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断云 迷失桂芳随野怪,包公追究释何冤。
朝廷明旨随申下,案牍真堪万载传。
话说西川成都府,有一人姓何名达,在城盛族,家道极富,其为人性格刚直,不肯屈下。
年四十岁,尚未有嗣息。
忽一日,因与叔之子何隆争未分之业,隆亦是个奸刁之徒,不容相让,讼之于官,逮系干证,连年不决,以此兄弟致仇,因于是矣。
何达欲思避身之计,来见姑之子施桂芳商议其事。
桂芳原亦宦族,幼业诗书,虽则聪明才俊,尚未娶妻。
那日见表兄来家,邀入舍中坐定,问其来由。
达云:"兄因争讼一节,连年烦扰,伤财涉众,悔之莫及。 思欲脱身之计,未知适从,特来与弟议之。"
桂芳云:"兄若不言,小弟亦要告知。 日前有故人韩节使,官任东京,时遣人相请,已约之而去,兄何不整行囊与小弟同去相访一遭,且游玩京城景致,二得以避此是非,岂不是久计哉。"
达闻言大喜,即辞桂芳归家,与妻商议。
妻允诺无阻,收拾衣资之类,约日与桂芳离成都望东京进发。
时值初春天气,日色融和,何达并家人许乙与施桂芳三个,在途中一路游春光而去。
正是: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当下三人晓行夜住,饥餐渴饮,将行二十余日,望京城不远,靠晚歇于东山店。
次日侵早入,访问韩节使消息。
人答云:"按巡郡邑,尚未转衙。"
以此桂芳与何达留止城东驿舍中,等待韩节使回。
遇清闲无事,每日二人只是载酒寻芳,闻有景致处即便登览,穷源幽谷、名山宝刹谒游待遍。
忽一日,何达同桂芳游到一个所在,遥见楼角隐隐,风送钟声来到。
何云:"前面莫不是佳境,与弟进前访之。"
桂芳随步而行,来到山门下,却是一古寺。
二人入得寺来,恰遇三老僧在法堂上讲经,见有客至,便起身施礼延入方丈,分宾主坐定。
僧人问及秀士何来,桂芳答道:"访故人不遇,特过宝刹游览,冒渎师父,望勿见责。"
僧人云:"幽僻山宇,惟恐不足以延纳秀士,何谓冒渎?"即令童子具茶而进。
何、施二人茶罢,敬请僧人开东西两廊钟鼓佛阁游玩。
僧人令童子取钥匙开遍各处,与何、施二人前来观景。
何、施登罗汉阁观览一番,只见对寺一所树林,幽奇苍郁,问童子:"那一座树林是何处?"童子答云:"原是刘太守所置花园,太守过后,今荒废多年,惟茂林花树而已。"
桂芳听罢,对何云:"试往游玩一番。"
达云:"荒废所在,有甚佳景,只在此消遣足矣。"
桂芳云:"难得到此,莫惜一往。"
何只得随之而去。
经游其地,但见毁墙崩砌,石塌斜欹,狐踪兔迹交驰草径之中。
桂芳叹道:"昔人初置此时,岂期今日有如是耶?"忽何云:"适失落一手帕,内有碎银几两,莫非在佛阁上?弟少待,我去寻取便来。"
言罢径去。
桂芳缓步行入竹林中等之,顿久不来。
忽有二女使从林外而入,见桂芳笑云:"太守请尔议事。"
桂芳问云:"尔太守是谁?"女使云:"君去便知矣。"
桂芳忘却等候何某,遂随二女使而去。
比及何某来寻,桂芳不知所在。
四下搜寻,并没消息,日色又晚,何某忖道:"莫非他等我不来,自先回舍去了?"即抽身转驿舍来问。
当下那桂芳被那女使引到一所在,但见明楼大屋,朱门绣户,却是一所官府第宅。
堂上坐一仕宦,闻桂芳来到,便下阶延进,堂上赐坐,甚加礼敬。
桂芳再三讲逊,其官宦云:"足下远来,不必固辞。 老夫避居此处十数年矣,人迹不到,君今相遇,岂偶然哉?吾有女年长,尚未许适,常欲觅一快婿,不得其人,今愿以奉君,幸毋见阻。"
桂芳正不知如何答应,莫措,那位官宦便吩咐使女:"备筵席,与秀士今夕毕礼。"
桂芳惶惧,辞让间,群女引之入室。
锦帐绣幄,金壁辉煌,一美人出与相拜,盛设酒礼,遂谐伉俪。
桂芳欣悦,得此佳偶,真乃奇遇也。
自后竟不再见太守之面,但终日与群妇人拥簇嬉戏而已。
