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
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
历夏、殷之季。
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
其妻契和氏,摧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
周时,裔孙日干,聚于益寿氏女婴敷。
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
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
在魏者为段干大夫,段干木其后也。
别孙忄里为魏文侯兴富国之术焉。
在赵者曰昙,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后也。
在秦者名兴族,为将军。
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郑公。
伯祐生二子,平燕、内德。
子信为秦将,虏燕太子丹。
信孙元旷,仕汉为侍中。
元旷弟仲翔,位太尉。
仲翔讨叛羌于素昌,一名狄道。
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
《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
仲翔曾孙广,仕汉,历文、景、武三帝,位前将军,立功沙漠。
广子当户、椒、敢。
当户子陵,战殁匈奴。
椒。
敢历侍中、郎中令、关内侯。
生子禹,位至侍中。
并事具《史》、《汉》。
禹生承公。
承公生蜀郡太守先。
先生长宗。
长宗生博士况。
况生孝廉本。
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
次公生临淮太守轨。
轨字逸文,生积弩将军隆。
隆字业绪,生雍。
雍字俊熙,仁魏,历尚书郎、济北、东莞二郡太守。
雍生柔。
柔字德远,晋举秀才,为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
柔生弇,字秀子,高亮果毅,有智局。
晋末大乱,与从兄卓居相国晋王保下。
卓位相国从事中郎,保政刑不修,卓率宗族奔于张寔,弇亦随焉。
因仕于张氏,为骁骑左监。
弇本名良,妻姓梁氏。
张骏谓弇曰:"卿名良,妻又姓梁,令子孙何以目其舅氏?昔耿弇以弱年立功,启中兴之业,吾方赖卿,有同耿氏。"
乃使名弇。
历天水太守、卫将军,封安西亭侯。
卒,年五十六,赠武卫将军,建初中,追谥景公。
子昶,字仲坚,幼有名誉,年十八而亡。
建初中,追谥简公。
凉武昭王皓,字玄盛,小字长生,简公昶之子也。
遗腹而诞,祖母梁氏,亲加抚育。
幼好学,性沈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长文义。
及长,颇习武艺,诵孙、吴兵法。
常与吕光太史令郭霡及其同母弟宋繇同宿。
霡起谓繇曰:"君当位极人臣,李君必有国土之分。 家有騧黄马生白额驹。 此其时也。"
及吕光之末,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昭王为效谷令。
而敦煌护军冯翊郭谦、沙州中从事敦煌索仙等以昭王温毅有惠政,推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
昭王初难之。
会宋繇仕于业,告归,言于昭王曰:"兄忘郭霡言邪?白额驹今已生矣!"昭王乃从之。
寻进号冠军将军,称籓于业。
业僭称凉王,其右卫将军索嗣构昭王于业,乃以嗣为敦煌太守,率骑而西,昭王命师击走之。
于是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昭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依窦融故事。
昭王乃赦境内,建元号庚子,追崇祖考,大开霸府,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备置僚寀。
广辟土宇,屯玉门、阳关,大田积谷,为东讨之资。
立靖恭堂以议朝政,阅武事焉。
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亲为序颂,以明鉴诫之义。
当时文武群公僚佐,亦皆图赞所志。
五年,改元为建初。
遣舍人黄始、梁兴间行归表于晋。
是岁,乃自敦煌徙都酒泉。
又以表未报,复遣沙门法泉间行通表建鄴。
于时百姓乐业,请勒铭酒泉,乃使儒林祭酒刘彦明为文,刻石颂德。
又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鸠等集于园间。
群下以为白祥,金精所诞,皆应时邕而至;又有神光、甘露、连理、嘉禾众瑞,请史官记其事。
昭王从之。
上巳日,宴于曲水,命群僚赋诗,昭王亲为之序。
于是写诸葛亮训诫以勖诸子焉。
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所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薨,谥曰武昭王,庙号高祖,陵号建世,武昭王十子,谭、歆、让、愔、恂、翻、豫、宏、眺、亮。
世子谭早卒。
后主讳歆,字士业,武诏王第二子也。
武昭王薨,府僚奉为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护羌校尉,大赦境内,改元为嘉兴。
尊母尹氏为太后。
在位四年,为沮渠蒙逊所败,国亡。
武昭王以魏道武皇帝天兴二年立,后主以明元皇帝泰常五年而亡,据河右凡二世,二十一年。
世子重耳奔于江左,遂仕于宋。
后归魏,位恒农太守,即皇室七庙之始也。
后主弟让,字士逊,雅量凝重,善于谋略,位宁朔将军,领西羌校尉、辅国将军、晋敦煌太守、新乡侯,赠骠骑大将军,谥曰穆。
让弟愔,字士正,位晋昌、敦煌太守。
愔弟恂,字士如,有干略,位酒泉、敦煌太守,遇家国之难而终。
恂弟翻,字士举,小字武疆,英雄秀出,有雄略,位车骑将军,祈连、酒泉、晋昌郡太守。
