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卷六帝纪第六孝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北齐书
《北齐书》 卷六帝纪第六孝昭 李百药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

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重。

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

及文襄执政,遣中书侍郎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

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

每叹云:"虽盟津之师,左骖震而不衄。"

以为能。

遂笃志读《汉书》,至《李陵传》,恒壮其所为焉。

聪敏过人,所与游处,一知其家讳,终身未尝误犯。

同轨病卒,又命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之,性严褊,不适诱训之宜,中被遣出。

帝送出阁,惨然敛容,泪数行下,左右莫不歔欷。

其敬业重旧也如此。

天保初,进爵为王。

五年,除并省尚书令。

帝善断割,长于文理,省内畏服。

七年,从文宣还邺。

文宣以尚书奏事,多有异同,令帝与朝臣先论定得失,然后敷奏。

帝长于政术,剖断咸尽其理,文宣叹重之。

八年,转司空、录尚书事。

九年,除大司马,仍录尚书。

时文宣溺于游宴,帝忧愤表于神色。

文宣觉之,谓帝曰:"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帝唯啼泣拜伏,竟无所言。

文宣亦大悲,抵杯于地曰:"汝以此嫌我,自今敢进酒者,斩之!"因取所御杯尽皆坏弃。

后益沉湎,或入诸贵贱家角力批拉,不限贵贱。

唯常山王至,内外肃然。

帝又密撰事条,将谏,其友王晞以为不可。

帝不从,因间极言,遂逢大怒。

顺成后本魏朝宗室,文宣欲帝离之,阴为帝广求淑媛,望移其宠。

帝虽承旨有纳,而情义弥重。

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

文宣乃立帝于前,以刀环拟胁召被帝罚者,临以白刃,求帝之短,咸无所陈,方见解释。

自是不许笞箠郎中。

后赐帝魏时宫人,醒而忘之,谓帝擅取,遂以刀环乱筑,因此致困。

皇太后日夜啼泣,文宣不知所为。

先是禁友王晞,乃舍之,令侍帝。

帝月余渐瘳,不敢复谏。

及文宣崩,帝居禁中护丧事,幼主即位,乃即朝班。

除太傅、录尚书,朝政皆决于帝。

月余,乃居藩邸,自是诏敕多不关帝。

客或言于帝曰:"鸷乌舍巢,必有探卵之患,今日之地,何宜屡出。"

干明元年,从废帝赴邺,居于领军府。

时杨愔、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以帝威望既重,内惧权逼,请以帝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京畿大都督。

帝时以尊亲而见猜斥,乃与长广王期猎,谋之于野。

三月甲戌,帝初上省,旦发领军府,大风暴起,坏所御车幔,帝甚恶之。

及至省,朝士咸集。

坐定,酒数行,执尚书令杨愔、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于坐。

帝戎服与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入自云龙门,于中书省前遇散骑常侍郑子默,又执之,同斩于御府之内。

帝至东閤门,都督成休宁抽刃呵帝。

帝令高归彦喻之,休宁厉声大呼不从。

归彦既为领军,素为兵士所服,悉皆弛仗,休宁叹息而罢。

帝入至昭阳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出临御坐。

帝奏愔等罪,求伏专擅之辜。

时庭中及两廊下卫士二千余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纶,又被文宣重遇,抚刃思效。

废帝性吃讷,兼仓卒不知所言。

太皇太后又为皇后誓,言帝无异志,唯去逼而已。

高归彦敕劳卫士解严,永乐乃内刀而泣。

帝乃令归彦引侍卫之士向华林园,以京畿军入守门阁,斩娥永乐于园。

诏以帝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佐史进位一等。

帝寻如晋阳,有诏军国大政咸谘决焉。

帝既当大位,知无不为,择其令典,考综名实,废帝恭己以听政。

太皇太后寻下令废少主,命帝统大业。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干明元年为皇建。

诏奉太皇太后还称皇太后,皇太后称文宣皇后,宫曰昭信。

乙酉,诏自太祖创业已来,诸有佐命功臣子孙绝灭,国统不传者,有司搜访近亲,以名闻,当量为立后;诸郡国老人各授版职,赐黄帽鸠杖。

又诏謇正之士并听进见陈事;军人战亡死王事者,以时申闻,当加荣赠;督将、朝士名望素高,位历通显,天保以来未蒙追赠者,亦皆录奏;又以廷尉、中丞,执法所在,绳违按罪,不得舞文弄法;其官奴婢年六十已上免为庶人。

戊子,以太傅、长广王湛为右丞相,以太尉、平阳王淹为太傅,以尚书令、彭城王浟为大司马。

壬辰,诏分遣大使巡省四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搜访贤良。

甲午,诏曰:"昔武王克殷,先封两代,汉、魏、二晋,无废兹典。 及元氏统历,不率旧章。 朕纂承大业,思弘古典,但二王三恪,旧说不同,可议定是非,列名条奏。 其礼义体式亦仰议之。"