比及何达走回驿舍中,问家人许一:"曾见桂官人回来否?"许一云:"桂官人与主人一同出城未转。"
何达惊疑,只恐于林中被大虫所伤。
过了一宵,次日再往寺中访问时,并无见知者。
何达至晚,只得怏快转归驿舍。
停候十数日没消息,与家人商议,收拾回家后,往日官事未息,何隆体得其归,及闻施桂芳没下落,即具状告于本司,以何达谋死桂芳情由。
有司拘根其事,何达无辞以抵,遂被监系狱中审勘。
何隆怀仇欲报,乘此机会,要问何达个偿命。
上下衙门用了贿赂银两,各攒成本司官吏急推勘其事。
何达不能自明,受刑不过,只得认个谋害之情。
公吏迭成文案,该正大辟,解赴西京决狱。
就是邻里亲戚见其无辞,亦信的其所谋矣。
可怜何达已遭冤枉,正是:欲见此情分屈直,除逢包尹马头来。
是冬,包拯为护国张娘娘进香袍到西京王妃庙还愿,事毕经南街过,望见前面一道怨气冲天而起,便问公牌:"前面人头簇簇,有何事故?"公牌禀道:"有司官今日在法场中决罪人。"
拯听罢忖道:"内中必有冤枉之人。"
即差公牌报知:"罪人且将审实方许处决。"
公牌忙禀复监斩官道知,有司不敢开刀,随即带犯人来府司,与拯审明。
拯审到何达事情,并无抵辞,随即供招。
拯根勘之,何达悲咽不止,将前事诉了一遍。
拯听罢口词,又拘其家人问之。
家人亦诉并无谋死之情,只不知桂芳下落,难以分脱。
拯疑之,令将何达收监狱中再根勘。
次日,拯吩咐封了府,扮作白衣秀士,只与军牌薛霸、何达家人许一共三个,径来东京古寺中访问其事。
恰值二僧人正在方丈上闲坐,见拯三人入来,便起身延入相见。
坐定,僧人问:"秀士何来?"拯答云:"从西川到此,程途劳倦,特扰宝刹,借宿一宵,明日即行。"
僧人云:"只恐铺盖不备,寄宿尽可。"
于是拯独行廊下,见一童子出来,问云:"尔领我四处游览一遍,讨几个钱赐尔买果子食。"
童子见拯面貌异样,笑云:"今年春间,有两个秀士来寺中游玩,失落一个。 足下今有几位来,我不敢应承。"
拯正待根究此事,听童子所言,遂陪小心问之。
童子被其恳切,乃引出三门外,用手指云:"前面那一所茂林,常出妖怪迷人,那日一秀士入林中游玩,不知所在,至今未见下落。"
拯记在心,就于寺中过了一宵,次日邀许一来林中行走,根究是事。
但见四下荒寂,寒气袭人,没有动静。
拯正疑虑间,忽闻里有笑声。
拯冒荆棘而入,见群女拥着一男子在石上作乐酣饮。
拯近前呵叱之,群女皆走没了,只遗下施桂芳坐于林中石上,昏迷不省人事。
包公令薛霸、许一扶之而归。
过了数日。
桂芳口中吐出恶涎数升,如梦方醒,略省人事。
拯乃开府衙,坐公案,令薛霸复拘何隆一干人到阶下审勘前情。
拯问桂芳僧道与何达游于彼处,缘何相失之由。
桂芳云:"当日何兄因失银两前去寻取之时,小人行入深林之中。 适见高房朱牍,门庭迥异,内堂坐一官宦之人,延小可入内同坐,言笑自若。 顷刻间,请了一美姬,称是其女,要招纳小人为婿。 一向贪恋其中,迷失归路。 但遇花晨月夕,则群女相邀,出林内纵游饮酒,以尽其乐,正不知其何故。 今幸青天开眼,得遇大人提拔小可于坎坷之中,再得睹于人世,实重生父母,万载不磨也。"
言罢呜咽,不胜其哀。
拯云:"吾若不亲到其地方访之,焉知有此异事?"乃诘何隆云:"尔未知人之生死,何妄告达谋杀桂芳?今桂芳尚在,尔得何罪?"何达泣诉曰:"隆因家业不明,连年结讼未决,致成深仇,持以此事欲致小人于死地耳。"
拯以为然,重拷何隆。
何隆情屈,一款招承无异。
拯迭成文案,申奏于仁宗得知。
不数日间,朝廷例旨下云:"何隆因怀私愤,诬告何达谋杀施桂芳,今事已明白,本合问死罪,减免一等,将何隆决杖一百,发配沧州军,永不回乡。 治下衙门官吏受何隆之贿赂,不明究其冤枉,诬令何达屈招死罪,俱革职役不恕。 包拯才力有能擢升一级。 施桂芳、何达供明无罪,各发宁家。"
当日明旨于拯府堂开读,谕众知悉,俱依法施行不题。
于是京都闻此异事,莫不嗟叹包公开豁何达之德,而讥何隆自取其祸耳。