翻弟豫,字士宁,位西海太守。
豫弟宏,字士赞,位前将军、中华令。
宏弟眺,字士远,位左将军。
眺弟亮,字士融,位右将军。
宝字怀素,小字衍孙,晋昌太守翻之子也。
沈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
遇家难,为沮渠蒙逊囚于姑臧。
岁余,与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
其遗众之归附者,稍至二千,宝倾身礼接,甚得其心,众皆为之用,每希报雪。
属太武遣将讨沮渠无讳于敦煌,无讳捐城遁走。
宝自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先业,遣弟怀达,奉表归诚,太武嘉其忠款,拜怀达散骑常侍、敦煌太守;别遣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已下,听承制假授。
真君五年,因入朝,遂留京师,拜外都大官。
转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还除内部大官。
文成初,代司马文思镇怀荒,改授镇北将军。
太安五年薨,年五十三,诏赐命服一袭,赠以本官,谥曰宣。
有六子,承、茂、辅、佐、公业、冲。
公业早卒。
承字伯业,少有谋略。
初,宝欲归款,僚庶多有异议。
承时年十三,劝宝速定大计,于是遂决。
宝仍令承随表入贺。
太武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侯。
后遭父忧,居丧以孝闻。
承应传先封,以自有爵,乃以本封让弟茂,时论多之。
承方裕有鉴裁,为时所重。
文成末,以散侯出为龙骧将军、荥阳太守,为政严明,甚著声称。
延兴五年卒,时年四十五,赠使持节、大将军、雍州刺史,谥曰穆。
长子韶,字元伯,学涉有器量,与弟彦、虔、蕤并孝文赐名焉。
韶雅为季父冲所知重。
延兴中,补中书学生,袭爵姑臧侯,除仪曹令。
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
迁给事黄门侍郎。
后依例降侯为伯,兼大鸿胪卿,黄门如故。
孝文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
韶对曰:"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墓,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
帝称善。
迁太子右詹事,寻罢左右,仍为詹事、肆州大中正。
出为安东将军、兗州刺史。
帝自鄴还洛,韶朝于路,帝言及庶人恂事曰:"卿若不出东宫,或未至此也。"
宣武初,征拜侍中,领七兵尚书,除抚军将军,并州刺史。
以从弟伯尚同咸阳王禧之逆,免除官爵。
久之,兼将作大匠,敕参定朝仪律令。
及吕苟儿反于秦州,除抚军将军、西道都督,行秦州事,与右卫将军元丽,率众讨之。
事平,即真,玺书劳勉,复其先爵。
时陇右新经师旅,百姓多不安业,韶善抚纳,甚得夷夏之心。
孝明初,自相州刺史入为殿中尚书,行雍州事,后除中军大将军、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
清简爱人,甚收名誉,政绩之美,声冠当时。
明帝嘉之,就加散骑常侍,迁车骑将军,赐剑珮、貂蝉各一具,骅骝马一匹,并衣服寝具。
韶以年及悬车,抗表逊位,优旨不许。
转定州刺史,常侍如故。
及赴中山,冀州父老皆送出西境,相聚而泣。
二州境既连接,百姓素闻其德,州内大安。
正光五年,卒于官,年七十二。
诏赠帛七百匹,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文恭。
既葬之后,有冀州兵千余人,戍于荆州,还径韶墓,相率培冢,数日方还,其遗爱如此。
永安中,以克定秦、陇功,追封安城县开国伯,邑四百户。
长子玙,字道璠,温雅有识量。
魏永平二年,释褐太尉府行参军,累迁尚书仓部郎中。
后汝南王悦为司州牧,悦性质疏冗,情识不伦,朝廷以玙器望兼美,闲于政事,擢为悦府长史,兼知州务。
甚得毗赞之方,因除司州别贺。
迁光禄少卿。
永安初,以本官兼度支尚书,袭封安城县伯,又除司徒右长史,仍兼尚书。
及迁都于鄴,留玙于后,监掌府藏。
及撤运宫庙材木,以明干见称。
加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寻兼给事黄门侍郎,监典书事。
出为东徐州刺史,为政清静,人吏怀之。
解州还,以老疾,不求仕进。
齐受禅,追玙兼前将军,导从于圜丘行礼。
又摄护军,陪神武神主入太庙。
玙意不愿策名两朝,虽以宿德耆旧被征,过事即绝朝请。
文宣亦曾命玙预华林宴,顾访旧事,甚重之。
天保四年卒,年七十二。
子诠,字世良,任城郡守,赠泾州刺史。
子伯卿,太师府参军事。
伯卿子师上,聪敏好学,雅有词致。
外祖魏收无子,惟有一女,生师上,甚爱重之,童祇便自教属文,有名于世。
后与范阳卢公顺俱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
与博陵崔君洽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之康寺三少,为物论推许若此。
隋炀帝居蕃,奏为王府记室,终于扬州。
诠弟谧,字世安,位高阳郡守、司农卿、安州刺史。
谧子千学,齐武平中尚神武女浮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南青州刺史。
谧弟诵,字世业,位假仪同三司、临漳令。
诵弟世韫,太子舍人、殿中郎。
玙子孙繁衍,行人号其宅为李东徐村。
玙弟瑾,字道瑜。
美容貌,有才学,特为韶所锺爱。
清河王怿甚知赏之。
怿为司徒,辟参军事。
转著作郎,稍迁通直散骑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王遵业、尚书郎卢观典修仪注。
王、卢即瑾之外兄。
临淮王彧谓瑾等三俊,共掌帝仪,可谓舅甥之国。
及明帝崩,上谥策文,瑾所制也。
庄帝初,于河阴遇害,年三十九,赠冠军将军、齐州刺史。
子产之,字孙侨。
容貌短陋,而抚训诸弟,爱友笃至。
