然,欲于七十回天碣之后措笔,使"忠义"与"水浒"并笔,难矣。

至写出卢俊义梦死,而甚至以魏晋名贤之嵇叔夜引长矢以附会张叔夜,何其扯淡之至!或以为金圣叹作此,余不信也。

水浒英雄,岂必以歼灭为终局哉?然所谓成王败寇,终古不刊之论也,故残水浒一作,分别宋江、卢俊义,一以"甘心为盗",一以"被逼上山";一以"假仁假义",一以"身曹心汉";宋江等三十六人,终束手于张叔夜,以符稗史;卢俊义富豪出身,柴进王孙,及林冲、鲁智深等军官出身,弃暗从明,衣锦被身。

残水浒之"残",为分裂破残之残也。

是书结构精巧,文笔亦佳,然作者既刻意诋毁梁山好汉,英雄皆成尔虞我诈之辈,比诸前七十回,则人物情节乖谬造作亦甚耳。

如似许可晁盖,而丑化宋江,未免矛盾;又称栾廷玉为"老英雄",以一人而尽覆梁山之类。

此书唯不喜李逵、宋江、花荣者,可看秋风、湘亭点评。

镇江新江苏日报1932版,殷小亭标点。

黑龙江1997版。

作者程善之《1880—1942》,名庆余,安徽歙县人。

幼年随父居江苏扬州。

16岁补博士弟子员,旋邀约同人,结社讲学,研究历代政治沿革。

后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时,执笔于《中华民报》。

1913年讨袁之役,随孙中山参与戎幕,任秘书工作。

嗣归扬州,在美汉中学任教。

倡导成立扬州学生会。

1928年与弟子包明叔在镇江创刊《新江苏报》,任主笔。

1932年春,被聘为国难会会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报社迁泰县。

后转至上海租界出版地下油印报。

1942年,上海租界沦陷,随《新江苏报》迁移至常州,因脑溢血突发病逝。

著作尚有《沤和室诗存》、《宋金战纪》、《四十年闻见录》、《清代割地谈》、《印度宗教史论略》、《沤和室文存》、《骈技余话》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