又诏国子寺可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请习经典,岁时考试。

其文襄帝所运石经,宜即施列于学馆。

外州大学亦仰典司勤加督课。

丙申,诏九州勋人有重封者,听分授子弟,以广骨肉之恩。

九月壬申,诏议定三祖乐。

冬十一月辛亥,立妃元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皇太子。

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

癸丑,有司奏太祖献武皇帝庙宜奏《武德》之乐,舞《昭烈》之舞;世宗文襄皇帝庙宜奏《文德》之乐,舞《宣政》之舞;显祖文宣皇帝庙宜奏《文正》之乐,舞《光大》之舞。

诏曰可。

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干、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显祖庙庭。

是月,帝亲戎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奔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括总入晋阳宫。

十二月丙午,车驾至晋阳。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圆丘。

壬子,禘于太庙。

癸丑,诏降罪人各有差。

二月丁丑,诏内外执事之官从五品已上及三府主簿录事参军、诸王文学、侍御史、廷尉三官、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二年之内各举一人。

冬十月丙子,以尚书令、彭城王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己酉,野雉栖于前殿之庭。

十一月甲辰,诏曰:"朕婴此暴疾,奄忽无逮。 今嗣子冲眇,未闲政术,社稷业重,理归上德。 右丞相、长广王湛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可遣尚书左仆射、赵郡王睿喻旨,征王统兹大宝。 其丧纪之礼一同汉文,三十六日悉从公除,山陵施用,务从俭约。"

先是帝不豫而无阙听览,是月,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

大宁元年闰十二月癸卯,梓宫还邺,上谥曰孝昭皇帝。

庚午,葬于文靖陵。

帝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

及正位宸居,弥所克励。

轻徭薄赋,勤恤人隐。

内无私宠,外收人物,虽后父位亦特进无别。

日昃临朝,务知人之善恶,每访问左右,冀获直言。

曾问舍人裴泽在外议论得失。

泽率尔对曰:"陛下聪明至公,自可远侔古昔,而有识之士,咸言伤细,帝王之度,颇为未弘。"

帝笑曰:"诚如卿言。 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 此事安可久行,恐后又嫌疏漏。"

泽因被宠遇。

其乐闻过也如此。

赵郡王睿与厍狄显安侍坐,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

显安曰:"陛下多妄言。"

曰:"若何?"对曰:"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而今行之,非妄言耶?"帝握其手谢之。

又使直言。

对曰:"陛下太细,天子乃更似吏。"

帝曰:"朕甚知之,然无法来久,将整之以至无为耳。"

又问王晞,晞答如显安,皆从容受纳。

性至孝,太后不豫,出居南宫,帝行不正履,容色贬悴,衣不解带,殆将四旬。

殿去南宫五百余步,鸡鸣而去,辰时方还,来去徒行,不乘舆辇。

太后所苦小增,便即寝伏閤外,食饮药物尽皆躬亲。

太后常心痛不自堪忍,帝立侍帷前,以爪掐手心,血流出袖。

友爱诸弟,无君臣之隔。

雄断有谋,于时国富兵强,将雪神武遗恨,意在顿驾平阳,为进取之策。

远图不遂,惜哉!初,帝与济南约不相害。

及舆驾在晋阳,武成镇邺,望气者云邺城有天子气。

帝常恐济南复兴,乃密行鸠毒,济南不从,乃扼而杀之。

后颇愧悔。

初苦内热,频进汤散。

时有尚书令史姓赵,于邺见文宣从杨愔、燕子献等西行,言相与复仇。

帝在晋阳宫,与毛夫人亦见焉。

遂渐危笃。

备禳厌之事,或煮油四洒,或持炬烧逐。

诸厉方出殿梁,骑栋上,歌呼自若,了无惧容。

时有天狗下,乃于其所讲武以厌之。

有兔惊马,帝坠而绝肋。

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者三,帝不对。

太后怒曰:"杀之耶?不用吾言,死其宜矣!"临终之际,唯扶服床枕,叩头求哀。

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手书云:"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

论曰:神武平定四方,威权在己,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文宣因循鸿业,内外叶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东魏之地,举国乐推,曾未期月,遂登宸极。

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朝野安出。

其后纵酒肆欲,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

济南继业,大革其弊,风教粲然,搢绅称幸。

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咎。

臣既诛夷,君寿废辱,皆任非其器之所致尔。

孝昭早居台阁,故事通明,人吏之间,无所不委。

文宣崩后,大革前弊。

及临尊极,留心更深,时人服其明而识其细也。

情好稽古,率由礼度,将封先代之胤,且敦学校之风,征召英贤,文武毕集。

于时周氏朝政移于宰臣,主将相猜,不无危殆。

乃眷关右,实怀兼并之志,经谋宏远,实当代之明主,而降年不永,其故何哉?

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复,将齐之基宇止在于斯,帝欲大之,天不许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