其舅卢道将称之曰:"此儿风调,足为李公家孙。"
位北豫州司马。
子仲膺,字公祀。
以学行称,位太子洗马。
仕周,为东京少吏部上士。
隋开皇中,卒于荆州总管司马。
产之弟茜之,字曼容,清通,好文学。
齐天保初,历太子洗马,行阳翟郡守,为政清静,吏人称之。
迁尚书考功郎中,遇文宣昏纵,见害,时人冤之。
茜之弟寿之,位梁州中从事,性贞介,不负于人。
寿之弟礼之,位司徒骑兵参军。
与妻郑氏相重,妻先亡,遗言终不独死。
未几,礼之脚上发肿,梦妻云,煮小麦渍之即差,如其言,反创而卒。
礼之弟行之,字义通,小字师子。
简静,善守门业,多识前言往行,而不以文学自名。
居丧尽礼,与兄弟深相友爱。
仕齐,历位都水使者、齐郡太守,带青州长史。
任城王敬惮之,州人号曰李御史。
仕周,为冬官府司寺下大夫。
隋开皇初,封固始县男,除唐州下溠郡太守,称疾不行,卒。
行之风素夷坦,为士友所称。
其舅子卢思道深所爱好,常赠诗云:"水衡称逸人,潘、杨有世亲,形骸预冠盖,心思出嚣尘。"
时人以为实录。
及疾,内外多为求医,行之曰:"居常待终,士之道也。 贫既愈富,何知死不如生?"一皆抑绝。
临终,命家人薄葬,口授墓志以纪其志曰:"陇西李行之,以某年某月终于某所。 年将六纪,官历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虽硕德高风,有倾先构;而立身行己,无愧夙心。 以为气变则生,生化曰死,盖生者物之用,死者人之终,有何忧喜于其间哉!乃为铭曰:人生若寄,视死如归。 茫茫大夜,何是何非。"
言终而绝,二子,夷、道。
行之弟凝之,字惠坚。
光州中从事,非其所好,僶俛而就,秩满,径还冀州枣强野舍。
凝之明本草药性,恒以服饵自持,虽年将耄及,而志力不衰。
笃好古文,精心典礼,以之终老,未尝懈倦。
隋仁寿中卒。
产之兄弟,并有器望。
邢子才为礼之墓志云:"食有奇味,相待乃餐,衣无常主,易之而出。"
时以为实录。
诸归相亲,皆如姊妹。
茜之死,诸弟不避当时凶暴,行丧极哀。
赵郡李荣来吊之,叹曰:"此家风范,海内所称,今始见之,真吾师也。"
欲与连类,即日自名劳之。
瑾弟赞,字道璋。
少有风尚,辟司徒参军事。
卒,赠汉阳郡太守。
子脩年,开府参军,早亡。
韶弟彦,字次仲,有学业。
孝文初,举秀才,除中书博士,转谏议大夫。
后因考课,降为元士。
寻行主客曹事,徙郊庙下大夫。
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
孝文南伐,彦谏曰:"臣以为蕞尔江、闽,未足亲劳銮驾。"
频表虽不见纳,而以至诚见嘉。
及六军次于淮南,征为广陵王羽长史,加恢武将军、西翼副将。
军还,除冀州赵郡王干长史。
转青州广陵王羽长史,带齐郡太守。
征为龙骧将军、司徒右长史,转左长史、秦州大中正。
出行扬州事,寻征拜河南尹,还至汝阴,复敕行徐州事。
寻徽拜平北将军、平州刺史,迁平东将军,徐州刺史。
延昌二年夏,大霖雨,川渎皆溢。
彦相水陆形势,随便疏通,得无淹渍之害。
朝廷嘉之,频诏劳勉。
入为河南尹,迁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勋,转度支尚书。
出为抚军将军、秦州刺史。
时破六韩拔陵等反于北镇,二夏、豳、凉,所在蜂起,而彦刑政甚严。
正光五年六月,城人薛珍、刘庆、杜超等因四方离叛,突入州门害彦,推其党莫折大提为帅。
永安中,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曰孝贞。
子燮,字德谐,少有风望,位司徒主簿。
卒,赠太常少卿。
子士万,有雅望,位高都太守。
燮弟爽,字德明。
弟充,字德广。
弱冠,太学博士。
大将军萧宝夤西讨,德广为行台郎,募众而征,战捷,乃手刃仇人,啖其肝肺。
觉宝夤有异志,挺身归阙,朝廷加爵,辞而不受。
宝夤遂与万俟丑奴同反,大行台尔天光讨之,请德广为从事中郎。
天光用其计,遂定秦、陇。
以功除中散大夫。
痛父非命,终身不食酒肉。
妹夫卢元明嗟重之。
子士英,有文才,王遵业以女妻之。
次僧伽,修整笃业,不应辟命。
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竟如其言。
尚书袁叔德来候僧伽,先灭仆从,然后入门,曰:"见此贤,令吾羞对轩冕。"
及卒,叔德为怀旧诗曰:"平生寡俗累,终身无世言。"
其见重如此。
僧伽弟法藏,内清介,位员外郎。
德广弟德显,位散骑侍郎,赠东秦州刺史。
德显弟德明,敦重有器局,位高阳太守,赠光禄少卿、光州刺史。
彦弟虔,字叔恭。
太和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转冀州骠骑府长史、太子中舍人。
宣武初,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清河太守。
属京兆王愉反,虔弃郡奔阙。
宣武闻虔至,谓左右曰:"李虔在冀州日久,恩信著物,今拔难而来,众情自解矣。"
乃授虔别将,令军前慰劳。
事平,转长乐太守。
延昌初,冀州大乘贼起,令虔以本官为别将,与都督元遥讨平之。
迁后将军、燕州刺史。
还为光禄大夫,加平西将军,兼大司农。
出为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兗州刺史。
追论平冀州之功,赐爵高平男。
还京,除河南邑中正,迁领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孝庄初,授特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又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永安三年薨,年七十四,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宣景。
长子唤,字仁明,位尚书左外兵郎。
庄帝初,于河阴遇害,年四十,赠度支尚书、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子裒,章武郡守。
裒弟匹,汲郡守。
并以干局见知。
唤弟仁曜,位员外散骑侍郎、太尉录事参军。
与兄唤同于河阴遇害,年三十八,赠散骑常侍、左将军、兗州刺史。
子捴,字道炽,学尚有风仪。
