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尽心》一篇,真法言也。"
此孟子晚年言语。
比之《公孙丑》等篇,无复刚烈之气。
《伯夷歌》云:"神农虞夏忽然没兮,我安适归兮。"
陈古刺今,此意涵蓄,此太史公文笔,非伯夷意也。
韩师德曰,《史记》书韩信之语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儿女子"指萧何、吕雉也。
班固略其语曰:"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儿女手。"
殊失本旨。
"水上军斗入",班固删去,亦非也。
司马迁作《武帝纪》,实录方士神仙事,无一字讥刺,使读者不觉思其事,则武帝之愚甚也。
"案,此条载《说郛》本,今增入。 "
汉武亦善用人。
末年,用金霍及东方朔、枚皋、司马相如之徒,处之皆得其地。
但中年,宰相皆不择人。
太史公有侠气,故于赵奢、穰苴仪秦刺客等作传更得手。
以未尝窥圣贤门户,故五帝、三王、孔子、孟子传记,虽补缀事迹,亦未尽善。
"案,此下二条俱据《说郛》本增入。 "
西汉末,文章与文景武帝时小异,然文物之盛也,无如武帝时。
将气有盛衰耶?抑由人主所好耶?
美新不类子云文字,畏死仕莽不敢去。
后人遂以此污之,君子恶居下流。
范蔚宗《黄宪传》最佳。
宪初无事迹,蔚宗直以语言模写叔度,形容体段,使后人见之,此最妙处。
其他传即冯衍、马援胜。
盖得二人文字照映,便觉此传不同。
以此知班固前书之不可及者,亦得太史公、司马相如、贾谊、董仲舒、晁错、刘向诸人文字作底草尔。
《五代史》于杨凝式不立传,载其历梁、唐、晋、汉、周,以疾致仕。
又不明其本心,凝式谏父涉言:大人为唐宰相,而以传国玺与人,则其心可见。
又不仕五代,而托心疾,其人贤,其节高,可知矣。
余尝谓自晦与草木共尽者,五代不为无人,史不得其自者,固可叹。
若凝式本末昭晰,史复不书,执笔者何其与善之狭也!
陈师锡伯修作《五代史序》,文词平平。
初苏子瞻以让曾子固曰:"欧阳门生中,子固先进也。"
子固答曰:"子瞻不作,吾何人哉!"二公相推未决,陈奋笔为之。
古人作诗断句,辄旁入他意,最为警策。
如老杜云:"鸡虫得失无了时",注曰:"寒江倚山阁"是也。
黄鲁直作《水仙花》诗,亦用此体云:"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至陈无己云:"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
则直不类矣。
章叔度宪云:"每下一俗间言语,无一字无来处。"
此陈无己、黄鲁直作诗法也。
《阿房宫赋》,只是篇末说秦及六国处佳。
若丁头粟粒等语,俳优不如。
余尝疑《三器论》非退之文章。
又疑《下邳侯传》是后人拟作。
退之传毛颖以文滑稽耳,正如伶人作戏,初出一诨语,满场皆笑,此语盖再出耶?《毛颖传》赞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甚似太史公笔势。
董晋行状书回纥、李怀光二事,似左氏文字通解,非退之文字。
之乎者也下皆未当,其诬退之多矣。
秦少游云:"退之《元和圣德诗》与《平淮西碑》如出两手。"
余以岁月考之,盖相去十二年也。
然以《平淮西碑》方《郓州溪堂诗》,则又如他人所作也。
《罗池庙碑》古本,以"涉有新船"为"步有新船","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作"秋鹤与飞"。
欧阳永叔以"步有新船"是,而"秋鹤与飞"为不然。
说者以是为欧韩文字之分,盖笃论也。
余尝以三言评子厚文章曰:"其大体似纪渻子,养斗鸡。 在中朝时,方虚骄而恃气;永州以后,犹听影响;柳州以后,望之似木鸡矣。"
柳子厚《先友记》,乃用《孔子七十弟子传》体。
若《贞符》及《雅则》以《盘诰》诗人之文为祖矣。
东坡辨《黄楼赋》非作于子由,此所谓欲盖而彰之也。
《却扫编徐州黄楼》,东坡所作,而子由为之赋,东坡自书。
韩退之《画记》,东坡以为甲乙帐,而秦少游乃效之作《五百罗汉记》,人心之不同如此。
喻子才道,王侍郎刚中语云:"文字使人击节赏叹,不如使人肃然生敬。"
"案,此条据《说郛》本增入。 " 张文潜见富郑公《神道碑》,至论赵济处,曰:"公文固奇,欲加‘一’字可否?"遂改云:及英宗神宗之世,公老矣。
功在史官,德在生民。
北敌西戎视公进退以为中国轻重,而一赵济敢摇之。”
"一"字,固文字关纽也。
余顷见喜祐一诏《罢茶盐法》,读之数十过,不能去手,每叹息,以为真王言。
既而观《欧阳文忠集》,乃欧笔也。
欧文温润,尤宜纶诰之词。
其言有"私藏盗贩,实繁有徒。 严刑重诛,情所不忍。 是于江湖外数千里设陷阱而陷吾民也。"
《东坡志林》云:"尝欲仿《盘谷序》作一文字,竟不能成文章。 态度如风云变灭,水波成文,直因势而然。 必欲执一时之迹,以明定体,乃欲系风捕影也。"
余尝问王子世云:"苏氏为纵横之学如何?"曰:"有之。"
时案上有《庄子庙记》,云:"只此记中,谓庄子于孔氏,阳挤而阴助之。"
此语亦纵横家流也。
自古称齐名甚多,其实未必然。
如姚宋,则宋之守正非姚比也。
韩柳元白四人,出处邪正不同。
人言刘白,而刘之诗文亦胜白公。
至如近代欧梅苏黄,而子瞻文章去黄远甚,黄之诗律,苏亦不逮也。
内外二制,以润色王言,布告天下为职,一字重轻皆系国体。
喜则升之九天,怒则挤之九地,此为何理?要须褒贬之间示有惩戒。
如骆宾王诋武后,读之但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处乃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武氏犹知此,况天下有识之士乎?
江淮春夏之交多雨,其俗谓之梅雨也,盖夏至前后各半月。
或疑西北不然。
余谓东南泽国,春夏天地气交,水气上腾,遂多雨,于理有之。
或谓月受日之光,至望则光满,非也。
日月内涵阴阳,月之阴有时而消长,阳亦随之。
故光有圆缺,至望则月之光自满,适与日望,非受日之光。
沈存中云:"世多指脾为黄庭,有名而无形炁也,冲虚而无方物者也。"
又云:"肾有左右,所以为坎离。 坎离交,而滋五藏,如干坤之生六子。"
余谓:"知脾非黄庭而谓坎离为两肾,何异于鉁兄之臂而曰姑徐徐也?"
承平时,茶酒班殿侍,系四五重颜色裹肚。
先是,京师以竹盛五色线,拽之为戏,谓之变线。
又以殿侍所系裹肚似之,故亦谓之变线。
今不复系如许裹肚,但有义带数条耳"杨宜之侍郎云其前母吕氏舅有为之者"。
古人多用"转蓬",竟不知何物。
外祖林公使辽,见蓬花枝叶相属,团栾在地,遇风即转。
问之,云"转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