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演义 第十二卷 剪劣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宫阙成仇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北史演义
《北史演义》 第十二卷 剪劣马英雄得路 庇幸臣宫阙成仇 杜纲

话说六浑当日脱身而行,料洛周必不干休,定有追兵到来,谓众人曰:"若追兵到来,既要厮杀,又要照顾家眷,势难两顾。 不如孙、蔡两兄保着车仗人口先走,我与士真、子茂在此杀退追兵,随即赶上。"

尉景道:"此计甚妥。"

于是家眷先行,三人勒马以待。

时近更余,果见后面火把齐明,喊声大振。

贺拔文兴追至,大叫:"六浑休走,我主待你不薄,奈何背主而逃?此非好男子所为。"

六浑答道:"你是贺拔文兴,正要与你说明。 我们住在牛豆山,原无意相从。 你说洛周慷慨英雄,真心待人,故俯首相从。 原来是一无知小子,妒贤嫉能。 我等相随一载,虽无大功,亦无大罪,奈何设宴山中,图害我等性命?汝速回去,将吾言回复洛周,并非吾等不别而行也。"

文兴无言回答。

又见三人挺枪相待,自料敌他不过,只得收转人马回去。

六浑出得上谷岭,天已大明。

后面又有喊声,疑追兵复至,谓众人曰:"洛周兵力精强,我们寡不敌众,急急向前,不可回马与战。"

昭君与端娥、端爱、高澄乘一牛车。

澄方六岁,数堕车下。

欢怒其羁迟,欲弯弓射之。

昭君大惊,高叫段荣曰:"段将军速救我儿!"段荣飞身下马,抱起高澄,归于马上,加鞭急走。

行了一日,天色又晚,荒野中并无宿店,投一野寺权住。

时天气初寒,风雨暴至。

众人皆仓皇就路,衣衫单薄,不免饥寒。

昭君亲燃马矢,作饼与六浑充饥。

次日起行,六浑欲南奔葛荣。

将近瀛州,闻葛荣强暴甚于洛周,谓众人曰:"一误岂容再误。"

尉景曰:"前路茫茫,今将曷归?"段荣曰:"吾闻北秀容尔朱天宝兵力强盛,大招贤士,若往投之,断无不纳。"

六浑曰:"吾从洛周一年,今往投之,倘以反贼视我,加我以罪,我将何逃?"蔡俊曰:"有刘贵、司马子如数人在彼,必能为我先容,可无忧也。"

于是六浑与五人同入并州,先借旅寓安顿家小,然后段荣去寻刘贵。

却说贵在秀容最为荣所信任,一日从城外归来,忽见一人在马上呼曰:"刘君别来无恙?"视之,乃段子茂也。

即忙下马相见,问道:"子茂何来?阔别二年,常怀想念。 未识六浑及众友近况若何?"子茂道:"六浑、尉景等俱在此了,专望兄去相叙。"

因把前事细诉一遍。

刘贵大喜,遂并马入城来见六浑。

六浑见了刘贵,握手相慰,便将来投尔朱之故细细说了,要他引进。

刘贵道:"尔朱慕名久矣。 今日一见,必获重用,无忧不得志也。"

司马子如、厍狄干、贾显智、侯景、窦泰闻得六浑到了,陆续来望,相见皆大喜。

刘贵道:"诸君在此叙旧,我先见讨虏,诉知六浑来意,明日便好进见。"

众皆称善。

刘贵起身,忙到府门。

值荣在城外桃林寨着兵,便往桃林寨求见。

荣召入,贵在帐前拜贺曰:"主公大业将成,又有高贤来助了。"

荣问:"何人?"答道:"高贺六浑并有亲友数人同来相投。"

荣闻六浑至,大喜问:"在何处?"答道:"在旅店中,明日来参。"

荣曰:"我慕其人久矣,速来一会。"

便令小校备马,同刘贵去接。

六浑不敢迟延,忙来进谒。

荣令别将迎之入帐,六浑见荣再拜,荣欠身请起,赐坐帐下。

荣初闻刘贵之言,以六浑为人中之杰,气象异常。

今见其精神憔悴,形容枯槁,殊失所望。

问劳数句,不甚深言,欢即辞退。

刘贵暗忖道:"天宝平日闻名起慕,今日相见何反淡然?"因留六浑到家,排酒洗尘。

忽报讨虏有命,六浑有甚亲友,皆令明日来见。

贵应诺。

是夜,六浑宿于刘贵家,贵私语六浑曰:"君才能盖世,奈与洛周同反,今唯在此立功,以盖前愆,勿生退志。"