魏武定中,司空长流参军。
齐天保末,为尚书郎,终于光州司马。
仁曜弟皓,字仁昭,位散骑侍郎。
亦遇害河阴,赠征虏将军、凉州刺史。
子士元、士操、武定中,并仪同开府参军事。
皓弟晓,事列于后。
虔弟蕤,字延宾,历步兵校尉、东郡太守、司农少卿。
卒,赠龙骧将军、豫州刺史。
子谚,字义兴。
有干局,起家太学博士,领殿中侍御史,稍迁东郡太守。
庄帝初,济、广二州刺史,加散骑常侍。
节闵时,与第三弟通直散骑常侍义真、第七弟太常少卿义邕同为尔硃仲远所害。
义邕,庄帝居籓之日,以外亲,甚见亲昵。
及即位,特蒙信任。
尔硃荣之诛,义邕预其事,由是并及祸。
节闵初,谚赠侍中、骠骑将军、吏部尚书、冀州刺史,义真赠前将军、齐州刺史,义邕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谚次弟义顺,司空属。
第四弟义远,国子博士。
庄帝初,并于河阴遇害,赠散骑常侍、征东将军、雍州刺史。
承弟茂,字仲宗。
文成末,袭父爵镇西将军、敦煌公。
孝文初,除长安镇都将,转西汾州刺史,将军如故。
入为光禄大夫,历西兗州刺史,例降为侯。
茂性谦慎,以弟冲宠盛,惧于盈满,以疾求逊位。
孝文不夺其志,听食大夫禄,还私第。
因居中山,自是优游里舍,不入京师。
卒年七十一,谥曰恭侯。
子静,字绍安,袭,位东平原太守。
卒,子遐,字智远,袭。
遐有几案才,位河内太守。
从孝庄南度河,于河阴遇乱兵所害。
事宁,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秦州刺史,封卢乡伯。
静弟孚,字仲安。
恭慎笃厚,历汝南、中山二郡太守。
孝庄初,以外亲超授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出为镇东将军、沧州刺史,加散骑常侍。
孚弟季安,粗涉书史,位北海王颢抚军长史。
颢为关西都督,复引为长史,委以戎政。
卒于军,赠征虏将军、凉州刺史。
茂弟辅,字叔直。
有器望,解褐中书博士,迁司徒议曹掾。
太和中,孝文为咸阳王禧纳其女为妃,除镇远将军、颍川太守,带长社戍。
辅绥怀招集,甚得边和。
卒于郡,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谥曰襄武侯。
长子伯尚,少有重名,弱冠除秘书郎。
孝文每云:"此李氏之千里驹。"
稍迁通直散骑侍郎,敕撰《太和起居注》。
宣武初,兼给事黄门侍郎,坐与咸阳王禧谋反诛。
伯尚弟仲尚,仪貌甚美,少以文学知名。
年二十,著《前汉功臣序赞》,及季父司空冲诔。
高聪、邢峦见而叹曰:"后生可畏,非虚言也。"
起家京兆王愉府参军。
坐兄事,赐死。
仲尚弟季凯,沈敏有识量。
坐兄事,与母弟俱徙边,久之,会赦免。
遂寓居晋阳,沈废积年。
后历位并州安北府长史。
孝明崩,尔硃荣阴图义举,季凯豫谋。
及庄帝践祚,征拜给事黄门侍郎,封博平县侯,加散骑常侍、秘书监、中军将军。
后尔硃世隆以荣之死,谓季凯通知,于是见害。
孝武初,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吏部尚书、定州刺史。
季凯弟延庆,位陈留太守、金紫光禄大夫。
延庆弟延度,卫将军、安德太守。
辅弟佐,字季翼,有文武才干。
孝文初,兼散骑常侍使高丽,以称旨,还拜常山太守、真定县子。
迁怀州刺史,进爵山阳侯,加安南将军、河内公,转相州刺史,所在有称绩。
后拜安远将军,敕与征南将军城阳王鸾、安南将军卢阳乌等攻赭阳,各不相节度。
诸军以敌强故班师,佐逆战,为贼所败,坐徙瀛州。
车驾征宛、邓,复起佐,假平远将军、统军,以功封泾阳县子。
沔北既平,以佐为广阳王嘉镇南府长史,加辅国将军,别镇新野。
及大军凯旋,孝文执佐手曰:"沔北,洛阳南门,卿勉为朕善守。"
孝文崩,遣敕以佐行荆州事。
佐在州,威信大行,边人悦附,前后归者二万许家。
寻正刺史。
宣武初,征兼都官尚书。
卒,年七十一,赠秦州刺史,谥曰庄。
子遵袭。
遵豪爽有父风,卒于司空司马,赠洛州刺史。
子果袭,位司空谘议参军,坐通西魏见杀。
遵弟柬,字休贤。
郡辟功曹,以父忧去职,遂终身不食酒肉,因屏居乡里。
司空、任城王澄嘉其操尚,以为参军事,累迁济州刺史。
卒,赠殿中尚书、相州刺史。
柬弟挺,字神俊,小名提。
少以才学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
历位中书侍郎、太常少卿、荆州刺史。
时梁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板,神俊循抚兵人,戮力固守。
诏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
时寇贼之后,城外有露骸,神俊令收葬之。
征拜大司农。
孝明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足,仍停汲郡,有诏追还。
庄帝即位,以神俊人望,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追论固守荆州功,封千乘县侯,转中书监、吏部尚书。
神俊意尚风流,情在推引人物,尔硃荣有所用人,神俊不从。
见怒,惧,启求解官,除右光禄大夫。
寻属尔硃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人间。
孝武初,归阙,拜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孝静初,除骠骑大将军、华州刺史,入为侍中,薨。
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
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所谙记。
笃学好文雅,老而不辍。
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
荥阳郑伯献常云:"从舅为人物宗主。"
在洛京时,琅邪王诵亦美神俊,故名其子曰俊,庶其似之。
梁武帝雅重其名,常云:"彼若遣李神俊来聘,我当今刘孝绰往。"
其见重如此。
颈多鼠乳。
而性通率,不持检度,至于少年之徒,皆与亵狎。
北迁鄴,于路见狗,温子升戏曰:"为是宋鹊?为是韩卢?"神俊曰:"为逐丞相东走?为共帝女南徂?"沙苑之败,神俊策眇马而走,曰:"丁掾力。"
马倒,曰:"丁掾误我。"
其不拘若此。
既不能方重,识者以此为讥。
丧二妻,又欲娶郑严祖妹,神俊之从甥也。
卢元明亦将为婚。
遂至纷兢,二家阋于严祖之门。
郑卒归元明,神俊惆怅不已。
时人以神俊为凤德之衰。
冲字思顺,承少弟也,本名思冲,孝文改焉。
少孤,为承训养。
承常言,此儿器重非恒,方为门户所寄。
冲雅有大量,随兄至荥阳,时牧守子弟多侵乱人庶,轻有乞夺,冲与承长子韶独清简皎然,无所求取,时人美焉。
献文末,为中书学生,冲善交游,不妄戏杂,流辈重之。
孝文初,以例迁秘书中散,典禁中文字。
以修敕繁慧,渐见宠待,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
旧无三长,唯立宗主主督护,所以我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冲以三正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上之。
文明太后览而称善,引见公卿议之,群臣多有不同。
太后曰:"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常分,包廕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词议虽有乖异,然惟以变法为难,更无异议,遂立三长,公私便之。
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给事中如故。
寻转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
冲为文明太后所幸,恩宠日盛,赏赐月必数千万,进爵陇西公,密致珍宝服御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
冲家素清贫,于是室富。
而谦以自牧,积而能散,近自姻族,逮于乡闾,莫不分及。
虚己接物,垂念羁寒,衰旧沦屈由之跻叙者,亦以多矣,时以此称之。
初,冲兄佐与河南太守来崇同自凉州入国,素有微嫌,佐因构成崇罪,饿死狱中。
后崇子护为南部郎,深虑为冲陷,常求退避,冲每慰抚之。
护后坐赃罪,惧必不济,冲具奏与护本末嫌隙,乞原恕之,遂得不坐。
冲从甥阴始孙贫,来冲家,至如子侄。
有人求官,因其纳马于冲,始孙辄受而不言。
后假方便,借冲。
此马主见冲乘马而不得官,后自陈首始末。
冲闻大惊,执始孙,以状款奏,始孙坐死。
其处要自厉,不念爱恶,皆此类也。
时循旧,王公重臣皆呼名,孝文帝谓冲为中书而不名之。
文明太后崩后,孝文居丧,引见待接有加。
及议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孝文虽自下笔,无不使访焉。
冲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于颜色,虽旧臣戚辅,莫能逮之,俱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
于是天下翕然。
及殊方听望,咸宗奇之。
孝文亦深相仗信,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
及置百司,开建五等,以冲参定典式,封荥阳侯,拜廷尉卿,迁侍中、吏部尚书、咸阳王师。
东宫建,拜太子少傅。
孝文初依《周礼》置夫嫔之列,以冲女为夫人。
及营明堂,诏冲领将作大匠,与司空、长乐公亮共监兴缮。
车驾南伐,加冲辅国大将军,统众翼从。
自发都至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孝文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首之前。
孝文曰:"今大军将迈,公等更欲何云?"冲进,请曰:"发都淫雨,士马困弊,矜丧反旆,于义为允。"
孝文曰:"已至于此,何容停驾!"冲又进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敢以死请。"
孝文大怒曰:"方欲经营宇宙,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
,大司马安定王休、兼左仆射任城王澄等并殷勤泣谏,孝文乃喻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勤而无成,何以示后?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 光宅土中,几亦时矣,王公等以为何如?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迁者右。"
安定王休等相率如右。
前南安王桢进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行,见至德者不议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非常之事。 廓神都以延王业,都中土以制帝京,周公启之于前,陛下行之于后,固其宜也。 请上安圣躬,下慰人望,光宅中原,辍彼南伐。 此臣等之愿,亦苍生幸甚。 群臣咸唱万岁。 孝文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寻以冲为镇南将军,侍中、少傅如故。 委以营构之任,改封阳平郡侯。 车驾南征,以冲兼左仆射,留守洛阳,迁尚书左仆射,仍领少傅,改封清泉县侯。 及太子恂废,冲罢少傅。 孝文引见公卿于清徽常曰:“今徙极中天,创居嵩、洛,虽大构未成,要自条纪略举。 但南有未宾之竖,兼凶蛮密迩,朕取南之计决矣,所行之谋必定。 顷来阴阳卜术之士咸劝,朕今征必克。 此既家国大事,宜其君臣各尽所见。"
冲曰:"征战之法,先之人事,然后卜筮。 卜筮虽吉,犹恐人事未备。 京师始迁,行业未定,加之征战,以为未可。"
帝曰:"仆射之言,非为不合朕意。 然咫尺寇戎,无以自安,理须如此。 若待人事备,复非天时,将若之何?如仆射之言,便终无征理。"