六浑以为然。

次日,贵出全付衣服与六浑更换。

令人请尉景、段荣、蔡儁、孙腾同至家中,齐入帅府。

荣皆礼待,署为将军。

六浑虽在军中,未获重用。

一日,上帐参谒,荣往厩中看马,诸将随侍。

见一马甚猛,四面皆以铁栏围之。

六浑曰:"此马何故防卫甚严?"荣曰:"此马号为毒龙,莫能御他。 往往蹄啮伤人,人不敢近。"

欢细视之曰:"良马也。 胸项间有旋毛一丛,故此作孽。 若剪而去之,必足为明公用也。"

荣曰:"吾数使人剪之,毛不能去,反为所害。 故弃而置之,锁缚厩中。"

六浑曰:"欢请为明公剪之。"

荣曰:"奈何以一马而杀壮士。"

欢固请。

荣许之,就把胡床坐下,诸将两旁侍立。

命六浑往厩中牵马。

毒龙一见栏开,双蹄并起,挣断铁索,奔出厩外,腾踔跳跃,势甚猛烈。

六浑当前拦住,喝道:"你虽畜类,亦有性灵。 既受豢养,自当任人驾驭,何得蹄啮杀人?我为你改恶为良,异日立功边上,方显尔能。"

毒龙听了,顿时收威敛迹,伏地低头。

六浑贴近马身,不加羁绊,剪去旋毛。

众人皆为危惧,六浑神色自若,以旋毛献上。

荣大喜道:"果然名不虚传,毒龙杀人多矣,卿乃独能制之。"

欢曰:"御恶人亦犹是矣。"

荣奇其言,便道:"此马即以赐卿,卿为我试之。"

六浑腾身上马,那马放开四足,风驰电掣,团团走了几遍。

六浑见有旗杆木竖在百步外,忙取随身弓箭,连发三矢皆中木上。

众皆喝采。

荣亦大喜,起身归帐,屏去左右,独留六浑,赐坐帐下,以时事访之。

六浑告荣曰:"闻公有马十二谷,皆以色别为群,不知明公蓄此何用。"

荣曰:"试言汝意若何?"欢曰:"今天子暗弱,太后淫乱,嬖孽专权,宵小乱政,朝纲不振极矣。 以明公之雄武,乘时奋发,讨郑俨、徐纥之罪,以清君侧,天下孰不俯首畏服,惟命是听?如是则大功立致,霸业可成。 此贺六浑志也。 明公岂有意乎?"荣曰:"卿言正合我意。"

两下情投意合,倾心吐胆,谈至更深,六浑始退。

次日,尔朱荣移兵屯于晋阳,诸将皆从。

六浑家眷住上党坊内,尉、段、蔡三家皆就傍居住。

六浑从军晋阳。

当是时,洛周侵掠蓟南,势益猖獗;念生夺了岐州,官兵累败;葛荣据了信都,都督裴衍被杀。

其后杜粲杀了莫折念生,占了秦州;葛荣并了洛周之众,兵势益大,横行河北。

萧宝寅出师累年,靡费不资,屡次丧败,惧朝廷见责,内不自安,定计欲反。

行台郎中苏湛哭而止之曰:"王本以穷鸟投入,朝廷假王羽翼,荣宠至此。 属国步多艰之日,不竭忠报德,乃欲乘人间隙,遽行守关问鼎之事。 魏国虽衰,天命未改。 且王之恩义未洽于民,但见其败,未见其成,王若行此,我恐荆棘必生于斋阁也。"

宝寅不纳,遂反,自称齐帝,改元隆绪。

正平薛凤贤、薛修义亦聚众河东,分据盐池,攻围蒲坂,东西连结以应宝寅。

远近大震。

尔朱荣谋于欢曰:"关西皆反,我欲发兵讨贼,何者最先?"欢曰:"平外贼易,除内贼难。 公但养精蓄锐,先除朝内之贼,则外贼可指挥而定也。"