冲机敏有巧思,北京明堂、圆丘、太庙,及洛都初基,安处郊兆,新起宫寝,皆资于冲。
勤志强力,孜孜无怠,且理文簿,兼营匠制,几案盈积,剞劂在前,初不劳厌也。
然显贵门族,荣益六姻,兄弟子侄,皆有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余。
年才四十,而鬓发斑白,姿貌甚美,未有衰状。
李彪之入京也,孤微寡援而自立不群,以冲好士,倾心宗附。
冲亦重其器学,礼而纳焉,每言之入孝文,公私共相援益。
及彪为中尉、尚书,为孝文知待,便谓非复藉冲,更相轻背,唯公坐敛袂而已,无复宗敬之意。
冲颇衔之。
后孝文南征,冲与吏部尚书、任城王澄并以彪倨傲无礼,遂禁止之,奏其罪状。
冲手自作表,家人不知,辞甚激切,因以自劾。
孝文览其表,嗟叹久之。
既而曰:"道固可谓隘也,仆射亦为满矣!"冲时震怒,数责彪前后愆悖,瞋目大呼,投折几案,尽收御史,皆泥首面缚,大骂辱詈。
冲素性温柔,而一朝暴恚,遂发病荒悸,言语乱错,犹扼腕叫詈,称李彪小人。
医药所不能疗,或谓肝藏伤裂,旬余日卒。
时年四十九。
孝文始闻冲病状,谓右卫宋弁曰:"仆射执我枢衡,总厘朝务,使我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怆怀。"
及闻冲卒,为举哀于县瓠,发声悲泣,不能自胜。
诏书褒述其美曰:"可谓国之贤也,朝之望也。"
于是赠司空公,给东园秘器一具、衣一袭,赠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蜡二百斤。
有司奏谥曰文穆。
葬于覆舟山,近杜预冢,孝文之意也。
后车驾自鄴还洛,经冲墓,左右以闻。
孝文卧疾,望坟掩涕久之,遣太常致祭。
及与留京百官相见,皆叙冲亡没之故,言及流泪,其相痛惜如此。
子延寔,字禧,性温良,少为太子舍人。
宣武初,袭父爵清泉县侯。
庄帝即位,以母舅之尊,超授侍中、太保,封濮阳郡王。
延寔以太保犯祖讳,又以王爵非庶姓所宜,抗表固辞,徙封濮阳郡公,改授太傅。
寻转司徒公,出为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东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
尔硃兆入京,乘与幽絷,延实以外戚见害于州馆。
孝武帝初,反葬洛阳,赠使持节、侍中、太师、太尉公、录尚书事、都督、雍州刺史,谥曰孝懿。
长子彧,字子文,尚庄帝姊丰亭公主,封东平郡公,位侍中、左光禄大夫、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
彧性膏侠,尔硃荣之死也,武毅之士,皆彧所进。
孝静初,陷法见害。
寻诏复本爵。
子道端袭。
彧七子,并彭城王勰女丰亭公主所生,以道、德、仁、义、礼、智、信为名。
第四子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仕齐,位琅邪郡守。
义雄弟礼成,最知名。
礼成字孝谐,年七岁,与姑之子兰陵太守荥阳郑颢随魏武帝入关。
颢母每谓入曰:"此儿平生,未尝回顾,当为重器。"
及长,沈深有行检,不妄通宾客。
在魏,历著作郎、太子洗马、员外散骑常侍。
周受禅,拜平东将军、散骑常侍。
于时贵公子皆竟习弓马,被服多为军容。
礼成虽善骑射,而从容儒服,不失素望。
后以军功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爵脩阳侯,拜迁州刺史。
时朝廷有所征发,礼成度以蛮夷不可扰,扰必为乱,上表固谏,武帝从之。
伐齐之役,从帝围晋阳,齐将席毗罗精兵拒帝,礼成力战击退之。
加开府,进封冠军县公,历北徐州刺史、户部中大夫。
礼成妻窦氏早没,知隋文帝有非常之表,遂聘帝妹为继室。
及帝为丞相,进位上大将军,迁司武上大夫,委以心膂,及受禅,拜陕州刺史,进封绛郡公,赏赐优洽。
累迁襄州总管、左卫大将军。
时突厥屡为寇患,缘边要害,多委重臣,由是拜宁州刺史。
以疾征还京,终于家。
子世师,位度支侍郎。
礼成弟智源,有器重。
仕齐,卒于高都郡守。
智源弟信则,方雅廉慎。
齐武平中,位南阳王大司马属。
信则形短,中书侍郎顿丘李若戏之曰:"弟为府属,可谓名以定体。"
信则曰:"名以定体,岂过劣弱?"寻除尚书仓部郎中。
入周,为东京司门下大夫。
隋开皇中,卒于沔州刺史。
彧弟彬,字子儒。
其父延寔既别封,彬袭祖爵清泉县侯。
位中书侍郎,卒于左光禄大夫,赠骠骑大将军、光禄勋、齐州刺史,谥曰献。
子桃杖袭。
彬弟彰,位通直散骑侍郎,从父在青州,同时遇害。
赠左将军、瀛州刺史。
延寔弟休纂,小字锺羌,颇有父风。
位终太子舍人,赠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司徒公、雍州刺史,追封乐涫县公,后进封高阳郡公。
子昂袭。
昂,魏末为广平郡太守,齐天保中,卒于光禄卿。
昂子道隆,有才识,明剖断。
仕齐,位并省尚书左丞。
隋开皇中,为尚书比部侍郎。
休纂弟延孝,位尚书屯田郎中。
于河阴遇害,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进封临颍县公。
韶从弟仲遵,有器业,彭城王勰为定州,请为定州开府参军,累迁营州刺史。
时四方州镇,逆叛相续,营州城内,咸有异心。
仲遵单车赴州,及至,与大使卢同以恩信怀诱,率皆安帖。
后明帝又诏卢同为行台,北出慰劳,同疑人情难信,聚兵将往。
城人刘安定、就德兴等先有异志,谓欲图己,逐仲遵害之。
韶从祖抗,自凉州渡江左,仕宋,历晋寿、安陆、东莱三郡太守。
抗子思穆,字叔仁。
有度量,善谈论,工草隶,为当时所谈。
太和十七年,携家累自汉中归魏,位都水使者。
及车驾南伐,以本官兼直阁将军,从平南阳,以功赐爵乐平子。
宣武践祚,进爵为伯。
累迁京兆内史,在郡八年,颇有政绩。
卒于营州刺史,赠安东将军、华州刺史。
有子十四人。
嫡子斌袭,位散骑侍郎,早卒。
斌兄奖,字道休,为庄帝所亲,超赠思穆卫将军、中书监、左光禄大夫,谥曰宣武。
奖以戚里恩泽,赐爵广平侯。
历中书侍郎、兼散骑常侍、聘梁使主、黄门郎、司徒左长史,行瀛州事。
齐天保初,兼侍中、冀瀛沧三州大使,观察风俗,还,拜魏尹。
卒,赠济州刺史、中书令。
子瑰,位中书舍人黄门郎。
韶族弟琰之,字景珍,小字墨蠡。
少知名,号曰神童,从父冲雅所叹异。
每曰:"兴吾宗者,其此儿乎!"恒资给所须,爱同己子。
弱冠举秀才,不行。
曾游河内北山,便欲有隐遁意。
会彭城王勰辟为行军参军,苦相敦引,冲又遣信喻之,久乃应召。
寻为中尉李彪启兼著作佐郎,修撰国史。
稍迁国子博士,领尚书仪曹郎中,转中书侍郎、司农少卿、黄门郎,修国史。
迁国子祭酒,转秘书监,兼七兵尚书,迁太常师。
孝庄初,太尉元天穆北讨葛荣,以琰之兼御史中尉,为北道军司。
还,除征东将军,仍兼太常,出为卫将军、荆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荆二郢大行台,寻加散骑常侍。
琰之虽以儒素自业,而每语人,言吾家世将种,犹有关西风气。
及至州之后,大好射猎,以示威武。
尔硃兆入洛,南阳太守赵脩延以琰之庄帝外戚,诬琰之规奔梁国,袭州城,遂被囚执。
脩延仍自行州事。
城内人斩脩延,还推琰之厘州任。
孝武初,征兼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永熙二年薨,朝廷悼惜之,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曰文简。
琰之少机警,善谈论,经史百家,无不悉览,朝廷疑事,多所访质。
每云:"崔博而不精,刘精而不博,我既精且博,学兼二子。"
谓崔光、刘芳也。
论者许其博,未许其精,当时议咸共宗之。
又自夸文章,从姨兄常景笑而不许。
每休闲之际,恒闭门读书,不交人事。
常谓人曰:"吾所以好读书者,不求身后之名。 但异见异闻,心之愿也,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岂为声名,疾劳世人也?此乃天性,非为力强。"
前后再居史事,无所编缉。
安丰王延明博闻多识,每有疑滞,常就琰之辨析,自以为不及也。
二子纲、慧,并从孝武帝入关中。
纲位宜州刺史,仪同三司。
子充节,少慷慨,有英略。
隋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位上柱国、武阳郡公、朔州总管。
甚有威名,为虏所惮,后有人谮有谋反,征还京师。
上怒之,充节素刚,忧愤卒。
子大亮。
晓字仁略,太尉虔之子也。
少而简素,博涉经史,早有时誉,释褐员外散骑侍郎,尔硃荣之立孝庄,晓兄弟四人,与百僚俱将迎焉。
其夜,晓衣冠为鼠噬,不成行而免。
其上三兄皆遇害。
晓乃携诸犹子,微服潜行,避难东郡。
行至成皋,为荥阳令天水阎信所疑,辟易左右,谓晓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古人相知,未必在早,必有急难,须悉心以告。 天下岂独北海孙宾硕乎?"晓以能有长者之言,乃具告情实。
信乃厚相资给以免。
永安初,授轻车将军、尚书左右主客郎,仍转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又除前将军、太中大夫。
天平初,迁都于鄴,晓便寓居清河,依从母兄崔甗乡宅。
甗给良田三十顷,晓遂筑室居焉。
时豪右子弟,悉多骄恣,请托暴乱,州郡不能禁止。
晓训勖子弟,咸以学行见称,时论以此多之。
晓自河阴家祸之后,属王途未夷,无复宦情,备在名级而已。
及迁都之后,因退私门,外兄范阳卢叔彪劝令出仕,前后数四,确然不从。
武定末,齐文襄嗣事,高选僚采,召晓及前开府长史房延祐,并为外兵郎。
后徙平西将军、太尉府咨议参军事,除顿丘太守。
天保中,频历广武、东二郡太守,所在有惠政,为吏人所怀。
卒于郡,年五十九,赠本官将军、海州刺史。
三子,伯山、仲举、季远。
超字仲举,以字行于世。
性方雅善制,白析美须眉,高简宏达,风调疏远。
博涉经史,不守章句业,至于吉凶礼制,亲表咸取则焉。
弱冠,仕齐为襄城王大司马参军事。
时尚书左仆射元文遥以令长之徒,率多寒贱,奏请革选,妙尽高资。
仲举与范阳卢昌衡等八人,同见征用。
以仲举为司州修武令。
仲举莅以宽简,吏人号曰宽明。
于时昌衡为平恩令,百姓号曰恩明。
故时称卢、李恩宽之政。
武平初,持节,使南定。
州人并是蛮左,接带边嶂。
仲举具宣朝旨,边服清谧,朝廷大嘉之,还,授晋州别驾。
及周师围晋州,外无救援,行台左丞侯子钦内图离贰,欲与仲举谋,惮其严正,将言而止者数四。
仲举揣知其情,乃谓之曰:"城危累卵,伏赖于公,今之所言,想无他事,欲言而还中止也?"子钦曰:"告急官军,永无消息,势之危急,旦夕不谋,意欲不坐受夷戮,归命有道,于公何如?"仲举正色曰:"仆射高氏恩德未深,公于皇家没齿非答。 臣子之义,固有常道,何至今日,翻及此言!"
子钦惧泄,夜投周军。
城寻破,周将梁士彦素闻仲举名,引与言及时事。
仲举曰:"世居山东,受恩高氏,今国维不张,还劳师众,不能死于臣道,岂敢干非其议。"
士彦曰:"百里、左车,不无前事,想亦得之。"
见逼不已,仲举乃曰:"今者官军远来,方申吊伐,当先德泽,远示威怀,明至圣之情,弘招纳之略,令所至之所,归诚有地,所谓王者之师,征而不战也。"
土彦深以为然,益相知重。
初,城败之后,公私荡然,军人簿帐,悉多亡毁,户口仓储,无所凭据。
事无大小,士彦一委仲举,推寻勾当,丝发无遗,于军用甚有助焉。
鄴城平,仍将家随例入关。
仲举以亲故流离,情不愿住,妻伯父京兆尹博陵崔宣猷留不许去。
固辞,乃得还鄴。
寻有诏,素望旧资,命州郡勒送,仲举惧严命而至。
补秋官宾部上士,深乖情愿,乃取急言归。
隋开皇中,秦王俊镇洛州,召补州主簿。
友人蜀王府记室范阳卢士彦谓仲举曰:"丈人往经征辟,每致推辞,何为徒劳之任,忽尔降德?"仲举笑曰:"屈伸之事,非子所知。"
寻被敕追赴京,朝廷以仲举婆娑州里,责黜左降为隆州录事参军。
寻以疾归,以琴书自娱,优游赏逸,视人世蔑如也。
会朝廷举士,著作郎王劭又举以应诏。
以前致推迁为责,除冀州清江令,未几,又以疾还。
后以资例,授帅都督、洛阳令。
彭城刘逸人谓仲举曰:"君之才地,远近所知,久病在家,恐贻时论,具为武职,差若自安。"
仲举曰:"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所言武职,挂徐君墓树耳。"
竟不起。
终于洛阳永康里宅。
时年六十三,当世名贤,莫不伤惜之。
二子,大师、行师。
大师字君威,幼而爽悟,神情警发,标格严峻,人并敬惮之。
身长七尺五寸,风仪甚伟。
好学,无所不窥,善缀文。
备知前代故事,若指诸掌;商较当世人物,皆得其精。