荣以为是。

于是日伺朝廷之隙,按兵以待。

再说孝明帝即位十二载,年已十八,朝政一无所预。

太后私幸郑俨诸人,虑帝年长知其所为不谨,于宫中多树耳目,务为壅蔽。

凡帝亲爱者,恐其传言泄漏,百计去之。

时有密多道人善能胡语,帝宠之。

又有鸿胪少卿谷会治、通直散骑谷士恢,皆帝所宠信,朝夕侍于禁中。

太后忌之。

孝昌二年二月,帝奉太后宴于御园。

谷士恢侍侧,太后曰:"谷卿聪明多才,必知吏事,令为晋州刺史何如?"士恢心怀帝宠,不愿出外,良久不答。

太后再言之,帝曰:"士恢年少,难当方面之任,母后勿遣。"

次日,太后坐便殿,召士恢曰:"我命卿为晋州刺史,如何违我?"士恢曰:"容臣入别至尊。"

太后不许,士恢再四恳告。

郑俨在旁奏曰:"此等小臣敢违陛下之旨,不斩之无以警后。"

太后即命斩之。

帝在宫中不知士恢已死,命内侍召之。

内侍回奏云:"士恢已被太后斩讫。"

帝失色,惊问:"士恢何罪?"内侍言:"太后欲以为晋州刺史,士恢不从,中书郑俨奏斩之。"

帝怒,称疾不出。

太后使宫女来问,帝不答。

太后亲至显阳殿,问帝何疾。

帝曰:"我怒谷士恢,受朕深恩,今往晋州,不来一辞。 我欲封剑斩之,取其首级来视!"太后闻帝言,已知左右奏知,谓帝曰:"谷士恢一介小臣,敢违我命,抗言犯上,吾故斩之。 实未至晋州也。"

帝曰:"士恢死乎?"太后曰:"然。"

帝曰:"得见其首乎?"太后命左右取首进之,帝见首痛哭流涕曰:"此郑俨杀汝耳,吾当报之。"

太后大惊曰:"帝误矣,我自杀之,于俨何涉?帝为万乘主,岂少此等人入侍左右而为此感伤?"帝恐伤太后之意,命以厚礼葬之。

俨知帝怒及己,又奏太后道:"士恢虽死,密多道人、谷会治尚在帝侧。 二人仇我更深,必除之为妥。"

太后曰:"易耳。"

命俨暗招刺客,杀密多于城南大巷。

帝怒,严旨搜捉贼人,限在必得,已心疑太后所为。

未几,又报谷绍达被太后赐死。

帝怒甚,忿忿走入紫华宫,谓卢妃曰:"朕以太后之故,郑俨、徐纥内宫不禁往来。 今朕所宠信者,太后必欲置之死地,未识何意。"

卢妃奏曰:"陛下深居九重,朝权皆归国母,陛下所宠焉能得保性命?"

帝曰:"吾杀徐、郑以报之何如?"妃曰:"徐、郑朝夕在宫,太后所宠,陛下焉得杀之?"帝曰:"太后与郑有私乎?"妃曰:"妾不敢说,愿陛下留心察之。 且陛下还宜加意自防,勿为奸人所算。"

帝闻之,益闷闷不乐。

是夜,宿紫华宫中。

次日傍晚,帝密敕北宫宦侍,夜来不许锁断嘉福殿门。

一更后,随了数个宫人,行至嘉福殿后驎和阁下,闻阁上有笑语声,帝问:"何人在阁?"宫人悄悄奏道:"太后与尚书郑俨宿于阁上。"

帝知太后不谨是实,长叹一声,忙即回步退出。

明日,宫人奏知太后,言帝昨宵至此,太后之事俱已知之,长叹而去。

太后大惊曰:"谁为是儿言之,私来窥我?"

郑俨失色,跪于太后前曰:"事露,帝不能奈何陛下,臣今死矣。"

太后曰:"毋恐,有我在,断不令卿遭诛也。"

俨拜谢曰:"若得陛下作主,臣等方敢常侍左右。"

因斩司宫者数人,以其失于防守,纵帝得入也。

帝闻之益怒。

自此母子遂成嫌隙,两宫不相往来。

但未识后事如何,且听下回细述。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