弱冠,州将贺兰宽召补主簿。
宽当时位望,又与大师年事不侔,初见,言未及终,便改容加敬,曰:"名下故无虚士。 今者非以相劳,自望坐啸有托耳。"
每于私室接遇,恒尽忘年之欢。
俄而以资调补左翊卫率,寻除冀州司户参军。
炀帝初,改州为郡,仍除信都司户书佐。
及大业暮年,王涂弛紊,居官者率多侵渔,皆致润屋;大师独守清戒,无所营求,家产益致窘迫。
郡丞鞠孝稜益相叹服,曰:"后于岁寒,此言于公得之。"
十年,迁渤海郡主簿。
及窦建德据有山东,被召为尚书礼部侍郎。
武德三年,被遣使京师,因送同安公主,遂求和好。
使毕,还至绛州,而建德违约,又助世充抗王师于武牢。
高祖大怒,命所在拘留其使。
世充、建德寻平,遂以谴徙配西会州。
大师少时,尝筮仕长安,遇日者姓史,因使占。
时有从兄子同、妹夫郑师万、河东裴寂同以宿卫简入文资。
各使视即日官位,及将来所至。
史生曰:"裴二及李,皆当依资叙用,然裴君终致台辅。 郑非直今岁虚归,后岁亦当本资不叙。"
指大师曰:"君才虽不灭赵元叔,恐赋命亦将同之。"
言子同亦无远到。
时大师弟行师亦预宾贡,因问史生吉凶。
生曰:"此郎虽非裴君之匹,亦至方伯。"
既而大师及子同、裴寂并以资补州佐。
师万当年差舛,明年而齐资不叙。
师万任益州新都县尉。
及武德初,裴寂任尚书左仆射、魏国公。
大师至是迁播,因独笑曰:"史生之言,于兹验矣。"
行师贞观中历太常寺丞、都水使者、邛州刺史,皆如史生之占。
大师既至会州,忽忽不乐,乃为《羁思赋》以见其事。
侍中、观公杨恭仁时镇凉州,见赋异之,召至河西,深相礼重,日与游处。
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
又各以其本国周悉,书别国并不能备,亦往往失实。
常欲改正,将拟《吴越春秋》,编年以备南北。
至是无事,而恭仁家富于书籍,得恣意披览。
宋、齐、梁、魏四代有书,自余竟无所得。
居二年,恭仁入为吏部尚书,大师复还会州。
武德九年,会赦,归至京师。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中书令房玄龄并与大师亲通,劝留不去,曰:"时属惟新,人思自效,方事屏退,恐失行藏之道。"
大师曰:"昔唐尧在上,下有箕山之节,虽以不才,请慕其义。"
于是俶装东归。
家本多书,因编缉前所修书。
贞观二年五月,终于郑州荥阳县野舍,时年五十九。
既所撰未毕,以为没齿之恨焉。
所制文笔诗赋,播迁及遭火,多致失落,存者十卷。
子庆孙、正礼、利王、延寿、安世。
延寿与敬播俱在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孔颖达下删削。
既家有旧本,思欲追终先志,其齐、梁、陈五代旧事所未见,因于编缉之暇,昼夜抄录之。
至五年,以内忧去职。
服阕从官蜀中,以所得者编次之。
然尚多所阙,未得及终。
十五年,任东宫典膳丞日,右庶子、彭阳公令狐德棻又启延寿修晋书,因兹复得勘究宋、齐、魏三代之事所未得者。
十七年,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时以谏议大夫奉敕修《隋书》十志,复准敕召延寿撰录,因此遍得披寻。
时五代史既未出,延寿不敢使人抄录,家素贫罄,又不办雇人书写。
至于魏、齐、周、隋、宋、齐、梁、陈正史,并手自写,本纪依司马迁体,以次连缀之。
又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
其烦冗者,即削去之。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
始宋,凡八代,为《北史》、《南史》二书,合一百八十卷。
其《南史》先写讫,以呈监国史、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始末蒙读了,乖失者亦为改正,许令闻奏。
次以《北史》咨知,亦为详正。
因遍咨宰相,乃上表。
表曰:臣延寿言:臣闻史官之立,其来已旧,执简记言,必资良直。
是以典谟载述,唐、虞之风尤著;《诰誓》斯陈,殷、周之烈弥显。
鲁书有作,鹿门贻鉴于臧孙;晋乘无隐,桃园取讥于赵孟。
斯盖哲王经国,通贤垂范,惩诫之方,率由兹义。
逮秦书既炀,周籍俱湮,子长创制,五三毕纪,条流且异,纲目咸张。
自斯以后,皆所取则。
虽左史笔削,无乏于时,微婉所传,唯称班、范。
次有陈寿《国志》,亦曰名家。
并已见重前修,无俟扬榷。
泊紫气南浮,黄旗东徙,时更五代,年且三百。
元熙以前,则总归诸晋,著述之士,家数虽多,泛而商略,未闻尽善。
太宗文皇帝神资睿圣,天纵英灵,爰动冲襟,用纡玄览,深嗟芜秽,大存刊勒,既悬诸日星,方传不朽。
然北朝自魏以还,南朝从宋以降,运行迭变,时俗污隆,代有载笔,人多好事,考之篇目,史牒不少,互陈闻见,同异甚多。
而小说短书,易为湮落,脱或残灭,求勘无所。
一则王道得丧,朝市贸迁,日失其真,晦明安取。
二则至人高迹,达士弘规,因此无闻,可为伤叹。
三则败俗巨蠹,滔天桀恶,书法不记,孰为劝奖。
臣轻生多幸,运奉千龄,从贞观以来,屡叨史局,不揆愚固,私为修撰。
起魏登国元年,尽隋义宁二年,凡三代二百四十四年,兼自东魏天平元年,尽齐隆化二年,又四十四年行事,总编为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谓之《北史》;又起宋永初元年,尽陈祯明三年,四代一百七十年,为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谓之《南史》。
凡八代,合为二书,一百八十卷,以拟司马迁《史记》。
就此八代,而梁、陈、齐、周、隋五书,是贞观中敕撰,以十志未奏,本犹未出。
然其书及志,始末是臣所修。
臣既夙怀慕尚,又备得寻闻,私为抄录,一十六年,凡所猎略,千有余卷。
连缀改定,止资一手,故淹时序,迄今方就。
唯鸠聚遣逸,以广异闻,编次别代,共为部秩。
除其冗长,捃其菁华。
若文之所安,则因而不改,不敢苟以下愚,自申管见。
虽则疏野,远惭先哲,于披求所得,窃谓详尽。
其《南史》刊勒已定,《北史》勘校粗了。
既撰自私门,不敢寝默,又未经闻奏,亦不敢流传。
轻用陈闻,伏深战越。
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